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汇书屋 -绿宝石失窃案
本书资料更新时间:2025-01-09 19:31:49

绿宝石失窃案 下载 pdf 电子版 epub 免费 txt 2025

绿宝石失窃案精美图片
》绿宝石失窃案电子书籍版权问题 请点击这里查看《

绿宝石失窃案书籍详细信息

  • ISBN:9787500794516
  • 作者:暂无作者
  • 出版社:暂无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09-12
  • 页数:62
  • 价格:12.00元
  • 纸张:暂无纸张
  • 装帧:暂无装帧
  • 开本:暂无开本
  • 语言:未知
  • 丛书:暂无丛书
  • TAG:暂无
  • 豆瓣评分:暂无豆瓣评分
  • 豆瓣短评:点击查看
  • 豆瓣讨论:点击查看
  • 豆瓣目录:点击查看
  • 读书笔记:点击查看
  • 原文摘录:点击查看
  • 更新时间:2025-01-09 19:31:49

内容简介:

《丁丁历险记·绿宝石失窃案》是长篇系列漫画《丁丁历险记》中的《绿宝石失窃案》分册,书中讲述了著名记者丁丁巧破绿宝石失窃案的故事。

《丁丁历险记·绿宝石失窃案》故事生动,画面风趣,文字简洁,具有较高的可读性,适合不同年龄层次的读者阅读。


书籍目录:

暂无相关目录,正在全力查找中!


作者介绍:

暂无相关内容,正在全力查找中


出版社信息:

暂无出版社相关信息,正在全力查找中!


书籍摘录:

暂无相关书籍摘录,正在全力查找中!


在线阅读/听书/购买/PDF下载地址:

在线阅读地址:绿宝石失窃案在线阅读

在线听书地址:绿宝石失窃案在线收听

在线购买地址:绿宝石失窃案在线购买


原文赏析:

暂无原文赏析,正在全力查找中!


其它内容:

书籍介绍

《丁丁历险记·绿宝石失窃案》是长篇系列漫画《丁丁历险记》中的《绿宝石失窃案》分册,书中讲述了著名记者丁丁巧破绿宝石失窃案的故事。

《丁丁历险记·绿宝石失窃案》故事生动,画面风趣,文字简洁,具有较高的可读性,适合不同年龄层次的读者阅读。


精彩短评:

  • 作者:千千 发布时间:2017-01-25 20:46:52

    那二年Communist说出去还挺洋气。

  • 作者:喵星人徒爪煎鱼 发布时间:2019-09-01 14:37:43

    丁丁和船长不再只是四处闯荡周旋于各方政治势力的英雄,形象更可爱了。船长短暂换了个油头,搭配西装还蛮帅的

  • 作者:希谷 发布时间:2012-01-27 19:42:36

    实在无聊到看我表弟的书

  • 作者:Null 发布时间:2018-03-20 10:20:45

    熊顿。

  • 作者:炸薯条 发布时间:2024-03-19 14:34:03

    少有的丁丁没有遇到危险,很放松的故事

  • 作者:小胖 发布时间:2011-12-04 13:36:07

    被三联周刊剧透了,可恶!


深度书评:

  • 论《说文解字》的文化多重性

    作者:LittleSugarMan 发布时间:2020-03-07 16:46:42

    秦汉王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封建大一统王朝,在这一时期统治者力图统一一切,发展一切,中国的经济、民族关系、对外关系得到了空前发展,文化领域出现了统一与多样化的结合,中外文化交流空前频繁,水平居于世界前列,气势恢弘的局面。《说文解字》在这种文化氛围的影响下诞生,同时也具有了当时的特征,它以文字的构造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多重性,不愧为中国语言文字学上的一部气势恢弘的传世之作。

