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汇书屋 -中国古代史籍校读法 中国古代史籍举要
本书资料更新时间:2025-01-09 19:30:24

中国古代史籍校读法 中国古代史籍举要 下载 pdf 电子版 epub 免费 txt 2025

中国古代史籍校读法 中国古代史籍举要精美图片
》中国古代史籍校读法 中国古代史籍举要电子书籍版权问题 请点击这里查看《

中国古代史籍校读法 中国古代史籍举要书籍详细信息

  • ISBN:9787100178044
  • 作者:暂无作者
  • 出版社:暂无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19-11
  • 页数:535
  • 价格:59.00
  • 纸张:暂无纸张
  • 装帧:暂无装帧
  • 开本:暂无开本
  • 语言:未知
  • 丛书:暂无丛书
  • TAG:暂无
  • 豆瓣评分:暂无豆瓣评分
  • 豆瓣短评:点击查看
  • 豆瓣讨论:点击查看
  • 豆瓣目录:点击查看
  • 读书笔记:点击查看
  • 原文摘录:点击查看
  • 更新时间:2025-01-09 19:30:24

内容简介:

《中国古代史籍校读法》主体部分共分四编十二章,约35万字。系统地介绍了现代校订、阅读古代史籍的方法。《中国古代史籍举要》主体部分共十四章,另有附录“研究中国历史的常用书参考书和工具书简目”,共约25万字。此书细致阐述了各类中国古代史籍的源流、体例、特点。两书互相补充,恰好构成内容完整的中国历史文献学。此次将两书合并,可以丰富本书的内容,使全书架构更加完整,便于读者阅读和查证。


书籍目录:

中国古代史籍校读法

序言

第一编 通论——校读古代史籍的基本条件

第一章 掌握一些阅读古籍的技能

第二章 熟悉古代书籍的一般情况

第二编 分论上——关于校书

第一章 书籍为什么必须校刊

第二章 校书的依据

第三章 校书过程中值得注意的几个问题

第四章 怎样进行校书

第三编 分论下——关于读书

第一章 了解古人写作中的一般现象

第二章 认识古人著述体要

第三章 怎样阅读全史

第四章 整理史料的一般方法

第四编 附论——辨伪和辑佚

第一章 关于辨识伪书的问题

第二章 关于搜辑佚书的问题

中国古代史籍举要

前言

第一章 历史书籍的范围

第二章 研究中国古代史的基本书籍

第三章 百科全书式的通史

第四章 仿效史记写作形式编成的断代史

第五章 断代编年体的实录

第六章 专详治乱兴衰的政事史

第七章 专详文物典章的制度史

第八章 传记体的学术史

第九章 以地域为记载中心的方志

第十章 和研究历史有密切关系的沿革地理与地图

第十一章 史评书籍的代表作品

第十二章 史辨书籍的代表作品

第十三章 史论书籍的代表作品

第十四章 史考书籍的代表作品

附录 研究中国历史的常用书、参考书和工具书简目

张舜徽先生学术年表(吉宁韵)

张舜徽先生《中国古代史籍校读法》《中国古代史籍举要》合刊本书后(傅杰)


作者介绍:

张舜徽(1911—1992),湖南沅江市人。中国现代著名历史学家、文献学家,长于校勘、版本、目录、声韵、文字之学。出生于书香世家,自幼由父亲授业,自学成才,后执教于华中师范大学,曾任中国历史文献研究会会长。精于小学,博通四部。代表作有《中国文献学》、《郑学丛著》、《清人笔记条辨》、《中国古代史籍校读法》、《中国古代史籍举要》等。


出版社信息:

暂无出版社相关信息,正在全力查找中!


书籍摘录:

暂无相关书籍摘录,正在全力查找中!



原文赏析:

暂无原文赏析,正在全力查找中!


其它内容:

书籍介绍

《中国古代史籍校读法》主体部分共分四编十二章,约35万字。系统地介绍了现代校订、阅读古代史籍的方法。《中国古代史籍举要》主体部分共十四章,另有附录“研究中国历史的常用书参考书和工具书简目”,共约25万字。此书细致阐述了各类中国古代史籍的源流、体例、特点。两书互相补充,恰好构成内容完整的中国历史文献学。此次将两书合并,可以丰富本书的内容,使全书架构更加完整,便于读者阅读和查证。


精彩短评:

  • 作者:质朴刚毅 发布时间:2020-09-01 18:24:09

    立体书与孩子产生多感官交互(翻开、旋转、滑动),增加书籍阅读趣味性。

  • 作者:vivian 发布时间:2016-12-25 23:33:05

    2016年第112本。半年前看了一半没看下去的书,豆瓣评分也不高,现在捡回来竟也读得津津有味。我发现每次读医疗书都有不少收获,越来越对医学产生强烈的崇敬之心。如果我们能凭小小的力量使这个行业有些微的变化,都将是件伟大的事情。因为医疗的变革不仅包括科学的进步,技术的进步,还有体制的变革与人们认知的升级。

  • 作者:清心咒 发布时间:2021-02-25 08:16:44

    最吸引的那一段经历反而是重回广州进急诊期间的受挫,36岁重新开始

  • 作者: 发布时间:2021-10-31 22:54:38

    很不错的跳槽工具书。

  • 作者:Area 发布时间:2022-01-06 18:23:58

    跳着读。获得些零散的教益。

  • 作者:D 发布时间:2019-09-24 18:08:22

    以保险公司的框架来理解期权交易基金运行机制,翻译也不错


深度书评:

  • 傅杰 | 张舜徽先生《中国古代史籍校读法》《中国古代史籍举要》合刊本书后(节选)

    作者:碎金书坊 发布时间:2021-02-09 10:20:39

    介绍常见的必读的书籍,要求作者有广涉博览的本钱,腹笥不俭;指点读史门径和研究方法,要求作者有度人金针的诚意,出语不玄——而在这两方面,张先生都堪称出色当行。——傅杰

