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汇书屋 -人、国家与战争
本书资料更新时间:2025-01-09 19:49:39

人、国家与战争 下载 pdf 电子版 epub 免费 txt 2025

人、国家与战争精美图片
》人、国家与战争电子书籍版权问题 请点击这里查看《

人、国家与战争书籍详细信息

  • ISBN:9787208107076
  • 作者:暂无作者
  • 出版社:暂无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12-7-1
  • 页数:201
  • 价格:32.00元
  • 纸张:暂无纸张
  • 装帧:暂无装帧
  • 开本:暂无开本
  • 语言:未知
  • 丛书:暂无丛书
  • TAG:暂无
  • 豆瓣评分:暂无豆瓣评分
  • 豆瓣短评:点击查看
  • 豆瓣讨论:点击查看
  • 豆瓣目录:点击查看
  • 读书笔记:点击查看
  • 原文摘录:点击查看
  • 更新时间:2025-01-09 19:49:39

内容简介:

本书围绕“战争的主要根源是什么”这一核心问题作了深入探讨,提出了著名的战争根源的三个概念,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消除战争、实现和平的对策。


书籍目录:

推荐序

中文版前言

2001年版序言

1959年版序言

第一章 导论

第二章 第一种意象:国际冲突与人类行为

第三章 第一种意象的一些含义:行为科学与减少国家间的暴力

第四章 第二种意象:国际冲突与国家内部结构

第五章 第二种意象的一些含义:国际社会主义及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第六章 第三种意象:国际冲突与国际无政府状态

第七章 第三种意象的一些含义:经济、政治和历史的例证

第八章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介绍:

暂无相关内容,正在全力查找中


出版社信息:

暂无出版社相关信息,正在全力查找中!


书籍摘录:

暂无相关书籍摘录,正在全力查找中!


在线阅读/听书/购买/PDF下载地址:


原文赏析:

暂无原文赏析,正在全力查找中!


其它内容:

书籍介绍

本书围绕“战争的主要根源是什么”这一核心问题作了深入探讨,提出了著名的战争根源的三个概念,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消除战争、实现和平的对策。


精彩短评:

  • 作者:Openureyes™♪♬♪♬ 发布时间:2010-07-29 14:36:15

    我爱八卦;

  • 作者:韩楚风 发布时间:2015-04-14 22:28:06

    花了一个礼拜读完。作者的意思大概是战争的根源有三个,人性的不完美,国家内部政治的所有状况和国际体系的结构。任何认为战争的根源是上述其中之一或者别的的单一根源的都是不对的。只有将这三个根源(作者称其为意象)结合在一起,才是真正的战争的根源。(好像废话哦)。作者的论证是细密的,用了文献分析的方法通过挨个反驳单一根源论来证明自己的观点。由于文献综述贯穿全书,以至于对其引用的文献缺乏基本的了解,从而在阅读顺畅度和理解度上大打折扣。这大概也是学术作品和教材的最大不同。

  • 作者: 发布时间:2014-11-22 17:42:36

    博士论文就这么牛了!三个意象:人、国家、体系,其实沃尔兹重点批评了前两种意象,这本著作也为后来的结构现实主义的建构打下了基础。PS:本书中,被沃尔兹严肃批评的学者多达2位数,看的太过瘾了。

  • 作者:酸奶兔 发布时间:2014-10-21 00:37:54

    HI280

  • 作者:ourmfzh 发布时间:2013-03-11 22:58:23

    写得真好,好久没看这么过瘾的国际政治书了。非常本源的理论拓展。

  • 作者:Vin Silencer 发布时间:2020-06-16 17:45:29

    后来才知,这本书是沃尔兹在三十五岁时改编的自己的博士论文(无能地看看自己)。能在如此阶段用三种“意向”(image)搭建分析战争起源,甚至国际政治行为的理论基础实在令人惊叹。其中最令人叹为观止的是用政治哲学的基础来评估各个层次的解释力,至今也不是很多人敢讲应然于实然研究画上等号吧。年纪轻轻的鸿鹄之志令我无限向往于钦佩,天知道他是如何找到那一份研究的动力,偶尔想想还是自己太过渺小罢。(虽然还没整理笔记)。


