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ULTURES OF THE JEWS, VOL 1 下载 pdf 电子版 epub 免费 txt 2025
CULTURES OF THE JEWS, VOL 1电子书下载地址
- 文件名
- [epub 下载] CULTURES OF THE JEWS, VOL 1 epub格式电子书
- [azw3 下载] CULTURES OF THE JEWS, VOL 1 azw3格式电子书
- [pdf 下载] CULTURES OF THE JEWS, VOL 1 pdf格式电子书
- [txt 下载] CULTURES OF THE JEWS, VOL 1 txt格式电子书
- [mobi 下载] CULTURES OF THE JEWS, VOL 1 mobi格式电子书
- [word 下载] CULTURES OF THE JEWS, VOL 1 word格式电子书
- [kindle 下载] CULTURES OF THE JEWS, VOL 1 kindle格式电子书
内容简介:
Scattered over much of the world throughout most of their history, are the Jews one people or many? How do they resemble and how do they differ from Jews in other places and times? What have their relationships been to the cultures of their neighbors? To address these and similar questions, some of the finest scholars of our day have contributed their insights to Cultures of the Jews , a winner of the National Jewish Book Award upon its hardcover publication in 2002.
Constructing their essays around specific cultural artifacts that were created in the period and locale under study, the contributors describe the cultural interactions among different Jews–from rabbis and scholars to non-elite groups, including women–as well as between Jews and the surrounding non-Jewish world. What they conclude is that although Jews have always had their own autonomous traditions, Jewish identity cannot be considered the fixed product of either ancient ethnic or religious origins. Rather, it has shifted and assumed new forms in response to the cultural environment in which the Jews have lived.
Mediterranean Origins , the first volume in Cultures of the Jews , describes the concept of the “People” or “Nation” of Israel that emerges in the Hebrew Bible and the culture of the Israelites in relation to that of neighboring Canaanite groups. It also discusses Jewish cultures in Babylonia, in Palestine during the Greco-Roman and Byzantine periods, and in Arabia during the formative years of Islam.
书籍目录:
暂无相关目录,正在全力查找中!
作者介绍:
暂无相关内容,正在全力查找中
出版社信息:
暂无出版社相关信息,正在全力查找中!
书籍摘录:
暂无相关书籍摘录,正在全力查找中!
在线阅读/听书/购买/PDF下载地址:
原文赏析:
暂无原文赏析,正在全力查找中!
其它内容:
书籍介绍
Scattered over much of the world throughout most of their history, are the Jews one people or many? How do they resemble and how do they differ from Jews in other places and times? What have their relationships been to the cultures of their neighbors? To address these and similar questions, some of the finest scholars of our day have contributed their insights to Cultures of the Jews , a winner of the National Jewish Book Award upon its hardcover publication in 2002.
Constructing their essays around specific cultural artifacts that were created in the period and locale under study, the contributors describe the cultural interactions among different Jews–from rabbis and scholars to non-elite groups, including women–as well as between Jews and the surrounding non-Jewish world. What they conclude is that although Jews have always had their own autonomous traditions, Jewish identity cannot be considered the fixed product of either ancient ethnic or religious origins. Rather, it has shifted and assumed new forms in response to the cultural environment in which the Jews have lived.
Mediterranean Origins , the first volume in Cultures of the Jews , describes the concept of the “People” or “Nation” of Israel that emerges in the Hebrew Bible and the culture of the Israelites in relation to that of neighboring Canaanite groups. It also discusses Jewish cultures in Babylonia, in Palestine during the Greco-Roman and Byzantine periods, and in Arabia during the formative years of Islam.