    张舜徽先生(1911—1992)是前辈历史文献学名家,著作有《广校雠略》、《汉书艺文志通释》、《周秦道论发微》、《说文解字约注》、《郑学丛著》、《史学三书平议》、《清人文集别录》、《清人笔记条辨》等二十余种。《中国古代史籍举要》及其姊妹篇《中国古代史籍校读法》是作者著作中最受广大读者欢迎的为后学指点向学门径的读物。

    《中国古代史籍举要》曾于1980年由湖北人民出版社出版,是1955年印行的《中国历史要籍介绍》的修订本。张先生自道本书主要内容是“介绍了一些常见的必读的历史书籍,替有志钻研国史的青年们指出了一些读史门径和研究方法”(《中国史学名著题解》前言)。介绍常见的必读的书籍,要求作者有广涉博览的本钱,腹笥不俭;指点读史门径和研究方法,要求作者有度人金针的诚意,出语不玄——而在这两方面,张先生都堪称出色当行。

    张先生早年遵循清代学者的治学路径,潜研文字、声韵、训诂,从小学入经学,而后博涉子史以及历代文集,尝以十年之力遍读二十四史,殚见洽闻,融会贯通。是以本书就取材言,能详略合宜,不至捉襟见肘甚至漏洞百出;就评骘言,能褒贬得当,不至人云亦云甚至以其昏昏使人昭昭。张先生告诉我们,本书及《中国古代史籍校读法》都是根据他“多年研究古代史籍时所写的笔记,去粗取精,使之条理化、系统化,编述而成的”,这是不难覆按的事实。例如关于《史通》与《文史通义》的述论,就是以此前写就的《史通平议》与《文史通义平议》为基础的;又标举陈澧《东塾读书记》与朱一新《无邪堂答问》,以为“清末学者,以陈朱二氏持论最通,陈氏深于经学,朱氏尤长于史”,这也是以对近三百年间众多文集和笔记的详考明辨为基础的。张先生不仅熟稔旧籍,而且对中国学术史有通盘的把握,因而本书不少地方已非就事论事的史料介绍,还包含了背景广阔的学术史评析。例如论《周礼》的成书时代,张先生既指出先秦古书皆不题作者姓名,且大部分书籍不出于一时,不成于一手,实际上也无由题识,而儒家将书籍托名于周公与孔子,这与言《本草》者托始于神农、言八卦者托始于伏羲同样全不足信;但同时也指出自洪迈至康有为以《周礼》为刘歆伪造,则又疑之太过,在刘歆以前已有发现《周礼》篇章的事实,所以连清初勇于疑古的毛奇龄在《经问》中也力辨其非刘氏所能伪造,尔后汪中《周礼征文》举出六条证据,陈澧《东塾读书记》又考得四条,肯定它当成书于吕不韦之前。继而张先生特别告诫:“近人考定古书真伪,多沿用康有为《孔子改制考》、《新学伪经考》二书的见解,来加论断。但是康氏著书的出发点,是专为鼓吹变法而作。他不独否定了古文经传,并且将孔子以前真实文物,乃至铜器上面的刻辞,都一概定为伪品。他的议论,是有所为而发的,并不是心平气和从学术出发来讨论问题的,学者们对这点必须明辨。”这就纠正了有的学者如顾颉刚先生视康著以古文经为刘歆伪造等问题的考证“虽间有武断或粗心的地方,然体大思精,其结论终无可移易”(《当代中国史学》第五章《经今文学的兴起与贡献》)的一偏之见。而从政治用心以观康著,也比顾先生从疑古的立场来肯定康著的“学术价值”更得康氏本意。

    张先生自幼传承家学,及长交接通人,在数十年的问学历程中甘苦备尝,终以自学而臻大成。既臻大成,所以他不必借存心把简单问题复杂化的手段来掩饰自己的浅薄空疏或炫示自己的莫测高深;自学出身,所以他最能洞明求学者常见的困顿,从而趋人之急,成人之美,将自己长期摸索而得的经验毫无保留地传授给他们,指引他们少走弯路,鼓舞他们不懈精进。是以我们既能在《四库全书总目提要》下得到“是编二百卷,为研究祖国旧有书籍的门径,必逐篇细阅”之类断然的指示,又能在《研究中国古代史的基本书籍》一章中得到这样亲切的勉励:

    以上所举关于考证古史的纸上材料,已经够繁多了。大部分是属于经传诸子的范围,文辞古朴,义理艰深,初学必然对之望洋兴叹,无从下手。尤其是一般青年人,总以自己对本国古典文学全无素养,连一部“经书”都没有读过,何由高谈研究古代史?这种顾虑,在今天是应该设法解除的。我从来勉励有志读书的青年,不要因为过去没有读过经传,便颓然自沮,只要肯尽心先读一部《史记》,便包括了无数经传。因为《史记》是周秦古书的节删本子,也是研究中国古代史最全面最可靠的材料;况且周秦古书都经过司马迁用汉代语言文字翻译了一遍,我们读汉人文字,要比看原书容易懂多了。不独大部分《尚书》材料,采入了《史记》五帝三王本纪;其他如《左传》、《国语》便散在列国世家;一部《论语》,便收入《孔子世家》及《仲尼弟子列传》。至于《史记》中的《礼书》和《乐书》,便提挈了礼乐的纲领;诸子列传,便成为了周秦诸子学的叙录。学者但将《史记》熟读,无异乎把汉以前的政治、礼制、思想各方面的知识,都已接受无余,至少也对它有了一个概括的明确的认识,再去研究原书,自然事半功倍。

    这样设身处地、平实切用的劝导,无疑是初学者最需要的,却也是学养未充者不能道、惯弄玄虚者不肯道的。清初思想家唐甄《潜书·讲学》篇云:“学贵得师,亦贵得友。师也者,犹行路之有导也;友也者,犹陟险之有助也。得师得友,可以为学矣。所贵乎师友者,贵其善讲也。虽有歧路,导之使不迷也;虽有险道,助之使勿失也。”张著娓娓不倦,循循善诱,正是后学当之无愧的良师益友。