深度书评:

  • 冲突的根源:三种意象的结构性之恶

    作者:上网冲浪学教授 发布时间:2020-06-30 18:29:27

    偶然的事件将在特殊性中产生,这本身并非偶然而是必然。 ——黑格尔

    肯尼兹·华尔兹教授通过回顾和分析政治学史中有关“战争根源”主题的探讨,发现只有在“人性或人的理性”、“国家体系”以及“国际社会”三种意象(层次)的综合分析框架下才能解释“战争爆发的根源”这一问题。华尔兹教授得出结论:由于在无政府的国际社会中,国家是自助的,因此普遍意义上的战争的爆发是一个必然的事件。而具体的战争爆发是一个偶然事件,其中人的因素和国家体系的因素则是一种特殊性因素。

    全书共可分为五个部分。第一个部分是导论部分,是“战争根源”主题的引入和全书的总括。第二部是探讨“人”、“国家”和“国际社会”三种意象,包括第二到第七章。其中,每两章讨论一种“意象”,并就每一种赋以具体实例给予印证(行为科学家、社会主义者、欧洲均势)。

    一、 本书主要内容的回顾与总结

    导论部分是作者对于全书的总概,也是对全书写作思路的简介。作者首先指出,探寻战争的根源、保持国际和平是国际关系最根本、最核心的问题。作者回顾了学界对于该问题的探讨,并根据“战争根源所关注的意象”不同,对学者的观点进行了分类。此外,作者还反思了“假设—检验”的经验主义方法论存在的缺陷和不足,反对单一因素解释论,而是强调三种意象的结合。

    第一种意象是“人”的意象。

    有一类学者认为国家之间之所以不断爆发战争的原因在于人的不完善。人的因素包含两个方面,一是对于人性的探讨,二是对于人的理性的探讨。圣·奥古斯丁、尼布尔和摩根索都将认为人的自我保全的冲动、权力/占有欲或其他人性之恶造成了人与人之间的冲突。斯宾诺莎则是持一种二元论观点,他认为人面临着理性与情感的冲突,而每一次情感都战胜了理性。需要值得注意的是,华尔兹教授在后文中指出这种对于人的缺陷的探讨,都是建立在霍布斯所假设的“自然状态”,一个在没有权威的情况下,人人为敌的状态。并理所当然的将社会中观察到的人性视为“自然状态”下的人性。

    对于人的缺陷的共识而提出的救世方案分化出来了乐观主义和悲观主义者。前者认为人的缺陷并不是不可以克服的,“只要人类自身能够被改变,战争便可消弭于无形。”持这类观点的学者,神学家提出要建立基督教共同体社会,而一些行为科学家,则提出了各种幼稚且滑稽的和平主义方案:增进不同民族文化的相互理解、教育大众、剔除领导精英潜在的战争倾向等。需要指出的是,相信人的单元层次可以趋向完美的这种乐观主义心理也延续到了后来关注第二种、第三种意象的学者(他们同样认为本单元层次可以趋向完美),事实上成为了自由主义的哲学底色。与此相反,由于对人的彻底失望,转而走向了“政治性妥协”的救世方案,这成为了现实主义的底色。

    第二种意象是关于“国家”的意象。

    关注这类意象的学者认为“战争爆发的根源”是由于国家内部的结构性(体制性)因素所致,是屈服于国内政治压力的行为。因此,这类学者采用道德主义的方法把国家区分为“好”与“坏”两种(通常认为民主国家是“好”的,专制国家为“恶”),同时也将战争区分为正义与非正义两种。因此转而提出的救世方案是致力于消灭国家中导致战争的结构性因素。也便由此分化出了持利益和谐论的自由主义者和激进的马克思主义者。