精彩短评:
作者:Seven 发布时间:2021-05-22 22:17:12
你的世界是你心的映照,你的心是什么样的,你的世界就呈现什么样子,,调心如此
作者:Forgot Limited 发布时间:2016-05-04 17:18:01
内容不错有干货,但发行商的排版和配图实屎一样。
作者:麻婆肉丸 发布时间:2015-01-17 22:27:47
仍过不好一生
作者:冰山上的豆瓣 发布时间:2010-08-22 13:21:13
应用数学非常好的入门书,很生动有趣。
作者:大风吹走桃乐丝 发布时间:2006-05-21 23:29:12
内容太浅
作者:盛开了 发布时间:2022-02-13 17:58:54
沙盘游戏真是完美地整合了东方文化的务虚向和西方文化的务实向,对立两极的整合与转化
深度书评:
【转】谢遐龄:戴震是理学家吗?——论戴震哲学对理学的否定
作者:哲夫成城 发布时间:2021-05-18 19:53:11
[作者简介]谢遐龄,1981年、1985年在复旦大学分别获得哲学硕士和博士学位,1986年起任教于复旦大学哲学系、社会学系,曾任社会学系主任,兼任教育部高校社会学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现为复旦大学上海儒学院理事长、教授,主要从事中西方哲学、社会学研究,代表性著作有《康德对本体论的扬弃》《文化:走向超逻辑的研究》《中国社会是伦理社会》等。
摘 要:自20世纪20年代胡适倡说,人们逐渐承认,戴震超越理学并在中国哲学史上确立其重要地位;然而,上述评价之根据却并未讲清楚。尤其是,这一波儒学复兴起始于宋明理学大张其帜,未及深思理学根基不稳处,故而戴学的优胜处并未彰显。实际上,戴震的《孟子字义疏证》开篇即从“理”字下手,可谓从根铲起;它所依据的全是先秦原典,可谓无一字无来历。故曰:戴学纠正理学错谬,恢复儒学本来面貌。借鉴康德判断力批判,将戴震与孟子思想作比较,也可以看出,戴震“天理为情之不爽失”之说,深得孟子“心之所同然者谓理也义也”论断之旨,证明理学曲解“天命之性”义,谓人与生俱来地赋有天理,乃其立说根基中的错谬。其中,王阳明释孟子“同然”义错谬最甚。《孟子字义疏证》阐述“理”怎样源自心智能力,展示了戴震的创造力。戴震根据易道“阳施阴受”思想,引子产、曾子言论,确定“魄-阴-灵-受”——“魂-阳-神-施”两个关联系列的学说;提出“精爽进于神明”说,触及直感判断力;并且,准确解说了孟子的“理义悦我心”之“悦”义。须知,戴震逝世时,康德的《纯粹理性批判》尚未出版,遑论《判断力批判》。戴震提供的学说创始之初难免粗疏,然而大端已立,具备多方发展的可能,足以说明论者讥讽“中国哲学缺少精准力”是多么苍白无力。理学根基的另一错谬处,在于断言阴阳二气为形而下者,认定阴、阳为气,且各独立为一气,已是视为实质。戴震则依照原典“一阴一阳流行不已”,认为阴、阳皆气之运行状。他分析五行之二义——或形而下,有质可见;或形而上,气之运行状。由此证明:理学把“所以一阴一阳者”之理提升为道,是不能成立的。
关键词:理之来源 同然 一阴一阳之谓道
清代思想家戴震(1724—1777)能否归为理学家?学界意见不一,论者多认同戴震结束了理学。但此语可有二解:一是戴震完成了理学,为理学最后一人;二是戴震否定了理学,开辟了新阶段。依后解,戴震就不能算作理学家。笔者赞同后者,因为戴震否定了理学诸派的共同根基——理源于天而备于人,并开创了新的哲学路数,因此可以看作是否定理学。在这一意义上,戴震是不能归入理学家行列的。
一 戴震取消“理”之独立本体地位
无论主张“性即理”(如朱熹),还是主张“心即理”(如王阳明),“理”都被看作“如有物焉,得于天而具于心”。以“理”为标帜的理学之所以为理学,这是根本主张,为其立论根基。如果否定之,则理学不能成立。“得于天”由解说《中庸》“天命之谓性”证之。戴震《孟子字义疏证》开首就确立了理与情关系的学说:
问:古人之言天理,何谓也?
