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汇书屋 -证券法苑(第三十一卷)
本书资料更新时间:2025-01-09 19:45:57

证券法苑(第三十一卷) 下载 pdf 电子版 epub 免费 txt 2025

证券法苑(第三十一卷)精美图片
》证券法苑(第三十一卷)电子书籍版权问题 请点击这里查看《

证券法苑(第三十一卷)书籍详细信息

  • ISBN:9787519758417
  • 作者:暂无作者
  • 出版社:暂无出版社
  • 出版时间:暂无出版时间
  • 页数:542
  • 价格:暂无价格
  • 纸张:暂无纸张
  • 装帧:暂无装帧
  • 开本:暂无开本
  • 语言:未知
  • 丛书:暂无丛书
  • TAG:暂无
  • 豆瓣评分:暂无豆瓣评分
  • 豆瓣短评:点击查看
  • 豆瓣讨论:点击查看
  • 豆瓣目录:点击查看
  • 读书笔记:点击查看
  • 原文摘录:点击查看
  • 更新时间:2025-01-09 19:45:57

内容简介:

中国证监会、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于2020年4月24日发布并实施了《关于推进基础设施领域不动产投资信托基金(REITs)试点相关工作的通知》,宣告了中国公募REITs的诞生。国家发改委于2020年7月31日发布了《关于做好基础设施领域不动产投资信托基金(REITs)试点项目申报工作的通知》,8月6日证监会发布《公开募集基础设施证券投资基金指引(试行)》。2021年1月,沪深两所也发布了主要的配套业务规则。由此,我国公募REITs的基本制度规范已经初步建立。202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明确提出“推动基础设施领域不动产投资信托基金(REITs)健康发展,有效盘活存量资产,形成存量资产和新增投资的良性循环”,标志着基础设施REITs已成为提升投资效率、促进投资合理增长的重要手段。为了深入探讨公募REITs的运行逻辑、法律框架和配套制度安排,助力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强化资本市场服务实体经济能力,《证券法苑》就公募REITs开展了专题征稿,组织各界对REITs市场进行深入研讨。本卷《证券法苑》集中收录公募REITS相关很好论文13篇,分为5个栏目。此外,还就“债券市场法制”“证券诉讼制度”两个受到市场关注的主题分别设置了栏目;很后,本卷继续设置“金融司法案例评注”专栏,推动对金融司法典型案例和司法政策的深入分析和研究。


书籍目录:

暂无相关目录,正在全力查找中!


作者介绍:

暂无相关内容,正在全力查找中


出版社信息:

暂无出版社相关信息,正在全力查找中!


书籍摘录:

暂无相关书籍摘录,正在全力查找中!


在线阅读/听书/购买/PDF下载地址:


原文赏析:

暂无原文赏析,正在全力查找中!


其它内容:

书籍介绍

中国证监会、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于2020年4月24日发布并实施了《关于推进基础设施领域不动产投资信托基金(REITs)试点相关工作的通知》,宣告了中国公募REITs的诞生。国家发改委于2020年7月31日发布了《关于做好基础设施领域不动产投资信托基金(REITs)试点项目申报工作的通知》,8月6日证监会发布《公开募集基础设施证券投资基金指引(试行)》。2021年1月,沪深两所也发布了主要的配套业务规则。由此,我国公募REITs的基本制度规范已经初步建立。202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明确提出“推动基础设施领域不动产投资信托基金(REITs)健康发展,有效盘活存量资产,形成存量资产和新增投资的良性循环”,标志着基础设施REITs已成为提升投资效率、促进投资合理增长的重要手段。为了深入探讨公募REITs的运行逻辑、法律框架和配套制度安排,助力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强化资本市场服务实体经济能力,《证券法苑》就公募REITs开展了专题征稿,组织各界对REITs市场进行深入研讨。本卷《证券法苑》集中收录公募REITS相关很好论文13篇,分为5个栏目。此外,还就“债券市场法制”“证券诉讼制度”两个受到市场关注的主题分别设置了栏目;很后,本卷继续设置“金融司法案例评注”专栏,推动对金融司法典型案例和司法政策的深入分析和研究。


