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版二册 中国经典纹样图鉴+民间吉祥图案 民间艺术 传统文化中国风吉祥剪纸立体折纸书剪纸花样图案大全成人手工民间艺术剪纸书籍动物窗花剪纸入门技法 下载 pdf 电子版 epub 免费 txt 2025

正版二册 中国经典纹样图鉴+民间吉祥图案 民间艺术 传统文化中国风吉祥剪纸立体折纸书剪纸花样图案大全成人手工民间艺术剪纸书籍动物窗花剪纸入门技法精美图片

正版二册 中国经典纹样图鉴+民间吉祥图案 民间艺术 传统文化中国风吉祥剪纸立体折纸书剪纸花样图案大全成人手工民间艺术剪纸书籍动物窗花剪纸入门技法电子书下载地址

》正版二册 中国经典纹样图鉴+民间吉祥图案 民间艺术 传统文化中国风吉祥剪纸立体折纸书剪纸花样图案大全成人手工民间艺术剪纸书籍动物窗花剪纸入门技法电子书籍版权问题 请点击这里查看《

正版二册 中国经典纹样图鉴+民间吉祥图案 民间艺术 传统文化中国风吉祥剪纸立体折纸书剪纸花样图案大全成人手工民间艺术剪纸书籍动物窗花剪纸入门技法书籍详细信息

  • ISBN:9787805265643
  • 作者:暂无作者
  • 出版社:暂无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05-06
  • 页数:317
  • 价格:215.80
  • 纸张:胶版纸
  • 装帧:平装-胶订
  • 开本:16开
  • 语言:未知
  • 丛书:暂无丛书
  • TAG:暂无
  • 豆瓣评分:暂无豆瓣评分
  • 豆瓣短评:点击查看
  • 豆瓣讨论:点击查看
  • 豆瓣目录:点击查看
  • 读书笔记:点击查看
  • 原文摘录:点击查看
  • 更新时间:2025-01-09 19:25:48

内容简介:

中国的吉祥图案,渊源久远,流传甚广。在历代岩画、石刻、陶塑、石雕、画像石、画像砖、剪纸、刺绣等艺术中,都有其形象刻画,历经数千年之艺术加工,它们在中国传统装饰艺术领域中自成一派。这些纹样有的神奇怪异,有的形象完美,形形色色,令人目不暇接。

吉祥图案即寓有吉祥之意的各种图案。

在实际生活中,人们习惯将常见的植物、动物等,用图案的形式装饰在器物上。有时一句人们爱听的话,用谐音表达,或用图画表现出来,就是一幅富有吉祥寓意的作品。在图案中人们看到的是形象,但心里感受到的却是形象以外的语言。也就是说,除了形象美、形式美之外,吉祥图案还有一种寓意美、比喻美和语言美。

吉祥图案的产生,与封建社会的意识有关,但从纹样及其发展看,又应归功于劳动人民的创造,如统治者祈望“官上加官”(公鸡和鸡冠花)、“封侯挂印”(蜂、猴、官印),人们则期望“时来运转”的“三阳开泰”(三只羊和太阳)、“大富大贵”(牡丹花)、“望子成龙”(胖娃娃抱鲤鱼)等。因此,我们应该肯定其纹样的价值,抛弃封建意识,将劳动人民喜闻乐见的内容和形式发扬广大。


书籍目录:

暂无相关目录,正在全力查找中!


作者介绍:

暂无相关内容,正在全力查找中


出版社信息:

暂无出版社相关信息,正在全力查找中!


书籍摘录:

暂无相关书籍摘录,正在全力查找中!



原文赏析:

暂无原文赏析,正在全力查找中!


其它内容:

书籍介绍

中国的吉祥图案,渊源久远,流传甚广。在历代岩画、石刻、陶塑、石雕、画像石、画像砖、剪纸、刺绣等艺术中,都有其形象刻画,历经数千年之艺术加工,它们在中国传统装饰艺术领域中自成一派。这些纹样有的神奇怪异,有的形象完美,形形色色,令人目不暇接。

吉祥图案即寓有吉祥之意的各种图案。

在实际生活中,人们习惯将常见的植物、动物等,用图案的形式装饰在器物上。有时一句人们爱听的话,用谐音表达,或用图画表现出来,就是一幅富有吉祥寓意的作品。在图案中人们看到的是形象,但心里感受到的却是形象以外的语言。也就是说,除了形象美、形式美之外,吉祥图案还有一种寓意美、比喻美和语言美。