曰:理也者,情之不爽失也。未有情不得而理得者也。
怎样才可能情不爽失?戴震讲述:凡有所施于人、有所责于人,均须反躬而静思之,“以我絜之人,则理明”。“反躬”二字取自《乐记》论天理人欲段。“天理云者,言乎自然之分理也。自然之分理,以我之情絜人之情,而无不得其平是也。”关键词是“反躬”。反躬意思是“以我之情絜人之情”,目标是“情得其平”。
戴震在这一节引用《乐记》:“人生而静,天之性也;感于物而动,性之欲也。物至知知,然后好恶形焉。好恶无节于内,知诱于外,不能反躬,天理灭矣。”明确地把天命之性看作气禀,即朱熹(1130—1200)所谓“气质之性”。“欲”出自天性(气禀),性之欲必须得到满足——未有情不得而理得者也。毛病出在“好恶无节”。这个“节”是个关键词。怎样把握住“节”呢?反躬。
问:以情絜情而无爽失,于行事诚得其理矣。情与理之名何以异?
曰﹕在己与人皆谓之情,无过情无不及情之谓理。
“节”落实在无过无不及。戴震对中庸之道的解释迥异于朱熹。未发之中不是天理(仁义礼智,天命之性),而是“人生而静”“感于物而动”为其“欲”(欲念)的性(相当于张载、朱熹讲的气质之性)。欲引发情。理为情之中节。既云中节,在此就须指出,今日论者多喜引康德(I. Kant,1724—1804)讲儒学,常常引有关实践理性的学说,笔者认为不妥,当引“判断力批判”较妥。中节须依直感判断力。《孟子》中有一章堪称中国古代思想中论直感判断力的经典言论,即戴震紧接着的下文所引:
问:孟子云:“心之所同然者,谓理也,义也;圣人先得我心之所同然耳。”是理又以心言,何也?
曰:心之所同然始谓之理、谓之义;则未至于同然,存乎其人之意见,非理也,非义也。凡一人以为然,天下万世皆曰“是不可易也”,此之谓同然。
戴震这里对“同然”之义作了明确阐明:“然”是判断,“同然”是天下古今人们的共同判断。这就与朱、王的理解明确地划清了界线。王阳明(1472—1529)的理解最为偏离孟子(约前372—前289)的原义,指你心、我心、他心、圣人之心皆有相同的心体,称作心体之同然。戴震不把心看作体(=天理=仁义礼智),而把心看作下判断的能力或开展思维活动者。朱熹比王阳明解说得稍近孟子原义:“‘同然’之‘然’如‘然否’之‘然’,不是虚字。当从上文看。盖自口之同嗜、耳之同听而言,谓人心岂无同以为然者?只是理义而已。故‘理义悦心,犹刍豢之悦口’。”朱子讲“‘同然’之‘然’如‘然否’之‘然’,不是虚字”,明确“然”之判断义,比王阳明解说得确切。王阳明“心体之同然”一语,“然”是虚字——心体之同而已。然而,下文“人心岂无同以为然者?只是义理而已”则差矣。同以为然才成义理,并非先备有共同的义理在心方同以为然。换句话说,义理来源于同然,并非来源于天命,反对朱熹主张“理得之于天而具于心”。
戴震明确地认定:“理”之源并非天命之性,而是百姓于情之不爽失之同然。用今日哲学用语讲述,戴震所谓“理”,即由直感判断力得到的共同感。“理”在理学中的基石地位取消了。他进一步揭示:按理学主张,必定导致以意见代替天理,造成祸国殃民之后果。
二 理之来源及戴震在方法上的创新
既已否定“理”与生俱来地备于心,就须回答“理”从何处来、怎样来的问题。这就是说,戴震面临着自创新说的要求。《孟子字义疏证》设问曰:
问:以意见为理,自宋以来莫敢致斥者,谓理在人心故也。今曰理在事情,于心之所同然,洵无可疑矣;孟子举以见人性之善,其说可得闻欤?