    对于前者,华尔兹认为他们是从人—社会—国家的逻辑来理解战争的。华尔兹对于自由主义观点的批判与卡尔在《20年危机》中的批判无甚区别,即从亚当·斯密的古典自由经济和谐论、边沁功利主义的利益自然和谐论到康德的民主和平论进行反驳。与卡尔不同的是,华尔兹不仅加入了对穆勒的批判,还以穆勒思想的变迁为例,证明了自由主义者同样得出了国家/政府对于个体限制的必要性结论(但目的是为了维系自由社会),从而引向了国际社会应当有无权威的话题。

    对于实现国内政治变革,以谋求人类和平的途径方面,自由主义者们又分化为了以康德、科布登和布莱特为代表的不干涉主义,和以潘恩、马志尼和威尔逊为代表的干涉主义。前者设想的是国家自我趋于完善以至于康德所设想的世界政府是没有强制性权威的,国家都遵守普遍的道德戒令。后者则主张“好”的国家要率先垂范,必要时可以先发制人,采用武力攻击“坏”的国家。

    对于马克思主义者而言,消除国家“恶”的政治因素的方式乃是通过无产阶级革命。传统的马克思主义者认为当实现社会主义之时,即是国家消亡之日,也就无所谓战争。这其中隐含的逻辑是国际无产阶级利益的自动和谐。但这一逻辑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前第二国际的会议中陷入了尴尬处境。欧洲各国的无产阶级政党在实践中转向了对祖国参战的拥护,宣传是正义的防御战争的同时,将德国社会民主党当作为战争替罪羊。此后,考茨基为代表的修正主义者转向了渐进性改革,并否认无产阶级间的利益和谐,列宁则认为问题的本质在于领导阶层的纯洁性问题。

    第三种意象是“国际社会”的意象。

    华尔兹在从第二种意象对自由主义的批判中得出了在缺乏权威的状态下,利益不能自动和谐的结论。因此,在同样没有权威的无政府的国际社会中,国家间必然会有利益冲突而不能自动和谐。华尔兹首先用民族主义理论、权力的自我构建理论和“国际社会中的敌意”三种说法来论证国家何以被视为代表国内普遍意志的单元行为体。又借用卢梭的理论驳斥了霍布斯关于自然状态下的人性假设,而指出这是社会习得性的结果,人的冲突本质上是社会行为的冲突。因此,华尔兹认同卢梭并得出结论:只要国家存有维持生存以外的目标追求,就必然导致战争冲突,这是无政府的国际环境决定的,而与人是否理性、国家的“好坏”无关。但后两者因素起到了特殊的作用。

    最后,在对冲突必然性的思考中,华尔兹关注到了国家的行为策略实际上是受到其他国家行为策略的影响的,从而引入了博弈论的观点,并以关税、国际贸易和欧洲政治均势三个案例说明。此外,华尔兹并不认同所谓的核武器的“恐怖平衡”,而悲观地预测战争迟早来临。

    二、 本书的哲学:乐观主义、悲观主义与理性主义

    现实主义和自由主义常常被视为国际关系学中最为主要的两大阵营。尽管本书从表面上看依然有鲜明的作者对于自由主义观点的批驳。但事实上华尔兹从广泛的政治学著作阅读中发现现实主义与自由主义更为根本的差别不在于对人性的界定,而是一种乐观主义和悲观主义情绪的区分。

    自由主义者用一种乐观心态认为人与国家的两个单元层次本质上都可以趋于完美,是不断进步的。不管是采用教育、舆论、改革的方式,还是采用干涉的方式。马克思主义代表的激进主义思潮则更进一步,他们同样坚信历史进步论,只不过是采用革命的方式来加速彻底解决这一问题。

