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动力学督导 下载 pdf 电子版 epub 免费 txt 2025
心理动力学督导电子书下载地址
内容简介:
督导既是一段发展过程,又是一段治疗过程。
督导师在督导他人的工作实践时,不仅要利用自己作为治疗师的经验,还要对他人如何学习、对组织机构因素如何影响治疗和督导有明确的理解。本书探讨了督导与教学、督导与组织机构之间的关系,并提供了相应指导。
对于想要成为精神分析取向或心理动力取向督导师的人,以及已经执业的督导师来说,本书是一本能够带来启发的著作。
书籍目录:
引言:定位和主题
第一部分 督导关系:外在维度与内在维度
第一章 倾听缺席的来访者:督导的治疗性维度
第二章 从治疗师到督导师的转变
第三章 督导:位于控制和共谋之间
第四章 督导关系的内在状态
第二部分 在督导中学习
第五章 教学与督导的关系
第三部分 督导与设置
第六章 督导团体设置的地理位置与地形地貌
第七章 短程心理动力治疗的督导
第八章 涵容与被涵容:督导及其机构背景
第四部分 督导中的一般问题
第九章 督导伦理学:给予、索取、盗窃
第十章 督导之督导:是一门专业或新职业吗?
第十一章 督导的时间进程与结束
作者介绍:
玛丽·班克斯(Mary Banks)
英国心理治疗师协会(British Association of Psychotherapists)会员,就职于英国伦敦大学伯克贝克学院,任资深咨询师。
克里斯汀·德赖弗(Christine Driver)
英国分析心理学协会(Society of Analytical Psychology)成员,联邦动力委员会(Federal Power Commission,FPC)心理治疗成员,就职于威斯敏斯特牧区基金会(Westminster Pastoral Foundation,WPF)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督导培训中心,任资深咨询师。
格特鲁德·曼德(Gertrud Mander)
FPC心理治疗成员,就职于WPF咨询与心理治疗中心,任资深咨询师;出版过多本书籍并发表过多篇论文。
爱德华·马丁(Edward Martin)
英国分析心理学协会成员,就职于伦敦婚姻咨询中心,任资深伴侣咨询师。
约翰·斯图尔特(John Stewart)
FPC心理治疗成员;就职于WPF咨询与心理治疗中心,任资深咨询师。
他们都曾经或正在作为讲师、督导师、评审委员、学科团队带头人,参与伦敦及各个区域的WPF督导培训项目。他们都是英国精神分析和心理动力督导协会(British Association for Psychoanalytic and Psychodynamic Supervision,BAPPS)的成员。
出版社信息:
暂无出版社相关信息,正在全力查找中!
书籍摘录:
暂无相关书籍摘录,正在全力查找中!
在线阅读/听书/购买/PDF下载地址:
原文赏析:
暂无原文赏析,正在全力查找中!
其它内容:
书籍介绍
督导既是一段发展过程,又是一段治疗过程。
督导师在督导他人的工作实践时,不仅要利用自己作为治疗师的经验,还要对他人如何学习、对组织机构因素如何影响治疗和督导有明确的理解。本书探讨了督导与教学、督导与组织机构之间的关系,并提供了相应指导。
对于想要成为精神分析取向或心理动力取向督导师的人,以及已经执业的督导师来说,本书是一本能够带来启发的著作。
精彩短评:
作者:黑貓十一 发布时间:2020-08-29 14:55:59
一首易燃易爆送给这本书,看完你会觉得王男007里的特工希望内勤给他们做啥能爆炸的东西都是可以的,就看内勤愿不愿意做(。从二战时期的SOE组织来讲述当时特工训练、在外国进行破坏性活动,前几章简略叙述了一下大家训练的过程和注意事项,后面照片呈现当时使用的道具和结构很有趣,最大的遗憾是这个印刷让有的图看起来真的不够清晰。可以作为二战前后的资料来看还蛮有趣的。
作者:Willson_Li 发布时间:2019-04-17 19:46:47
感谢这些人,让我们接触到真实的太空
作者:禾一 发布时间:2021-01-11 18:57:13
马克。沙发。
作者:may 发布时间:2022-01-02 21:14:53
重新读了一遍这本书,在我这两年进行了大量的督导实践的基础上重新读一遍对接下去更大量的督导工作又有一些新的启发,所谓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所谓活到老学到老。