精彩短评:

  • 作者:狼的草稿 发布时间:2020-07-21 07:02:11

    好惨一女子:夏晓曦。体验了28种不同的死法。用生命在为我们科普生活中的陷阱。大家要珍惜生命啊

  • 作者:闫养云 发布时间:2019-10-26 14:54:46

    过了两年重读,结合今年看过的催眠、中医、藏密、气功等,更容易接受和理解。1.二作本人作为《秘密》作者之一怎么还在努力向“科学”看齐呢?澄清安慰剂效应那部分很奇怪,这不仅不用澄清,反而是意念/精神/心灵力量的广为人知的一个例证,科学界真的没人看出这其中的逻辑bug么?应该是不愿意承认吧,只会把这些归为迷信,醉了。2.中文副标题很好,“潜意识”三个字应该大写加粗居中,可惜书里没怎么讲潜意识,反而还努力排除这个方法是心理暗示作用,我对班·琼森表示无语。另,因为一作是基督徒,也明确表示相信这个治疗密码是上帝对他祈祷的回应,且这俩人肯定不知道中国的(广义)气功早几千年就有这些很系统的理论体系,也不懂潜意识冥想啥的,所以并不真的懂自己发现的这个密码,但又要让大家相信,故只能尽力向现代科学/西医靠拢

  • 作者:绿的心 发布时间:2014-10-23 23:31:55

    书本身不错,有一部分翻得很语死早,我都不知道是该骂还是该同情被拉来翻译的人了……

  • 作者:Pazaka 发布时间:2015-11-22 13:28:04

    有人觉得余秋雨写的文字很作,有人则觉得句句珠玑,元芳,你怎么看?

  • 作者:ixab35 发布时间:2008-07-15 11:49:30

    垃圾

  • 作者:—Bergamot 发布时间:2019-01-08 09:59:54

    对于大四将要毕业的我,这本书可谓来得正是时候:实用且便于迅速上手的讲授,让任何一个18-60岁的中产对身边的保险有一个鸟瞰而又细致的把握;最让人肃然起敬的是,作者虽为互联网保险业从业者,但在本书中没有任何推销和广告,取而代之的是完完全全从读者的角度、站在读者的立场对于怎么买、买什么、有什么技巧进行阐述,是家里进行保险资产配置的必备入门工具书。


深度书评:

  • 表面上是育儿书,但关键看你怎么读

    作者:离河 发布时间:2021-03-30 02:04:17

    此书甚好。因为看这本书今天的节奏都打乱了,但是是值得的。主要提三个点:

    1、正反结合式学习。什么意思呢?学沟通,既要看教“倾听”的,也要看教“说话”的;求职,既要看面试技巧,也要看HRD宝典;自我成长,既要站自我的角度,看外界对自己的影响,也要站父母的角度,看教育如何作用于小孩。这样去学习,认识才能全面、立体。这本书补充了常见的心理学书籍所缺失的父母视角。

    2、这个被补充的,所谓的父母视角到底意味着什么呢?意味着你终于可以理解曾经觉得“不对”,但又“说不出哪不对”的情况,你终于明白“我特么到底经历了些什么”,你有了一杆标尺可以去观察自己的过去了,你会发现一些你以为的自我凸显的“个性”其实是外部环境施加的“烙印”,你所以为的“我想要”实际并没有经过你意志的审视,你以为自己已经全然不同,然而仍是你童年的傀儡。原生环境不光制造了你“发现不对”的那部分,还制造了你“没发现不对但其实是不对”的那部分。很有意思。举例说明:

    小时候,容易被教育“要嘴甜”,但跟陌生大人(包括相对陌生的亲戚)说类似“XX好”之类的话就很抵触——因为确实没这个意愿。但是你不说,好像确实也不礼貌。礼貌是你认同的,自己的感觉也是你认同的,这就冲突了。那么矛盾点在哪?矛盾点在于父母。父母在感谢别人的时候,就不是真心实意在感谢,有一种莫名的纠葛在里面,这就是一种虚伪的示范。但小孩不懂啊。小孩没有受社会的污染,感受与行为,心与口,都是统一的,所以这个矛盾是大人制造的矛盾。这样的矛盾还有很多。幼小的儿童在无知的情况下被动承受了太多不该承受的东西,同时又没有被事后修复,所以才会演化出种种扭曲的应对模式。另一个例子则是如果小孩被大人强加了太多意志(国内常见),那么可能很难跟权威人士合作,或者容易成为“独裁者”,这点也很有体会。我据此推测我对“专业”性的追求可能有这方面的原因。专业对应的其实是“更对的道理”,而“讲自己的道理”就是小孩应对大人意志的常见模式。当别人比你更权威,并用这种权威来要求你的时候,就容易唤醒身体中那种被支配的感觉并产生应激模式。对观点的过分看重也是同一个道理(网络口水战常见)。看重观点,追求成就,其实是同一个逻辑:童年缺乏关注。你的感受没人在乎,你的想法没人在乎,所以就会一直追求发出自己的声音,追求别人的注意力。完美主义也是这样一种情况,武志红从力量维度和关系维度解释了这个问题——因为在关系上没有被充分接纳,所以就被挤出到力量上来追求接纳,但我感觉是过度简化了。

    3、交流技巧。不同于《非暴力沟通》一类的原则讲述,本书的场景更具有启发性。怎样跟孩子交流绝对是一项需要练习的技能,而且这项技能是一个结构:不光包含了”怎么说“,还包含了”怎么才能说出口“。比如,虽然知道现在应该平心静气跟孩子说,但是,“就是气得不行想骂人”——这种情况也是很常见的。所以,书中提供的一些见地就显得尤为重要了:你只有在清晰的认识到人们不一定能准确表达自己的感受这一客观事实的前提下,才有可能在对方做出一些不可理喻的行为时第一时间控制自己的本能反应,用更优雅的方式去应对。在这一点上,我观察到很多人不表达自己的感受(没有几个人能如教科书一般地健康长大),人们喜欢用事实去隐藏自己的感受(比如,月色真美呀),而专业的倾听者需要引导人们说出来背后的东西,否则沟通就会跟猜谜一样。在这个意义上,再来审视什么叫“理解”,什么叫“陪伴”,就会有不一样的感知,这里简单拆解一下:

    (1)未经训练的、非专业的小伙伴,在倾述的时候,往往喜欢用一种非常容易对直男产生巨大困扰的方式进行叙事,也就是没头没尾陈述发生了什么,然后就完结了。没有目的,没有请求。就好像一道题只有已知条件,没有然后了。对于这种纯事实的罗列,就需要先识别对方藏在事实背后的情绪,识别感受,然后拿着这种识别后的东西找到对方确认,而不能根据自己的经验预设对方的情绪。同样都是“烦”,你所以为的“烦”跟对方感知的“烦”可能不是完全一致的。

    (2)确认了感受之后,还要链接回场景。什么意思呢?感受不是抽象的感受,而是具体的、有来龙去脉的感受。你感到高兴,可能是吃大餐,可能是中彩票,总归是有原因的。所谓的场景,就是去抓出产生这种感受的原因,并且将原因以叙事的方式描述出来。对叙事细节的确认和描述越多,就越跟对方同频。

    (3)完成同频之后,以更合理的方式表达出来。安静的陪伴是一种表达,给对方打气是一种表达,为对方分析也是一种表达。这当中没有绝对的方式,因人而异。人们很多时候并不一定需要被治愈,而只是需要被看见而已——给出自己的注意力,不去否定对方的主观表达,让对方主导,就是对对方的看见。