吉祥图案的产生,与封建社会的意识有关,但从纹样及其发展看,又应归功于劳动人民的创造,如统治者祈望“官上加官”(公鸡和鸡冠花)、“封侯挂印”(蜂、猴、官印),人们则期望“时来运转”的“三阳开泰”(三只羊和太阳)、“大富大贵”(牡丹花)、“望子成龙”(胖娃娃抱鲤鱼)等。因此,我们应该肯定其纹样的价值,抛弃封建意识,将劳动人民喜闻乐见的内容和形式发扬广大。


精彩短评:

  • 作者:九千太岁 发布时间:2014-05-17 17:56:53

    还不错,就是老了点!

  • 作者:Mansusaka 发布时间:2023-11-11 17:40:07

    图册 黑白 工具书

  • 作者:nancy_ 发布时间:2014-02-27 16:51:49

    为考证而生的书?

  • 作者:寒笙 发布时间:2022-09-20 21:36:31

    3.5,还是蛮喜欢读他的文章,但是似乎有的已经发表过

  • 作者:橘子 发布时间:2009-05-19 13:36:44

    我喜欢 林志颖 这是他最男人的作品 尤其是小胡子

  • 作者:白夜无形 发布时间:2018-07-07 21:17:21

    昴哀要不要这么秀……

    某人吐槽柯南“外表像儿童,内心却是色老头”


深度书评:

  • 我们为什么会出错?——书评丹尼尔·卡纳曼《思考:迅速与缓慢》

    作者:安非锐 发布时间:2012-06-11 09:40:08

    2002年,瑞典皇家科学院宣布,该年度的诺贝尔经济学奖由两位学者分享:弗农·史密斯(Vernon Lomax Smith)和丹尼尔·卡纳曼(Daniel Kahneman),这在当年被视为相当大胆的选择:史密斯的研究领域在经济学界属于绝对的边缘,而卡纳曼,则从来将自己视为一名心理学家。   

    而十年以来,对这位自称“从未修过一门经济学课程”的学者的颁奖决定非但没有质疑,反而成为诺贝尔经济学奖历史上公认的卓识。卡纳曼不仅仅是“自西格蒙德·弗洛伊德之后最有影响力的心理学家”,他的思想,超越了心理学学科本身的藩篱,深刻地影响了经济学、医学和政治学等诸多领域,卡纳曼因“把心理学研究和经济学研究结合在一起,特别是与在不确定状况下的决策制定有关的研究”而获得的那个诺贝尔奖,虽然给予他足够的声誉和尊重,却远远不足以体现他真正的成就和影响。   

    然而直到2011年,卡纳曼才首次将其多年的研究和思考在一本书中汇总。被称为他的“智识回忆录”的《思考:迅速与缓慢》(Thinking, Fast and Slow,Farrar, Straus and Giroux, October 2011)出版仅仅数月,即赢得了无数的佳评,即使是平日最刻薄孤高的评论者,也奉上了诚挚的嘉许,《金融时报》(Financial Times)则干脆以此开篇:“关于人类理性和非理性的书浩如烟海,但杰作却只有一部,那就是卡纳曼的《思考:迅速与缓慢》”。   

    这部“智识回忆录”文采焕然而深蕴哲理,它重塑了我们对错误、风险、决策、快乐等事物的看法。卡纳曼引领读者踏上一段关乎思维的开创性旅程,它解释了主宰我们思考的方式的两个体系:体系1迅捷、直觉性和情绪化,体系2则较为缓慢、审慎而具逻辑性;体系1主要是无意识的,它凭借直觉在顷刻之间做出判断,这种判断基于情感、记忆和长久以来的经验,体系2则要吃力得多,它要不断地检查事实和盘算,但是它“非常懒散”,经常听从于体系1的判断。这两个体系之间的互动形成了卡纳曼所谓“思维的运作体系”,而思维,其实就是一场滑稽的混乱,一种看似不可调和的两种思维模式的折中。   如果想对这两个体系的运作有更直观的理解,我们不妨借用心理学家沙恩·弗里德里克(Shane Frederick)的举例:“如果5台机器生产5个部件用时5分钟,那么100台机器生产100个部件用时多少?”→100分钟(体系1)→(错误答案)→深思熟虑若干时间(体系2)→5分钟(正确答案)   