作者:仁者医心_杏 发布时间:2021-03-26 16:48:10
这本书,主要就是,教会大家,如何透过内在,去倾听 那位 “不在场”的来访者,感受他们的潜意识。。。
作者:爆仔 发布时间:2021-07-26 14:35:33
20210726小郭送
深度书评:
读《乡土中国》
作者:landcentury 发布时间:2009-04-03 16:14:51
记得在村里读书时,一天夜里熄灯后和宿舍的兄弟们卧谈时,我提出了一个问题:什么是中国人?或者再明确一点:中国人的特征是什么?即我们何以认为自己是中国人。这个问题,当时没有讨论出结果,也不会一下子就得出什么结果,因为我发现在探讨“中国人”时,我首先需要搞懂“中国”,而对于“中国”这个概念,我发现自己其实是所知甚少。“中国”是什么?其特点是什么?这个问题一直萦绕在心间,难以散去,直到最近读到费孝通先生的《乡土中国》,始有所明了。所谓“乡土中国”,其实就是传统中国,是我们今天这个中国的逻辑前提,理解今日的中国,必须深刻领悟传统中国的内涵,这恰恰就是当代中国人很少触及的。通过《乡土中国》的十四篇经典文章,让我们来领悟传统中国的概貌吧。
乡土本色:礼俗社会
通常历史教科书都会指出,土地所有权问题,是中国历代封建王朝兴亡更替的主要矛盾。没有土地,农民将失去生活的基本保障,除了揭竿而起,别无生路。如果手中握有土地,即使生活困苦,多数农民还是要固守这份田地,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辛勤耕作,世代传家。农民固守土地,终其一生,很少离开。所谓生于斯,长于斯,死于斯。在农业聚落,即乡村形成之后,由于人口缺乏流动性,农村生活具有很强的地方性,熟悉的人,熟悉的土地,熟悉的生活方式,一切都是周而复始的。在这种强烈的“熟悉性”下,乡土社会中人与人关系的交流并不是基于“对契约的重视,而是发生于对一种行为规范熟悉到不假思索时的可靠性”。乡土社会中,人们因彼此熟悉而相互信任,人与人的关系并不需要契约来保障。契约的强制只能滥觞于陌生人的关系之中。于是乡土社会逐渐演化为一个礼俗社会,而异于西方的法理社会。同样的,在熟悉的环境下,人与物的关系基于熟悉而产生个别、具体的经验,这个别、具体的经验足以解决乡土生产中的问题,因而乡土社会的生产中很少需要抽象出解决问题的普遍原则。
农人固守土地而居,形成“熟悉”的社会,在这样的社会中,人与人、人与物之间的关系因“熟悉”而成为“俗”,常“习”之。这些“俗”因熟悉和信任而毋须以契约来固化,于是形成所谓的乡土本色:一个礼俗社会。
文字下乡:乡土人际交流的直接性
文字下乡运动,似乎是基于乡土社会中农人多为文盲,为传递文明而推动识文断字。其实文字的功用在于传情达意,以固定的象征体系来进行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但文字并非传情达意的唯一方式,声音、表情、动作同样可以被赋予特别的含义而成为人们传情达意的一种表达、交流方式。当空间的阻隔导致人们无法进行面对面的交流时,文字的作用才凸现。如果空间的阻断不成为问题,也就是说人们可以面对面地彼此交流时,文字就不是交流的唯一方式,甚至是一种交流的累赘,因为人们很少选择现场写字的方式来进行交流。而声音、动作、表情却可以进行准确、生动的交流。乡土社会的特点之一就是空间的相对封闭,乡村生活里的生产、生活区域往往相距不远,人们可以经常见面,于是交流上使用文字也就不多,使用声音、表情、动作来直接交流更符合乡土生活的特性。所以乡土缺乏文字普及,并不是因为乡村“不文明”,而是因为“非文字”的交流途径是乡村生活自然演进的结果。直接的交流远比间接交流更为实用。
所以文盲并非因为乡下人“愚”,反而是乡土生活的特性所致,因为乡土社会是个面对面的社会。
再论文字下乡:乡土文化的口口相传
在乡土社会中,个人的人生经验和社会的集体文化需要积累和传承,途径就是所谓“时间的桥梁——记忆”。记忆的完成,在乡土社会中,靠以声音表达的词语,而不需要文字就能完成,这是口口相传的方式。乡土社会中的人,世代间的生活形态差异不大,人生经验更多的是一种反复,每一代都是相似的周而复始的生活历程。整个乡土社会由于相对的封闭性,社会文化的变迁不大,乡村生活简单而重复,文化的积累靠语言足以传递。
乡土社会的静态性,世代经验的重复性,使得乡土文化的总量相对有限,传承靠口口相传足以完成,没有用文字来完成传承的普遍需要。只有乡土社会发生变化,社会文化急遽变迁时,才会真正产生文字下乡的需求。