    一、

    第一部字典的诞生

    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完成了“吞二周而亡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的统一大业,此后着手文化的统一,“书同文”,“车同轨”,“度同制”,“行同伦”,“地同域”等重大举措,为中华文化共同体的最终形成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但在“书同文”工作刚开始的时候,就因为小篆体未及新诞生的隶书简便易写而为隶书所取代。然而篆文属古文字体系,它用圆转平滑的线条来构成汉字,因此基本上还能体现造字之初所要表现的意图——即笔意。但隶书构造很难对汉字作出正确的词义分析,再加之秦始皇推行为期长达二十二年的“挟书令”,造成了文化断层,使得人们对汉字结构理解模糊。汉代统治者认识了这一点,推行了及时的重大举措,“大收篇籍,广开献书之路”,设“五经博士”以奖励研究传统文化有成就的人。这一过程中有人在利益诱惑下对文字进行胡乱解释,于是权威的解说著作的诞生成为一种需要。

    汉初统治者汲取秦朝二世而亡的教训,采取“休养生息”政策,社会经济发展,人们的精神需求增涨,读书习字成为必需再加之众多从焚毁之灾中逃过一劫的古书需要正确的解读,严肃、可靠的字典亦成为必需,于是《说文解字》就在这种历史条件下诞生了。

    《说文》的诞生对语言学的贡献是巨大的,它对文字、语音、语法、词汇等都作了深入研究,创造了部首、创造了多种释义法,提供了多种义项,独创了书证法,为校勘学及古籍整理和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二、《说文》中的先民宗教崇拜信息

    中华先民原始宗教崇拜的对象非常广泛,大致可分为自然崇拜、生殖-祖先崇拜和图腾崇拜三大类。在《说文解字》的字义体系中保存了大量先民宗教崇拜的文化信息,从其中有关文字及其说解,可以探究我国古代宗教文化的渊源。

    (一)、自然崇拜

    人类与大自然的关系十分密切。在原始社会,人们出于对万物有灵的情感畏惧,很自然地把自己熟悉的、对自身生存又最有影响的自然物,如天、地、日、月、星、风、雨、雷电、高山、江河以及阴阳五行等,作为崇拜的对象。《说文·一部》:“天,颠也。至高无上。从一大。”“天”本指人的顶颠(头顶),后来引申为天空。许慎的解说既阐明了“天”字“从一大”的构形理据,又体现了先民以“天”为“至高无上”的原始崇拜,从而将人们对“天”的观念与“天”字的形义作了和谐的统一。日神崇拜是人类最古老的自然崇拜。《说文·日部》:“日,实也。太阳之精不亏。从囗一,象形。”可见古人认为太阳是一个实体,代表着光明盛实,是天体的精华,永不亏损。关于月神崇拜《说文》中也有所记载,《说文·夕部》:“夙,早敬也。”“夙”字甲骨文、金文均像人早起跪拜尚未落去夕月之形,本指早晨肃敬于事,后泛指“早”的意思。风雨雷电等天象与农业生产有着密切的关系,在完全靠天吃饭的上古时代,理所当然要受到崇拜。《说文·鸟部》:“凤,神鸟也。……出于东方君子之国,翱翔四海之外,过昆仑,饮砥柱,濯羽弱(溺)水,莫(暮)宿风穴。”许慎所说的“风穴”是指风的发源口,“凤鸟暮宿风穴,自然便是风神。“凤”的异体字《说文》写作“朋”或“鹏”。

