智汇书屋 -飞歌
本书资料更新时间:2025-01-09 19:33:31

飞歌 下载 pdf 电子版 epub 免费 txt 2025

飞歌精美图片
》飞歌电子书籍版权问题 请点击这里查看《

飞歌书籍详细信息

  • ISBN:9787806928943
  • 作者:暂无作者
  • 出版社:暂无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14-08
  • 页数:暂无页数
  • 价格:17.10
  • 纸张:胶版纸
  • 装帧:平装
  • 开本:大16开
  • 语言:未知
  • 丛书:暂无丛书
  • TAG:暂无
  • 豆瓣评分:暂无豆瓣评分
  • 豆瓣短评:点击查看
  • 豆瓣讨论:点击查看
  • 豆瓣目录:点击查看
  • 读书笔记:点击查看
  • 原文摘录:点击查看
  • 更新时间:2025-01-09 19:33:31

内容简介:

  飞歌,是中国黔东南一带苗族的一种民歌体裁,作者从这种悠扬的歌声中得到了某些启示,写成此曲。并将此曲献给那些富有智慧、质朴而纯洁的苗族同胞。


书籍目录:

暂无相关目录,正在全力查找中!


作者介绍:

  陈强斌作曲家,上海音乐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上海音乐学院音乐工程系主任,曙光学者,中国电子音乐学会副会长,上海国际电子音乐周的创办者和艺术总监。

  他的代表作包括《飞歌》——为弦乐六重奏而作(2002)(全国音乐作品比赛“文华节目”室内乐一等奖)、《丝》——弹拨乐三重奏(2002)、《龟兹吟》——为中提琴与钢琴而作(1995)、《开篇》——为二胡、筝与管弦乐队而作(2008)、《Line9》——为舞者、竖琴、交互式电子音乐与视频而作(2011)等,他的部分作品由德国Wergo唱片公司出版发行。

  作为当今在中国电子音乐与音乐新媒体领域站在前沿的的创导者之一,2006年他创办了上海音乐学院国际电子音乐周。2008年,他受邀担任奥地利PRIX国际电子艺术大奖赛评委。作为制作人、艺术总监,他创意制作的音乐会有:“传统与现代在这里交汇——中国传统器乐与电子音乐”、“感·动——新视觉电子音乐会”、“戏曲动画——中国民族管弦乐队与戏曲动画”、“词乐曲唱——室内乐与电子音乐”和“管弦·画意——交响乐队与动画”等。他还获得过上海市“育才奖”(2007),其作品也获得了上海市“文艺精品”(2005)等荣誉称号。


出版社信息:

暂无出版社相关信息,正在全力查找中!


书籍摘录:

暂无相关书籍摘录,正在全力查找中!


在线阅读/听书/购买/PDF下载地址:

在线阅读地址:飞歌在线阅读

在线听书地址:飞歌在线收听

在线购买地址:飞歌在线购买


原文赏析:

暂无原文赏析,正在全力查找中!


其它内容:

暂无其它内容!


精彩短评:

  • 作者:Fal Conde 发布时间:2020-07-04 16:51:50

    2010年代末谈美式成功学,呵呵

  • 作者:NoWhere 发布时间:2015-04-06 21:49:54

    #图解系列#密码学科普读物,深入浅出....赞

  • 作者:飞羽 发布时间:2012-05-16 19:27:19

    每一个小学教师都值得一读的书。

  • 作者:陈虎栏 发布时间:2024-05-25 09:13:45

    谁听完 不开玩笑 后搜这本书的?还有谁?(2024.5.25)

  • 作者:小明童鞋 发布时间:2024-03-05 17:23:46

    挺好的,简单易懂,适合入门

  • 作者:文孟先生 发布时间:2022-10-03 03:04:32

    经典作品。


深度书评:

  • 科学的冷静与温情,你需要知道的病毒科学

    作者:小y读书 发布时间:2021-02-18 08:55:02

    王立铭老师的新书《给忙碌者的病毒科学》,是一本风格简单、节奏明快的关于病毒的小书。行文简洁,结构清晰,确确实实是给“忙碌者”的,花几个小时看完,差不多就能对病毒这个去年迅速进入我们的视野、占领我们关注的小东西,有个笼统而全面的了解。