    现实主义者则陷入了完全悲观的情绪,他们既不相信对人的任何改造,也不相信人会有自我进步的可能,国家政治的改革对于世界和平与否不是决定性的。现实主义者要求认清权力政治的现实和武力的必要性,并通过均势的方式来稳固和平。因此从这个角度来说,现实主义者极大可能是循环历史观的信奉者和经验主义者。

    从华尔兹在第一种意象中对于行为科学家“和平主义方案”的批判,我们可以看到他对旧式理性主义的反感。这种旧式理性主义是启蒙运动以来的历史进步主义的乐观情绪和机械唯物论的产物,并在心理学、精神病学、以及各种自然科学方法同社会科学的结合过程中膨胀起来了。这种旧式的理性主义天真地认为只要知道现象的根源,就可以“控制”乃至消灭原因。甚至只要经过科学地调查统计和严密分析,就可以通过设计一套完美无瑕的理论方案代替现有的社会秩序。

    反讽的是,华尔兹对于博弈论的关注似乎表明他不是一个简单的经验论者。但是博弈论却是典型的数学与社会科学结合的结果,并在此后不断发展,将行为策略数值化,以及衍生出各种博弈模式,而这是否又是华尔兹教授当初所设想的国际关系解释呢?

    三、 华尔兹的写作方法及理论的创新之处

    该书中华尔兹教授提及的学者数量多达几十位。华尔兹并不像传统的国际关系学者通过对既往历史案例分析的方式来总结经验(摩根索),或者是像卡尔一样通过批判来得出结论(但二者也有相似之处)。而是以一种辩证视角,通过诠释学的方式:再表达自己观点之前,先介绍他所反对的学者们的观点,并通过梳理他们观点的变迁、或是缺陷与自相矛盾来起到“以子之矛,攻子之盾”的效果。然后再借用自己所支持的学者的观点与之比较,来达到解构传统理论的目的。

    因此我们可以看到,本书作为作者博士论文的修改版,大量的篇幅都是进行文献综诉,仅在每章篇末和结论部分提及的自己的意见,也未能构建一个新的系统的理论框架。但是华尔兹的创新之处在于,他通过梳理既往的学术史,发现了隐藏在政治学历史中的国际关系理论线索,即对“人”、“国家”与“国际社会”意象的不同关注。从而为今后研究国际关系提供了层次分析法的视角,这无疑是具有开创性意义的。

    如果说爱德华·卡尔给出的是研究国际关系的现实主义立场,汉斯·摩根索给出的是国际关系研究涉及的对象领域,那么肯尼兹·华尔兹给出的则是站在现实主义立场,观察研究国际关系的“眼睛”。

    PS:据说后来华尔兹教授也被diss挺多的,果然,“黑人者,人必黑之。"

  • 沃尔兹:《人、国家与战争》读书笔记(修订版)

    作者:诚明 发布时间:2022-04-14 18:56:35

    一、主要内容

    沃尔兹本书所希望解决的问题是,战争的根源是什么。在他看来,我们可以通过三个意象或分析层次,也就是人类行为、国家内部结构和国际无政府状态作出分析。

    1. 第一意象:人类行为。

    按照第一意象,战争最重要的根源在于人的本性和行为,诸如自私、愚蠢、占有欲、好战心等人的邪恶本性或不适宜行为的存在导致了战争。因此,要想建立一个更为和平的世界,就必须改造人。如果人性之善得以普遍化,战争就能够消除。奥古斯丁、斯宾诺莎、尼布尔和摩根索等人是代表人物。这一阵营中存在乐观主义和悲观主义两种倾向。乐观主义者认为,人性本是善的,人类社会从根本上是和谐一致的,故而人们可以通过教育等方式改造人性,实现人的自我完善,从而达到永久和平。但他们表现出一种政治上的幼稚,结果建造更美好世界的努力最终都归于无效。悲观主义者打破了其幻想,而是相信人性本恶,且固定不变,这就意味着国家间的冲突与战争不可避免。他们把和平看作目的,又是乌托邦,这种矛盾的态度使得他们破论有余而建设不足。在沃尔兹看来,人性在导致战争方面是起作用的,但其本身并无法解释战争与和平。在后来的《国际政治理论》中,他更是不再把人性作为重要的分析因素,因为人性难以检测,背离了理论科学性的要求。