    (二)、图腾崇拜

    图腾崇拜是一种古老而神圣的宗教崇拜,是原始文化最典型的特征。原始人把他们全部的物理和社会存在同其图腾联结起来。在他们的眼中,他们与他们由之衍生而来的动物或植物是密不可分的自然血缘关系。历史考古学证明,我国古代图腾崇拜文化主要有:四灵图腾和熊、虎、狼、蛇、犬、羊、鸟、鸡等自然图腾。这些图腾崇拜文化,在《说文》字义体系中全都反映出来。华夏民族有所谓“四灵”(龙、凤、麟、龟)图腾崇拜。《说文·龙部》:“龙,鳞虫之长,能幽能明,能细能巨,能短能长,春分而登天,秋分而潜渊。从肉,飞之形;童省声。”从许慎的说解可知,龙具有很多神性,是一种极富变化的神秘的动物神,主要生活在天上或水中。凤(凤),即凤凰,是中华民族最崇拜的一种禽鸟类神奇动物。古人认为凤能给人类带来吉祥、幸福,故以之作为崇拜的图腾物。《说文·鸟部》:“凤,神鸟也。天老曰:凤之象也,鸿前麟后,蛇颈鱼尾,鹳颡鸳思,龙文虎背,燕颔鸡喙,五色备举.出于东方君子之国,翱翔四海之外,……见则天下大安宁。从鸟,凡声。”可见凤也是综合各种动物特征而成的图腾形象。麟,又称麒麟,是古代幻想出来的神兽,也是中华民族崇拜的图腾对象。《说文·鹿部》:“麟,大牝鹿也。”“麒,仁兽也。麋身,牛尾,一角。”麒麟是以鹿形象为主综合虚构的灵物。龟,是古代“四灵”崇拜中唯一存在的实有爬行动物。龟被视为灵物,受先民崇拜,至迟始于殷商时代。《说文·龟部》:“龟,旧也。外骨内肉者也。从它(蛇),龟头与它头同。天地之性,广肩无雄;龟鳖之类,以它为雄。象足甲尾之形。”

    (三)、祖先崇拜

    祖先崇拜也是原始社会中普遍存在的一种宗教崇拜,它受图腾崇拜的启发而成,故相对而言发生得较晚。古文中“祖”、“宗”二字就是这种宗教文化的最好证明。祖先的“祖”字,初文为“且”,本无示旁。王国维认为“且”是“俎”的初文,其根据是《说文·且部》:“俎,礼俎也。从半肉在且上。”所谓“礼俎”,就是祭祀时盛放牲肉之礼器,据段玉裁注即“半肉”。《方言》、《广雅》皆以俎为“几”。王国维据此认为“篆字俎从且,且从几。”祖宗的“宗”,造字之形也取象于神主。《说文·宀部》:“宗,尊祖庙也。从宀,从示。”祖庙即供奉及保存祖先神主之所,原始人类穴居野处,所谓“祖庙”,只不过是天然之洞屋石室。“宗”是个会意字,“宀”象房屋,在此表示庙宇;“示”象神主,即百姓所谓祖宗牌位。如《礼记·大传》所言:“尊祖,故敬宗;敬宗,尊祖之义也。”由于连类尊崇所及,后来“祖宗”便逐渐合成一个双音词。