差序格局:以己为中心的推浪格局——重复交错的人际网络
人是社会性动物,在社会生活里人们彼此之间产生各种关系,这种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决定了人的社会属性。认识一个社会,必然要求我们了解这一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结构,一个人与人之间的界限怎样划分的问题。
在西方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以团体划分。团体界限分明,团体内的人享有共同的权利和义务,团体外的人与此无关。这是社会生活中人与人关系的一种格局,费孝通先生称之为“团体格局”。在东方传统社会下,社会生活中人与人关系呈现为另一种格局,费孝通先生将之概括为“差序格局”。所谓差序格局,是指社会生活中人与人关系呈现为重叠交错的人际网络,这个网络以个人为中心,是以血缘或地缘关系为原则而延展出的同心圆体系,中心势力越强,同心圆的层次和范围就越广,与其他同心圆的交错重叠也越多,由此形成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网络。简单说,差序格局就是一个以己为中心的推浪格局。
差序格局与团体格局是有区别的,前者界限模糊,后者界限分明;前者以自我为中心,具体的、界限分明的只有己,克己乃社会生活中最重要的德行,后者讲求平等观念和宪法观念,界限分明的是团体,团体中各分子的地位相等,个人不能侵犯大家的权利,团体亦不能侵犯个人的权利。团体格局体现为很强的组织性,差序格局表现出很大的分散性。“在我们传统里群的极限是模糊不清的‘天下’,国是皇帝之家,界限从来是不清不楚的,不过是从自己这个中心里推出去的社会势力里的一圈而已。”
总之,乡土中国的一大特点就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呈现为差序格局,差序格局就是以己为中心推衍出的由一根根私人联系构成的网络。
系维着私人的道德:团体道德VS私人道德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不同的社会结构格局导致不同的道德观念。
西方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划分可以理解为“团体格局”,西方道德观念就建筑在团体与个人关系结构的基础上。在团体内,每一成员人人平等,享有相同的权利和义务,个人不能侵犯团体和他人的利益,团体也不能侵害个人的利益。团体能够存在的前提就是团体必须是超越个人的“实在”,由此团体道德的核心就是权利的观念,即团体内人人生而平等,同时团体不应侵害个人,并由此引发宪法的观念。西方道德体系中的平等观念和宪法观念来自于西方社会中人与人关系的结构格局——团体格局。
东方乡土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呈现为差序格局,即以己为中心外推构成的一根根私人联系网络,团体的影响微乎其微。由此乡土社会难以产生团体道德,没有一个超乎私人关系的道德观念。“在无数私人关系搭成的网络中,网络的每一个结附着一种道德要素,”这里的道德以私人关系为基础。乡土社会中的道德和法律须依据私人间的关系亲疏而加以程度上的伸缩。
乡土社会缺乏“团体”,也就难以产生“团体”的道德;由于团体乃是超越个人的“实在”,乡土社会也就没有产生什么“超人”的道德。宗教就是一种“超人”的道德体系,而乡土社会呈现为一个非宗教的社会。在乡土社会统领所有道德的“仁”是模糊的,不能理解为 “超人”道德,内涵模糊的“仁”与界限不分明的“天下”,是乡土社会的特点。在乡土中国,“仁”的探讨不在宗教而在哲学,所以乡土社会虽非宗教社会,却是一个哲学社会。
家族:绵续性事业社群
有人说乡土社会也有团体,比如家。其实就社会结构的格局而言,西方社会与乡土社会内部都有团体式的社群,也都有差序式的网络,但就其主要形式而言,西方社会强烈地呈现为一种团体格局,乡土社会强烈地呈现为一种差序格局。东西方同有的“家”,在结构上和功能上也有极大的差别,反映出社会格局差异所导致的差别。
西洋的家庭是团体性社群,有严格的团体界限,是由亲子构成的生育社群。亲子指结构,生育是功能。西洋家庭里夫妇是主轴,两性之间的情感是凝合的力量,夫妇共同经营生育事务,子女成年即离开这团体,政治、经济、宗教等功能由其他团体来承担,不在家庭的功能分内。