    2. 第二意象:国家内部结构。

    根据第二意象,国家内部结构是理解战争与和平的关键。好的国家都会和平相处,坏的国家则常常处于战争状态。因此,国内改革是实现世界和平的坚实基础。如自由主义者的民主和平论认为,民主国家之间从不或很少发生冲突;即使它们之间发生冲突,彼此间也不大会使用武力或以武力相威胁,因为这有悖于民主的原则和理性。相反,专制政权则是好战的,这往往导致国家间的冲突与战争。又如马克思主义者认为,资本主义国家导致战争,社会主义带来和平。国际冲突或战争主要是帝国主义国家为了瓜分和重新瓜分殖民地,争夺世界霸权而进行的,这是资本主义进入垄断阶段的必然产物。沃尔兹认为,坏的国家导致战争的命题在广泛意义上是正确的,但其对应的另一面,即好的国家意味着世界和平则是令人怀疑的。一方面,我们并不能就好的国家的标准达成共识,且即便达成共识,国家的完善与个人的完善同样是不可能的。另一方面,国家的行动与国际政治环境密切相关,我们必须考虑国际环境的影响。这就有必要引入第三意象,也就是国际无政府状态。

    3. 第三意象:国际无政府状态。

    按照第三意象,战争的根源在于国际无政府状态。由于国际政治中并不存在一个超越诸国家的政府,也没有约束各个主权国家的法律体系,自治的国家都以它所认为的最好的方式追求自身利益,武力是实现国家对外目标的有效手段,因此冲突或战争是不可避免的。可以说,只要无政府状态继续存在,主权国家间就可能发生战争,自生自发的和谐并无可能。以国际政治中均势为例,正是在无政府状态下,各国都不希望使潜在的敌人实力过于强大,所以才不断寻求结盟、拉拢盟友,从而形成“均势”局面。如伯罗奔半岛战争中,战争爆发的表面原因似乎是雅典人对整个希腊,特别是对斯巴达联盟所采取的不义行动,他们在海战中帮助柯林斯的殖民地攻击柯林斯人。但真正的原因却是雅典人的日益强大引起了斯巴达人的不安,这破坏了古希腊世界的均势局面,从而迫使后者发动了战争。两次世界大战同样是对均势的绝佳注脚:一战爆发是因为均势的建立对利益的结构性冲突于事无补,二战爆发则是由于绥靖主义者们妄图无视均势,结果反倒将其推向了战争的深渊。

    在此基础上,沃尔兹对三种意象的关系予以阐述。在他看来,第三意象说明了世界政治的体系基础。但是,若没有第一和第二意象,就不可能了解决定决策的力量,二者说明了世界政治中的诸力量,但若没有第三意象,就不可能估计这些力量的重要性或预测其结果。他强调充分阐释国际政治,就得把第三意象视为一种结构,其他两个层次上的根源正是在这一结构之内起作用的。不过他也指出,第三意象意味着世界政府是根除战争的良方,这一推论在逻辑上虽无懈可击,但实践中却行不通。第三意象实际上提供的同样是乌托邦的解决方案。

    二、创新意义

    1. 方法论层次。

    首先来看方法论层次。沃尔兹事实上把层次分析引入到国际政治领域。如其所言,为回答战争根源的问题,人们可以从政治哲学中找到答案,但诸答案之间种类繁杂、相互矛盾。因此,他通过层次分析的方式,把战争的起源划分为三个意象:人类行为、国家内部结构和国际无政府状态,并着重于国际体系层面,这就为研究者提供了一种建立国际政治诸变量之间关系的工具,有效弥补了传统现实主义分析层次混乱的弊端,使国际关系研究更趋科学化。1961年,戴维··辛格发表《国际关系中的层次分析问题》,把层次分析法作为国际关系研究的方法论予以讨论,此后这一方法得到进一步完善和发展,其科学性程度也得到进一步提高,成为国际关系方法论的重要内容。