    三、《说文》涵盖的其他多重文化

    (一)、饮食文化

    《说文解字》贮存着丰富的古代饮食文化信息。从其中食部、米部、羊部、鱼部、肉部、火部、酉部、卤部……等相关部首的字群里,我们不难发现中国饮食民俗发展变化的历史轨迹和先民传统饮食的审美心理。例如,《说文·食部》:“食,一米也。从皀, 亼声。或说: 亼皀 也。”“食”字在甲骨文中像一个盛食物的器具,上面像器具的盖子,下面是“簋”的象形字,“簋”即古人盛五谷主食的器皿。而在小篆中“食”字上面的盖子变作亼,是“集”的古字;下面的“簋”变成 。《说文·皀部》:“皀,谷之馨香也。像嘉谷在裹中之形。或说:匕,一粒也。”许慎根据小篆形变后的字构将“食”的本义释为“把一粒粒的米聚集起来而作为食物”。“食”当名词用时,初义表示粮食所做的主食,后来引申泛指一切食物。《说文·禾部》:“谷,续也。百谷之总名。”段玉裁注:“《周礼·太宰》言九谷,郑云:黍、稷、稻、梁、麻、大小豆、小麦、苽也。古代谷物去壳主要采用舂的办法。“舂”字小篆作,像双手持杵于臼上捣粟,臼内之点像米。《说文·臼部》:“舂,捣粟也。从 持杵临臼上。午,杵省也。古者雍父初作舂。”“臼,舂也。古者掘地为臼,其后穿木石。象形。中,米也。上古“粮”与“食”是有区别的,粮指路粮,食指家食。“粮”字在《说文》中写作“糧”。《说文·米部》“糧,谷也。从米,量声。“粮”本指旅途中所带的干粮,“粮”字写作“糧”,表示上路的干粮事先计量好,“量”既表音又表意。“粮”后来泛指粮食,许慎的说解就是后起的意义。《说文·艸部》:“菜,艸之可食者,从艸,采声。”段玉裁注:“此举形声包会意,古多以采为菜。”可见“菜”初源于“采”,是指采摘而来的野生草木植物,故今蔬菜名称多从。“葱”和“蒜”者是古代最常用的荤菜。《说文·艸部》:“荤,臭菜也。”可见古代的荤菜与今天所谓的“荤腥之菜”不同,它指的是嗅觉上有强烈刺激气味的蔬菜。《说文·艸部》:“葱,菜也。从艸,悤声。”“葱”与“窗”(天窗)、“窻”(壁窗)、“聪”(耳通)等同源,都有通的意思。由此可见“葱”正是因草叶有孔而得名,“葱”字的异体又作“芤”。《说文·艸 部》:“蒜,荤菜。从 艸,祘声。”道家和佛家都把“蒜”列入“五荤”之一,出家禁止吃用。“蒜”字之所以从“祘”,是与“计数”有关。

    (二)、服饰文化

    《说文·衣部》:“衰,草雨衣。秦谓之萆。从衣,象形。”;《说文·裘部》:“裘,皮衣也。从衣,求声。一曰:象形。与衰同意。……求,古文省衣。”“求”即“裘”的本字,加衣作“裘”,是后起的形声字。“求”象裘表有毛形,本义是皮衣。从“衰”、“求”二字,我们似乎可以看到先民从以草为衣到以兽皮为衣的进化,但当时人们制衣的目的可能只是为了蔽体御寒。《说文·革部》:“革,兽皮治去其毛,革更之。”革,即去了毛的兽皮,从草衣到皮衣(未去毛之衣服)再到革(去其毛),这确实是一次重大的革新。《说文·革部》:“鞣,软也。从革,从柔,柔亦声。”皮革在古代社会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故先秦设有“掌皮”的专门官员负责革的收藏和使用。

    《说文·糸部》共收248字,重文31字,我们从中可以了解到古代丝织整个过程和当时丝织文化的鼎盛。缫丝是丝织的第一步,《说文·糸部》“缫,绎茧为丝也。”“绎,抽丝也。”把蚕茧浸在热水里抽出蚕丝叫缫丝。练丝是对蚕丝进行沤煮漂白,《说文·糸部》:“练,缯也。”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煮丝令熟曰练。”已练之丝叫熟丝,未练之丝叫生丝。此后《说文》中的字又反映了丝织的其他步骤,以及不同丝织品的种类。

    关于服饰文化,《说文》远不只涉及这么些东西,除了服饰的演进,丝织文化还有鞋、帽、袜等等信息,几乎涉及衣着的东西无所不有,无所不包!