    跟王老师出的所有书、写的所有课一样,这本书兼顾微观与宏观,不仅说清了病毒是什么、怎么传播、如何应对,而且也从更大的时空视角去梳理病毒和人类之间的关联与渊源、斗争与纠缠。

    作者当然是希望呈现关于病毒的全景认知啦,它会让我们生病,但它也是人类生命、生活甚至未来的一部分,

    这种“与我有关”的视角很好地拉近了冰冷的事实与具体的个人之间的距离

    ,我甚至透过文字,看到了科学的冷静与温情,莫名地觉得很感动。

    科学的冷静

    在书的第一章,王老师就调侃说,生物学家常说“Neversay never, never say forever”,这代表了一种敬畏(和无奈)的心理,生物学上总结出的各种规律,都会出现例外。

    病毒就是个例外。

    在进入宿主细胞之前,它们甚至不能算生命,不需要能量,不消耗能量,跟沙子石头没什么区别;它们没什么复杂的生命结构,一个外壳包着一套遗传密码,等成功进入了宿主细胞才算活了过来,利用人家的系统开始自己的繁衍;它们也不遵循从DNA到RNA再到蛋白质生产的生物学中心法则,只用最少量的遗传物质,就能在宿主细胞里不断复制,还能跑出去传播。

    总之,它跟我们熟悉的一般生物规则很不一样,这可能也是科学家对病毒所知甚少的原因。到目前为止,已经发现和详细记录的病毒有5000多种,跟可能存在的病毒总量比起来,是很小很小的一部分,对于病毒世界,目前知道的还相当有限。

    而且,这种不按常理出牌、我们还所知有限的家伙,偏偏很有破坏力,一旦开始在人类之间传播,就会带来大麻烦,比如上个世纪初感染了5亿人杀死了1亿人的西班牙大流感,比如,去年开始流行,现在仍然让全世界焦头烂额的新冠病毒,而我们,并没有发明出什么针对具体病毒的特效药。

    医学做的主要是加油呐喊、支持治疗,比如缓解症状,补充营养,激活免疫系统,让人体自己做病毒清除工作;科学做的主要是研发给药、填充武器库,比如研究病毒的生物学特征,阻止进入,阻止复制,阻止离开,也开发出不少对抗部分病毒部分有效的药物,但远远称不上“战胜”和“特效”。

    这是个我从书中读到的关于病毒的残酷真相,它很复杂,是生命的特例,它很庞大,我们所知的可能不到1%,它也很让人无奈,至今都没有找到特效药,对抗它的最主要武器还是人体自身免疫力。

    其实人体是非常容易自愈的,这也是很多民间偏方、替代疗法从来不缺信众的重要原因,它们都说自己“知道”,自己是有“特效”的,但科学不这样做,它会先承认无知,然后去观察和研究病毒真正是什么,搞明白它的整个入侵复制繁殖过程,有针对性地研发药物、疫苗,不是百分百的“特效”,但一定程度上有用。

    这个过程听起来一点都不酷,甚至有点繁琐和无趣,但

    承认自己不知道,承认自己所知有限,然后去观察、猜想和验证,去追求真的知识,这是科学的冷静。

    科学的温情

    大刘的科幻小说《朝闻道》里的顶级科学家,希望以自己的生命为代价,同宇宙排险者交换关于宇宙文明的终极知识,比如宇宙大统一模型。

    文中的美国总统吐槽到,“他们(科学家们)声称为全人类的利益而研究,其实只是拿社会的财富满足自己的欲望,满足他们对那种玄虚的宇宙和谐美的变态欲望。”

    永远的男主丁仪还回应了,说,“科学发展到今天,终于有人对它的本质进行了比较准确的定义。”

    必须说虽然作为小粉丝的我很爱大刘,这么写有一种极致的美也很有戏剧张力,但我不同意这个说法。

    科学确实是在搞清楚为什么,并给出可能的解释,某种程度上确实会像大刘说的,科学家毫无人性,一切都是为了满足个人求知欲,朝闻道夕死可矣。

    但不应该只是这样。

    作为个体的人的求知欲,和作为社群一员的社会性,并不是完全割裂的。首先,科学家也是人,有着不可剥离的社会性;其次,科学本身发展到现在,早就不是靠某个人的奇思妙想和单打独斗,而是靠着一套生产知识的系统,它已经不可能只是个人行为了。

