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熟家庭 明明有家,为何如此孤单 民主与建设出版社 下载 pdf 电子版 epub 免费 txt 2025

半熟家庭 明明有家,为何如此孤单 民主与建设出版社精美图片
》半熟家庭 明明有家,为何如此孤单 民主与建设出版社电子书籍版权问题 请点击这里查看《

半熟家庭 明明有家,为何如此孤单 民主与建设出版社书籍详细信息

  • ISBN:9787513934565
  • 作者:暂无作者
  • 出版社:暂无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21-04
  • 页数:暂无页数
  • 价格:18.90
  • 纸张:胶版纸
  • 装帧:平装-胶订
  • 开本:32开
  • 语言:未知
  • 丛书:暂无丛书
  • TAG:暂无
  • 豆瓣评分:暂无豆瓣评分
  • 豆瓣短评:点击查看
  • 豆瓣讨论:点击查看
  • 豆瓣目录:点击查看
  • 读书笔记:点击查看
  • 原文摘录:点击查看
  • 更新时间:2025-01-09 19:31:08

寄语:

新华书店正版,关注店铺成为会员可享店铺专属优惠,团购客户请咨询在线客服!


内容简介:

为什么男人下班了却不想回家,宁愿加班或坐在车里?为什么女人总是责备自己的丈夫,习惯恶言相向?为什么我们明明很爱自己的父母,却总对他们鲜有耐心?家庭,并非完美无瑕的天堂;家人,既是挚爱也是伤痛。因为亲密,我们“窒爱难行”;因为靠近,我们总是选择逃避。事实上,我们大多数心理问题的根源,都可追溯到与家人之间的长久矛盾。身为“局内人”,我们要怎样解决错综复杂的家庭问题,缓解家庭成员之间的矛盾冲突?身为心理咨询师,又要怎样帮助饱受家庭问题困扰的人们?在《半熟家庭》中,知名心理咨询专家金义将带我们探索中国家庭的困境与问题,通过真实的心理咨询案例,帮助我们从心理学的视角重新审视自我和人生,更好地解决在亲子关系、两性情感、婚姻家庭中遇到的问题,见证治愈和改变的发生。


书籍目录:

第一章:亲子关系篇

案例1:懂事的孩子,静悄悄地崩溃

案例2:那个去读职高的孩子,后来怎样了?

案例3:青春期厌学,千万别和孩子硬碰硬

案例4:高一男孩因“分手”离家出走,面对孩子早恋,家长怎样做好引导?

案例5:一触即发的女孩,如何走出焦虑?

案例6:父母教育理念不一致,孩子没有学习的动力

案例7:留学生退学回国,怎样增强孩子的独立性?

案例8:“留守女孩”的心理问题

第二章:恋爱情感篇

案例1:红玫瑰与白月光,成熟的爱情观有多重要?

案例2:一段感情中,比坚持更难的,是懂得及时止损

案例3:她的梦想,曾是变成他喜欢的样子

案例4:目睹过家暴的男友长大了

案例5:遇上妈宝男,还要不要坚持?

案例6:姐弟恋引发的家庭冲突

案例7:卑微讨好又渴望控制,爱情里的样子,与童年息息相关

案例8:别把坏情绪留给最亲近的人

第三章:婚姻家庭篇

案例1:家庭关系中优选的忌讳就是没有边界感

案例2:女主外男主内的婚姻,怎样做到相敬如宾?

案例3:攀比式婚姻,也许正在毁掉你的家庭

案例4:遇到靠前强势的伴侣,怎样相处才不累

案例5:愚孝男的婚姻

案例6:异地分居,你的安全感指数是多少?

案例7:有口难言的家庭财务问题

案例8:解不开的婆媳难题

案例9:名校硕士在家啃老,巨婴何时能长大?

附录篇

积极向上、心理健康的孩子才是好孩子

孩子出现心理问题了,家长怎么办

心理咨询师也要选择适合自己的求助者

作为求助者怎样判断心理咨询师的咨询水平

人的心理问题真的是由原生家庭造成的吗


作者介绍:

金义,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心理学博士、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国际高级催眠师。有20余年的从业经验,曾在新加坡、韩国、日本等国从事心理学相关的研究、咨询工作,是一位资深的心理咨询导师。


出版社信息:

暂无出版社相关信息,正在全力查找中!


书籍摘录:

     亲子关系,即父母与子女的关系。在法律上是指父母和子女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父母和子女是血缘最近的直系血亲,是家庭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亲子关系是青少年三大社会关系——亲子关系、师生关系、同伴关系中最重要的关系,是影响青少年身心健康成长的重要因素。没有好的亲子关系,就不会有好的基础教育。

我的学生在跟随我学习亲子教育问题时,我经常告诉他们,一些家庭教育理念是值得我们借鉴的。比如:

独立性教育。从孩子小的时候教育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不麻烦别人,自己收拾房间,按时睡觉、按时起床、按时吃饭,上学后独立完成作业,整理书包,坐校车。在这种教育理念下长大的孩子有较强的独立性。

感恩教育。表达感谢的方式可以用语言表达,也可以是具体的行动。有感恩之心的孩子长大后不自私,能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

守规则教育。教育孩子从小学会遵守各种法律法规,包括遵守交通法规、遵守学校的管理制度等。在这种守规则的理念下长大的孩子会有各种法律法规意识,知道人的自由是在法律约束下的自由,也会自觉地爱护环境,有集体意识。

爱国教育。爱国教育是不可缺少的,爱自己的国家、民族,了解祖国的历史、文化,并以此为骄傲。在爱国教育下长大的孩子,会有很强的爱国意识。

体能教育。学生每天至少两个小时的户外运动,在运动中出现的小小磕碰,家长从不大惊小怪。在这样的教育理念下,国民的整体身体素质会得到较大的提高。

然而一些家长的教育观念不正确。个别家长在培养孩子独立性时做得不够,过度关注孩子的学习成绩,认为只要孩子学习好,就是好孩子,进而培养出高分低能的孩子。

我认为,好的教育需言传身教,家长需要给孩子树立好榜样。喋喋不休地训导孩子,会使孩子产生极大的逆反心理,甚至与家长形成对立。成长中的孩子,喜欢模仿父母的言谈举止。父母要是说话粗俗,孩子会觉得他们说话的方式很酷,模仿父母的语言模式。父母不孝顺老人,经常打骂长辈,孩子也有可能如法炮制,对自己的父母不孝顺,非打即骂,这也是身教的结果。家长的举止行为会给孩子造成直接影响。比如,父母经常外出应酬,让孩子自己在家做作业,孩子在家想着父母在外头干什么,又怎么能把心思放在作业上?再如,家长每天回家后经常看手机、玩游戏,家庭成员之间交流很少,这样孩子也会模仿家长看手机、玩游戏。家长的行为直接影响到孩子,这就是身教往往大于言传的道理。