戴氏此书的写法,在设问中展示思路。理在事情;还须经过心之同然。要求从孟子的性善学说中展开论证。
不过,从答问中看,《孟子》书中的资源显然不够了。这里最大的理论难题是,斥责宋儒“于气禀之外增一理义之性,归之孟子”为非,在《孟子》中不易找到根据。戴震不得不征引曾子(前505—前435)。虽然这一手法显得不太纯粹,甚至可说不够醇厚,但比起今儒列曾子与思孟于同一道统之中、讨论孔孟之间时却绝少引用《大戴礼记》,脚跟还算站稳的。创新即寓于此焉。
戴震的答问起始就划分“血气”“心知”两个概念。他写道:
孟子言“口之于味也,有同耆焉;耳之于声也,有同听焉;目之于色也,有同美焉;至于心独无所同然乎”,明理义之悦心,犹味之悦口,声之悦耳,色之悦目之为性。【案:引述孟子言论,引申其义为:平列心知、血气,均视为性。此处隐含有调和荀、孟的意味;亦可看作综合四端、七情意味。】味也、声也、色也在物,而接于我之血气;理义在事,而接于我之心知。【案:提出“血气”“心知”两个概念。感觉来源于血气能力与物的相关;理义来源于心知能力与事情的相关。此处隐隐有康德划分“自然”“自由”两大领域的意思。】血气心知,有自具之能:口能辨味,耳能辨声,目能辨色,心能辨夫理义。【案:血气、心知均作心智能力看,可与康德哲学划分感觉能力、知性能力作比,但不相当。康德言感性,既有感觉,又有感性形式(空间、时间)。戴震不作知识论研究,未有那样细致。且戴氏所谓理义,基本上属道德领域。故而心辨理义之“辨”字究竟何解,当细思之。】味与声色,在物不在我,【案:此言差矣。味与声、色既在物,亦在我。可与洛克(J. Locke,1632—1704)哲学论第一性质、第二性质的学说比较。进一步说,味、声、色除物理的外,还有审美的意思。】接于我之血气,能辨之而悦之;其悦者,必其尤美者也;【案:此戴震哲学稍显薄弱处。与戴震生于同年的康德区分“悦”“美”为两个截然不同层面的概念,高明许多。或曰:此汉语的“美”“悦”均为主观感受义所致。此辩护词不能成立。孟子言理义悦心,“悦”字已指客观义的共通感。戴震前说论“同然”为“天下万世皆曰”,明确主张其客观义,故而此处不得不认作戴震不够精密。】理义在事情之条分缕析,接于我之心知,能辨之而悦之;其悦者,必其至是者也。【案:辨之,判断力之判断,运用反思的判断力;如此才有相应的愉悦感。不可解作理论理性之判断,运用规定的判断力。此处亦显示戴震认为道德意义的上的理义源于直感判断力。】
以上用关系明确、节省篇幅的加案语方式,初步展现《孟子字义疏证》的独创性与粗疏处。下面,再从戴震引述《曾子天圆》篇进一步展现其独创性:
子产言“人生始化曰魄,既生魄,阳曰魂”;【案:截取品物、生人学说,先从子产(?—前522)引出“魄”“魂”二概念,完成由物到人的概念转化。注意:确定了魄对阴、魂对阳之关联。】曾子言“阳之精气曰神,阴之精气曰灵,神灵者,品物之本也”。【案:续从曾子引出神、灵二概念。曾子此说,原为论气怎样化生为万物所立,故曰品物之本。现在要转用于论证心智能力,因而须运用概念推衍法(参较黑格尔概念辩证法),从原概念部分内涵出发打几个转身,引申至目标概念——此即创造性发展。与子产论人相接,还算绵密。注意:确定了魄—阴—灵、魂—阳—神之关联。】盖耳之能听,目之能视,鼻之能臭,口之知味,魄之为也,所谓灵也,【案:这里的困惑在于,不太容易确定魄、灵究竟何所指。“灵”意义较明确:精气。“魄”指气还是重点在存在体义?】阴主受者也;【案:注意,这个“受”字改曾子原有的“化”字,可与康德哲学感受性对应。阴阳原义主要为气之运行态,或亦解释为气。吾臆:气即一气,何必分阴气、阳气两种气?分阴、分阳者,运行态之分也。然而此处言其为主受者,义转为心智能力。】心之精爽,有思辄通,魂之为也,所谓神也,阳主施者也。【案:这个“施”字要紧。曾子论品物,施义为赋予物形,甚或解释为分形质。戴震转用于论心知,可与康德哲学自发性对应。至此,确定了魄—阴—灵—受、魂—阳—神—施两个系列的关联。】主施者断,【案:断,判断也。康德论知性为自发性,意思是提供知识、概念的形式——施也;也阐发其规定的判断能力。戴震不涉知识论。此处断当指反思的判断能力,即直感判断力。】主受者听,故孟子曰:“耳目之官不思,心之官则思。”是思者,心之能也。【案:注意:戴震用“心”字明确区别于感官,但一般不与知性对举,而与直感判断力相当。】