    就像丹尼尔·丹尼特说的,科学家和其他任何人一样容易犯错,但认识到他们及其所属团体的错误根源之后,

    他们设计出精巧的系统来约束自己,努力防止自身弱点和偏见影响自己的研究结果。

    这个系统经过几百年的验证和完善,至少证明了它所生产的知识是可以被积累和不断完善的,是认识世界的好工具,也创造了巨大价值,比如工业革命以来整个社会生产力的提升,比如客观上人类生存状况的改善(解决温饱问题,更少的暴力等)。

    这些都说明,科学是一个有效的系统,生产了大量的“真”的知识。

    比如,对病毒的研究发现,入侵、复制、扩散、传播,这是病毒感染生物体的基本过程,针对病毒在生物体内的“复制扩散”虽然没有特效药,但控制住“入侵”和“传播”两个环节,还是能够保护个体免受感染的。

    这就是科学系统生产出来的公共知识。受去年(和今年)的新冠教育,这些知识变成的具体对策我们也很熟悉了,洗手、消毒、戴口罩,不给病毒进入人体的机会;隔离病患,限制流动,接种疫苗,不给病毒传播的机会;再配合对感染者的支持治疗和新药研发,在整个世界的范围内,我们都控制得还不错。

    这也说明,只有真知识是不够的,它需要被足够多的人知道,并且变成行动,才能创造更大的社会价值,才能让整个人类的状况在更广泛的层面被改善。

    科学家怀着对客观世界的尊重与好奇,和对人类社会的悲悯之心,

    使用这个系统去生产和使用公共知识,进而推动社会进步和人类的处境改善,这是我理解的科学的温情。

    For a better world

    现代科学或多或少地变成了一种信仰。我女儿在我回答不出她的“为什么问题”的时候,常常接着追问,“那科学家怎么说?科学家知道么?”她觉得科学家就是故事里的Mr.Know-all, 已经把科学家信仰化、宗教化了。

    人类简史里提到宗教的传播有两个很重要的点,一个是它传播的东西是不管时空如何都能验证为真,有着普世价值,一个是它有一大批坚定的传播者。正是因为这两点,基督教、伊斯兰教、佛教才成了现在我们看到的全球性宗教。

    当然,不能简单地说现在的科学是新的宗教,但必须承认,要理解具体的科学前沿对于普通人来说已经有点难了,所以伪科学会乘虚而入,试图用个案和孤例去解释某些事,然后从中获利,这是正在发生的真实事情。

    我想说的是,知道“真知识”本身是很重要的,否则,我们会因为“不知道”,付出更大的代价。

    最让人心痛的例子大概算是那个广为流传的伪知识:孤独症与儿童时期的疫苗接种有关。这个结论当然是错误的,疫苗是我们发现的对抗传染性病毒的最有力武器,孤独症很大程度上受先天影响。许多实验和流行病学研究得出的结论也是,

    它们之间没有任何因果关系。

    孩子显现出孤独症的症状和疫苗的接种只有时间上的巧合,这是相关关系,但家长由此认为孤独症是疫苗导致的,于是引发了一场反疫苗的运动,于是接种率的下降,进而导致了更多儿童得病住院,甚至死去。这一影响到现在也还在持续。

    我们生活在一个相互联系非常紧密的时代,

    知识可以飞速地传播,伪知识也可以,甚至受众会更广,会造成巨大的社会代价,这跟我们每个人都有关。

    科学已经有了一套系统(如果人人能遵守的话)来保证生产的知识是可积累可验证并且不断更新的,它缺的是一大群人锲而不舍地传播它,让更多人相信它说的是不管时空如何都验证为真的东西。

    当然这么说也不确切,科学提供的不是绝对真理,而是一套系统的方法论和价值观,可以不断质疑、验证和完善知识。这套系统不太容易学,但学会了会很有价值。这可能也是为什么科学家们会去做科普,会希望更多人学习、认同这一套系统的价值观,因为他们都相信,