    【本文于2020年2月22日发于碎金书坊微信公众号,作者傅杰】

  • 《中国古代史籍校读法》读书笔记

    作者:槛外 发布时间:2016-01-15 21:37:42

    中国古代史籍校读法

    本书是作者根据其多年研究古代史籍时所写的笔记去粗取精,使之条理化、系统化编写而成。共分四章:一论校读古代史籍的基本条件,二论校书,三论读书,四论辨伪与辑佚。凡校读古籍遇见的问题,应该注意的方面,都在书中一一作了介绍。

    第一编 通论——校读古代史籍的基本条件

    第一章

    掌握一些阅读古籍的技能

    第一节

    认识文字

    “读书必先识字”,,特别是我国古代史的书籍,包括了传世久远的经典和周秦诸子,其中保存了一部分不常见的古代汉字,不认识它们,根本不能读下去。秦汉以下的书史籍,虽教易懂一些,但很多地方,仍采用古字古义,和近世用字迥然不同,因此“识字”便成为研究我国古代历史需要加以解决的问题。

       识字的工作,过去称为“小学”现在称为 “ 文字学”,又可把它分为“文字学”、“音韵学”、“训诂学”三种专门学问,这三种实际又相互依靠,彼此联系。

      古代汉字一个字可以替代若干字来使用,所以我们阅读古代历史书籍时,要先了解古代汉字的本义、引申义和假借义,才能弄清楚每一个字的原意,不致认错字、读错音。

       克服古代史料中通假规律的方法:

    1依靠注解。注解中把难字的音读、意义都介绍得比较清楚,是我们阅读时的唯一依据。

    2使用较好的工具书

    3古代汉字有实义、虚义,以上都是针对实义方面,要想了解像之乎者也等虚义方面的变化规律,可以参考王念孙、王引之《经传释词》、杨树达《词诠》

    根本方法:系统读书段玉裁:《说文解字注》、郝懿行《尔雅义疏》王念孙《广雅疏证》王引之《经传释词》

    第二节

    辨明句读

        我国过去历史书籍,除了启蒙读物外,绝大部分没有圈点和句读,因此我们要理解它,必须把句读弄清楚。

        句:一句话语气完结了的 读:语气没有完结,可以稍加停顿

         不能句读古书,或者把古书句读弄错了,会招致一些很不好的后果;有些历史书籍记载实事实物的篇幅里,偶尔因一个字或两个字句读错了,也会引起许多混乱;由于古代作者们自己没有加上句读,以致流传到今天无从下手的文字也有很多。

        句读发展:起源于汉代以前,《说文解字》,元人读书已多使用标点,有朱抹、朱点、墨抹、墨点等区别,可以帮助记忆、启发思考,不过到了明代,这一方法 专用于点评文辞方面去了,是从文字写作方面出发的,关注点在全篇结构、逐段精彩等方面,谈不上做学问,因此我们今天研究历史应该从研究史实角度推求,不应沿用过去点评文法的陋习。

    点书虽然麻烦,但初学者点书有两点的益处:

    1、

    因为恐怕断错了字,把书本弄脏了,或被别人嘲笑,势必开动脑筋,对难字难句进行思考,穷究其所以然。

    2、

    因为恐怕犯有始无终的毛病,既开始点书,就会引起贯彻到底的念头,把工作坚持下去,养成了读大部头的习惯。

    从哪一部书点读起:

    最低限度:《四史》、《通鉴》

    第三节

    分析篇章

        读书进一步要分析篇章,去推敲每章每篇大意

        “篇”的起源:造纸术出现前,古人用竹简、木板记录文字。一片竹片便成简,许多竹简编拢来才成“篇”。

        篇题:有大题、小题之分,大题指全书总名,小题指每篇篇名。古书一般格式都是把篇名写在上面,书名写在下面。

        目录:每篇有篇题,全书又有总括篇题的目录。但古人写作是把全书目录放在一书的最尾。在末尾叙述自己的家事、行事、志趣以及为什么写这部书,写作时的体例和全书篇目。这样读起来很不方便,于是后世刻书的人便补造目录放在书的前面,而读者如果弄不清楚,很容易误认为是作者原书所有。而历史书籍中的目录由作者自行编定,是始于南北朝时宋人范晔所撰述的后汉书

    分题:长篇写作中有分题,实际上有分章划段的作用。

    1题上事:在大段文字后,概括次章大旨的话,总结前面内容

    2举下事:每一章开端总结性的话

    3跳出:提行另起的形式区分章段

     分析篇章的最大成就,在于能订正古书传写之误,尽力恢复古书原始形式,以减少阅读过程中不必要的误解。

    第四节

    钻研传注

    传、注是揭示古书的书,直接对后人起了翻译的作用。由于时间的距离,古人语言与今人语言产生了很大隔阂,历代传注家们尽量设法把古人的语言变为后世的语言

    传注的十种体例、流别

    一、

    传,是传述的意思。孔子相传曾作十篇羽翼易经的文字,以此为传的起源,有论述本事、阐明经中大义、依据经文逐字逐句解释

    《春秋左氏传》、《春秋公羊传》

    二、

    说,解释的意思,和经传相辅而行,以称说大义为归宿

    三、

    故,也作“估”,是以今言释古言的意思

    四、

    训,解书的通称

    五、

    记,疏记的意思

    六、

    注,取义于灌注,文义艰深,必解释而后明;犹水道阻塞,必灌注而后通。

    七、

    解,分析的意思

    八、

    笺,表识的意思

    九、

    章句,亦指传注言

    十、

    集解,荟萃众说的体例

    作用:考证一名一物,乃至经济、宗法方面的深入研究,都需要依靠传注,这也成为我们考古的重要资料。

    传注的两种方式

    1、

    继承经学家们说经的精神,不对书本作任何修正或补充,而只是循文解释

    2、

    专以拾遗补缺,提供史料为职志

    第二章 熟悉古代书籍的一般情况

    第一节

    古书的流别

        弄清书籍流别,了解学术渊源,也就是过去学者所强调的“辨章学术,考镜源流”很多学者们谈到这一点,便以为有必要研究目录学,但张先生认为对这方面要讲求,但绝不可局限于死记每书的篇目合版本的行款,必然要从学术源流合著述体例方面理解问题。