戴震这里引申古代气学,把子产、曾子相关学说发展为心智能力学说,为其创新。
下面,再引出“精爽”“神明”两个概念:
“凡血气之属,皆有精爽。”“精爽……无蔽隔,无弗通,乃以神明称之。”“人之异于禽兽者,虽同有精爽,而人能进于神明也。”精爽,即今所谓认识能力,意义较泛。戴震用“照”“察”两个概念进一步讲述认识能力。照义比拟于光,有强弱远近之分;是否清晰,又以察义拟之。“故理义非他,所照所察者之不谬也。何以不谬?心之神明也。”照、察均指心之活动。神明则指人之所以高于禽兽的认识能力——判断力。前已言理义在事。照、察均指对事的认识活动。故而此处所讲的判断力属于感性判断力(西学一般译为“审美判断力”,笔者译为“直感判断力”,人们通常称之为“直觉能力”)。理义就是照察诸事、运用直感判断力得到的判断——康德哲学称作反思的判断。
戴震概括曰:“理义岂别若一物,求之所照所察之外;而人之精爽能进于神明,岂求诸气禀之外哉!”理义是心智活动所产的判断,不是独立的存在物。而心智能力来源于气禀。气禀有存在义;理义不可看作异于气禀、甚或先于气禀的存在物。理义来源于人的认识能力正确使用。
戴震更引申孟子“理义之悦我心,犹刍豢之悦我口”之悦义,显驳前儒曲解,曰“非喻言也”!曰“凡人行一事,有当于理义,其心气必畅然自得;【案:对比康德哲学愉快情感。】悖于理义,心气必沮丧自失。【案:康德哲学不快情感。】以此见心之于理义,一同乎血气之于嗜欲,皆性使然耳。”这与康德第三批判主张感性判断力与情感能力相当,完全一致。康德用于对美的情感,戴震沿袭孟子,用于对道德的情感。对孟子这一思想发挥得如此透彻的前所未见,戴震真善读书者。
戴震又说:“耳鼻口之官,臣道也;心之官,君道也;臣效其能而君正其可否。”应其前所引孔子论血气未定、方刚、既衰各人生阶段,心知当如何戒之。此说较前说有进展:有了区分悦、美之可能性。味、声、色诸感觉,有愉悦感官一层意思,还有美感一层意思。感官愉悦,人各有所好。然而论及美食、美乐、美色,则天下有公论,不单纯感官确定(戴震所谓血气),须由直感判断力确定(戴震所谓心知)。只是戴震关注点在道德,故曰“理义非他,可否之而当,是谓理义。”以此解释《诗》“有物有则”,“则”为事物中的理义,非如理学家主张的“则”为形而上之理,独立存在并由天命而具于心。
总之,戴震引古义回答“理”怎样得来,是纯正的儒学。“施”“受”为关键词;中西哲学的对接处,或在此乎?
三 论天道,揭示朱熹以理为道之非
《宋史》列传有《道学》篇,朱熹列名焉,是归朱熹之学为道学。“道学”之称,沿用久矣。我辈今日称朱学为理学,缘其以理为本也。“理”可等同于“道”否?戴震有辨。
戴震论天道曰:道,犹行也;气化流行,生生不息,是故谓之道。《易》曰:“一阴一阳之谓道。”《洪范》:“五行: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行亦道之通称。《诗·载驰》:“女子善怀,亦各有行。”《毛传》云:“行,道也。”《诗·竹竿》﹕“女子有行,远兄弟父母。”《郑笺》云:“行,道也。”举阴阳则赅五行,阴阳各具五行也;举五行即赅阴阳,五行各有阴阳也。《大戴礼记》曰:“分于道谓之命,形于一谓之性。”言分于阴阳五行以有人物,而人物各限于所分以成其性。阴阳五行,道之实体也;血气心知,性之实体也。有实体,故可分;惟分也,故不齐。古人言性惟本于天道如是。
戴震此处言论极为纯正。天道又称易道,戴震诉诸原典,征引《周易》《尚书》,淳儒也。戴震称“古人言性惟本于天道如是”,确凿无疑。
戴震又设问:《易》曰:“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程子云:“惟此语截得上下最分明,元来止此是道,要在人默而识之。”后儒言“道”,多得之此。朱子云:“阴阳,气也,形而下者也;所以一阴一阳者,理也,形而上者也;道即理之谓也。”朱子此言,以道之称惟理足以当之。今但曰“气化流行,生生不息”,乃程、朱所目为形而下者;其说据《易》之言以为言,是以学者信之。然则《易》之解可得闻欤?