乡土社会的家庭呈现出很强的差序格局的特性。家并没有严格的团体界限,成员不限于亲子,可以依需要而以一定的原则沿亲属差序向外扩大。该原则就是沿父系单系传递,包括五代之内所有父系方面的亲属。人类学认为这种根据单系亲属原则组成的社群即氏族,乡土社会的家在结构上是一个氏族,称为家族。家族有生育的功能,亦可担负政治、经济、宗教等功能。家族必须是绵续性的,因为政治、经济、宗教等事务是长期绵续性的,所以家族不因个人的成长或死亡而分裂或结束。这种绵续性事业社群凝合的基础不是两性情感,而是家族事业的需求。家族的主轴在父子之间、婆媳之间,是纵的而非横的。家族中的家法排斥私情的宽容。
中西家庭在结构与功能上的这种差异,使得中国人在家庭情感上尤其是在两性情感间有着矜持与保留,绵续性的事业社群决定了这一切。
男女有别:社会关系的稳定
感情发生在新反应中,这新反应包含两个方面,即新的尝试或旧反应的受阻。新反应经过不断反复而被适应之后,感情就会逐渐平静乃至淡漠。感情即所谓激动,会改变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若要维持原有的社会关系,就须避免激动,防止感情的发生。稳定的社会关系的一大表征,就是感情的淡漠。所谓了解,是指接受着同一的意义体系,同样的刺激引起同样的反应。而感情的淡漠本质上也是同样的刺激引起同样的反应。当我们说稳定的社会关系的一大表征就是感情的淡漠时,也就是说稳定社会关系的力量是了解。
浮士德是两性情感的象征。两性关系愈向着深处发展,相异的程度会愈深,求同的阻碍会愈强大,于是创造力和变革的需求亦愈强大。在浮士德的立场说,生命力也因之愈强,生活的意义也因之愈深。浮士德精神即在于不断地克服阻碍,也不断地发现阻碍,这是一个永恒的过程,没有终点和结果。浮士德精神的泛滥会使社会关系不能稳定,使依赖于社会关系的事业不能顺利经营。所以浮士德精神在破坏社会的基本事业。
乡土社会是一个孤立的小天地,在这里,人们相互之间的了解是没有空间和时间的阻碍的。同代人之间可以面对面直接地交流,而每一代人生活的周而复始,使得年长的人同样了解年轻人的生活,年轻人可以年长人的过去为生活的蓝图。在这样的环境下,唯一能阻碍人们了解的是性别。异性的隔膜永远是个猜想,无法领会。于是异性之间难以达成了解,也就成为感情的源泉和动力。
乡土社会不需要新的社会关系,所要的是原有社会关系的稳定。这要求异性之间不发生激动性的感情。乡土社会拒绝浮士德精神,男女有别被固化。中国乡土社会的家族是一个绵续性事业社群,以同性为主轴、异性为辅轴的单系组合更适合于完成社会事业的需要。
缺乏两性间求同的努力,也就减少了一个无限推动社会关系异动的可能,从而减缓了对生命意义的追寻,对切身生活之外都漠然没有兴趣,不去追求理想,而将天国现世化,以现世为天国。对生活的态度是以克己来迁就外界,一切足以破坏秩序的要素都被遏制,男女的鸿沟由此筑下。乡土社会是个男女有别的社会,也是个安稳的社会。
礼治秩序:从教化中养成的内在服膺
西方社会是一个法理社会,也是一个法治社会。因为西方社会从最初的狩猎文明演化而来,部落军事会议的传统就是协商,其契约的传统得以延续,在社会变迁加快之时,人们更需要以契约精神加强合作,由是西方成为一个崇尚法治的社会。
乡土社会是一个礼俗社会,也是一个礼治社会。因为乡土社会属于传统的农业文明,农人固守土地,生于斯,长于斯,死于斯,生活环境相对封闭,自然经济可以使人们之间不必强调太多的合作。“乡土社会只是四季的转化,而不是时代的变更。”前人的经验既可作为今人的经验,社群周而复始上演着相似的生活场景。在这样的环境下,遵循传统就是生活的保障,传统在封闭社会中具有极强的权威性,这种权威性使人们从内心形成敬畏感,使人服膺于传统。服膺于传统,即礼;礼即合于式。
乡土社会中,传统的权威性使人产生敬畏感,人们出于内心的服膺以传统来规范自己的行为,来规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所以,乡土社会是礼治社会。
无讼:礼治下的教化
在乡土社会,礼治的推行在于人们从内心深处对传统的服膺。在教化中长成的人们对礼是熟知的,这种熟知在于生活的每一个细节的周而复始。如果礼的秩序被破坏,解决纠纷的主要目的乃是完成教化。乡绅的调解也好,官府的折狱也罢,都指向了教化的加强,使礼的秩序得以维持。既是为了教化,那么乡绅就足够了。所以乡间以折狱为羞,尽力避免闹到官府,官府的“各打五十大板”,是教化中的一种体罚。
法理社会中的法治,不以教化为本,其目的只在于明辨权利。在变迁加剧的社会环境里,人与人的合作交往赖于契约,契约的内涵就是权利的分明,非如此不得合作成功。