正确的亲子教育往往是最简单的教育方式。比如孩子2岁以后,在独立性方面,可以培养孩子自己吃饭、不挑食、饭前洗手,让孩子从小就与同龄孩子多接触,在家里不要以孩子为中心,让孩子感觉到父母关系是第一位的,爸爸爱妈妈,妈妈爱爸爸,同时爸爸和妈妈也爱孩子。在这样教育理念下成长的孩子会身心健康、不自私、有集体意识,长大进入社会也会受到大家的喜欢。

孩子会出现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究其原因有以下几点:

第一,缺少独立性的培养。有些家长对孩子的照顾无微不至,无论在饮食方面还是在生活自理能力方面接近剥夺了孩子的独立性,甚至剥夺了孩子独立思考的能力。在这种环境下长大的孩子会感到迷茫,不知道学习的意义,更不知道自己的发展方向。

第二,过度严厉管教。孩子取得好成绩家长就欣喜若狂,成绩一旦退步,家长就暴跳如雷,打骂孩子,给孩子造成严重的心理阴影。这种孩子进入青春期,尤其是上高中后会产生严重的逆反心理,想起自己的悲惨童年,可能会对父母产生憎恨,个别孩子会有顶撞父母,甚至放弃学习以惩罚父母的行为。P2-4



原文赏析:

有一门学科叫“父母”

一个人从出生时剪断脐带的那一刻起,就独立而完整地拥有了自己的身体。这意味着,在未来的所有岁月里,你身体的全部感受与运动、器官的生长与老化,以及大限到来时的灰飞烟灭,都只是你一个人的事情,与他人无关。

虽然独立拥有自己的身体是一件无与伦比的进化的杰作,但也需要付出承受孤独的代价。

好在造物主造人,不会是他们之间没有链接,也不会放弃由链接导致的宏大而和谐的美感。造物主制造的这个链接其实非常强大,它的名字叫做情感。

你的身体疼痛的确不能引起他人的身体疼痛,但却可以引起他人的“心痛”。所有活着的人,都曾经心痛过自己爱着的人的所有的痛,有些时候甚至比痛着的当事人还要痛。这种心痛的感觉,就是由情感的通道制造出来的。

我在临床中发现,在中国文化圈内,母亲跟孩子的关系有两点值得高度关注。一是孩子的成长速度远远高于母亲的预估,所以母亲对孩子的能力有相当大的贬低和成见。担心、指责、怀疑和失望,充斥在母亲跟孩子的关系中。经过投射性认同机制,孩子们为了维持与母亲的情感链接,避免分离、抛弃和被抛弃,需要把自己的方方面面都弄得一塌糊涂,才对得起母亲潜意识的“希望”,也才能够继续跟母亲“在一起”。以如此惨烈的方式爱母亲,实在令人唏嘘不已。

另一个值得关注的是,母亲为了做母亲,在人格上准备不足,具体的表现之一就是缺乏信任能力,缺乏信任孩子的能力。

说到底,母亲认为孩子不值得信任本身,也是因为爱孩子,是那种不忍看到孩子远走高飞离开自己的爱。可惜这是不那么健康的爱;在父母跟孩子的关系中,健康的爱应该是父母能够承受被孩子“抛弃”。

无数经验和研究证明,父母与孩子,尤其是母亲与孩子的关系,制造了孩子最核心的人个。这个人格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孩子将来能够取得的成就和敢于享受的幸福。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精神分析是一门让一个人识别自己针对自己的阴谋、看清自己对自己设置的陷阱的学问。所...


儿童感到痛苦的时候,基本上会采取两种方式来缓解:一种是把情绪和不安向外释放,表现为问题行为(常常是极度的焦躁不安、过度活跃、挑衅或者行为涣散);另一种是停止对情绪进行躯体化,从而把痛苦指向内心。痛苦内化通常表现为抑郁、焦虑和恐惧,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情绪经常破坏儿童的人格发展:导致缺乏胜任感、强迫行为和强迫观念,有时甚至是补偿性的夸大或者自负。

大多数痛苦的儿童主要通过外化或内化作为其应对方式。然而对他们来说,在痛苦内化和行为外化之间不停地来回转化,直到症状和人格扭曲之间获得相对稳定和平衡。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的诊断标准:1、无法注意到细节和工作;2、无法持续维持注意力;3、别人说话时似乎没在听;4、缺乏组织任务和活动的能力;5、遗失活动必需的东西;6、容易分心;7、健忘;8、在座位上无法安静坐着,动来动去;9、时常离开座位,坐不住;10、过度地跑或者爬高;11、无法安静地游戏;12、“总是处于活跃状态,像被马达驱动一样”;13、太快地抢答问题;14、无法等待轮流;15、常中断或干扰其他人。(符合至少6项以上注意力不集中的症状或者至少6项多动或冲动的症状,并且适应不良,与现有的发展水平不相符合,才能作此诊断。)


本章描述的3个男人和4个女人,作为成年人的他们过着很充实的人生。他们的经历揭示了父母是如何使孩子过上这种生活的。从76个被试的大组里选出7个人构成了这个小组,父母在他们的童年早期是做得最好的——对孩子有同理心、投入、关心、有条理、亲切、有回应。30年后的现在,他们在这群被试里是生活得最好的。我们这么说,并不意味着他们成名或者富有,而是他们获得了一些非常重要的东西,那些都是良好生活的基本构成要素。他们风度翩翩,令人愉快,目前没有经历情绪上的痛苦(虽然有两位受益于过去的心理治疗),工作成功,关心他人的生活,婚姻幸福。我们将让他们的生活来告诉我们,并去聆听父母和孩子的真心话。在如何抚养好孩子这条路上,我们相信他们展现了某些基本的东西。不过,没有任何父母是完美的,也没有什么生活是完全免于痛苦的。他们向我们展现了他们如何克服生命中的问题,以及困难又是如何塑造他们的。

尼古拉斯:确立了三件对他很有意义的事:首先是他与父母双方都很亲密;第二,他对与父亲分享智力活动感到兴奋;第三,他独立于父母。……母亲快乐精神的感染力显得尤为突出;而在互动中、睡前故事游戏中,以及分享引擎改造事业如何顺应美国历史发展的过程中,父子一起思考的愉悦感具有同样重要的感染力。也传达了家长的权威感和富有同理心的明智的纪律约束。父母对孩子充满兴趣和热爱,他们努力保护他并积极参与他的生活。父母在他们自己的生活中为尼克做出了能够胜任的示范,并希望他能做得很好。相应地,尼克对父母的崇拜也使他想做得很好来取悦他们。……当父母受到疾病、婚姻问题或社区恐怖事件的打击时,即便是很谨慎的父母也无法隐藏他们的情感。尽管孩子们可能什么也不说,父母的焦虑也会传染给孩子并与他们的内心产生共鸣,在孩子的人格和潜意识中生成一股情绪流。……尼克的父母真正欣赏他,这是非常意义深远的一种立场,是父母提供给孩子的礼物。父母太容易把他们自身的需求和缺点投射...