    (三)、乐器文化

    《说文·音部》:“音,声也。生于心,有节于外谓之音。”在古人看来,声、音、乐是不同的概念,它们分属不同的层次:“声”是最低层次。我国音乐历史源远流长,乐器也多种多样。

    金属乐器上,《说文·金部》:”钟,乐钟也。秋分之音,万物种成。……”《说文·金部》:“鑮,大鐘,湻于之屬,所以應鐘磬也。堵以二,金樂則鼓鏄應之。从金薄聲。”这是一种单独悬挂的大钟,用于应和或表现音乐的节奏。《说文·金部》:“鈁,方鐘也。从金方聲。”这是一种方形的壶状乐器。《说文·金部》:“鐘,樂鐘也。秋分之音,物穜成。从金童聲。古者垂作鐘。”此外还有许多。

    革制乐器主要是鼓,《说文·鼓部》:“鼓,郭也。春分之音,萬物郭皮甲而出,故謂之鼓。从壴,支象其手擊之也。”,《周禮》六鼓:“靁鼓八面,靈鼓六面,路鼓四面,鼖鼓、臯鼓、晉鼓皆兩面。凡鼓之屬皆从鼓。”徐鍇曰:“郭者,覆冒之意。”《说文·鼓部》:“鼛,大鼓也。从鼓咎聲。”,《詩》曰:“鼛鼓不勝。”《说文·鼓部》:“鼖,大鼓謂之鼖。鼖八尺而兩面,以鼓軍事。从鼓,賁省聲。”《说文·鼓部》:“ 鼙,騎鼓也。从鼓卑聲。”

    竹制乐器上,《说文》可谓种类最多,《说文·龠部》:“龠,樂之竹管,三孔,以和眾聲也。从品、侖。侖,理也。凡龠之屬皆从龠。”,《说文·竹部》:“竽,管三十六簧也。从竹亏聲。”、“笙,十三簧。象鳳之身也。笙,正月之音。物生,故謂之笙。大者謂之巢,小者謂之和。从竹生聲。古者隨作笙。”、“簫,參差管樂。象鳳之翼。从竹肅聲。” 等等。丝制乐器方面主要是指弦乐器。琴、瑟、筑都在记载范围。

    除了以上介绍的,《说文》还介绍了土制乐器,如“缶”;石制乐器,如“磬”;匏制乐器,如“匏”等。

    四、结语

    《说文解字》涵盖的中国传统文化还远不只以上所罗列的这些,还有好多好多的传统文化蕴涵其中,例如以说文“死”部、“木”部等部就几乎又构筑了中国的丧葬文化。由于笔者资质有限并无法一一罗列,但我们却也已经不难看出《说文》的文化多重性是非常强的了。

    今版影印本《说文解字》虽仅有三百来页,但当我们深入分析其文化内涵时,看到的却是一部气势恢弘,包罗万象的文字、文化巨著,它印证了秦汉文化的特征。它不仅是中国传统语言文字学的奠基之作,而且是承载着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颗闪亮的明珠。

    【参考文献】:

    ⑴.许慎《说文解字》大徐本 1963年版 中华书局出版

    ⑵.张岱年 方克立主编 《中国文化概论》2004年1月版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 ⑶.魏达纯《<说文解字>入门与研究》2001年6月版 中国文联出版社

    ⑷. 黄宇鸿《<说文>汉字民俗文化溯源研究》钦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3

    ⑸.周文 《从<说文解字>看中国古代乐器文化》 《语言研究》2002/51

    ⑹.孙永义《<说文>字义体系与中国古代图腾崇拜文化》西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7/5

  • 成吉思汗:唤醒世界民族的巨人?

    作者:特立独行的猪 发布时间:2006-09-08 12:50:42

    个人对蒙古乃至草原民族史都是蛮有兴趣的,常常自许身体里或者有古代某个游牧民族的血液遗存。与以往的蒙古或者草原民族史不同,这本书——正如复旦大学历史系教授姚大力在代序中所说——因为作者是一位人类学家,是以其考察的角度也有其独到之处:“蒙古对欧亚旧大陆的征服,给予紧接着就跨入近现代门槛的人类社会带来了一些什么样的积极影响”?书名正是这一特点的体现,尽管把modern翻译成“今日”未免有些歧义。