法治抑或礼治,取决于社会变迁程度。社会变迁加剧,人口流动的冲击下人们相互不再熟悉,人们的合作只能以契约来维持。差序格局没有改变,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仍然主要地呈现为一根根私人的联系,这种联系可能是熟悉的,也可能是不熟悉的,但一定是附着了权利意识的。礼治下的教化已被淡忘,法治受私人联系程度的影响而或张或弛。
无为政治:皇权的松弛
政治权力分为两种,一种完全靠暴力维持,是横暴权力;一种根据契约而产生,是同意权力。同意权力存在的基础是社会分工合作,横暴权力存在的基础是经济利益的诱惑。
在乡土社会,自然经济的运行使人们除了盐铁之外很少有交换的需要,于是社会分工合作的空间有限,同意权力的空间也就极为有限。自然经济的产出是一定的,产品的量有限,仅能维持农人的基本生活,于是横暴权力产生的空间也就有限。
在这种局面下,乡土社会中皇权的存在几乎只是名义上,乡土生活的主流是自治,即礼治社会的自发运行。阶级斗争严酷的时期只是王朝的末年,在中国传统社会的多数历史时期,乡土自治(以乡绅为主)是乡土社会治理的真实面貌。
长老统治:教化性的权力
在乡土社会中,由于农业自然经济的产品有限,由此所导致横暴性权力的基础是薄弱的,表现为皇权的松弛。因为乡土社会是一个稳定的社会,遵循传统,遵循成法就足以保证生活的顺畅,所以没有必要以契约来规范人们在社会生活中的合作,所以乡土社会难以产生同意的权力。
乡土社会一贯稳定,这一稳定更多地源于稳定的文化,而非“横暴的政治”或“民主的政治”。文化是被社会不成问题地加以接受的规范,这种规范的推行,依靠教化性的权力,教化性的权力不是横暴的,因为教化的目的并非为获取经济的利益;教化性的权力也不是民主的,因为文化本身也不需要新生代的共同意志来同意。
乡土社会中的权力,既非专制的亦非民主的,而是教化性的。乡土社会在长幼之序的规范下自然产生宗族长老,宗族长老行使教化性的权力来维护乡土的稳定。
血缘和地缘:社会发展阶段的分水岭
乡土社会是稳定的社会,人口流动性小而变迁缓慢。维持社会阶层结构稳定的方法就是生育继替,即以血缘关系来确定社会各阶层的继替。在乡土社会,在没有比血缘更可靠的继替规范了。
在乡土社会中的地缘关系依附于血缘关系。家族的一部分人口固定地居于另一地域时,该地域成为家族的所在地,来自该地域的人也就与家族有了或远或近的关系,于是地缘就出自血缘的投影。血缘的投影还有另一个含义,即祖籍。在乡土社会中,不依附于血缘的单纯的地缘关系往往很难获得承认。
由于血缘的关系限制了冲突和竞争的发展,所以血缘社会中商业很难发展。纯粹的地缘关系由此可以借助商业而发展。因为纯粹的地缘关系已经剥离了血缘的投影,人情问题不再成为商业发展的限制。城镇是因贸易而产生的人口聚落,所以地缘是从商业里独立壮大的社会关系。
血缘关系是乡土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是乡土社会的重要特征。地缘是契约社会的基础。从血缘结合到地缘结合是社会性质的转变,乡土社会进入现代社会。
名实的分离:乡土社会的缓慢变迁
乡土社会是一个稳定的社会,但乡土社会也是在变迁的社会,只是变迁的速率相对较为缓慢。
乡土社会中的长老权力是稳固的,但为了应对社会缓慢变迁的需求而产生了名与实分离的现象。即承认或说维持形式上的长老权力意志,而在内容上加以注释和曲解,从而实现改变。名与实的分离,就是乡土社会的变迁,乡土社会的变迁,就表现为名与实的分离。
也许名与实的分离,就是缓慢变迁的代名词,当代中国社会中“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就是名与实分离的代表。
从欲望到需要:从传统社会到现代社会
人类的欲望经过了文化与自然的淘汰,到乡土社会时代,欲望暗合了人们生存的条件,于是在乡土社会人们可以依了欲望去生存。然而社会变迁使欲望不再是人们最后的动机,人们最后的动机是理性的需要。从欲望到需要,是社会变迁的里程碑。
乡土社会运行的过程就是欲望不断得以实现的过程,欲望的实现是乡土社会运行的内容。乡土社会中的欲望的已经自然和文化的筛选,契合人类客观生存条件的欲望才会成为文化的一部分而得以积累。从“欲望”到“需要”,就是从自发到自觉。乡土社会是自发的,缓慢变迁的,也是稳定的;现代社会是自觉的,快速变迁的,也是不稳定的。
从《暗算》到《风声》,麦家的小说
作者:嘉倩 发布时间:2020-10-23 06:46:46
1.