    总结:很多语言的东西说起来平淡无奇,背后的道理却很深。为什么有的话就很舒服,到底舒服在哪?有的话看起来矫情却有效,怎么看待这种矫情感?这本书中有很多细节的东西都可以去品味,书结尾还有一些书单可供参考。比较实用的一点是书中介绍的界限设定技巧,光记住这条就算别的内容都忘了也都值了——当对别人不满想要彰显自我意志时,永远表达“我想XX”而不是“你不要XX”。比如“我希望你离我远点”而不是“你不要在跟我联系了”。前者表达的是“我”的想法,所以解释权在我,争论空间更小。后者是“我”在限定“你”的想法,解释权不在我。仔细体会,会发现里面妙用无穷,可以进阶变换出种种用法,不再赘述。

  • 人的使命正是要我们活在真理中

    作者:海德格尔 发布时间:2018-08-13 15:04:29

    卡尔·巴特说:“自上帝成为人以来,神学也就成为了人学。”由潘能伯格所著的《人是什么》,成为神学人学的经典。该书开篇第一章就点明了作者的神学观点,即人是对世界和天主开放的。接下来所有的章节都是围绕这一思想进行详尽的阐述,逻辑链条环环相扣,引人入胜。

    让我们试着讨论一下人是一种怎样的存在?从我们存在的经验里可以知道,人面对世界、死亡和未来,与其他动物不同。唯有人不像动物那样被自己的本能所束缚,人不是被自然束缚的,人与世界的关系除了是管理和支配世界,还在于人充分地参与到了世界当中。如果一个持有进化论的科学份子仍然不能同意这一点的话,我们可以进一步考察人与时间。死亡是自然的规律,但唯独人意识到,死亡是生命时间的期限。我们知道谁也无法逃过死亡,但我们不知道死什么时候会发生。在死亡阴影的笼罩下,人的生命就显得很苍白,很有限。在有限的生命中如何度过,每个人有自己认识和想法。一千个人就有一千种活法,一千种活法背后是一千种不同的世界观。怎么活,决定了人此在的生命质量。有人选择享乐主义,有人持有出世的态度,也有人甚至从来没有去想过这样的问题。无论人怎样活着,都无法回避一个现实:人必须面对未来。的确,动物也为明天做好准备。但动物只有一个目标,求生存。而人的动机一开始就不是确定的,未来想做什么,这不是由生存的本能需求所决定的。人有着更广泛的目的,因此,人对未来的目光是独特地开放着的,人对世界也保持着这样一种开放。每一个人类婴儿虽有维持生命的本能需求,但是探索世界、接受新鲜事物却占去了他大部分的时间。人类的学习时间要比动物更长,人甚至可以不断探索不断学习直至他终老的那一刻。这就意味着,人只有体验世界才能体验到自身,人通过认识世界来认识自己。正是在这一过程中,人类越来越熟稔想象力。想象力、创造性的运用正是人对世界的一种开放行为。所以,人和动物不一样的地方在于人对世界保持的开放性。

    人在有限的此在要对世界保持开放,必须依赖于某种信赖。没有信赖,就不会有开放。从人对世界的开放性这一点可以看出,人最终是依赖着某种东西的。人与世界的关系根本上是建基于这种信赖关系之上的。似乎理解到这一点,特别地困难。经历过启蒙运动思想洗礼的当代人早已忽略了这一经验事实。曾经,在希腊哲学家的眼里,这一信赖关系是个体的人与世界本源的联系。在宗教家的眼里,这一信赖关系是此世的人与彼岸的联系。那么,在无神论者眼中,又是什么?毫无疑问,无神论信赖自己。无神论认为,我们的起源就是我们自己,再也没有别的什么可以称为人的起源。但是这一假设和见解是不牢靠的。只要我们稍微借用理性去思辨一下,就会明白,一切现实的东西的起源本质上都是无限的。正如上文提及的,人与动物的区别,这个区别不是生理上乃至动物学上的。人拥有开放性的心智,动物则没有。这个星球上,只有人类对自己的起源感到好奇,人类渴望对自己的本源研究透彻。人是怎么来的?探索起源实质上也是为了回答这个问题:人是什么?起源与人的本质有关。而人类对无限本源的探寻和思考从未停止过。起源是无限的,它超出了任何回答。人类的理性无法到达这样的无限,关于起源与本源,我们不会得到一个完整的答案。我们人类只能在信赖中去把握住这一本源。真正荒谬的是否认无限本源的存在。