看--爱与耐心的凝视

布洛迪对母婴互动的观察,是精神分析方法学上重要变革的一个典型代表。

专注地看

没有完全一样的婴儿,也就没有养育孩子的标准程式,母子相互给线索,在探索的游戏中实现符合每个婴儿特殊气质的最佳匹配。观察给我们带来无尽的启迪和思考,我们了解了我们是怎样长大的,也了解了当母亲的凝视变成回避、躲闪,或变得心不在焉、被分离所中断,孩子内心可能会有的绝望与悲伤,好像一个生命的灵魂之火花开始在眼睛中闪烁,没有遇到回应后就此黯然熄灭。此刻我想到,我们都是外星人,在母亲的凝视中寻找到同类,完成对接后成为地球人,从此安居乐业。否则,我们就成为眼神空洞、行尸走肉般飘荡的游魂。

对应的,必须开启另外一个观察的窗口,去审视一些母亲的历史与现实。

完整地看

“我们必须睁大眼睛仔细查找答案,考虑所有的可能性。”

在实际的生活中,父母面对孩子时,应该致力于完整地看。完整地看,最基本的要求,又是最难做到的。因为朝夕相处,对父母而言,很容易出现视而不见、熟视无睹的“看”;对孩子而言,好像父母是天下最有成见的人,“看”死了自己,总盯着某些部分如成绩、行为习惯等不放,真是憋屈死了。如果睁大眼睛,前前后后、左左右有,仔仔细细看个清楚,如果来龙去脉、前因后果,认认真真问个明白,情形肯定是大不同的。

长远地看

孔子云“三十而立”,在30岁这个点上回望,看立了一些什么、如何立的,看父母如何影响孩子,这些结论太重要,值得在此引述,反复阅读:

1、父母的镇定,善于反省,专注--把孩子当人看待;

2、父母两情相悦,感情深厚甚于彼此爱慕;

3、母亲温柔、慈爱、热情并富有同情心--或者说,她能够感受孩子的感受;

4、父母为孩子积极的能力(执行/进取)感到骄傲。正如一个母亲在孩子哭时表现的那样:“她清楚地表达了她的情感“;

5、父母为孩子的创造性和独立性感到愉悦;

6、父母强调纪律而非惩罚。”...


父母的镜子

当我们在咨询过程追溯那些出现问题的孩子的成长经历时,几乎总会发现从他们出生开始,父母对他们的养育方式就有某种偏差。这些通常源自父母的家庭或自身经历所造成的负面因素,却极大地影响到了孩子的心理成长,使他们的创造力受到抑制,难以调整和控制自己的情绪,在人际关系方面发生种种困难。

我们知道,婴儿出生后在心理上最首要的环节就是对母亲的依附,凭借母亲提供的关注、爱抚和回应,婴儿逐渐形成了最初的安全感和信任感,为后来的成长打下良好的基础。《情感依附》的作者认为,母亲和婴儿的这种互动会在三个层面上展开:宏观层面、微观层面和神经心理学层面。其中,宏观层面指母亲的慈爱、快乐、保护等特质,也就是母爱,总体上对一般的母亲来讲没有问题。具有挑战性的是微观层面,即母亲和婴儿之间的微观体态互动,比如手指碰触、言语表达、亲吻、凝视、表情等,这些互动”使母爱具有可操作性:,是真正体现母亲养育方式的核心环节。......

这类微观层面的眼神的错失肯定会给孩子投下阴影,孩子会因为无法感受到与母亲的情感联接而陷入沮丧之中。如此一点一点地积累下来,就有可能造成孩子以后某种严重的心理障碍。

孩子的成长不可能永远一帆风顺,甚至在婴儿期他们就会面临母亲照顾上一些微小的疏忽,这些疏忽一方面会让孩子感到受挫,但同时也有助于孩子自我功能的发展。但如果挫折过于强烈,孩子的心理发展就会停滞,陷入退缩当中。

父母对孩子的养育中有很多偏差都会影响到孩子心理的健康发展。《情感依附》一书观察了一组患有多动症的儿童的家庭,发现这些孩子的父母呈现出十三个特征,其中一个是“倾向于把情感投射在孩子身上”。意思是说,父母在和孩子的交流中不是尽力去理解孩子的内心,而是用自己的情感去代替孩子的情感,使孩子实际上处在被忽视的状态中。

可以说明母子彼此都是对方生活的侵入者。

即使做得很好的父母,他们身上的一些负性情绪也会间接地影响到...


儿童早期发展课程,其中一部分是基于西尔维亚.布洛迪的研究,已经被制成一部名叫“六周时的喂养模式以及母婴互动”的教学片。

这部教学片的解说语言平实,直白地用慢镜头呈现了两人花费数小时、仔细地实时查看电影的逐个画面后而做出的解释,这是他们为研究婴儿发展而开创的技术。教学片向我们展示了17位母亲喂孩子的方式,研究人员认为这些方法都形成了独特的模式,有一些模式很好,也有很多模式是破坏性的。

比如,我记得有位母亲面带微笑,平静地看着她六周大的女儿有节奏地吮奶。婴儿的小手舒展地放在母亲的乳房上,母亲轻轻吻着孩子,孩子慢慢地睡着了。另一位母亲则把儿子抱在大腿上,没有抚摸过他一次,脸上一直毫无表情。只有汤勺和奶瓶碰触着小男孩的嘴唇,孩子的手在空中徒劳地抓来抓去。还有另一个案例就像重复的噩梦一样嵌在我的记忆中。母亲把女儿放在桌上的摇篮里,自己站在一手臂远的地方,拿着奶瓶放在孩子的嘴里。这位母亲环顾着房间,看上去无聊烦闷。一旦当婴儿吐掉奶嘴,母亲就愤怒地把女儿的头猛然拉回原来的位置。婴儿的头向前倒着,露出痛苦的表情,好像要哭的样子,却因为奶瓶在嘴里塞得太紧而哭不出来。房间里所有观看影片的人都因此而感到窒息。

我的第一批心理治疗的患者中,有一个成功地实现了死亡的愿望。......我永远不会知道他是跳下、跌倒还是被谁退下来的,但我得以体会这令人谦卑的教训,那就是我无法阻止人们为某些童年的心灵创伤而付出代价。

三年后,也就是1971年,我完成了常规的精神科住院医师的实习。沿着儿童在家庭中的早期经历是成人精神病理学主要来源这一方向,我在新兴的家庭研究领域谋得一个研究员的职位。这让我有机会得以进入阿尔伯特.爱因斯坦医学院的埃莉诺.盖尔森研究托儿所,该项目开创性地发表过关于性别身份在生命早期是如何形成的论文。他们的方法就是,把孩子们在游戏、性觉醒及儿童生活实践(比如生病、与父母分离、兄弟姐妹...