    2. 理论层次。

    在理论层次上,沃尔兹提出了体系理论。传统现实主义者同样注意到国际体系对国家间战争与和平的影响。如在《国家间政治》中,摩根索即强调均势对国家之间的关系、国际格局的稳定、国际结盟的变化有着重大影响。但是在具体论述中,国际体系只是被视为诸原因之一,且这一因素与国家层面的因素相混杂,并未形成真正的科学理论体系。沃尔兹在对传统现实主义的继承和批判基础上,详尽分析了国际体系的特征,明确提出国际无政府状态是国家行为体之间存在冲突或战争的最主要因素,并把国际体系结构作为分析国家冲突与战争的自变量,国家行为则是因变量,由此建立起系统的国际体系理论。此后在《国际政治理论》中更是发展出结构现实主义,这相对于传统现实主义更具有科学性。

    三、论点检讨

    (一)赞同的论点

    在我看来,沃尔兹的《人、国家与战争》一书中最具有说服力的论点有二:

    1. 首先是他对把战争起源归因于人性的批评,方法和理论更具有科学性,我们可以在与摩根索的对比中更好理解这一点。在《国家间政治》中,摩根索提出其现实主义六原则,第一点即政治受到根植于人性的客观规律的支配。为了改良社会,必须首先理解社会赖以存在的规律,这些规律的作用不受人的好恶所支配,不会因为人的挑战而改变。但沃尔兹则明确指出,人性是无法测量、难以验证的东西,把它作为国际关系的第一推动会使得学科失去科学性,于是转而强调国际冲突或战争的根源在于国际体系的无政府性,国际体系结构成为最主要的因素,相对于传统现实主义,沃尔兹的国际体系理论更为简洁、严密、系统,能够对国际政治提供更准确的描述,解释力也更强。

    2. 其次在于质疑好的国家能够导向世界和平的命题。国家内部结构决定战争与和平的说法由来已久。如康德在《永久和平论》中曾提出永久和平的三项正式条款,其中第一条款即每个国家的公民宪法应当是共和制的,共和政体赋予了国家以和平本性,因为在非共和制下,元首并非国家成员而是国家的拥有者,他可能由于微不足道的原因草率决定开战。相较而言,共和政体中和战取决于公民的同意,由于他们是战争一切苦难的主要承担者,因此对战争的发动必定非常慎重。沃尔兹则有力指出国际体系结构对国家行为的决定性影响。相对于传统的、从处于相互作用的个人或国家那里找寻战争的原因,把因果关系看作单向的做法,其学说既注重单位层次,又注重结构层次,从而更具有系统性和说服力。

    (二)反对的论点

    1. 人的层次。

    不过沃尔兹对三种意象的论述存在若干问题,我们首先来看第一意象,也就是国际冲突与人类行为。沃尔兹把这一意象的观点概括为人的固定本性或不适宜行为导致了战争。但“固定的人性”这个术语太过含混,他看作代表性人物的奥古斯丁、斯宾诺莎等人都未简单地认为存在不可变的人性,这一批评至多只能限制在国际关系学科史的范围内,否则就有打稻草人之嫌。另一方面,沃尔兹对人类行为的理解也过分聚焦于宏观的人性角度,而未能对微观的决策者角度予以重视,至多是在讨论拉斯韦尔等行为主义者的“预防政治学”时,附带检讨了通过心理学和社会学的科学知识改造领导人的人性,以期遏制国家间冲突与战争的方案,这就对人类行为作出了过于窄化的理解。后来的学者对微观层面予以更为细致的分析,不仅更注意决策者的重要性,还区分了决策者角色和决策者个人,前者指涉的是决策者的职务,后者指涉的是决策者的性格、价值观念等纯属于个人的因素,这就使得层次分析法更为具体、细致,而非止于笼统讨论固定人性及其改造。