戴震通过设问,把程、朱原话概括为“以道之称惟理足以当之”,由于其以《周易》为证,引出揭示其曲解《周易》的驳论。
戴震作答曰:气化之于品物,则形而上下之分也。形乃品物之谓,非气化之谓。《易》又有之:“立天之道,曰阴与阳。”直举阴阳,不闻辨别所以阴阳而始可当道之称,岂圣人立言皆辞不备哉?一阴一阳,流行不已,夫是之谓道而已。古人言辞,“之谓”“谓之”有异:凡曰“之谓”,以上所称解下……《易》“一阴一阳之谓道”,则为天道言之,若曰道也者一阴一阳之谓也。凡曰“谓之”者,以下所称之名辨上之实……《易》“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本非为道器言之,以道器区别其形而上形而下耳。“形”谓已成形质,形而上犹曰形以前,形而下犹曰形以后。如言“千载而上,千载而下”。《诗》:“下武维周。”《郑笺》云﹕“下,犹后也。”阴阳之未成形质,是谓形而上者也,非形而下明矣。器言乎一成而不变,道言乎体物而不可遗。不徒阴阳非形而下,如五行水火木金土,有质可见,固形而下也,器也;其五行之气,人物咸禀受于此,则形而上者也。《易》言“一阴一阳”,《洪范》言“初一曰五行”,举阴阳,举五行,即赅鬼神;《中庸》言鬼神之“体物而不可遗”,即物之不离阴阳五行以成形质也。由人物逆而上之,至是止矣。六经与孔、孟之书并没有理气之辨,而是后儒创言之,遂以阴阳属形而下,实失道之名义也。
这段解说天道基本原理的论述,极其重要。由于“形而上”“形而下”是现今中国哲学界的常用词,也即活在今日中国思想中的重要概念,辨析之就有现实意义。
朱子“阴阳,气也,形而下者也;所以一阴一阳者,理也,形而上者也;道即理之谓也”语,把阴阳归为形而下者,大谬。其论法也武断,似是根据程子“惟此语截得上下最分明”的模棱两可之说引申。戴震驳论则就《周易》文本作语义辨析,扣住阴阳、上下解说。天道即“一阴一阳,流行不已”,精辟、准确。“形而上犹曰形以前,形而下犹曰形以后”。其认定朱子“以阴阳属形而下,实失道之名义也”,严厉。
在此需指出的是,时下流行的以“形而上学”译西文“metaphysika”,乃是一误用。盖因亚里士多德(Αριστοτέλης,前384—前322)“metaphysika”所讨论的第一原理,不归于形、即归于质,皆形而下者。故而亚氏的“metaphysika”与形而上者毫无关系,译为“形而下学”更为妥当。此中西哲学差异之大关节,不可轻忽。
还要特别指出的是,“五行”一词也有指形而上者之用法。“五行水火木金土,有质可见,固形而下也,器也”,然而,“其五行之气,人物咸禀受于此,则形而上者也”。或许,误解阴阳为形而下者之气缘于此?世俗所谓已成形质之阴气、阳气误导之?此处容或可辩。五行之气,不如说成气之五种运行方式。气,一也,未见五者。然而,在中国思想中,气之五种运行,或更确切地说,五行各有阴阳,十种运行,不化为实质,医学、相学皆无从建立。戴震语“阴阳五行,道之实质也”有待进一步推究、发挥。
戴震区分形而上下,以气化、品物。气化,即气之一阴一阳,仍为形而上者。如此立论,是针对朱熹以气之阴阳为形而下者,关键词是形而上下之“形”。戴震指出:“形乃品物之谓,非气化之谓。”理学之失,其在兹乎?