其它内容:

编辑推荐

1. 深度剖析中国家庭的典型现象和问题,给出专业的指导方案。

丈夫有家不想回、妻子满腹牢骚诸多抱怨、婆媳矛盾纠缠不清、亲子关系剑拔弩张……家庭,并非完美无瑕的天堂;家人,既是挚爱也是伤痛。本书针对这些家庭问题,给出专业的指导意见和解决方案。

2. 国内知名心理咨询专家金义作品。

作者结合多年心理咨询经验,带我们探索中国家庭的困境与问题,帮助我们从心理学的视角重新审视自我和人生,更好地解决在亲子关系、两性情感、婚姻家庭中遇到的问题,见证治愈和改变的发生。

3. 把家庭当作“战场”,以恶言为枪,奋勇杀“敌”的人,并非英雄,而是愚者。

家庭不是法庭,学会讲爱而非讲理。任何亲密关系的构建和经营,既需要爱,更需要技巧。



精彩短评:

  • 作者:瓦斯 发布时间:2023-11-09 10:25:58

    最近发现了一套宝藏书《万物有化学》,作为文科生一直是看不懂理科的知识,高中被化学老师留堂默写化学方程式的情景,一度是我学生时代的噩梦。而这套讲化学的书籍却特别有意思,偷偷学一点,在和小朋友逛博物馆的时候就可以显得很有理科大拿的样子喽。

  • 作者:张怡微 发布时间:2013-08-03 11:03:17

    就是很像小时候看的红色小说。。。

  • 作者:暗之帝王 发布时间:2020-11-05 23:20:15

    复仇者vsX战警 : 全收录作为复仇者vsX战警的支线来说,内容过于丰富了,1100页堪称巨制,极为细腻的从各个角度讲述与补完了这个大事件,对很多二线三线角色也有了一个大幅度饱满和塑造的机会。镭射眼真是一黑到底。

  • 作者:蜜糖 发布时间:2020-03-01 21:13:05

    让我感受到了女孩子的心地善良,纯洁的心灵。

  • 作者:朱鸰 发布时间:2017-06-23 16:19:22

    一眼能看出走向商业化!?

  • 作者:莫寒 发布时间:2012-11-28 14:37:55

    买不起房子还没看过房子跑么?!!!


深度书评:

  • 陈真:斯坎伦的非自利契约论述评

    作者:理一分殊 发布时间:2020-08-26 14:34:35

    托马斯·斯坎伦(Thomas M. Scanlon, 1940-)是当代西方著名的道德哲学家。他于一九六八年获得哈佛大学哲学博士,以后一直在普林斯顿大学和哈佛大学任教,目前担任哈佛大学的自然宗教、道德哲学和国家政体的阿尔福特教授。一九八二年,在他的文章“非自利的契约论和功利主义”一文中,他第一次提出了他的契约论。为了有别于他之前的自利的契约论(Contractarianism),他将他的契约论称之为“Contractualism”(“非自利的契约论”)。[1]一九九八年,他发表了他的第一部专著《我们相互间的责任》,对他自己的契约论理论进行了系统的表述和总结。著名哲学家R·杰伊·华莱士对这部著作的意义及其在西方的影响作了如下评价:“毫无疑问,T·M·斯坎伦的权威性的著作《我们相互间的责任》是近几年所出现的最为成熟的、最重要的道德哲学著作之一。它提出了道德哲学所有主要方面的根本性的问题。我希望并且期望在今后数年的时间里,它对道德哲学的状况和发展方向将产生决定性的影响。”[2]本文将对斯坎伦的非自利的契约论的理论作一简要的述评。

       一、道德的研究内容和真的根据

       在斯坎伦看来,每一门学科都有其考虑或研究的对象或内容(the subject matter)。他将这一研究内容又称之为真的根据。比方说,在数学中,有一部分信念(命题)被假定为是客观的(如几何学中的公理),其余信念(如定理)的真假取决于这些被公认的信念的真假。这些被公认的客观的信念就被称之为决定其余信念或真或假的根据。数学哲学就是要探讨这些认为理所当然的根据究竟是否可以成为根据。在道德哲学中也有着相似的研究内容,它们构成决定道德判断真假的根据。

       那么怎样发现和决定这些客观的根据?在数学中,真信念不靠经验,虽然经验可以帮助我们发现这些真信念。对真的根据为什么可以成为真的根据,我们可以提出各种理论。每一种理论都对数学中的真命题提出某种客观的,至少主体之间所共同具有的根据。而怀疑主义和主观主义无论在数学哲学中还是道德哲学中都较缺少吸引力。斯坎伦的非自利契约论就是想为道德判断寻找某种客观的,至少是主体间所共同具有的根据。[3]

       斯坎伦认为道德理论的主要部分应该回答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他将他的理论称作是关于对错道德的理论。对错的道德应该回答如下的问题:道德上的对的(或错的)行为的本质是什么?什么东西使一个行为成为对的(或错的)行为?为什么一个行为是对的就能给行动者提供采取这种行为的充分理由?换句话说,当道德的理由和其他的理由发生冲突时,如当道德的理由和行动者的个人利益发生冲突时,为什么道德的理由压倒或者优于其他的理由?这个问题有时又叫做道德的优先性问题。

       要想回答这些问题,哲学家们首先要回答我们据以回答上述问题的根据是什么?道德实在论者认为我们回答的根据是关于道德的客观的事实,即独立于任何人的欲望、要求和信念的事实。道德主观论者则认为根本就不存在这样的道德事实。比方说,“说谎是错误的”就不是一个关于事实的判断,因为“错误的”不是一个可观察的属性,也不可能还原为可观察的事实和属性。在道德主观论者看来,道德的问题纯粹是人们主观个人的看法,没有客观的评判标准。

       二、斯坎伦的非自利的契约论

       契约论者则认为道德上行为对错的根据只能是人们之间所达成的协议或者契约。那么达成这种协议或契约还有没有进一步的根据呢?如果有,这些根据是什么呢?托马斯•霍布斯认为是利己主义者的个人利益,或者更准确地说是利己主义者之间的共同利益。大卫•哥梯尔(David Gauthier)则认为是有限制的个人利益追求者的欲求。约翰·罗尔斯(John Rawls, 1921-2002)则认为是“无知之幕”背后的理性行动者的欲求。斯坎伦则认为道德上行为的对错或道德原则的根据就是人们之间所达成的协议、契约,即人们相互间的责任和人们之间共同持有的理由和看法。这些正常的人们所无法反驳的理由就构成了对错道德的基础,以及回答道德优先性的基础。也就是说斯坎伦将“理由”(reason)看成是基本的(primitive)、不可还原的概念,即无法通过其他更基本的术语或概念加以定义。在斯坎伦看来,任何试图解释或定义理由的企图都会导致某种循环的定义。[4]道德上的对错以及其他的概念如价值等都只能通过人们无法合理地拒斥的理由来加以界定和说明。