    2. 国家层次。

    在对第二意象的批评中,沃尔兹正确了批评了好的国家必然导致和平这一命题,转而强调国际体系结构对国家行为的决定性影响,但这也导致他对国家的处理过于简化, 这一缺陷更为明显地体现在他后来的《国际政治理论》一书中。沃尔兹采用了还原主义的路径,把国际系统看作结构和互动单元所组成的,其中结构是全系统范围内的组成部分,使得系统能够被视为一个整体,它必须根据系统各个组成部分的排列及其排列原则来界定,这主要包括三个方面:排列原则上,国内系统是集权制的、等级制的,国际系统各部分的关系是平等的,没有政府的;功能特性上,国家作为基本单元,功能基本相似;能力分配上,抽象掉国家的一切特质及其具体联系,只考虑能力分配状况和国家间秩序的类型。在这里,国家层面被简化为同类的、功能相似的行为体,假设所有国家以同样方式看待自己的利益,并以同样的方式行动,同时假定权力是理解国家行为的唯一出发点,这种“桌球现实主义”的主张忽略了国内价值、文化和制度的影响,窄化了第二意象内容的丰富性。

    3. 国际体系层次

    。沃尔兹只注意到国际体系结构对国家行为的影响,却忽略了国际制度等因素对国家利益界定的影响,未能对国际进程因素予以充分重视。国际社会诚然处于无政府状态,不过这并不意味着它一定导致无秩序,而完全可以是无政府但有序的社会,无政府状态并非国际冲突的充要条件。即便作为国际政治基本单位的国家是自利的,但是国际制度的存在能够有效解决自利困境。在《霸权之后》一书中,基欧汉对国际制度的作用做出精要的讨论。所谓国际制度,指的是一系列持久的、相互联系的正式和非正式规则,它们能够规定国际政治行为体的角色、限制其行动,塑造其预期。在国际政治中,国际制度能够明确国家的法律责任,降低国家间合作的交易成本,减少不对称信息、道德风险和不责任的行为对协议达成造成的阻碍,惩罚博弈中的背叛和欺骗行为,由此促进并稳固国家间的合作,实现各方受益最大化,确保国际体系稳定。正是由于国际制度的作用,无政府状态下同样存在秩序,自利的民族国家间也可以计算成本-收益而达成合作,而非必然走向冲突或战争。

    除此之外,沃尔兹忽略了国际互动,且未能对观念或文化因素予以足够重视。温特指出,“个体主义、物质主义和对国际互动的忽略构成了新现实主义结构主义的核心成分。”所谓物质主义强调的是社会基本事实在于物质力量,理念主义则强调观念的重要作用,相应二者分别重视因果关系和建构关系。所谓个人主义,指的是结构能对施动者的属性产生因果关系影响,整体主义则认为体系结构既有因果作用,也有建构作用。沃尔兹的体系理论遵循的是个人主义、物质主义,结果他把无政府状态看作国际体系固有的东西。实际上,无政府状态是国家造就的,是行动者在互动的社会实践中建构起来的社会状态,它不仅仅是物质性的存在,更是文化、观念的结构。这就意味着无政府状态本身是可变的,且不只有霍布斯状态这一种类型,国家在互动中可以有着多种路径和方式,无政府状态也存在多种逻辑,如洛克文化、康德文化等。国家间的互动或进程应当被纳入体系理论的考虑范围,且体系就是行为体互动时被建构起来的,不能把无政府性看作国际关系的第一推动。

    四、问题

    亨廷顿认为,沃尔兹的理论假设它在整个历史上一直是有效的,但正因为如此,它忽略了冷战期间和冷战后国家界定自身的方式即存在显著差异,故而未能有效对冷战的爆发及冷战后世界政治提供有效的解释。换言之,其体系理论是共时性的,但国际政治的历时性特征又非常明显,国际体系和国家都是历史发展的产物,这就出现了某种错位。那么,我们该如何看待历史在国际关系理论中的位置呢?