先说个小插曲,刚开电脑,打算写这篇读后感。地震了。
桌子摇晃,彷佛即将散架,周围的墙左右倾斜,窗外一群鸟逃难似的,集体离开树枝,朝天空的远处飞去。这是我第一次在冰岛遇到强烈的震感,也是人生的第一次。持续了五六秒,后来新闻上说震源在雷克雅未克周边地区,五级地震。
停止后,我被一种难以抑制的恐惧感包围,心跳加速,全身发抖。没有心思写了,赶紧发消息回家,报声平安。接着根据官方记录,发生余震两百多次,但能感受到的都比头一次的小许多,我也就逐渐从紧张激动中缓过来。
突然在想,《风声》中的人物,面临的恐惧可比我大得多。
况且我不过写篇读后感,但女主角李宁玉却不同,在一切完全不可能的情况下,她还做到了迅速反应,想方设法,用死亡最终达成使命,完成了她的传奇。
这本书概括起来,倒也简单。主线讲述的是短短几天,在一个阴森森的房子里发生的故事。为了抓出奸细,四个人被关押和审问,但在封闭的环境下,奸细必须隐藏身份,同时还要将重要情报传出去。
由于剧情紧张,渐入佳境后舍不得放下,熬了个通宵,一晚上给读完,很精彩。
多说一句,特地看了同名电影。还是书好看。
2.
说说这本书的文字表达。许多人评价文笔不佳,毕竟由赢得茅盾文学奖的作者写就,又刊登在《人民文学》上。
可我没有这样觉得,反而认为是麦家的风格:直白,准确,接近口语化,有些段落在阅读的时候,脑海中还会自动带着语音,像是小时候听广播剧那样。
“五个人乘一辆日产双排越野车,在夜色的掩护下,像一个阴谋一样悄然潜入幽静的裘庄,穿过前院,来到后院,最后鱼贯钻进久无人迹的西楼,令这栋闹过血光之灾的空楼变得更加阴险可怖,像一把杀过人的刀落入一只杀过人的手里。”
读这段话,我立刻想到了中年男主持的声音,幽幽地从电台喇叭传出,抑扬顿挫。
文字自带广播剧的感觉,在我看来有两个原因。第一,每个断句都是帧画面,非常形象,“五个人乘一辆日产双排越野车”,“夜色的掩护”,“潜入幽静的裘庄”,短短的几个字,场景跃然眼前。
第二,生活化的比拟,“像一把杀过人的刀落入一只杀过人的手里”,我在读到的时候,第一感觉也是突兀,文笔不佳,认为表达上可以再文学化一些。然而读完整本书,发觉不该归咎在文笔,这本身是作者的风格,类似于说书人,犯罪频道讲述案件,更容易入戏。
3.
再来说说小说的主角。
直到读到谁是奸细,真相大白后,我才发现认错了主角。一开始,以为这本书的第一号主角是顾小梦。书里描写最多的是她,个性最跳脱的也是她。
一副富家女玩世不恭的样子,做事不讲规矩,说话敢开黄腔,没心没肺。书中第一次对她的描述,就与周围人格格不入,“当面是万万不敢的,背后小议也要小心,万一被第三只耳朵听见,告了状,要吃哑巴亏的。所以,顾小梦这么放肆乱言,闻者无一响应。人都当没听见,各自散开。” 接下去她仍然不正经,不接受审问,胡搅蛮缠,有问不答,答了也是胡乱说。
直到故事最高潮最转折性的时刻:揭示李宁玉才是那个“老鬼”,以自杀的形式巧妙地传递了情报。噢,恍然大悟。
仔细想来,如果没有顾小梦的性格作为对比,光写李宁玉,难度很高。恰恰有了顾小梦,像是双人舞,使得李宁玉的舞法更见高深,进一步成为了传奇。正如顾小梦说的,李宁玉是南极的冰山,寸草不长,没有色彩,冷得冒气。她自己,则是南京的紫金山,修成公园了,热闹得很。
她们同时肩负重任,但一个沉不住气,年轻活力;一个隐忍沉稳,历经考验。
顾小梦认为,一个人的天性是藏不住的,与其藏,不如放,所以她认为这正是她麻痹敌人的手段,将劣势转化为另一种的武器,结果也的确让敌人对她充分信任,得以活着走出阴森的裘庄。
正因为如此,我们得以代入了顾小梦的视角,感受到了李宁玉的厉害,摘录年老后的顾小梦对于李宁玉的评价,全是夸赞,“我说她天生是搞地下工作的,心理素质极好,天生有一种处乱不惊,临危不惧的本领。”“你看,她多有心计,多了不起,啥事都看在眼里,算在心里。我搞地下工作这么多年,从来没见过像她这样沉得住气的人。她藏得真深啊。”
4.