       在斯坎伦看来,道德的根据不是主观的,但也不是自然主义者或效果主义者(consequentialists)所认为的那样和物理属性一样客观。道德的根据不是某种形而上学的存在,也不是不证自明的真理。道德的根据就是人们之间共同持有的、无法合理反驳的理由和看法。道德要求的规范性(normativity)就是源自人们之间的这种契约、协议或共识。斯坎伦曾将他的契约论的观点表达如下:

       一个行动是错误的,如果在特定的情况下,它不为关于一般行为管辖的任何规则系统所允许,而这一系统,作为知情的、非强迫的、普遍的协议[契约]的基础,人们无法合理地拒斥。[5]

       比方说,杀人取乐是错误的,因为它不为任何一个关于一般行为管辖的规则系统所允许。人们无法合理地拒斥一个禁止杀人取乐的规则。[6]

       斯坎伦对他的观点作了进一步的解释。他认为,“知情的”意在排除建立在迷信和假信念基础上的协议。“非强迫的”不仅意在排除强迫性的协议,也意在排除迫使弱势的一方所接受的协议。“人们无法合理地拒斥”中的“合理”一词意在排除不合理的拒斥。由于我们的目的是发现作为知情的、非强迫的、普遍的协议的基础的原则,在这样的前提下,如果拒斥某一条原则仅仅因为实施这一原则对某人不利,但不实施这一原则对其他人更为不利,则此人拒斥这一原则就是不合理的。[7]

       那么,斯坎伦为什么给一个道德上错误的行为下定义,而不给一个道德上正确的行为下定义呢?一方面可能是因为道德上正确的行为可以通过道德上错误行为的定义来下定义。如“不去伤害无辜的人是道德上正确的行为” ,这一意思可以表达为“不去不伤害无辜的人(即伤害无辜的人)是错误的行为”。另一方面则是因为斯坎伦是将他的契约论作为替换“哲学功利主义”的理论提出来的。按照他的看法,哲学功利主义是“一个关于道德研究内容的特殊的哲学论题,按照这一论题,唯一的道德事实是关于个人福祉(individual well-being)的事实。”[8]这里所指的个人福祉的事实应该指的是所有个人福祉之总和的事实。换一种通俗的说法,按照这种“哲学功利主义”,在考虑到每个人福祉的基础上,凡符合绝大多数人的最大福祉的行动就是道德的行动。在通常的情况下,这样一个论题显然是有吸引力的。但正是使它具有吸引力的这一部分理论也是这一论题的问题所在。朱迪思·贾维斯·汤姆森(Judith Jarvis Thomson)曾在她的一篇著名的文章中举过一个例子。假如有一位著名的外科移植手术专家,有五位病人,如果不能及时给他们做移植手术,他们都会死去。又假如有一位健康的人前来检查身体,恰好他和五位病人的血型都一样,器官移植后也不会产生排斥反应。[9]按照“凡符合绝大多数人的最大福祉的行动就是道德的行动” 的理论,这位外科医生显然应该将这位健康的人肢解,以拯救五位病人。但这和我们的道德观念是明显相冲突的。那么怎样保留该理论的合理部分,克服其不合理的部分,斯坎伦认为我们需要从理论上说明在什么样的情况下,我们可以决定一个行动是错误的。也就是说,在什么样的情况下,我们不能运用“凡符合绝大多数人的最大福祉的行动就是道德的行动” 这一原则。这也许是斯坎伦最初提出自己的理论时只对错误的行为下定义的原因之一。[10]

       那么,斯坎伦为什么要用人们“无法合理拒斥的理由”,而不用人们“可以合理接受的理由”来决定对和错呢?斯坎伦举了一个例子来说明他为什么要这样表述。假定有这样一条规则(principle),按照这一规则,有一部分人要做出很大的牺牲。又假定这种牺牲是可以避免的,也就是说有某种替换的规则,按照这些替换的规则,没有人需要做出重大的牺牲。然而,我们完全可以想象,那一部分要做出重大牺牲的人是自愿的,他们愿意接受上述的规则,因为他们认为这样做对整个社会而言有更大的好处。斯坎伦认为,在这种情况下,我们不能说他们这样做是不合理的。也就是说上述规则在这种情况下是合理的。但另一方面,如果他们不想做出这样的牺牲,他们拒斥上述的规则又不能说是不合理的。也就是说,他们的拒斥是合理的。斯坎伦认为,道德上的论证和批评应该建立在拒斥的合理性(reasonableness of rejection)的基础上,而不是接受的合理性(reasonableness of acceptance)的基础上。[11]比方说,社会上的富人自愿将自己的一部分财产捐给社会,帮助穷人,促进公益事业。他们这样做当然是令人欣慰的, 也可以说是合理的。但他们如果不愿意这样做,我们不能因此而认为他们的行为就是不合理的、不道德的。为了说明斯坎伦的理论,我们不妨将他的理论和罗尔斯(Rawls) 的差异原则做比较。按照罗尔斯的理论,社会上的弱势群体是可以合理地拒斥对自己不利的规则。但这样有可能导致出现要求强势群体做出巨大的牺牲而弱势群体的状况改进又十分有限的情况。这样就忽视了强势群体也有合理拒斥的权利。斯坎伦的观点是:社会中的每一个人或群体,不论强势还是弱势,都有合理否决的权利。[12]那么,何谓合理?何谓不合理?如果按照某一条规则,强势群体可以获得巨大的利益,而弱势群体什么都得不到,或者得到的非常有限,则这样的规则就不合理,弱势群体就可以合理地加以拒斥。如果按照某一规则,强势群体必须做出巨大牺牲,而弱势群体状况的改进又十分有限,则这样的规则也不合理。强势群体因此可以合理地对此加以拒斥。

       简言之,一条规则的对或错取决于它的不可拒斥性。但有可能出现这样的情况:有许多规则可能都无法合理地加以拒斥,但彼此之间又是不相容的。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并不能做出这样的推论:即由于它们都通过了不可拒斥性的检测,道德上它们不可能是错误的。那么怎样决定其对错呢?斯坎伦认为哪一种规则道德上是可以接受的,哪一种道德上是不可接受的,这要由人们约定俗成的习惯来决定。这样,斯坎伦就将某种道德相对论引入了他的契约论。[13]比方说,禁止任何情况下的卖淫似乎是无法合理地加以拒斥的。但另一方面,在特定的条件下,某些妇女不卖淫就无法生存,不让她们这样做几乎就等于断了她们的生路。在这种情况下,我们似乎也无法合理地拒斥她们为了生存所被迫做出的选择。按照斯坎伦的看法,当两条不相容的原则都通过了不可拒斥性的检测,怎样取舍是由人们约定俗成的习惯所决定的。