    所以主导思考和决策的主角,并非被人们广泛接受的“理性”,而是体系1所代表的“直觉”( 卡纳曼不喜欢“非理性”一词,因为它具有潜在的否定意涵),直觉对我们的观点和行为有无所不在的影响,却存在不可避免的错误和偏颇,我们对可能性和不确定性的无稽谬想导致我们过分自信(overconfidence)和决策失误。我们对于同一情境做出的不同反应依赖于我们思维中已然的存在,更糟糕的是,我们不知道我们不知道什么。   

    卡纳曼对直觉偏差的研究,最著名的当属“琳达实验”:琳达是卡纳曼实验中一个虚构的角色,被描述为“31岁、单身、坦率活泼,学生时代着迷于不平等和社会公正这类的议题”,那么以下的两个描述:A.琳达是一个银行出纳和B.琳达是一个热衷于女权主义运动的银行出纳,哪一个更有可能?   

    尽管在逻辑上,选项A为真的概率要比B的概率高,但是参加实验者的答案却远非如此,有85%的大学学生选择了错误的答案,即使哈佛大学的精英们也不能幸免。   

    “琳达实验”代表人类思维中常见的“合取谬误”,而它并非我们思维中唯一的偏差和错谬:我们接受一个有不确定的收益的交易,要比接受另外一个更保险、但也可能具有更低期望收益的交易要不情愿的多(风险厌恶);而相对于收益,他们对等量损失的厌恶要强烈得多(损失厌恶 [卡纳曼损失厌恶(Loss Aversion):人们不喜欢损失的程度远远超过他们对等量获利的喜欢程度,并把这种现象称为“损失厌恶”]);人们理所当然地认为,加州人要比俄亥俄州人幸福,因为他们只将关注聚焦在这两地最显著的差别——天气上(关注错觉);我们以为,如果一个人擅长某项事情,他就会在其他所有事情独擅胜场(光环效应)……   

    这些概念,如今都已成为展望理论(prospect theory)中的基本概念,或许也是卡纳曼最有影响力的成果。他提供了一个更宽广的关于人类思维的模式维度,分离性的思维运作导致了人类的推理能力被体系性偏差所扭曲,由于时间和环境所限,大脑对计算每一个可能的行为的代价和收益存在困难,而对于抽象的情景,它对逻辑推理的运用能力也并不使人满意,即便我们拥有达成正确决定的所有的信息、即使那个逻辑是如此的简单,我们还是会错得彻彻底底。   

    卡纳曼是认知偏差的奠基者之一,他的大部分著作也确实关注体系1的错谬之处。但他对直觉的观点实际上是积极和消极的融合。虽然体系1确实是“我们错误行为的大部分根源”,但它同样是“我们大多数正确行为的根源”。体系1的“神迹”之一,便是一种在电光石火间辨识模式的能力,可以“自动地产生对困难足够多的解决方案”,这种能力修炼臻备,就会成为 “专家级直觉”,那些受过良好训练的专业人士(比如消防员)运用它,就能下意识地对错综复杂的紧急事件做出正确的反应。卡纳曼并没有简单的批判对人类理性的假定,而是告诉我们,在何时何处我们可以信任我们的直觉,我们又该如何利用缓慢思考的益处,毕竟,是两个体系之间相互作用最终塑造了我们的判断和决策,对任何一方的偏颇都是对我们自身的误断。   

    而科学之外,另一些东西同样令人印象深刻,其中之一便是卡纳曼对阿莫斯·特沃斯基的回忆。卡纳曼和特沃斯基于1969年在一次研讨会相遇,之后就一直合作研究,直到1996年特沃斯基的猝然辞世。卡纳曼的研究针对观念和注意力,特沃斯基则将数学模型应用于决策制定,二人研究路径和个性的融合成就了在科学史罕有的创造性伙伴关系,卡纳曼则将自身的成就全部归功于这种合作关系。应得之名总是难以避免的姗姗来迟,那个2002年的诺贝尔奖,有一半应当属于这位27年的搭档。   早在二人第一篇合著《相信小数定律[小数定律(law of small numbers)又称小数定理,是特沃斯基和卡纳曼在其研究中对“赌徒谬误”的总结。人类行为本身并非总是理性的,在不确定性情况下,人的思维过程会系统性地偏离理性法则而走捷径,出现系统性偏见,在判断不确定事件发生的概率时,往往会违背概率理论中的大数定律,而不由自主地使用“小数定律”,即滥用“典型事件”,忘记“基本概率”。]》(Belief in the Law of Small Numbers)中,二人就指出,即使是受过良好训练的研究者,也会对于数据引用做出失误的判断——他们研究中的样本常常小于支持他们结论的必要大小。正如卡纳曼所指出的那样,我们“对信息的内容比信息的可靠性更加关注”。 卡纳曼强调,他本人和大多数人一样,同样被这些直觉错误所困扰,而所有的科学家,都应该对自己领域中所依循的信仰体系心怀谨慎,这些信念不应该超越对数据的忠实,因为一旦你信守一种原则,两者之间就难免出现冲突。   