    参考文献

    沃尔兹:《人、国家与战争:一种理论分析》,倪世雄等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91年。

    Kenneth N. Waltz,

    Man, the State, and War: A Theoretical Analysis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2001).

    Kenneth N. Waltz,

    Theory of International Politics

    (Reading, MA: Addison Wesley Publishing Company, Inc, 1979).

    Robert O. Keohane,

    After Hegemony: Cooperation and Discord in the World Political Economy

    (Princeton: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84).

    Samuel Huntington,

    The Clash of Civilizations and the Remaking of World Order

    (New York: Simon & Schuster, 1996),

    J. David Singer,

    "The Level-of Analysis Problem in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World Politics, Vol. 14, No.1, 1961, pp. 77-92.

    汉斯·摩根索:《国家间政治:权力斗争与和平》,徐昕等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

    亚历山大·温特:《国际政治的社会理论》,秦亚青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

    康德:《永久和平论》,收入《康德历史哲学论文集》,李明辉译注,联经出版事业有限公司,2013年。

    秦亚青:《权力·制度·文化:国际关系理论与方法研究文集》,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


书籍真实打分

  • 故事情节:9分

  • 人物塑造:3分

  • 主题深度:7分

  • 文字风格:5分

  • 语言运用:9分

  • 文笔流畅:8分

  • 思想传递:8分

  • 知识深度:4分

  • 知识广度:4分

  • 实用性:4分

  • 章节划分:8分

  • 结构布局:7分

  • 新颖与独特:8分

  • 情感共鸣:6分

  • 引人入胜:5分

  • 现实相关:3分

  • 沉浸感:7分

  • 事实准确性:6分

  • 文化贡献:8分


网站评分

  • 书籍多样性:5分

  • 书籍信息完全性:6分

  • 网站更新速度:4分

  • 使用便利性:5分

  • 书籍清晰度:9分

  • 书籍格式兼容性:3分

  • 是否包含广告:5分

  • 加载速度:4分

  • 安全性:7分

  • 稳定性:5分

  • 搜索功能:3分

  • 下载便捷性:6分


下载点评

  • 盗版少(648+)
  • 无盗版(663+)
  • 品质不错(325+)
  • 藏书馆(556+)
  • 差评(86+)
  • 内涵好书(174+)
  • 好评多(138+)

下载评价

  • 网友 冯***丽: ( 2024-12-12 15:45:24 )

    卡的不行啊

  • 网友 苍***如: ( 2024-12-26 08:15:16 )

    什么格式都有的呀。

  • 网友 敖***菡: ( 2024-12-26 03:44:46 )

    是个好网站,很便捷

  • 网友 印***文: ( 2024-12-11 01:38:30 )

    我很喜欢这种风格样式。

  • 网友 谢***灵: ( 2024-12-31 06:41:53 )

    推荐,啥格式都有

  • 网友 康***溪: ( 2024-12-23 13:02:48 )

    强烈推荐!!!

  • 网友 利***巧: ( 2024-12-29 04:00:09 )

    差评。这个是收费的

  • 网友 饶***丽: ( 2024-12-23 19:58:21 )

    下载方式特简单,一直点就好了。

  • 网友 冯***卉: ( 2024-12-15 05:40:09 )

    听说内置一千多万的书籍,不知道真假的

  • 网友 师***怡: ( 2024-12-20 11:48:29 )

    说的好不如用的好,真心很好。越来越完美

  • 网友 堵***格: ( 2024-12-31 21:03:37 )

    OK,还可以

  • 网友 田***珊: ( 2024-12-17 05:18:21 )

    可以就是有些书搜不到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