    然而不幸的是,作者是一个比我还狂热的草原民族的热爱者,成吉思汗的钢丝。成吉思汗以不足10万控弦统驭3000万平方公里土地的武功,自然足以证明成吉思汗的伟大,然而这还不够,他不仅仅是作者的军事家,还要成为作者心目中的圣人,世界新秩序的缔造者。在书的开篇,作者就强调蒙古人在政治、经济和思想方面的努力中,体现出了“一种虔诚和执着的国际主义者的热忱”。他们的征服,带来的并非破坏和毁灭,而且是建立自由贸易、统一法律、统一文字的全球新秩序。成吉思汗也不是传统上认为的嗜血暴君,作者称,他的军队带着东方先进的文化和科技进入了还处在黑暗时代的欧洲,从而唤起了全世界各民族的觉醒。

    然而毕竟这个逻辑是说不通的,一如说压迫者的压迫导致了奴隶的觉醒,那么压迫者因此有功,应该被大书特书一样。史实也是回避不了的,尽管作者竭力美化,字里行间,还是不难发现自相矛盾的地方。比如说到蒙古人对待农民的态度,作者说“农田就是草地……农民就像是放牧着的动物,而不是食肉的真正人类。蒙古人用指称牛羊的相同词汇,来指称这些吃草的人”。作者说,当时的传统军队,将农民看作是被抢夺,被杀戮或可用任何手段加以摆布的讨厌鬼。作者强调,蒙古人与此不同,他们对“数量众多的当地人加以利用”,方式就是驱赶难民到进攻的目标城市,以引发目标城市的饥荒和混乱。同时,蒙古军队还让难民冲在蒙古军之前,作为盾牌和攻城的武器。这个蒙古军队和当时传统军队的所谓对比,实在令人摸不着头脑,不知道作者借此何以能说明蒙古军队的仁慈。蒙古人的唯一仁慈,大概体现在他们对俘虏的工匠加以利用上。然而这也是出于强化成吉思汗的战争工具的实用考虑,而绝非他重视科技或者良心发现。

    在起初的描述中,作者一再强调,成吉思汗的战争要么是出于保护蒙古人的生存(对女真的战争),要么是为了复仇(对花剌子模的战争)。然而不幸的是,他一厢情愿的同情和理解毕竟拗不过真实。于是在不到40页后他又一次流露出了矛盾的想法。他说,成吉思汗的部众已逐渐倚赖征服带来的源源不断的商品和货物,他们不再满足于从前简单的财货,“为了满足这一贪婪的欲望,他必须继续新的征服”。

    如果承认,张艺谋在英雄中表露的关于天下和和平的理念是合理的,或者可以把成吉思汗征服过程中的破坏,看作是为了建设世界帝国的必要代价。作者于是在他称为“全球的觉醒”的一章中,着力刻画忽必烈领导下的帝国政府的创举和政绩。例如,无视元政府制定的“蒙古人、色目人、汉人、南人”这个种族等级序列,反说政府在每个部门中规定了种族名额,“这样,每位官员的周围都有不同文化或信仰的同事”。好一派民族平等团结的繁荣盛世景象!又比如,作者说蒙古人用小型忽里台会议一样的政务会取代了中国传统专制的官僚机构,政务会议所有决议必须遵照多数一致原则集体决定。读来不禁感叹,原来蒙元时代,竟是中国民主的萌芽,忽必烈大汗,竟是中国民主的先驱。不仅如此,在作者的笔下,忽必烈也成了尊师重教的模范。在他在位时间,政府共建立了20166所公共学校,因此作者赞誉说:“此外没有一个国家为普及教育而付出如此巨大的努力”。作者对中国历史的了解,如果不能说完全无知,至少也仅仅局限在蒙元时代。为何不去统计一下,此前的金宋时代,中国又有多少所学校,又有多少是毁灭在蒙古军队的铁蹄下呢?