顾小梦和李宁玉之间,不是爱情。
要代入到那个战争时代的背景,投身于革命,集体是无限高于个人的。尤其是从事特殊职务,肩负重任,连生命都能为组织牺牲,因此个人情感是完全挖空的。成为没有人性的人,抵制了诱惑与威胁,更有可能为组织赢得胜利。
我们所处的商业时代,是与之相反的时代精神。即便组织和集体依然重要,但个体更被看重,更讲求关爱自我,过好日子,提升赚钱能力和消费能力是获得成功和幸福的重要条件。
要理解这样的差别,也许先读麦家的《暗算》,再来读《风声》会有帮助。《暗算》也是一部长篇小说,但分别写了不同的中篇故事,每篇一个令人难忘的主角。我在读的时候,想到阿城的《棋王》《树王》《孩子王》。
其中一篇的主角名字叫黄依依,虽然极度聪慧,破译了世界难解的密码,但她个人对爱情的奔放和向往,与集体主义把组织看得比生命更重要的理念,产生了强烈的冲撞。小说中“我”作为一个根正苗红的组织领导,面对她的诱惑,虽然有所触动,但始终未曾动摇。把黄依依的故事,来作为顾小梦和李宁玉所处时代人们精神观念的写照,再细读顾小梦和李宁玉的相处细节,就很难再认为是爱情。
5.
有三个细节。
如果是爱情,大概是孽缘吧。
第一个,验笔记这关,李宁玉模仿了吴志国,栽赃于他。找到机会放情报,写纸条的时候,字迹模仿了顾小梦。这张纸条被顾小梦发现,看到时自己的字迹时,她生气爆发了。或许你可以说顾小梦对李宁玉有爱情的成分在,感觉到了背叛,但李宁玉对顾小梦,看不出要保护她,或是眷恋的意思。
第二个,当顾小梦追问李宁玉,问出了李宁玉的身份,扬言要告密。这时李宁玉不但没有紧张,还发起反攻,一下子捏到顾小梦的短处。就是两个人完全没有半点要护着对方的意思,达成和解,也不在于情面上,而是互相的自保上。
第三个,李宁玉设计以死亡的方式,将情报传出去。小说情节是这样的,“窗外,一只猫头鹰先验地叫着,巨大的黑暗也无法滤掉有人将亡的阴影。窗内,李宁玉竭力又尽量小声地讲述着她死后应该发生的一切。顾小梦悉心听着,想着,不时觉得毛骨悚然,仿佛是在同一个幽灵会晤。”这段虽然短短的,但在我看来,却是李宁玉的一生最为传奇的时刻。同时,也敬佩这两个人的心理素质,太淡定了。就是在这段里面,也没有看出爱情的那股情绪化的热烈,那股为了在一起与一切为敌的成分,我只看到两个同事在那里公事公办的探讨。
综上,顾小梦对于李宁玉的特殊情感,很大程度上与爱情无关,而是“同行”。如她所说,“我最后帮她也有一种成人之美的心理,觉得她做的这件事实在太高明,有惊世骇俗的迷人之美,我被打动了,迷住了,我要成全她。百步之行,她已经走了九十九步,如果我帮她走完最后一步,这世上就多了一个传奇。我们常说同行相轻,其实当你真正出色到极限时,最欣赏最敬重你的恰恰是同行。我就是这样的,被李宁玉迷住了,我要成全她。”
5.