    死亡无处不在,我们是哪儿来的勇气度过每一天的?这正说明了,不是我们本身很勇敢,而是我们从一开始与世界的关系就是建立在某种信赖的关系之上。我们正是在这样一种先验条件下面对未来。先验地信赖带来了朝向未来的开放,所有的人对未来充满期待和希望。不过,希望如果仅仅是指对此生的希望,则根本谈不上是一种真正的希望。如果不去思考一种超越死亡的期待,人就不可能明白此刻的使命。敢于面对未来而开放,是属于真正的人性的东西。唯有一种超越了死亡的希望,才具有普遍的意义和救赎的力量,那就是耶稣基督的复活。潘能伯格整个的神学系统都集中在末世,以末世为中心发展出他别具一格的希望神学。

    基督教的死而复活,并不是某些异教或神话里的死后复活,死亡好比沉睡过去,在某一时刻复苏过来。各类灵魂不死的说法和表达,是对超自然权威的非理性追求。基督教信仰的复活,清除了灵魂不死的幻想,因为复活是理性的,只是突破了我们的有限理性。基督教的复活是肉身的复活,这肉身已不再是死前的那样,可朽坏。当然人的特性也不再是生前的特性。人在死亡中依然保持与天主的联系,人的复活是一个完整的重生,彻底地改变。耶稣基督的复活是一个承诺和希望,复活也将发生在每一个活在基督内的人。死亡不再是复活的障碍。复活不是个人的,而是在所有的人身上共同发生。由于人的此在与世界是不可分割的,复活决定性地改变了人,也改变了世界。只有在这样一种情况下,我们才能理解《圣经》,即对复活的普遍期望与旧世界的终结和新世界的来临是密切相连的。对复活的盼望让人自动地保持对超越死亡的信仰而开放。同时这个充满期望的信仰也为我们启示出人的本质和使命。

    人的使命正是要我们活在真理之中。耶稣基督不厌其烦地为我们阐述了这一点。人的开放性无疑也是指对真理的开放。我们会发现,自我中心与朝向真理的开放是对立的。人固然有自我,但是对真理开放的人并不以自我为中心,而是突破了自我,实现超我。潘能伯格认为,把自己封闭在自我之内,就是罪。准确地说,自我并不是罪。天主创造的人,不可能没有自我。天主给了人自由意志与良心,让人分享天主的创造性。人的存在也是由于人分享了天主的存有。人的自我也是天主创造的一部分。但是假如自我不能进入到一种比较高的生活统一,而是固守自身,那么这个封闭的自我性,就是罪。封闭,换言之,就是不朝向天主开放了。在所有的受造物中,再也没有什么比人的自我更脆弱的了。封闭的自我,妨碍了我们爱天主。封闭的心灵,使人成为一个个分裂的孤岛。孤立的、原子化的个人注定与人的使命背道而驰。因为那种较高的生活统一迫使人必须与他人连接,形成统一的人类共同体。只有在这一语境下,才能理解何谓世界。人必须是在与他人和世界的关系中确立自己,在共同体的命运中发现自己的使命。人类之间彼此的结合正是通过“爱”。唯有把使命看作是共同的,另一个人也是和我一样的,个体才会受到其他人的尊重。耶稣说“叫你们彼此相爱,我怎样爱你们,你们也要怎样相爱”才成为可能。爱意味着把握人类共同体,爱绝不可能在一个封闭的自我中产生。但是罪,却破坏了人的本性,使人不爱天主,也失去爱的能力。改变世界是基于承认人类共同体的共识之下,通过每一个个体与他人连接的努力才能获得。没有这一根本性的洞见,改变世界只能沦为空话。