    如果要想大好基础,应预先读一些这方面的书籍:像《汉书.艺文志》从远古至汉代学术界情况总结了一个大概,读了它便替阅读古书,找到一个途径。

    读了基本书籍,可进一步结合具体问题作深入分析研究。像今古文之争

    第二节

    古书的部类

    汉代,开始将所有图书作有系统的分门别类,编为图书目录。

    汉代刘歆作《七略》 散佚

    《汉书.艺文志》门类条例完全依据《七略》遗规

    根据《汉志》所载,列其类目如下:

      

    分类的精到之处:

    1、从书籍发展的实际情况来处理问题

     

    2、重视书籍作用方面的联系性,而合其所当合

      像在六艺基础上加入了论语、孝经、小学这些经学入门读本,使读者能由此考见古人治学次第。

    3、重视书籍性质方面的距离性,而分其所当分

     兵书、数术、方技三者看似应并归于诸子略,但实际这些书内容确有不同,因此分为三部,

    4、分类极其细密,部类之中,又有子目。

    中国图书分类法的另一系统:四部分类法

    起源于魏晋之际 郑默编定图书目录《中经》 ,分为甲乙丙丁四部,对应内容为经子史集。后唐初修《隋书.经籍志》直标经史子集四部代替甲乙丙丁的称号。

    第三节

    古书的传播

        书籍传播,在古代极为艰难,在雕版印刷术出现以前,读书是十分艰苦的。丛书的辑印使很多比较偏僻的文集和唐宋以下的说部得以保存下来。

        丛书的起源:由于书籍太多,研究专门学问的人不容易找到材料,于是学术界很需要有聚集同性质的书籍合编在一起的本子。

        丛书分类:

    1专科性丛书: 对于学术研究,帮助极大。例如:明郎奎金辑刊《五雅全书》专刻训诂学专著五种。

    2综合性丛书:兼收并蓄,不拘门类, 左圭《百川学海》综合性丛书之祖

        丛书作用:1给予阅览上许多方便 2保存零散书籍,并能推广其流传,也因此提出了进一步合刻经史子集四部之书的建议

        到了近世,商务印书馆合刻经史子集,出版了《四部丛刊》、《四部备要》,规模大服务面广,但偏重于常见书,因此之后又出版了《丛书集成》,以“实用”、“罕见”为标准,补充了《四部丛刊》、《四部备要》

    第四节

    古书的版本

        古书的版本朔缘于“石经”,出现在发明木版印刷书籍以前,把常用的书刻在石板上,作为一个最标准的本子,供人们抄写。之后,又发明捶拓的方法,把石板上的文字打印在纸上,这可以看成是最原始的印刷术。

    隋代时期,已有雕版印刷萌芽,到五代时期,开始正式雕印经传。

    宋代刊书,除“官本”外,坊刻本为最多,有浙本、蜀本、闽本

    自宋以下,各朝官本书籍,多由国子监监纪其事,所印之书,称为“监本”。

    清代官刻本,有所谓“殿本”,康熙时,在武英殿开设修书处,刻书极工。

    清代官刻之书又有“局本”,开始是在江宁创立金陵官书局,之后各地相继设立。

    书籍在传抄和雕刻过程中,不免会写、刻错一些字,因此读书必求善本,也就是由于刻、写的机会较少,所以错误比较少,比较好的保存原书面貌的书。因此宋元旧本的可贵之处就在这里。

    近代印刷术进步,用影印的方法保存古版佳刻,使善本得以传播。

    第二编 分论上——关于校书

    第一章

    书籍为什么必须校勘

    第一节

    何谓校勘,它的取材范围在怎样

    古书传世既久,免不了许多错误,特别是雕版印刷术盛行以前,手抄书籍很容易出错。假若不能找到比较好的本子取校对,就很难考见古书原来面目,无法进一步探究其内容,所以校书工作是读书工作中最为重要的内容。

    校书工作从汉代就成为了学术史上的一种专门职业。西汉末年刘向、刘歆父子便在这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汉代时期校书是两人合作,一人念书,另一人拿着本子仔细对看,遇到误字误句仔细推敲。

    校书的先决问题在于多储副本,并且时代越早的本子越可靠,因为少经一次传抄、雕刻就少些错误。

    但在今天,我们校书的取材范围不能够只停留在这一境地,就实物言,有龟甲和金石刻辞;就纸本言,有六朝隋唐的写卷,都可以拿来校订古书。

    第二节

    古书词句误夺一字,误衍一字的关系

    误夺,古书在长期写、刻的过程中,无意识地掉了一个字

    误衍,错误地增加了一个字

    使书中意义完全不同,有些甚至直接影响内容的真相

    第三节古书字体误增一笔、误减一笔的关系

    书籍中每一个字笔画不小心地增减所引起地后果也是很严重的,甚至影响到古代制度方面的认识、说明和处理。 避讳、学制

    第三节

    古书迭经传写、翻刻,脱落文字太多的关系

    古代书籍卷帙浩大,传写翻刻艰难,也很容易造成文字脱落,如果不仔细校勘,不能看到原书的真貌,而且更直接影响到史实的有无。这也说明旧本书的可贵以及校勘工作的这重要性。

    第二章

    校书的依据

    第一节

    依据本书内在的联系,发现问题,订正错误

    校勘书籍的两种求证方式:

    1、

    外证:凡属本书以外的一切实物或记载,直接间接可以订正本书谬误、补缀本书遗失的材料的,都是外证。较为容易,心静耐烦即可做。

    2、

    内证:从本书的文字、训诂、语法,以及前后文气、全书义例各方面找线索,来证明哪些地方有错字、又脱文。较困难,必须博学深思又有高度识断的人,才能做出成绩。

    清代学者王念孙的校勘群经诸子、钱大昕校勘诸史取得了很大成绩。

    王念孙,注意根据文字形体和全书行文通例综合比较,得出结论。

    钱大昕,注意避讳,从这方面找线索发现问题。

    第二节

    类书和古注的不可尽据

    校书的外证法,除采用较早的旧写本和旧刻本作依据外,还可依靠古代类书和旧注来发现今日通行本的错误和脱落。因为古代类书时代较早,比较接近古书原来面目。但是古人引书不一定完全符合原文,有节略其辞的,也有引用书意的,因此专根据类书以改本书,便在不经意中替本书带来了损害,因此校书时依据古注,也要有所别择,应审慎处理问题。