       三、道德的范围

       按照斯坎伦的观点,一个行动的对错是由人们无法合理拒斥的理由所决定的。无法合理拒斥这些理由的人们则构成了一个道德的圈子,或道德的共同体,斯坎伦将之称之为“道德的范围(scope of morality)”。在这个道德的范围内,人们彼此之间都负有责任、义务。那么,怎样决定“道德的范围”?怎样决定契约签约者的资格?斯坎伦认为如果道德的辩护对一个生命体(a being)是讲得通的,那么它就是属于这个道德圈子里的。怎样决定道德的辩护对一个生命体是否讲得通呢?斯坎伦列举了如下的必要条件:[14]

       第一,这个生命体要有某种利益(a good),也就是说事情可以变得对它更好,也可以变得对它更差。有了这一条件,契约或协议的受托者(trustee)接受对它有好处的事情,而不是对它不利的事情,才能讲得通。

       第二,这个生命体的利益和我们自己的利益有足够的相似性,这样我们就可以进行比较。只有在这样的前提下,受托者代表它拒斥一些事情或条件才能得到合理的说明。

       第三,这个生命体构成了一个看问题的角度,世界看来是个什么样可以从它的角度来确定。没有这一条,一些假设性的道德辩护对它就无法讲得通。

       斯坎伦认为第二、第三项条件是为了排除代表植物或蚂蚁的受托者(因为它们的利益无法和我们的利益相比较,故无法从它们的角度看问题),但代表婴儿和动物的受托者则不在此列。根据这三项条件,斯坎伦认为他的契约论可以说明为什么一个生命体感觉疼痛的能力在许多人看来是构成其道德地位的一个重要因素,因为一个能感觉疼痛的生命体才能有它自身的利益,这一利益可以和我们自己的作比较,它也构成了一个知觉的中心,从此出发,道德的辩护才有可能讲得通。

       四、评价

       斯坎伦认为他的理论的优点之一就是能够解释人们道德行为的动机。当代西方元伦理学争论的一个重要问题就是如何解释道德怎样才能成为人们行动的动机。道德是属于实践理性的范畴。道德的理由也就是人们行动的理由。但如果道德的理由根本就无法打动行动者(the agent),那么根据“应该”(“ought ”)蕴涵“能够”(“can ”)的原则(按照这一原则,凡应该做的一定是能够做的。凡不能够做的,也就不应该做,即没有理由做。),道德的理由就不能成为行动的理由,道德要求的合理性就无法得到充分的证明。由于斯坎伦一方面认为大多数的人都希望将自己的行动建立在他人无法合理拒斥的理由的基础上,另一方面他将“道德的范围”定在那些道德的辩护对他们能够讲得通的人们的身上。因而,斯坎伦就可以解释道德的理由(辩护)何以能够打动这些人按照道德的要求行事。在《我们相互间的责任》一书中,斯坎伦发展了他的动机理论。他的基本思想是:合理的理由对真正有理性的人来说是能够独立形成行为的动机的。[15]这一思想对休谟和其他内在主义者所主张的理论提出了挑战。按照休谟和某些内在主义的理论,只有人们的欲求,而非与人们欲求无关的理由,才能成为人们行动的动机。

       斯坎伦对他的非自利的契约论曾做了这样的概括:“思考对和错,从最基本的层面上考虑,就是根据那些有着恰当动机的人无法合理拒斥的理由,思考面对他们我们能够辩护些什么。”[16]杰拉尔德·德沃金(Gerald Dworkin)认为这一理论只能说明道德的理由对那些“有着恰当动机的人”,对那些寻求共同契约和共识的人有约束力,但对那些没有恰当动机的人,道德的理由或“契约” 则缺少约束力。[17]比方说社会上的强势群体和弱势群体需要达成某种共识或“契约”以维护某种理想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假定这种共识或“契约”要求强势群体从经济上和政治上尽可能地善待弱势群体。如果强势群体希望寻求这样的“契约”,这样的“契约”对他们当然有约束力,即他们无法合理地拒斥这样的“契约”,因为他们希望寻求这样的共识。但假设其中一部分人没有这样的愿望,我们很难说他们不愿受此“契约” 的约束是不合理的、非理性的。[18]如果道德的规则要由人们无法合理拒斥的理由来决定,当人们没有相似动机的时候,道德的规则就很难决定了。

       笔者认为这里的主要问题是怎样确定什么是合理的,什么是不合理的,即怎样确定合理性(reasonableness)或不合理性(unreasonableness)的标准。按照斯坎伦的理论,契约的每一方都有对规则或道德规则的否决权,但又不是每一个人都可以任意否认规则。因为在斯坎伦看来,这种否决或拒斥的前提必须是合理的。但在富人和穷人之间的利益冲突中,怎样的规则才算是合理的?怎样才能确定其合理性?斯坎伦语焉不详。值得指出的是,斯坎伦是反对直觉主义的,他不认为规则都是不证自明的。规则的合理性必须根据具体的情况,通过一条一条的理由加以证明。这样,合理性的说明取决于论证的理由。那么,什么是理由?斯坎伦认为理由是一个基本的概念,无法通过其他概念定义和说明。如此,他对合理性的标准问题还是语焉不详。

       笔者的第二个问题是,理由果真是最基本的概念吗?果真无法通过更基本的概念来下定义吗?斯坎伦认为契约论依赖于合理性或非合理性的概念,即什么样的东西是可以合理接受的,什么样的东西是可以合理地加以拒斥的。怎样决定“我”对某一条规则的拒斥是不合理的呢?他认为这“不仅取决于该规则所允许的行动在绝对的意义上对我可能有多大的伤害,也取决于在实行这一规则的情况下和用其他规则取代这一规则的情况下怎样将这种可能的损失和对他人可能造成的损失进行比较。”[19]显然,怎样决定一个行动的合理性必须要考虑到相关人的利益(价值)。笔者认为对人们利益和愿望的考虑最终决定一个行为或规则的合理性。笔者和斯坎伦之间的区别在于:斯坎伦将这种考虑(consideration),即理由,看成是基本的,不可进一步还原的或定义的,而价值则是通过理由来定义和说明的。[20]与此相反,笔者认为这种考虑或理由还有进一步的根据,这就是价值。人们的利益和欲求都是属于价值的范畴。实践理性或理由需要通过价值的概念才能得到理解和说明。由于人们之间的利益不可能总是一致的,个人和整体的利益也并不总是一致的。在这种情况下,有人就需要做出让步和某种程度上的牺牲。做多大的让步和牺牲才是合理的,没有什么纯逻辑的方法来加以证明。而此刻,人们就需要讨论(类似谈商业合同时的谈判)、辩论,以达成共识。契约论的理论意义也就在于此。

       注释:

       [1]“自利的契约论”(contractarianism)和“非自利的契约论”(contractualism)之间的区别主要表现在:按照自利的契约论,契约或道德是以各方基于个人利益的谈判为基础的,而按照非自利的契约论,情况并非如此,契约或道德可以是基于某种道德的理想或他人无法反驳的理由。前者是沿着霍布斯关于道德的学说发展而来,后者秉承卢梭的社会契约论的传统和康德的道德学说发展而来。关于两者的区别,参见Stephen Darwall为他所编辑的Contractarianism/ Contractualism (Blackwell, 2003)一书所写的导言(见该书第1-8页),尤其是第1页和第4-5页。该导言已译成中文,见本刊本期“自利的契约论和非自利的契约论”一文。还可参见Thomas Scanlon, What We Owe to Each Other (Cambridge, Mass.: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98), 5。

       [2]R·杰伊·华莱士(R. Jay Wallace), “Scanlon’s Contractualism”, Ethics 112 (April 2002), 429。

       [3]上述讨论,参见斯坎伦(T. M. Scanlon),“Contractualism and Utilitarianism” in Armartya Sen and Bernard Williams, eds. Utilitarianism and Beyond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82) 。该文重新收入Stephen Darwall, Allan Gibbard, and Peter Railton, eds. Moral Discourse and Practice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7) 。本文对该文的引用和有关注释皆出自Moral Discourse and Practice。

       [4]T. M. Scanlon, What We Owe to Each Other (Cambridge, Mass.: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98),17。

       [5]见 Moral Discourse and Practice, 272。

       [6]同上,277-278。

       [7]同上,272。

       [8]同上,270-271。

       [9]见 Judith Jarvis Thomson, “Killing, Letting Die and the Trolley Problem” in The Monist, vol. 59.2 (1976) 。

       [10]参见 Moral Discourse and Practice,273。

       [11]同上, 273。

       [12]同上,参见 281。

       [13]同上,参见 273。

       [14]以下条件参见 Moral Discourse and Practice, 274-275。

       [15]详见 T. M. Scanlon, What We Owe to Each Other,chapter 1。

       [16]T. M. Scanlon, What We Owe to Each Other, 5。

       [17]参见 Gerald Dworkin, “Contractualism and the Normativity of Principles” in Ethics 112 (April 2002):471-482。

       [18]关于斯坎伦对此的回答,见 Ethics 112 (April 2002), 520-521。

       [19]见 Moral Discourse and Practice,第274 页。

       [20]详见 T. M. Scanlon, What We Owe to Each Other,chapter 2。

      

    原载于《世界哲学》2005年第4期

  • 《沈南鹏自传》找到擅长领域的3个技巧,成为创造奇迹的三个支架文/镜晓娴

    作者:镜姐梦想领读会 发布时间:2021-10-16 14:07:42

    文/镜晓娴

    导致你一生平庸的,其实只有一个原因

    你是否思考过一个问题:“你最擅长的优势是什么?”如果你不能准确快速的回答这个问题,那你目前的状态,百分之八九十都不太如意。为什么这么说?

    你认为牛人跟普通人之间最大的差距是什么?可能有人会认为是能力,但真实并非如此。牛人之所以成为牛人,那是因为他找到了自己最擅长的技能,然后把这个技能变得很牛,于是就成了牛人。细想一下,你所能想到的牛人,你为什么会认为他是牛人,是不是他在某个领域的成绩出类拔萃?

    携程创始人沈南鹏先生说:“创业者每个人都应该有反木桶思维,应该找准自己的优势,集中发展自己的优势,让自己的木板更长,而短木板可以找其他人来补”,其实不仅是创业者,对于我们每个人而言,想要突破人生平庸的瓶颈,最好的方法,就是找到自己的优势,无限放大,而这也是成功可能性最大的捷径。

    但找到自己的优势,其实也并非那么容易,因为找优势从本质上来讲,就是给自己做个人品牌定位,又或者说给自己做职业生涯规划,而无论是做个人品牌定位,还是做职业生涯规划,都不是能在短期内完成的。即便像沈南鹏这样的杰出人物,也不是一次性就找到自己优势的。

    但大部分人最讨厌的就是试错,因为每个人都希望自己能快速成功,甚至短期就成为牛人。而如果你稍加思考,就会发现,没有任何一个人,能够在短期内,确定自己在哪个领域中成为牛人,最终哪个牛人结果,都是从无数失败中爬出来的。所以,阻碍我们成为牛人的,只有一个原因,追求速成,对失败包容性太小。

    找到自己最擅长的事,不要你的人生,在委屈中度过

    在我连续创业十年的经历中,现在回想起来,失败最大的原因,本质上的确是没有做自己擅长的事。一个人或一个企业,如果你不能让人记住,你最擅长做什么,那别人记住你的可能性很小。所以,很多大企业都是把一个产品做到最强。比如,苹果公司,他们就把手机做成最擅长的事。

    可能这也是我为什么读《沈南鹏自传:做最擅长的事》这本书的原因,因为我想借此书,跟我所有的学员说:“一个人在自己的一生中,只要你坚持做一件事,把它做成你最擅长的事,那你最坏的结果,无非是大器晚成而已。因为做最擅长的事,能收获超过常人的成就,这种收获,会让一个人时刻保持激情,而激情是创造之源。”

    当然,前提是你必须要找到,什么事情是你最擅长的事。但找到自己最擅长的事,也并非容易。比如,携程创始人沈南鹏先生,在学校最开始学的是数学,后偶然发现自己数学并非自己想象的有优势,而后转学耶鲁大学,最终投身于经商,创办了携程,后又转战投资领域,创建了红杉资本。其实沈南鹏先生的每一步,并非是规划出来的,而是在实际操作过程中,通过实践反馈的结果,试错试出来的。

    虽然我们无法复制沈南鹏先生的成功模式,但我们可以从《沈南鹏自传,做最擅长的事》这本书中借鉴一些经验和方法。

    沈南鹏找到擅长领域的3个技巧,成为创造奇迹的成功三个支架

    人做擅长的事情,比较容易能获得正向反馈,以及成就感和幸福感,从而更容易成为长期主义者。那我们如何才能知道,什么事情才是我们最擅长做的事呢?基本我们可以从三个方向入手。

    第一、分析自我性格,性格决定命运,是因为做了符合性格的事

    投资银行一代宗师J•P摩根被采访时,记者问他:"决定你成功的条件是什么?"摩根不假思索地说:"性格。"记者再问:"资金重要还是资本更重要?"摩根答道:"资本比资金更重要,最重要的是性格。"那为什么最重要的是性格?