    这样的谦逊和冷静难于一见而令人鼓舞。每一项科学研究都会希冀深远的启示和颠覆的真理,卡纳曼的研究的影响虽然不言自明,《思考:迅速与缓慢》却几乎完全聚焦在科学研究本身。描述思维的书不计其数且通常相当时髦,它们拥有栩栩如生的故事、影响深远的实验、呼唤法律、政治和商业实践变革的雄伟目标,卡纳曼的目的却极为简单和朴实——他的工作提供的是“一台词语的冷却器,用来分享观念和交换流言”,以期“丰富人们谈论决策的词汇量,他的读者可以从中获益”。这样的心理学显然并不时髦:它没有刻板俗套的起承转合,没有意图给你当头棒喝的矫揉造作的宏大理论,它只是长达五十年的真诚而缜密的科学研究,纵然笔端尽是卑以自牧的谦谦之态,却难掩其夺人睛目的卓卓不凡。

    P.S: 此文已发表,不得随意转载,有事请事先豆油,谢谢:)

  • 林徽音,被污名化的杰出女性的一生

    作者:李小丢 发布时间:2022-08-09 16:14:57

    有阵子,我看到“林徽音”这个名字就PTSD了。

    她先是被放进矫揉造作的多角恋爱关系中,津津乐道于徐志摩、梁思成和金岳霖对她的“痴迷”,好似她是迷惑男人心志的褒姒、妲己之流;

    紧接着,她又被冠以

    “绿茶鼻祖”

    这样的骂名,以冰心、丁玲对她阴阳怪气和含沙射影的文章做论据,证明她在同性中间极不受欢迎,乃因她在异性中间太过“长袖善舞”之故;

    到后来,她还要被梁思成的续弦林洙踩上一脚,说林徽音不是真的美人,她的照片都被美化过;

    最可气的是林洙说她是个好朋友,但不是个好太太,因为她不会做饭不会照顾人,说梁思成和自己在一起之后才过上了舒心的日子,还多次表白最爱的是林洙。

    总之,林徽音像是被一群苍蝇给围住了,不断地发出令人难耐的嗡嗡声,它们合力将她拖进了一口恶臭的酱缸里,让不明真相的人远远看到就想绕道而行,根本不想去看看是谁被淹在了那口酱缸里。

    所以一开始,挚友猫娘向我推荐曹汛先生倾注多年心血而成的《林徽音先生年谱》一书的时候,我几乎是不假思索地拒绝了,我不想再重温一遍那些被讲滥了的爱情故事了,我现在看到太缱绻太咯噔的文字我的脚趾就要开始抠魔仙堡了。

    △本书的装帧极为雅致大方,有很多建筑和美学上的小巧思。

    但是猫娘跟我说,放心,

    曹汛先生是林徽音的事业粉,不是CP粉

    ,这本《林徽音先生年谱》里没有臆想和渲染加工的绯闻,只有林徽音作为建筑学家和文学家的辉煌成就。

    曹汛是梁思成的学生,1955年考入清华大学建筑系,毕业后先后担任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高级建筑师、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特聘教授、台湾树德大学建筑系特聘教授等职。

    他平生最大的遗憾是没有机会亲眼见到林徽音,林徽音逝世于1955年4月1日,而曹汛先生是当年7月入学,1955年林徽音的声名还不像此时这般驳杂,曹汛先生从事林徽音研究的缘起很简单,他入学后见到了一份林徽音的设计手稿,被林徽音女士在建筑方面的才华所深深打动和惊艳,无关其他。