    第三节 宋元旧本的所以可贵和不可尽据

    传世的刻本书籍,以宋本为最早而最珍贵,其次为元刻本。

    宋本印刷较早,错误较少,并且其错误比较容易发现。但也不能完全盲从它。

    宋元旧本也不免有错字、脱句,刻书之人增损的地方。其错误来源:1刻书时所造成的讹谬2校书时所遗留的损害。

    第四节

    明代刻本存在的缺点

    1宋代以来,刻本书的来源有三种:官本;家塾本;坊间刻本。其中坊间刻本为着射利,印的书杂烂,不暇校对,对书籍带来损害。

    2最大缺点:有意识地对古书进行篡改,改变古书整个面貌,有时甚至改头换面,把书名和作者都变了样。

    第五节

    尽量依靠清代学者地精校本和精刊本

     

    其中乾嘉学者工夫最精最专,校书分为两派:

    1、

    博涉一派:遇书即校、遍及四部 顾千里、卢文昭

    2、

    专精一派:一生功力重点在一方面,不大涉及其他方面 王念孙、王引之父子

    3、

    另也有一些沿明人评点古书地结习,做工夫的,但偏重文士的路子,不能做到考证的精确。

    因此依靠清代学者地精校本和精刊本也许有所别择。

    第六节

    尽量利用近人校书的成果

    学者不可抱持“尊古卑今“的陋见,时代越晚,可以见到的材料越多,校书的凭借更为有利,取得的成绩自然是后来居上,因此也应善于利用新的研究成果。

    第三章

    校书过程中值得注意的几个问题

    第一节

    重视集体力量、分工合作

    一个人的智慧是有限的,我国历史上几次和范围较广的校书工作来看,便是在大规模组织人力、各用所长、分工合作、集体劳动的条件下取得成功的

    1、

    汉成帝 中国历史上出现第一次大规模集体校书, 原则:各位专才,把书分配给精通这些专业知识的人去校订,发挥特长。

    2、

    北宋 崇文院校理群书 也会委任专门人才去校订专门书籍,但没有注意到对方外之书的整理。

    3、

    清代乾隆年间,开四库全书馆校理群书,继承汉、宋大规模校书优良传统,注意分工合作

    这种精神现在也值得我们学习,理解专门科学知识时去参考专家校订过的研究专著。

    第二节

    了解古代书籍中衍、脱、譌、倒的一般规律

    校书工作本身是一种勘正文字的工作,因此要掌握住古代汉字的结构、音读、语法方面发生、发展、变化的规律,才能从而对一字进行充分的分析研究。

    第三节

    对通行的、常见的古籍,务求比较精熟

    读书太少、知识领域太狭窄,着手校书,遇着难字难句不易索解时,很容易犯错误。像把难词改成常见名词,结果和原文意义完全不同,对书籍带来损害。过去学者校书工作能够深入也是和他们读书广博是分不开的,对于重要常见书,我们必须阅读积累知识,才能更好校书。

    第四节

    掌握历代避讳方面的知识

    避讳的习俗在中国封建社会流行两千多年,统治者为了提高自己尊严,把避讳抓得很紧,限制很严,不容许在口头或文字中触犯忌讳,并且还进一步追改古书,给书籍造成灾害。特别是历代官名、地名、人名随着各朝帝王名字多次更改,形成了书本记载的混乱,如果不弄清避讳,很容易产生疑难

      

    不懂得避讳中的一些 知识,连翻书也会很困难,而相反的话可以进一步运用它倒考古方面去,有时还能考证其刊印的绝对年代。

    第四章

    怎样进行校书

    第一节

    不可再走过去藏书家们校书的老路

    藏书家的校书,不是为着做学问,而只是从讲版本的角度出发。

    藏书家校书的目的:

     

    并且也有以校书为附庸风雅、消遣良法的,把校书当作鉴赏古玩,无原则的去迁就宋本书。

    因此如今校订古书,必须从发现史料、考证史料、整理史料的角度来做校勘。

    第二节

    不可妄逞意见,轻于改字

    明代读书刻书,喜欢凭主观判断改易古书,有时原本书不误,经过改易错误却很多。因此应该用十分谨慎的态度去处理遗文异字。

    孔子、郑玄注书时非常谨慎,遇明显错误也是将误字在注中标出

    第三节

    书籍致误的来源弄清楚后,从广泛的材料中找校勘的根据

    错误的原因两类:1作者原来弄错的 2 后人传写时弄错的

    注意后者的较多,而原著者在写作过程中运用材料出现的错误,也应该订正

    但发现原著中的错误之后,不应马上动笔篡改本书,而应该多方面找可以凭借的材料,不局限于宋元旧本。

    第四节

    校书的具体方法

    死校与活校

    死校与活校应灵活交相为用

    初学校书,应不怕麻烦,勤于动笔。具体工作最好结合点读基本书籍进行。每读一书,必先找一善本作为校勘依据,随读随校。

    注记方式:

     

    并且初学校书,应以注家为师,因为作注解的人从来都是精于校勘的能手,我们仔细体味注家的写作,便可以找出门径,从而取得进行校书的具体方式与方法。

    第三编 分论下——关于读书

    第一章

    了解古人写作中的一般现象

     

    第一节

    远古的书,都找不到作者主名

    出土的龟甲、传世的殷周铜器上刻的文字,很多重要的经典如诗书礼易春秋,上面都没有署名。

    原因:1

    2

     

    另需着重指出,有些远古时代著作虽经后人补提了作者姓字,但里面内容不是他本人写的,大半是由他们的门生、故吏和社会上仰慕他们的群众在他们死后搜集他们的言论行事,编写而成。