    我们都听过性格决定命运这句话,但为什么性格决定命运?并非我们传统认知的,性格好命运就好,而是一个人能够通过了解自己性格,做极致发挥自己性格优势的事情。我曾经听过一个企业家说,他公司里面要开掉一个吹毛求疵的员工,因为这个员工无论跟谁合作,都在挑刺,大家都不喜欢他,人事部最终决定解雇这位吹毛求疵的员工,但这家企业的老板却让人事部,把这位吹毛求疵的员工,放在质检部门,后来企业的产品质量直线飙升,企业在市场上的份额也是蒸蒸日上。

    我始终相信,每个人的性格都是有它自己的使命的,性格不分好坏,但你要能找到它能发挥出价值的地方。所以我始终坚信,如果一个人没能在一个地方做出好成绩,那不是这个人有问题,而是你把人放错了位置。

    所以,我们要做的是,根据你的性格,找出跟性格匹配的事情来做,然后通过结果反馈,到底哪个事情你做起来,更容易让你燃烧对这件事情的热情,而衡量擅长事情的标准之一,就是热情。在找擅长事情的过程,本质上就是给自己在人生定位。

    第二、要擅于冒险,更要控制风险,用可控成本寻找人生定位

    在我们寻找擅长事情的时候,可能我们无法一次就搞定,这需要一个很长的时间,而在这个很长的时间里,我们一定不要让自己行走在极端的边缘。什么意思呢?

    比如,我当初为了想要快速成功,把房子卖了创业,结果赔了夫人又折兵。而失败主要原因,就是我急于求成,而急于求成的根源,是我没有控制风险,总以为风险越大收益越大。

    那如果在我们寻找自己擅长事情时,我们把这件事想的太好,投入太大,甚至不顾生存保障,那最终可能蒙受的损失会比较大。

    据熟悉沈南鹏的人说,沈南鹏是一位非常善于控制风险的人,因为他非常厌恶无法掌控的事情。所以,沈南鹏给自己定了一个规则:“假如我手上有100元,我只会拿出20元,因为我要保证即便失败了,我还有资本再重新来过,况且,成功本来就是通过一次次失败的叠加出来的,失败是成功的必然过程,但你不知道那次失败能够支持起成功,在此之前,你都需要保存一份能重新站起来的力量。创业不是一味的冒险,要看清楚自己的底牌和承受的底线,在此基础上再加码。个人发展其实也是同样道理。”

    所以,你最擅长的事,是通过一次次试错试出来的,而试错要在你能承受的防线之上,不要让自己走到悬崖边上。

    第三、找到3个对标人物,把他们作为你努力的方向

    虽然找到自己擅长领域有些难度,但如果掌握技巧,就不那么难了。在《沈南鹏自传》中,虽然没有提到过怎么去找擅长领域,但我在设计高效阅读课程的时候,其中有节课程说的是阅读定位,因为你想成为什么样的人,就必须要读什么样的书,而成为什么样的人,这就是你当下的人生目标。

    那你可以思考一下,你最想成为的人是谁?或者你最羡慕的人是谁?然后你在纸上写出来,然后再把这三个人的牛人标签写出来,同时再把他们所拥有的技能写出来,然后你会发现这三个人,有很多技能是相同的。其中那些不同的技能,应该是因细分行业不同,各自掌握不同技能。而你需要做的,是把他们相同技能圈出来,这些相同的技能,就是你需要学习的底层能力,而他们的牛人标签技能,有可能就是你身体隐藏的最擅长的事情。如果没有,那你最擅长的事情,还有可能是藏在底层能力里面,但谁也不知道到底在哪里,因为确定你擅长事情,除了你一个个去尝试,别无他法。

    当你去尝试后,能够给你正向反馈和幸福感的那件事,基本就是你最擅长做的事情了,你可以把它当做撬动你精彩人生的杠杆,但前提条件是你必须是个长期出主义者。

    在成长的过程中,找到自己的优势,并利用好它,人生就会出彩

    沈南鹏先生在耶鲁大学原先是学的数学,忽然他发现原本在小圈子里,自己数学好像很有天赋,也是圈子中的佼佼者,而到了耶鲁大学,他发现自己的数学在众多学霸中,只能算是平平,于是他开始放弃数学,转而投身于MBA。并且在后期当他创建携程的时候,并未因自己出资占大头,从而选择做CEO,他还是选择了做自己最擅长的事情,做了携程的CFO,这个决定为携程后期的融资平添了许多优势。

    沈南鹏先生说自己最大的优点之一,就是他的每一步都在发现自不停发现自己,反思自己,认清自己。而中国有句古话,叫人贵有自知之明,成功其实未必需要一个人全能,但需要知道自己什么事能做,什么事不能做。

    最后我们还是用18个关键词结尾,希望你能够通过这18个关键词,可以更好的理解这本书。擅长、好奇心、好胜心、持续学习、不断试错、勇于挑战、经营模式、盈利模式、发现自己、定位自己、反木桶效应、二元人格、风险掌控、底牌和底线、投资、

    本文作者:镜晓娴,高效阅读变现教练,镜姐梦想领读会创始人。《60分钟高效阅读》作者,多平台原创作者。目前已帮助10000+学员走出阅读误区,帮助500+学员实现了阅读变现。


书籍真实打分

  • 故事情节:7分

  • 人物塑造:8分

  • 主题深度:5分

  • 文字风格:3分

  • 语言运用:3分

  • 文笔流畅:9分

  • 思想传递:3分

  • 知识深度:4分

  • 知识广度:5分

  • 实用性:6分

  • 章节划分:7分

  • 结构布局:7分

  • 新颖与独特:8分

  • 情感共鸣:4分

  • 引人入胜:3分

  • 现实相关:9分

  • 沉浸感:8分

  • 事实准确性:7分

  • 文化贡献:6分


网站评分

  • 书籍多样性:9分

  • 书籍信息完全性:5分

  • 网站更新速度:7分

  • 使用便利性:3分

  • 书籍清晰度:6分

  • 书籍格式兼容性:7分

  • 是否包含广告:4分

  • 加载速度:5分

  • 安全性:6分

  • 稳定性:8分

  • 搜索功能:4分

  • 下载便捷性:6分


下载点评

  • 还行吧(677+)
  • 下载速度快(644+)
  • 小说多(418+)
  • 快捷(655+)
  • 品质不错(532+)
  • 愉快的找书体验(677+)
  • 引人入胜(594+)

下载评价

  • 网友 蓬***之: ( 2024-12-24 11:35:30 )

    好棒good

  • 网友 习***蓉: ( 2024-12-09 22:38:03 )

    品相完美

  • 网友 焦***山: ( 2025-01-03 09:14:30 )

    不错。。。。。

  • 网友 辛***玮: ( 2025-01-03 06:48:11 )

    页面不错 整体风格喜欢

  • 网友 敖***菡: ( 2024-12-30 21:34:06 )

    是个好网站,很便捷

  • 网友 方***旋: ( 2024-12-29 19:01:10 )

    真的很好,里面很多小说都能搜到,但就是收费的太多了

  • 网友 郗***兰: ( 2024-12-27 00:16:29 )

    网站体验不错

  • 网友 寇***音: ( 2024-12-14 20:01:30 )

    好,真的挺使用的!

  • 网友 通***蕊: ( 2025-01-04 03:13:30 )

    五颗星、五颗星,大赞还觉得不错!~~

  • 网友 丁***菱: ( 2024-12-12 21:05:11 )

    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

  • 网友 訾***晴: ( 2025-01-08 06:46:31 )

    挺好的,书籍丰富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