    他遗憾的是,人们对林徽音的认识更多地在其感情经历,文学成就稍有涉及,而对她在建筑领域的贡献了解实在不多,他以一名专业的建筑学家的专业水平去判断:“

    作为建筑学家和设计师的林徽音女士,论学识水平和实际贡献,在近百年的建筑界内,不仅是第一流的,而且是数一数二的

    ,或者也可以说是与梁思成并列第一而无愧,至少也是仅次于梁思成而居第二位。”

    △二十岁的林徽音设计的《晨报》五周年纪念增刊封面上,画了一个钟楼的正立面,那时的她已经无师自通地画出了钟楼的正立面投影图,瓦垄都是垂直画的,檐口和翼角飞椽也都是规矩的正投影,能画出一座建筑的正投影,对于建筑专业的学生来说,总要在学了投影几何和建筑初步之后才能完成,而当时林徽音还没

    但现实中,这位中国第一代优秀建筑师之一,第一位女建筑师,我国数一数二、甚至足可以与梁思成并列第一而无愧的建筑学家、建筑大师,在《中国大百科全书·建筑卷》上居然连个条目都没有!

    不少年轻建筑师已不知林徽音为何人,更有不了解她具体工作和作品的人大放狂论说她的文学作品和建筑水平

    “绝不是第一流的”

    ,这不得不说是我们这个时代的悲哀。

    △常沙娜在林徽音指导下设计的景泰蓝《和平鸽大盘》

    △1950年林徽音抱病到景泰蓝和烧瓷等工艺工场做调研,设计了一批具有传统民族风格又便于设计制作的新式图案,亲自参与制作,不仅挽救了传统工艺美术,还帮助救活了两个濒临关闭的老厂。她为工艺美术界培养了三名优秀的设计大师,常沙娜后来做了中央工艺美术学院院长,钱美华做了景泰蓝厂总设计师,

    △《“太太的客厅”最后时光:1952“院系调整”前后的林徽因》via《中国新闻周刊》2020.11

    因此,曹汛这个事业粉用了几十年时间爬梳和收集林徽音的事迹和作品,寻找她的佚文佚作,包括诗歌、小说、散文、翻译、书信、建筑论述、建筑设计、美术作品、舞台美术设计、工艺美术设计和封面设计等等,他要用

    “实绩”

    去证明,就算林徽音没有美貌,没有与知名诗人的绯闻,她也是当之无愧的杰出女性,应当被后世铭记。

    在看《林徽音先生年谱》一书时,我最大的感触是,如果林徽音不是一位女性,如果她不是如此貌美,如果她没有那么多人爱她、敬她、对她念念不忘,她早就是世人口中的学术大家了。

    但是,

    因为她是女性,因为她如此貌美而又被人所爱慕,反而教世人只关心她的婚恋情感,却对她事业上的成就和对国家、业界的贡献视而不见

    ,就武断地认为,必然是不如男人、尤其是她的丈夫做得好的。

    这大概是所有女性都会遭遇到的轻视和误解,无论一名女性事业再成功,人们也总是更加关心她有没有结婚?有没有生孩子?如何平衡事业和家庭?是不是个贤妻良母?会不会做饭,甚至,会不会给老公洗袜子?

    △当当李国庆控诉妻子俞渝“不称职”的罪名之一是俞渝不给他做饭和洗袜子。

    所以曹汛先生想以此书来让大家认识一个纯粹的林徽音,剥离她是林长民之女、梁思成之妻、被徐志摩和林岳霖爱过的女子的身份,她是谁,她做过些什么,她短暂的一生活得是怎样的光彩夺目?

    曹汛在书中澄清了很多对林徽音的误解,例如,很多人都以为她是因为梁思成学建筑才跟着研究建筑的,只是给梁思成做助手的这么一个角色。

    然而实际上,林徽音立志学习建筑犹在梁思成之前,她出国之前就对建筑与文学有了较深的理解,而且她想要报效祖国、改良社会,就决意将喜爱的文学和美术只做娱情消遣,不作为终身职业,最终选择了与文学和美术关系最密切的建筑艺术,以实现自己“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理想。

    △1926年,林徽音为美术系设计的圣诞卡,采用了马赛克镶嵌画的风格,画中东方三博士手持礼盒,盒上文字为painting(绘画)、sculpture(雕塑)和architectare(建筑)寓意造型艺术三姐妹。