    不署名的风气,一直到秦汉时期学术界

    第二节

    有些书原本没有偏题和书名。

        很多书都是后人整理编定时摘取开首一句话的前面二子或数字来作篇名。

    战国末年吕不韦大规模组织人力编纂荟萃群言的《吕氏春秋》,是第一部偏题、书名都由前定,按预定计划写成的作品。自此以后,学者们才先将书名、篇名写好后,再动手草创。

    第三节

    有些书是后世写的,却把作者远托古人

    封建社会,很多人由“尊古卑今”的心理,人们偶有写作,深空不被重视,淹没了他的好内容,于是不得已托古人之名以传其书。

    两种情况,1著作家把自己的写作托名古人 2传注家假托,提高自己注的地位

    第四节

    有些书的内容,杂入了后人附加的话

     

    1后世传抄的人从他书摘录当作注书的内容混入正文

    2古人读书为注明个别字的音义,喜在正文旁附记一字以助记忆,抄书者不加区别,便杂入正文,使辞意难通。

    第二章

    认识古人著述体要

    第一节

    体现现在编述工作中的所谓“成一家之言”

    阅读古代书籍,必先首先辨明古人写作体例。其体例大致可分为三种:“著作”、“编述”、“抄纂”

    1“著作”古称“作” 一般只把创造性的,像五经这类的大经典,才称作“作”。

    2编述, 古称“述”,

      这是需要高才卓识才能做到的,因此成功的编述作品价值不在著作之下。

    3抄纂,古称“论”,也就是排比资料、纂辑成编的意思

    成功的编述作品,必须具备下列基本条件。

     

        并且记载历史的书籍,90%以上都是编述体例,决定这些书高下深浅的标准不是内容重复与否而是决定于体制以上足以自立与否。

    历史书籍编述工作更重要的在于能广采兼包,从多方面吸取材料,用自己的义例来改编它,使它称为新的写作的一部分。

    第二节

    古代历史书籍中,有并存异说、变易旧文之例。

    古书不像后世写作一样,首先订出了许多条的例言摆在前面,而古书的例散见于全书之中,全靠读者自己体会,体会越深自然掌握它的写作原则,这种原则古人称为“例”或“义例”

    司马迁史记中的编述原则:

    1、“疑以传疑” 将不同说法,同时保存下来,留待后人论定,这是一种不专己、不武断、实事求是的态度。

    2“以训诂代经文”对难懂的话变易旧文,改成容易理解的话,并把语气补足

    第三节

    古代历史书籍中,有自加注语之例

    史传文字有好像语句很不通顺的地方,其中一种原因是作者在转述过程中,夹入了注释说明的话,以致容易使人误会

    第四节

    古代历史书籍中,不可能没有疏忽、牴语和错误

    古代历史书籍,以编述为最多,采取材料,从事提炼、改造的过程中,很容易产生疏忽和从错误。

    对于古代历史书籍中的错误,我们不必替古人回护,相反必须明了错误之所在,才能避免以讹传讹的恶劣影响。

    第三章

    怎样阅读全史

    第一节

    全史在史料中的价值和具体读法

    全史是就历代蝉联而下的纪传体历史书籍来说的,像“二十四史”或“二十五史”这类书籍

    价值:

    如何下手去读:

    必须循序渐进,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 “四史”史料价值极高,必须多读几遍,反复精研

    晋书一下诸史,至少点阅一遍,最好从头到尾读两遍

    全史的具体读法:

    本着联系的观点去 钻研,不要把每部书孤立起来看。两方面

    1、

    横的联系,即面的联系,把关系较密的几种书放在一块儿读。在运用时,最好把全史分成若干组来互相参考地读

    2、

    纵的联系,即时间的联系把上下几千年地事物贯通起来,作一番融汇的工夫,可以分为两方面着力。1以了解历代大事为主 2以了解制度沿革为主

    第二节

    阅读时,注意篇与篇、书与书之间的联系

    古代历史书籍在组织材料时对于材料如何安排更合理、更重要是费了多番考虑的,体现出篇与篇之间错综离合、彼此关联的精神。

    这一精神在写作上运用得最早最成功得是司马迁《史记》

     

    要想全面了解历史人物和重大事件得真相,都必须要联系许多材料综合研究才行。方法有二:1本证:在本书内找到可以取证得材料;2旁证:在本书外找到可以取证得材料。有时两种方法需交互为用。

    第三节

    历代史中的表、志,是和纪、传相互经纬、彼此联系的,务虚详究

        表的形式,简单朴素,学者们看起来比较枯燥,但它能补纪传之阙疑,反应每一时机统治阶级内部得真实情况,因此不容忽视。即便枯燥,也应对每表先览大概,以便用时知道审检。

    志的作用更为重要

        读志必须辨明志的义例,志的写作多半是贯通古今的,这是由于典章制度,有它发生、发展、变化的过程,在叙述原委时,不可能割裂截断。

        志的内容广泛,多系专门知识,让人有无从下手之感,因此应该对此来分析,历代史志中,有应该精读的、略读、不读的。列入《五行》《符瑞》等封建迷信的纪录,可以不看,像《天文》等专门科学知识可以略读,而反应经济政治、记载古今书籍的《食货志》、《礼志》《经籍志》等应该精读。并且精读中也有轻重缓急,汉隋《艺文志》《经籍志》最为重要精读,其余可以略读。

    第四节

    取内容相同或相近的几种综合研究以后,只宜勤作札记,未可轻言注述

        为考明史实真相,记载异同,不得不就全史中内容相同或相近的几种,抽出来彼此对勘,以利于进一步的深入研究。但在这一过程中,只宜采取考异、校记的题材将各书不同的地方记录下来,帮助记忆,切不可一开始便存着为著书而读 书的心愿,想替古书重新作注