    一系列的败绩确定了蒙古帝国的边界,此后,东西方都享受了一段时间的和平。东西方的交流,来自东方威胁的消失,使得西方人把东方的蒙古帝国看作一个充满吸引力的世界,马可波罗可算作其中之一。不是所有的人都能有幸造访大汗的国家,那些没有到过中国的西方人,就会用“美好世界的浪漫形象去充实蒙古人的传说”。书中援引乔叟《坎特伯雷故事集》中有关成吉思汗的诗作:他“总是同情别人,匡扶正义,热爱一切;他的话给人安慰,充满仁慈,令人尊敬”。作者在点明这一倾向的同时,自己却也未能摆脱这种美好想象的影响,而作为一位撰写历史著作的当代学者,这样的错误,自然要远远严重过生活在14世纪的英国诗人。

    或许代序的作者姚大力教授秉持恕道,对此书流露出的爱意远大于批评。饶是如此,他还是在文中说道:“揭示蒙古帝国与现代世界形成之间的历史联系,并不意味着要为当日蒙古对它国的侵略和蹂躏进行申辩”。


书籍真实打分

  • 故事情节:5分

  • 人物塑造:8分

  • 主题深度:3分

  • 文字风格:6分

  • 语言运用:3分

  • 文笔流畅:7分

  • 思想传递:5分

  • 知识深度:3分

  • 知识广度:9分

  • 实用性:4分

  • 章节划分:6分

  • 结构布局:9分

  • 新颖与独特:5分

  • 情感共鸣:7分

  • 引人入胜:7分

  • 现实相关:5分

  • 沉浸感:8分

  • 事实准确性:4分

  • 文化贡献:5分


网站评分

  • 书籍多样性:5分

  • 书籍信息完全性:6分

  • 网站更新速度:9分

  • 使用便利性:7分

  • 书籍清晰度:4分

  • 书籍格式兼容性:3分

  • 是否包含广告:8分

  • 加载速度:4分

  • 安全性:7分

  • 稳定性:3分

  • 搜索功能:5分

  • 下载便捷性:7分


下载点评

  • 方便(257+)
  • 书籍完整(535+)
  • 种类多(310+)
  • 中评(546+)
  • 图书多(293+)
  • 无多页(309+)
  • 收费(78+)
  • 一般般(218+)
  • 排版满分(274+)
  • 内容齐全(69+)

下载评价

  • 网友 林***艳: ( 2024-12-23 05:31:27 )

    很好,能找到很多平常找不到的书。

  • 网友 隗***杉: ( 2024-12-18 08:09:55 )

    挺好的,还好看!支持!快下载吧!

  • 网友 田***珊: ( 2024-12-16 13:30:59 )

    可以就是有些书搜不到

  • 网友 权***颜: ( 2024-12-21 10:19:23 )

    下载地址、格式选择、下载方式都还挺多的

  • 网友 寇***音: ( 2024-12-23 23:22:27 )

    好,真的挺使用的!

  • 网友 游***钰: ( 2024-12-16 15:42:42 )

    用了才知道好用,推荐!太好用了

  • 网友 融***华: ( 2025-01-09 13:45:19 )

    下载速度还可以

  • 网友 邱***洋: ( 2024-12-15 09:22:02 )

    不错,支持的格式很多

  • 网友 仰***兰: ( 2024-12-26 08:34:57 )

    喜欢!很棒!!超级推荐!

  • 网友 通***蕊: ( 2024-12-12 02:37:04 )

    五颗星、五颗星,大赞还觉得不错!~~

  • 网友 印***文: ( 2024-12-12 11:55:22 )

    我很喜欢这种风格样式。

  • 网友 堵***洁: ( 2024-12-18 13:04:08 )

    好用,支持

  • 网友 陈***秋: ( 2024-12-20 07:29:42 )

    不错,图文清晰,无错版,可以入手。

  • 网友 冷***洁: ( 2025-01-01 15:37:44 )

    不错,用着很方便

  • 网友 孙***夏: ( 2024-12-16 17:54:32 )

    中评,比上不足比下有余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