至此,朱熹理气说之不合《易》理,确定无疑矣。
综上所述,戴震对理学根基的清扫,甚为坚实。破则有之,立也可观,虽然粗疏,大略已现。血气心知之受、施,具有开创之功。《孟子字义疏证》可称为否定理学的奠基之作。
生子当如司汤达
作者:何大草 发布时间:2009-03-04 18:57:12
网站评分
书籍多样性:5分
书籍信息完全性:3分
网站更新速度:5分
使用便利性:5分
书籍清晰度:7分
书籍格式兼容性:4分
是否包含广告:6分
加载速度:7分
安全性:9分
稳定性:8分
搜索功能:9分
下载便捷性:6分
下载点评
- 值得下载(651+)
- 好评(496+)
- 可以购买(185+)
- 体验差(328+)
- 差评少(214+)
- 体验满分(559+)
- 实惠(103+)
- 微信读书(482+)
- 引人入胜(595+)
- 排版满分(474+)
- 傻瓜式服务(179+)
- 章节完整(71+)
下载评价
- 网友 常***翠: ( 2025-01-06 05:44:39 )
哈哈哈哈哈哈
- 网友 沈***松: ( 2025-01-08 17:00:56 )
挺好的,不错
- 网友 谭***然: ( 2024-12-16 13:41:23 )
如果不要钱就好了
- 网友 晏***媛: ( 2024-12-13 11:39:24 )
够人性化!
- 网友 石***烟: ( 2024-12-30 14:46:01 )
还可以吧,毕竟也是要成本的,付费应该的,更何况下载速度还挺快的
- 网友 后***之: ( 2025-01-03 22:16:59 )
强烈推荐!无论下载速度还是书籍内容都没话说 真的很良心!
- 网友 温***欣: ( 2024-12-20 13:18:17 )
可以可以可以
- 网友 饶***丽: ( 2024-12-14 01:20:52 )
下载方式特简单,一直点就好了。
- 网友 郗***兰: ( 2024-12-29 08:27:03 )
网站体验不错
- 网友 仰***兰: ( 2025-01-09 05:12:07 )
喜欢!很棒!!超级推荐!
- 网友 丁***菱: ( 2024-12-29 08:44:44 )
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
- 2018年 全国高校自主招生备考一本通 下载 pdf 电子版 epub 免费 txt 2025
- Vietnamese Americans 下载 pdf 电子版 epub 免费 txt 2025
- 素描启蒙教程(下册) 下载 pdf 电子版 epub 免费 txt 2025
- 全套2册趣味游戏涂涂提高篇 巩固篇 儿童涂画涂色书 中国宝宝的益智图册书 学前教育 益智类 3-6岁书籍正版 下载 pdf 电子版 epub 免费 txt 2025
- 零基础小白学注会 高顿财经研究院 立信会计出版社,【正版可开发票】 下载 pdf 电子版 epub 免费 txt 2025
- 获得加薪与晋升的19个要点 下载 pdf 电子版 epub 免费 txt 2025
- 政治:七年级下(粤教)金试卷 下载 pdf 电子版 epub 免费 txt 2025
- 中国成语故事 下载 pdf 电子版 epub 免费 txt 2025
- 薪税师基本原理与实务 下载 pdf 电子版 epub 免费 txt 2025
- 财务管理双语名词与解析 下载 pdf 电子版 epub 免费 txt 2025
书籍真实打分
故事情节:4分
人物塑造:3分
主题深度:4分
文字风格:9分
语言运用:8分
文笔流畅:7分
思想传递:3分
知识深度:7分
知识广度:3分
实用性:3分
章节划分:5分
结构布局:9分
新颖与独特:4分
情感共鸣:5分
引人入胜:4分
现实相关:4分
沉浸感:9分
事实准确性:7分
文化贡献:8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