    过去学者在注《南北史合注》中就曾出现过此问题,耽误了读书的岁月。

    第四章

    整理史料的一般方法

    第一节

    多读原本、勤考原始材料

    古代历史书籍,经一道翻译或过改编以后,在内容、文字上不可避免地有些出入增损,如果想找到比价真实可靠地史料,便须努力读原本古籍或多参考原始资料。

    第二节

    把一些内容相同、相近地书,合拢来读

    古代书籍中,有不少整部书或单篇写作,内容方面大致相同或相近。我们在阅读时可把它们集中起来,彼此对勘,互相参证,对帮助理解有很大作用。

    像大戴礼记有劝学篇 荀子也有劝学篇,可放在一起研究

    另外历史书籍,可以合拢来读的材料就更多了,像史记,就可以用左氏春秋、战国策、汉书等来参照。如今我们不可再局限于此,应该把材料范围推广倒金文、甲骨等资料上

    第三节

    把内容丰富的书,拆开来读

    可以合拢研究,也就可以反过来把整体资料分析后研究,分层次去读,采取分类读书法。

    第四节关于传说时期史料的来源问题

        人们谈到古代历史,总喜把神话与传说联系在一起。认真分析起来二者是有区别的,神话可靠性小,而传说是有一定程度的根据的。一些世代相传的史实都是从古人口里说出来的。

    我们研究古代历史,不能只局限于实物,应该把有文字记载的材料,都看成史料,从而考证古史。两方面为例

    一、

    以古文字证史

    文字是劳动人民创造出来的,在创造过程中,很自然地把他们生活活动的痕迹保留在了文字中,我们今天从古文字中可以发现不少有关祖先的历史。可以从古文字中考见祖先衣食住行情况,考见祖先进行农业生产的情况。

    二、

    以诸子传记证史

    诸子传记虽不是为记载历史事实而作,但无意中却保存了不少史料。例如传说时期所谓“有巢氏”、“燧人氏”、“伏羲氏”、“神农氏”,这些名词最初发现于周秦诸子中,这些含有意义的名词是后人追加的,并且不是加于创造事物的某一个人,而是加于社会进化的某一阶段,是史前文化四个阶段的代名词。

    按照摩尔根和恩格斯的分析法,史前文化主要有了两个时代——蒙昧、野蛮

    可见这些名词虽不完全合与科学,但不是凭空假想的,应是世代相传的旧说到周秦中之际才记录下来。

    第五节

    从联系的观点理解事物

    一、

    从纵的联系——时间的联系理解事物

    了解每一个历史事件,都要从发生、发展、变化的过程,原原本本地了解其所以然,而不是只知其所当然。

    例:1以减租均田为例

      2以思想学说为例,某一时期出现的新的学说除有时代背景以外,还和当时周围事物有着密切联系,特别是和它稍前稍后地时代有更多联系。像西晋鲍敬言地《无君论》对封建统治阶级进行了无情的打击,在它之前已经出现了阮籍、嵇康等先驱。

    3 以科举为例 4 以修书为例

    二、

    从横的联系——面的联系理解事物

    事物是多方面发展,彼此联系、制约的。所以历史事实应广泛了解。

    例:1关于分析文化情况的面的联系:汉代今文经学盛极一时,而汉末却衰退,到了魏晋时代今文全绝而古文大昌?

    与汉末郑玄有关系。郑玄研究经学贯通今古文经学,但在注述工作上,却偏古文家经说,他对群经都做了新的注解,使当世学者不再传抄其他注本,加速今文家经说的亡佚。

    2 关于介绍历史人物面的联系

       古人为学全面发展,各方面都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不可能专以一个什么家来范围在着他们。像着张衡,既是科学家,又身处太史令史学修养很深,是历史学家。

    第六节

    有些重要文字,可手抄以助记忆

     

    对今人而言,学习范围比古人广,研究东西比古人多,不能再像古人一样死板抄书,不过前人也有另一种灵活抄书法,有借鉴意义。

    1规模较大非初学者所能为,23对于帮助记忆大有好处,可以供今人加以善用。

    第四编 附论——辨伪和辑佚

    第一章

    关于辨识伪书的问题

    第一节

    伪书是怎样出现的

    原因:1、有些书籍,分明是后世写的,却嫁名于古人

             中国封建社会有依托古人的积习,像《本草》是我们祖先分析药物最早的书,是汉以前学者总结古代医药方面知识而写成的本子,但后人必标题为“神农本草经”这就是托古。

    2、每逢统治阶级下诏求书,并且说明献书有赏时,投机取巧的士大夫们便乘机制造伪书,以行欺牟利。

    像《尚书》在汉代残缺,汉统治者再三访求也只能找到二十九篇,但到成帝时,求古书,出现了百两篇,都是为谋取暴力的伪书

    3、

    封建社会的学者们,有互相轻视、彼此攻击的恶习,特别是同时代而名齐才等的人物,更猜忌仇隙。

    像汉代郑玄、王肃便是一例。王肃想在郑式经学之外,别处一帜,便伪造《孔子家语》,并自己替它作注解

    4、封建士大夫们除学术上的门户之争,还有更厉害的政治斗争,植党营私,各不相下,乃至伪造书籍,彼此诬陷。

    其次,封建士大夫们,也有挟私嫌而伪造书籍,用相毁谤的。

    例唐初书法家欧阳询很为当时学者所尊重,但和他有私怨的人写了一部《補江总白猿传》来侮辱他。

    可见,中国古代书籍不独时代荒远的伪品为多,唐宋以下说部指数日益充积,也就真为参半了。

    第二节

    汉代学者替辨伪工作开辟了道路

    汉以前,有疑古的思想出现,但到一直到汉代学者,才正式在辨伪工作上奠立一个基础。汉代学者们通过校书来考定古书真伪和时代的。

    刘向、班固在校订《汉书》时归纳出六条辨伪的最基本原则

    1明定某书为依托,但未能的指其人

    2从文辞方面,审定系后人依托

    3从事实方面,审定系后人依托

    4明确指出依托之时代

    5明确指出系后世增加

    6不能肯定的,暂时存疑

    第三节

    辨识伪书的方法,和我们处理伪书的态度

    明代胡应麟,著《四部正讹》,指出考证伪书的八法:

      

     

    近人梁启超在《中国历史研究法》提出辨识伪书的十二条公例

     

     