    人类作为一个共同体,与世界、自然的统一并不依赖法律,而是通过爱。爱成全了法律,使得世界和人类重新回归到天主创世之初的秩序。或者说,使得旧世界的罪被涤除,焕然一新。带来秩序恢复的爱,创造新世界的爱,正是天主自己。作为一个人,作为天主的受造物,他的使命要求他参与到天主爱的创造中,美好秩序的恢复中。与天主相遇,人的此在才有了永恒的意义。天主的救赎与召唤决定性地改变了一个人,如果这个人同时也给予天主回应的话。走向天主,与天主亲密,是我们全部人类得以继续生存下去的唯一方式。这正是人性朝向天主的开放,人走上皈依天主的道路。人类在基督内,不再有分裂,不再有自我毁灭。

    回到讨论的初衷,人是什么?阅读完这本书容易,但去思考这个问题并不轻松。感谢作者的启发,令我眼前一亮。人是朝向天主而开放的受造物,这就是人的本质。向天主袒露,就是生命,就是喜乐,就是平安。


书籍真实打分

  • 故事情节:3分

  • 人物塑造:3分

  • 主题深度:6分

  • 文字风格:5分

  • 语言运用:5分

  • 文笔流畅:9分

  • 思想传递:7分

  • 知识深度:8分

  • 知识广度:9分

  • 实用性:8分

  • 章节划分:9分

  • 结构布局:4分

  • 新颖与独特:7分

  • 情感共鸣:8分

  • 引人入胜:3分

  • 现实相关:9分

  • 沉浸感:3分

  • 事实准确性:3分

  • 文化贡献:7分


网站评分

  • 书籍多样性:7分

  • 书籍信息完全性:5分

  • 网站更新速度:6分

  • 使用便利性:6分

  • 书籍清晰度:7分

  • 书籍格式兼容性:3分

  • 是否包含广告:8分

  • 加载速度:4分

  • 安全性:6分

  • 稳定性:7分

  • 搜索功能:8分

  • 下载便捷性:4分


下载点评

  • 方便(607+)
  • 体验满分(362+)
  • 内容完整(400+)
  • 收费(219+)
  • 超值(257+)
  • txt(176+)
  • 速度快(263+)

下载评价

  • 网友 林***艳: ( 2024-12-30 05:19:58 )

    很好,能找到很多平常找不到的书。

  • 网友 后***之: ( 2024-12-13 10:43:04 )

    强烈推荐!无论下载速度还是书籍内容都没话说 真的很良心!

  • 网友 马***偲: ( 2024-12-23 01:41:24 )

    好 很好 非常好 无比的好 史上最好的

  • 网友 融***华: ( 2024-12-14 15:15:25 )

    下载速度还可以

  • 网友 曹***雯: ( 2025-01-04 12:58:36 )

    为什么许多书都找不到?

  • 网友 曾***玉: ( 2024-12-16 19:45:16 )

    直接选择epub/azw3/mobi就可以了,然后导入微信读书,体验百分百!!!

  • 网友 訾***雰: ( 2024-12-24 22:38:22 )

    下载速度很快,我选择的是epub格式

  • 网友 隗***杉: ( 2024-12-09 22:06:28 )

    挺好的,还好看!支持!快下载吧!

  • 网友 菱***兰: ( 2025-01-03 05:07:54 )

    特好。有好多书

  • 网友 瞿***香: ( 2024-12-30 01:23:56 )

    非常好就是加载有点儿慢。

  • 网友 相***儿: ( 2025-01-07 16:16:13 )

    你要的这里都能找到哦!!!

  • 网友 方***旋: ( 2024-12-19 16:16:38 )

    真的很好,里面很多小说都能搜到,但就是收费的太多了

  • 网友 芮***枫: ( 2024-12-14 22:14:13 )

    有点意思的网站,赞一个真心好好好 哈哈

  • 网友 车***波: ( 2024-12-18 01:33:29 )

    很好,下载出来的内容没有乱码。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