    梁思成是在林徽音的影响和推动之下,立志和林徽音一样学建筑。

    但是因为当时对女性的歧视,宾夕法尼亚大学建筑系不收女生,林徽音不得已进入美术系,同时选修建筑系的课程。

    她自入学后奋发图强,两个专业的课程都完成的很好,美国教师称赞她的建筑图画得“棒极了”,为此破格特聘她为建筑系的兼职助教,因为业绩突出,又聘为兼职讲师,直到林徽音毕业。

    △林徽音获得美术学士学位时的留影

    她的一生,都是这样用自己强大而又无可辩驳的实力,来破除人们对于女性的偏见,坚定地去做自己想要做的事。

    我最为感慨的,是

    林徽音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超前保护和传承意识

    ,她出生在那样一个有识之士们立志要砸碎旧世界的时代里,知识分子们普遍崇拜西方文化,认为西方的一切都是先进的、好的,旧中国的一切都是落后的、不好的,所以对于传统文化保持住一种批判和轻视的态度。

    而学贯中西的林徽音虽然在国外留学,但却很早就认识到了传统文化的可贵,她认为砸碎旧世界应该砸碎的是封建的社会,腐朽的制度,愚昧的思想,但是劳动人民的劳动成果和智慧结晶应该予以认识保护和发扬光大。

    △1928年3月21日,林徽音与梁思成在加拿大渥太华结婚,这个日子是宋代著名建筑家、《营造法式》的作者李明仲碑上唯一的日期,她不愿穿西方的白色婚纱,自己设计了带有东方色彩的结婚礼服,尤其是发冠,可见传统戏服和建筑的色彩。

    这也是她和梁思成据理力争反对拆除北京古城墙的重要原因,而时代和历史终究证明了她是对的。

    她和梁思成考察记录京郊附近的卧佛寺、法海寺、杏石口等古建筑,写成《平郊建筑杂录》,又到山西大同考察华严寺、善化寺等辽金古刹和云冈石窟,与梁思成合写了《云冈石窟中所表现的北魏建筑》一文,为我国的古建筑史留下了珍贵的资料。

    △1934年,林徽音考察山西古建筑于汾阳灵岩寺内,与佛像的诗意对话

    前段时间舆论大批现在的古装剧中倭风盛行,有人发出灵魂拷问:为什么我们不能运用自己古代的建筑、服装和妆容元素,要去偷日本的?

    我答:因为我们朝代几经更迭、文化数次断绝,有太多东西没有系统保存下来,更因为我们过去太少有林徽音梁思成这样立志去挖掘保护我们传统文化的人了。

    相比梁思成,林徽音的无奈更甚,她不仅自己肩上挑起建筑和文学“两担云彩”,还得担负协助丈夫、照料家庭两副重担。

    抗战之前他们住在北总布胡同三号,家里最热闹的时候是十六七口人,除了自己小家五口之外,还有五口亲戚和他们的老妈子。抗战时虽然只有家里五口,但是雇不起保姆,柴米油盐锅碗瓢盆洗洗涮涮缝缝补补,全靠林徽音一人。

    而此时她已是重病之人,每天还要讲课、写书,累得半死,上床呻吟,经常哀叹自己为什么还要活着。

    △书中穿插了很多这样装帧别致的小别册,节选了部分林徽音的文学作品和建筑论述

    她在婚后已经多次意识到女性身份对于实现自我抱负的阻碍,她本想与梁思成一起去山西应县考察辽代木塔,可是家里不能长久离开她,她只得在考察完云冈石窟之后返回北平。

    她为营造学社做了大量工作,协助梁思成完成了很多著述,可是社会上却只认为营造学社不过梁思成一人而已。

    建国后她几乎是拼命燃烧自己想要多做一些事,可惜的是,她的身体已经不支持她这样做了。

    她是带着深深的不舍和遗憾离开这个世界的。

    她的贡献、她的成就,被埋没的实在太久太久了。

    而她在世纪末再次被人所发现的时候,又被误读了太久太久了。

    她的身前身后,终究是喧嚣而又寂寞的。

    △林徽音在建国初期就想整理出版一部《中国历代图案集》,直到40多年后,林徽因的心愿才由常沙娜和她的学生们实现,这可能是我觉得特别令林徽音欣慰的事,她的事业终究后继有人,有更多的杰出女性生长在和平进步的年代,幸运地获得了比她更加公平的教育和工作环境,能够去做她毕生想要完成却没有完成