    张之洞说过:“一分真伪,而古书去其半。”,所以如果能掌握辨伪技能,有所别择去取,这对节省时间来说有极大好处。

    另外,绝不是一分真伪,而伪书便一律可以焚弃,像魏代学者王肃作了伪古文尚书、伪孔安国传,确实是伪书,但王肃在注述旧典上也是有不少成就的,把这些书当作魏晋人解经之书,也是有其价值所在的。

    第二章

    关于搜辑佚书的问题

    第一节

    古书为什么散佚了的

    过去学者们谈到这一问题总认为是兵乱、灾祸造成的灾害,但不免过于夸大,书籍散佚的原因虽多,但由传播艰难以致亡失的是占大多数的。

       要弄清古书散佚的原因,最好要从书籍本身发生、发展、变化的情况加以分析。

    1、

    雕版印刷术发明以前,一切书籍都要手写,学者传抄一书已敢不易,因此对于性质相近、作用相同的许多写作中,不可避免地有所别择去取,每每从很多内容相似地书籍中,挑选一种能以简驭繁、卷佚较少的本子来抄。而另一部分书就没人过问,加速了亡佚。

    2、

    历史上每当群雄割据或各族混战地时期,没有统一地中央政治机构,各自为政,各有各的历史记录,名目繁多,等到社会由分裂发展为统一地局面的时候,便有人重新做一番综合整理地工作,把零散的旧史料编成综合体的新书,这种新书通行于世后,原有的片面记载就被人扬弃了,自然又散失一部分书。

    总之有发展就有扬弃,唐以前手写书容易亡佚,唐以后,雕版木刻也很艰难,无力开雕而散佚的书籍也不在少数。

    第二节

    辑佚工作的展开和取材的依据

    古代书籍存在严重散佚现象,学者们想尽方法,希望通过其他书籍中引用的材料,重新搜辑、整理出来,企图恢复作者原书的面貌,或恢复它的一部分,便是辑佚。

    辑佚工作是从宋代学者开始的,清代,辑佚成为了学术界中心工作之一。清代辑佚工作的普遍展开是受了修《四库全书》的影响而向前推动的。今《四库全书总目》中表明“永乐大典本”的书,都是已佚而重新辑出的。

    辑佚工作常用途径和方法

     

     

    第三节

    过去学者在辑佚工作中所犯的错误,和我们今后应有的认识

    刘咸炘《辑佚书纠谬 》

     

    1从事辑佚工作,不但要通

     

    2其次,

    很多错误到清末都有所纠正,纵知考证之书,后出者胜。

    我们在利用前人辑佚成果时,如果发现一部古书有几个版本,最好采用最后写成的本子,比较可靠。

    3还有一个必须注意的问题是我国古代语言文字是否统一的问题,古人说出的语言是简单朴素的,经过历史家们纪录加以润色,有成了有修辞技术的文辞,这种文辞不应看称是原来说话的人的作品。

    另外辑佚工作是要在读遍常见书,对某一门学问已经取得基本知识以后才能在这方面用功的,乾嘉学者中一部分人以辑佚为终身工作,把常见的书摆在一边,漠视现存书籍,这样就属于舍近图远,不切实际,初学者应该避免这一问题,要精读现存书之后,才有可能取参考那些已佚的残文断简。


书籍真实打分

  • 故事情节:5分

  • 人物塑造:5分

  • 主题深度:3分

  • 文字风格:6分

  • 语言运用:7分

  • 文笔流畅:6分

  • 思想传递:9分

  • 知识深度:7分

  • 知识广度:7分

  • 实用性:9分

  • 章节划分:8分

  • 结构布局:7分

  • 新颖与独特:8分

  • 情感共鸣:3分

  • 引人入胜:9分

  • 现实相关:4分

  • 沉浸感:3分

  • 事实准确性:6分

  • 文化贡献:6分


网站评分

  • 书籍多样性:8分

  • 书籍信息完全性:7分

  • 网站更新速度:8分

  • 使用便利性:9分

  • 书籍清晰度:8分

  • 书籍格式兼容性:8分

  • 是否包含广告:6分

  • 加载速度:3分

  • 安全性:6分

  • 稳定性:5分

  • 搜索功能:5分

  • 下载便捷性:3分


下载点评

  • 微信读书(274+)
  • 章节完整(156+)
  • 无水印(422+)
  • 购买多(518+)
  • 不亏(520+)
  • 超值(123+)
  • 无漏页(487+)
  • 强烈推荐(519+)

下载评价

  • 网友 饶***丽: ( 2025-01-08 13:35:39 )

    下载方式特简单,一直点就好了。

  • 网友 师***怡: ( 2024-12-16 18:56:26 )

    说的好不如用的好,真心很好。越来越完美

  • 网友 孙***美: ( 2024-12-17 10:06:36 )

    加油!支持一下!不错,好用。大家可以去试一下哦

  • 网友 龚***湄: ( 2024-12-26 16:31:25 )

    差评,居然要收费!!!

  • 网友 养***秋: ( 2024-12-10 09:32:19 )

    我是新来的考古学家

  • 网友 曹***雯: ( 2024-12-28 00:24:58 )

    为什么许多书都找不到?

  • 网友 师***怀: ( 2024-12-27 21:02:19 )

    好是好,要是能免费下就好了

  • 网友 索***宸: ( 2025-01-05 14:54:09 )

    书的质量很好。资源多

  • 网友 敖***菡: ( 2024-12-26 15:13:07 )

    是个好网站,很便捷

  • 网友 苍***如: ( 2024-12-28 04:25:30 )

    什么格式都有的呀。

  • 网友 訾***雰: ( 2024-12-29 07:29:09 )

    下载速度很快,我选择的是epub格式

  • 网友 冯***丽: ( 2024-12-12 15:59:23 )

    卡的不行啊

  • 网友 宓***莉: ( 2024-12-27 09:07:09 )

    不仅速度快,而且内容无盗版痕迹。

  • 网友 堵***格: ( 2024-12-19 21:52:54 )

    OK,还可以

  • 网友 方***旋: ( 2025-01-07 08:32:17 )

    真的很好,里面很多小说都能搜到,但就是收费的太多了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