夸了很多优点,但也有些美中不足的地方。
最大的缺点,除了顾小梦和李宁玉,其他人物没带来太大印象,潦草了些。另一个是有点困惑,肥原收到密信,“错杀小错,错患大错”,最后把顾以外的人,包括张司令都杀了,那既然都杀掉也不足为惜,为什么一开始还要大费周章找老鬼。逻辑上有点不能理解。
总体上,《风声》带给了我很不错的阅读体验,所以给五颗星。
网站评分
书籍多样性:8分
书籍信息完全性:3分
网站更新速度:6分
使用便利性:8分
书籍清晰度:9分
书籍格式兼容性:3分
是否包含广告:5分
加载速度:5分
安全性:5分
稳定性:7分
搜索功能:4分
下载便捷性:8分
下载点评
- 速度快(239+)
- 下载速度快(406+)
- 五星好评(253+)
- 无缺页(509+)
- 微信读书(550+)
- 图文清晰(570+)
- 少量广告(409+)
- 体验还行(604+)
下载评价
- 网友 訾***雰: ( 2024-12-21 17:11:43 )
下载速度很快,我选择的是epub格式
- 网友 习***蓉: ( 2025-01-08 07:17:48 )
品相完美
- 网友 戈***玉: ( 2025-01-07 12:33:18 )
特别棒
- 网友 石***致: ( 2024-12-21 10:46:20 )
挺实用的,给个赞!希望越来越好,一直支持。
- 网友 饶***丽: ( 2025-01-06 04:54:30 )
下载方式特简单,一直点就好了。
- 网友 陈***秋: ( 2024-12-31 14:26:07 )
不错,图文清晰,无错版,可以入手。
- 网友 冯***卉: ( 2025-01-03 10:13:25 )
听说内置一千多万的书籍,不知道真假的
- 网友 屠***好: ( 2024-12-30 09:53:53 )
还行吧。
- 网友 常***翠: ( 2025-01-04 18:37:13 )
哈哈哈哈哈哈
- 网友 石***烟: ( 2025-01-07 10:00:05 )
还可以吧,毕竟也是要成本的,付费应该的,更何况下载速度还挺快的
- 网友 孔***旋: ( 2024-12-15 04:25:27 )
很好。顶一个希望越来越好,一直支持。
- 网友 隗***杉: ( 2024-12-24 05:42:36 )
挺好的,还好看!支持!快下载吧!
- 网友 冉***兮: ( 2024-12-28 18:27:44 )
如果满分一百分,我愿意给你99分,剩下一分怕你骄傲
- 网友 邱***洋: ( 2024-12-15 18:25:48 )
不错,支持的格式很多
- 网友 国***芳: ( 2024-12-10 03:25:34 )
五星好评
- 网友 田***珊: ( 2024-12-18 03:15:21 )
可以就是有些书搜不到
- 心理学博士的情绪疏导游戏书 4册 你好啊快乐 幼儿语言启蒙认知益智书籍儿童全脑大开发智力记忆力观察力专注力训练3-6-8-10岁图书正版 下载 pdf 电子版 epub 免费 txt 2025
- 金考卷活页题选名师名题单元双测卷九年级下册语文数学英语人教版 2023春全套三本 初三同步试卷 下载 pdf 电子版 epub 免费 txt 2025
- 古筝检定考试曲目大全古筝检定考试曲目初中级123456级古筝检定考试歌曲书籍全国古筝演奏检定考试教程教材练习曲检定考试曲集曲目乐海同心出版社 下载 pdf 电子版 epub 免费 txt 2025
- 外教社法语分级注释读物系列 下载 pdf 电子版 epub 免费 txt 2025
- 回到列宁:关于“哲学笔记”的一种后文本学解读 下载 pdf 电子版 epub 免费 txt 2025
- 亮剑中考思想品德(配答案)2013新版(2012年7月印刷) 下载 pdf 电子版 epub 免费 txt 2025
- 湖南公务员考试中公2018湖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专业教材历年真题精解申论 下载 pdf 电子版 epub 免费 txt 2025
- 活页题选单元双测卷 选择性必修 第一册 数学 BS (北师新教材)2022版 天星教育 下载 pdf 电子版 epub 免费 txt 2025
- 高精度导航卫星辐射压建模技术 下载 pdf 电子版 epub 免费 txt 2025
- 少年状元-乌龙院(第8卷) 下载 pdf 电子版 epub 免费 txt 2025
书籍真实打分
故事情节:8分
人物塑造:8分
主题深度:3分
文字风格:6分
语言运用:5分
文笔流畅:6分
思想传递:9分
知识深度:8分
知识广度:7分
实用性:4分
章节划分:6分
结构布局:6分
新颖与独特:7分
情感共鸣:6分
引人入胜:5分
现实相关:6分
沉浸感:6分
事实准确性:8分
文化贡献:8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