    如果更多人知道,如果因为知道而改变行为,这会给个人和社会带来巨大价值。

    正向的循环可能是,科学系统生产了重要知识,先是小部分人看到了它的重要性,开始传播,再是更多的人理解了它的重要性,继续传播,于是大部分人都知道了,社会层面的决策水平提高了(可能),于是有了整体的社会进步,这个过程可以一直继续下去。

    这很理想,虽然我们面对的现实是割裂的,科学也很可能不会带来更好的未来。这时候的知识传播与“布道”,包含的情绪很复杂,有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悲剧感,有希望未来可期的乐观感,也有不可为但可能可为的使命感。

    这可能也是为什么王老师写了这本科普,我写下了这篇想法,我们中的很多人,都还在坚持讲话。

    For a better world.

    其他的书:

    2020年的读书汇总:

    注意力稀缺的时代,阅读不易 | 2020年度书单

    2019年的读书汇总:

    完成一年的读书flag,真不容易啊 | 2019年度书单

    2018年的读书汇总:

    一年的碎片时间可以读多少书?|荐书

    作者红豆妈,幼儿教育探索者,擅长儿童语言心理;磕磕绊绊跟小红豆共同成长,爱娃,更爱自己;开了个公号【妈妈的红豆粥】(mmdhdz)写写心得,记记日记,欢迎围观。

  • 目录好过内容

    作者:流浪地球 发布时间:2015-09-06 23:39:32

    因为oreilly的名头和目录才买了这本书。其实挺好的一个主题,但每个内容作者都蜻蜓点水的说了一两句,没有深入介绍,也没提供更多的线索。

    就像作者在的Q&A里说的,这本书只给了读者必须知道的方向,剩下的工作就是读者去自己习惯的搜索引擎中查找相关的主题。但是说实话,这所谓方向也给的有些过于简单了。感觉就像按照目录中的条目,google一下,然后把每个条目的tutorial或者文档提炼一下汇编成书……


书籍真实打分

  • 故事情节:3分

  • 人物塑造:8分

  • 主题深度:4分

  • 文字风格:9分

  • 语言运用:7分

  • 文笔流畅:5分

  • 思想传递:5分

  • 知识深度:6分

  • 知识广度:4分

  • 实用性:3分

  • 章节划分:9分

  • 结构布局:4分

  • 新颖与独特:7分

  • 情感共鸣:4分

  • 引人入胜:5分

  • 现实相关:7分

  • 沉浸感:7分

  • 事实准确性:3分

  • 文化贡献:8分


网站评分

  • 书籍多样性:7分

  • 书籍信息完全性:6分

  • 网站更新速度:9分

  • 使用便利性:4分

  • 书籍清晰度:8分

  • 书籍格式兼容性:6分

  • 是否包含广告:3分

  • 加载速度:9分

  • 安全性:8分

  • 稳定性:7分

  • 搜索功能:6分

  • 下载便捷性:5分


下载点评

  • 方便(233+)
  • 体验还行(105+)
  • 小说多(58+)
  • 目录完整(164+)
  • 简单(241+)
  • 不亏(659+)

下载评价

  • 网友 林***艳: ( 2024-12-11 03:06:28 )

    很好,能找到很多平常找不到的书。

  • 网友 屠***好: ( 2024-12-17 18:13:21 )

    还行吧。

  • 网友 焦***山: ( 2025-01-04 22:00:00 )

    不错。。。。。

  • 网友 宫***玉: ( 2025-01-08 10:15:52 )

    我说完了。

  • 网友 曾***文: ( 2024-12-21 15:32:40 )

    五星好评哦

  • 网友 养***秋: ( 2025-01-08 08:06:26 )

    我是新来的考古学家

  • 网友 堵***洁: ( 2025-01-01 17:36:40 )

    好用,支持

  • 网友 通***蕊: ( 2024-12-25 01:25:58 )

    五颗星、五颗星,大赞还觉得不错!~~

  • 网友 谭***然: ( 2024-12-19 21:42:43 )

    如果不要钱就好了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