    常沙娜说,每次去八宝山公墓,她都要在林徽因墓前默默站一会儿。

    墓是梁思成亲手设计的,上面那块汉白玉花环,来自林徽因设计的天安门纪念碑图案,碑上用营建社特有的字体刻写的“建筑师林徽因墓”几个字在文革中被红卫兵砸毁,成了一座无字碑。

    现在,墓已修复。只是那块有些残破了的汉白玉花环,是当年从人民英雄纪念碑工地取回的试刻纹样原件,却无法修补,也无可替代了。

    看完《林徽音先生年谱》以后,我和曹汛先生、常沙娜女士一样,更希望大众心中的林徽音,是作为一个对社会有杰出贡献的建筑家,而不是作为一个才女、美女或者知名诗人的绯闻对象而被人认识和记住。

    那是她应得的待遇。

    注:全文用林徽音而非林徽因,是因为曹汛先生主张,林徽音本名出自《诗经》“大姒嗣徽音”又合“徽音冠青云”诗意,奇托了父亲对女儿的极高期望,与她一生的气质成就最为相合。林徽音曾因不堪无聊文人的碰瓷骚扰而改名林徽因,并非她的本意。这个本名“不仅是父亲所赐,先生自己也喜欢,改名是痛苦的,不得已的,所以现在应该重新改回来””。书中尊重曹先生的主张,将“因”改回“音”,以“林徽音”之名出版。


书籍真实打分

  • 故事情节:9分

  • 人物塑造:7分

  • 主题深度:3分

  • 文字风格:4分

  • 语言运用:5分

  • 文笔流畅:6分

  • 思想传递:8分

  • 知识深度:3分

  • 知识广度:7分

  • 实用性:9分

  • 章节划分:6分

  • 结构布局:8分

  • 新颖与独特:4分

  • 情感共鸣:5分

  • 引人入胜:4分

  • 现实相关:3分

  • 沉浸感:8分

  • 事实准确性:4分

  • 文化贡献:3分


网站评分

  • 书籍多样性:3分

  • 书籍信息完全性:7分

  • 网站更新速度:9分

  • 使用便利性:8分

  • 书籍清晰度:4分

  • 书籍格式兼容性:5分

  • 是否包含广告:4分

  • 加载速度:3分

  • 安全性:3分

  • 稳定性:4分

  • 搜索功能:3分

  • 下载便捷性:7分


下载点评

  • 种类多(527+)
  • 格式多(355+)
  • 实惠(198+)
  • 差评(252+)
  • 书籍多(447+)
  • 中评(81+)
  • 下载快(172+)
  • 品质不错(147+)
  • 值得购买(530+)
  • 差评少(654+)
  • 愉快的找书体验(332+)
  • 可以购买(361+)
  • 中评多(369+)

下载评价

  • 网友 田***珊: ( 2024-12-29 01:23:09 )

    可以就是有些书搜不到

  • 网友 冷***洁: ( 2024-12-14 10:03:45 )

    不错,用着很方便

  • 网友 温***欣: ( 2024-12-30 17:37:56 )

    可以可以可以

  • 网友 谢***灵: ( 2025-01-02 00:31:43 )

    推荐,啥格式都有

  • 网友 濮***彤: ( 2025-01-06 21:40:24 )

    好棒啊!图书很全

  • 网友 权***颜: ( 2025-01-02 22:36:18 )

    下载地址、格式选择、下载方式都还挺多的

  • 网友 孙***夏: ( 2024-12-22 10:16:33 )

    中评,比上不足比下有余

  • 网友 敖***菡: ( 2025-01-06 11:17:44 )

    是个好网站,很便捷

  • 网友 扈***洁: ( 2024-12-22 10:57:58 )

    还不错啊,挺好

  • 网友 石***烟: ( 2024-12-28 01:54:13 )

    还可以吧,毕竟也是要成本的,付费应该的,更何况下载速度还挺快的

  • 网友 方***旋: ( 2025-01-02 03:54:40 )

    真的很好,里面很多小说都能搜到,但就是收费的太多了

  • 网友 谭***然: ( 2025-01-08 02:02:57 )

    如果不要钱就好了

  • 网友 国***舒: ( 2024-12-13 06:19:07 )

    中评,付点钱这里能找到就找到了,找不到别的地方也不一定能找到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