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汇书屋 -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
本书资料更新时间:2025-01-09 19:39:11

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 下载 pdf 电子版 epub 免费 txt 2025

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精美图片
》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电子书籍版权问题 请点击这里查看《

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书籍详细信息

  • ISBN:9787510021305
  • 作者:暂无作者
  • 出版社:暂无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10-5
  • 页数:560
  • 价格:32.80元
  • 纸张:暂无纸张
  • 装帧:暂无装帧
  • 开本:暂无开本
  • 语言:未知
  • 丛书:暂无丛书
  • TAG:暂无
  • 豆瓣评分:暂无豆瓣评分
  • 豆瓣短评:点击查看
  • 豆瓣讨论:点击查看
  • 豆瓣目录:点击查看
  • 读书笔记:点击查看
  • 原文摘录:点击查看
  • 更新时间:2025-01-09 19:39:11

内容简介:

《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英文全本)》中所阐述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着眼于提出一种理论依据和基本原则,只是大纲至于这种政策的实施和运作程序还有待于执行者的发挥。尽管作者给出的只是提纲挈领,但这种国家干预主义的思想去向人们展示了一个崭新的世界。这种思想也当之无愧地成为推动一场思想革命的原动力。


书籍目录:

暂无相关目录,正在全力查找中!


作者介绍:

暂无相关内容,正在全力查找中


出版社信息:

暂无出版社相关信息,正在全力查找中!


书籍摘录:

暂无相关书籍摘录,正在全力查找中!


在线阅读/听书/购买/PDF下载地址:


原文赏析:

当储蓄金额超过目前的维修费用时,这一部分超过的部分既不直接引起现行的投资,也不被用于支付消费。因此,它必须由新的投资所补偿。。。

结果,能够真正形成现行收入的信投资必须减去相应于储备金额超过目前维修费用的数量。

从而,要想达到既定就业量,必须存在着更强烈的对投资的需求。


现以一座房屋为例。假设该房屋直到寿命终了以前均能被居住而无需加以修缮。如果每年从房客支付的租金中减去一笔折旧费,而这笔折旧费既没有被房主用于维修,有没有被他当做可以供消费之用的净收入,那么这笔储备金额会在房屋的寿命期间继续压低就业量,移植到该房屋重建时,才突然把以往压低的就业量一次补足。


但对于一个非静止不变的社会,这些因素可以具有重大的作用,特别是处于长期耐用的投资异常活跃之后的一段时期中,更是如此。因为,处于这种情况下,企业家会为已经存在的资本设备扣除较大数量的储备金额,而已经存在的资本设备虽然会被逐渐磨损掉,然而它们目前所需要的维修费用却远未达到被扣除的储备金额的水平。这样,现行的新投资项目的很大部分会被较大数量储备金额所抵消。

这些事实所造成的后果为:收入只能处于一个低水平,低到能与低数值的净总投资相适应。。。。会缩小现行的有效需求,而只有在实际上对资本设备进行重置时才会增加有效需求。


我们生活于其中的经济社会的显著弊端是:第一,它不能提供充分就业;第二,它以无原则和不公平的方式来对财富和收入加以分配。


经济学家和政治哲学家们的思想,不论它们在对的时候还是在错的时候,都比一般所设想的要更有力量。的确,世界就是由它们统治着。讲求实际的人自认为他们不受任何学理的影响,可是他们经常是某个已故经济学家的俘虏。在空中听取灵感的当权的狂人,他们的狂乱想法不过是从若干年前学术界拙劣作家的作品中提炼出来的。


讲求实际的人自认为不受任何学理的影响,可是他们经常是某个已故经济学家的俘虏。


其它内容:

书籍介绍

《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英文全本)》中所阐述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着眼于提出一种理论依据和基本原则,只是大纲至于这种政策的实施和运作程序还有待于执行者的发挥。尽管作者给出的只是提纲挈领,但这种国家干预主义的思想去向人们展示了一个崭新的世界。这种思想也当之无愧地成为推动一场思想革命的原动力。


精彩短评:

  • 作者:乱世浮生 发布时间:2014-02-21 13:51:16

    以前心理测试做过的。浏览了一下,感觉一般,有些说的像我,有些不像我

  • 作者:Alex-徵 发布时间:2018-08-13 17:27:20

    英文版

  • 作者:无明 发布时间:2017-02-02 15:59:41

    我可能学了假宏观!

  • 作者:南池子 发布时间:2012-03-22 20:35:18

    中西艺术对身体细节的处理差异、中西方宗教的身体观差异、建筑服饰饮食风俗对于身体观念的影响。核心在于“裸体意谓本质”。谈到“裸体”意味着“自然”,这一观点,其实也是“风景与认同”,或者“再发现”问题,也是自工业化以来为何原始、质朴与美感被联系起来讨论的原因。此外,就中国裸体而言,还需要考虑中国人对“肉体”的看法,例如“尸解”。【序言很好,但是翻译既琐碎又不连贯,真糟糕。】

  • 作者:不会画画阿拉丁 发布时间:2010-11-16 22:55:19

    因为这样或那样装B的原因,俺去书店买了我一窍不通的经济学著作···书啊书啊教我怎么赚钞票吧···虽然翻了两页我就决定把你当社科类科普读物看了···果然没耐心看进去,成为催眠读物

  • 作者:落尘 发布时间:2020-11-02 16:41:52

    工具书,大部分活动比较实用,有操作性。


深度书评:

  • “死狗”凯恩斯:纪念《通论》发表80周年

    作者:[已被注销] 发布时间:2020-05-22 23:41:54

    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

    作者:[已被注销](来自豆瓣)

    来源:

    https://www.douban.com/doubanapp/dispatch?uri=/note/763661963/

    原文2016年6月发表于FT中文网

    伟大的思想家身后总会有一个时期被人当作没有用的“死狗”,似乎是一种不可逃避的历史宿命。1760年,莱辛在与雅柯比的谈话中曾说:“要知道现在人们谈起斯宾诺莎,总像谈论一条死狗”。1827年,黑格尔提到此事时不无感慨地说:“现代对待斯宾诺莎体系以及一般对待思辨哲学的态度并不更好一些”。又过了50年,黑格尔自己也变成了时代的“死狗”——马克思评论道:“今天在德国知识界发号施令的、愤懑的、自负的、平庸的模仿者们,已经高兴地像莱辛时代大胆的摩西·门德尔松对待斯宾诺莎那样对待黑格尔,即把他当作一条‘死狗’了”。

    如今,同样的命运——至少是在中国——似乎也降临在凯恩斯身上。很多经济界人士谈起凯恩斯,的确“就像谈论一条死狗”。与时俱进的思想家们,几乎无不以宣称“凯恩斯主义过时了”为标榜。“凯恩斯”三个字,几乎变成了“刺激”的同义词,连同“需求”一起,成为人们口诛笔伐的时髦对象。

    然而,正如《国富论》经常成为当代中国经济学者的思想资源一样,《通论》也因其超越时代和地域的普遍价值,成为我们这个时代沉默而坚定的对话者。在《通论》发表80周年之际,在众人“痛打落水狗”的时候,我们也许需要呼吁一下“费厄泼赖”,探讨一下这本书对当下经济问题的现实意义。

    一、需求

    人们一般承认,《通论》的首要贡献,是对宏观经济非出清状态的形成机制提供了系统的解释。在此之前,古典经济学关注的核心问题是市场出清的均衡状态,非出清状态被视作对这种均衡状态的偏离或“病态”,是达到均衡状态前的一种次要的过渡形态。凯恩斯首先在方法论意义上指出,古典经济学这种以均衡状态为中心的理论范式,从根本上妨碍了对经济非出清状态的严肃研究,而恰恰是这种非均衡状态,往往才是经济的“常态”。《通论》明确提出“供给并不必然创造其自身的需求”,总供给和总需求的平衡是“有条件”的,不是自然、必然发生的,市场经济内在机制导致的有效需求不足,是宏观经济不能出清的基本原因。

    对于受过现代经济学教育的读者来说,这似乎是一种最为初级的常识。但在现实世界中,承认和运用这种“常识”来分析经济现象,并不像人们认为的那样简单直接。举例来说,时下在中国有一种流行的观点,用人口结构变化等因素导致的经济潜在增长率下行,来解释目前中国经济日益严重的下行压力,进而说服人们接受越来越低的实际经济增长水平,并否定通过凯恩斯意义上的需求管理提振经济的可行性。这种流行观点最大的问题在于,它混淆了“经济潜在增长率下降”和“产出缺口”两种现象,混淆了长期均衡位置的变化和短期均衡态势的状况。如果说人口结构变化等因素带来的经济潜在增长率下行的确是一个事实,那么当前更重要的事实则是总需求的下滑超过了总供给的下行,实际经济增长明显低于潜在增长能力,使得实体经济面临强大的收缩压力。目前中国所谓的“经济下行压力”,实际上更多地是对这种产出缺口的感受,而不是对潜在供给能力下行的感受。

    如果真是供给因素带来的潜在增长率下行超出人们的预期,现实中出现的应该是经济增速放缓伴随通货膨胀的滞胀现象,而不是目前这种经济下滑伴随通货紧缩的典型衰退现象。回顾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的7年,中国经济只有2010和2011两年面临类似滞胀的情况。在那个时候,用潜在增长率下行等供给侧因素来解释宏观经济遇到的问题是合适的,可以说“主要矛盾是供给侧问题”。但时过境迁,从2012年开始,总需求的下滑速度就开始逐步超过供给的下降,宏观经济的主要矛盾开始从供给侧转向需求侧。如果说2012和2013两年产出缺口尚处于可接受的范围内,那么从2014年开始,在外部因素和政策因素的作用下,总需求的下滑就开始进入加速通道,“经济不好”开始成为各方面的普遍感受。中国经济的“当务之急”应该是遏制需求的持续萎缩,而不是片面强调提高供给侧效率。对中国这样一个发展中大国来说,没有总需求的适度温和扩张,供给侧改革也很难取得预期的效果。

    二、就业

    作为秉承强烈社会责任意识的剑桥精英,凯恩斯在《通论》中力图解决的核心问题是产能的充分利用和生产要素(尤其劳动)的充分就业。产能作为一种经济资源需要充分利用,劳动力需要充分就业,这本是最平常不过的大道理。但这种“健全的常识”,在目前关于中国经济的讨论中,也经常是稀缺的。

    有一种流行的观点认为,中国经济的产出缺口不是来自有效需求萎缩,而是来自“低级”的、“坏”的过剩产能,应该通过消灭部分供给能力的办法来消除产出缺口。持有这种观点的人,常常认为钢铁、煤炭等行业产能规模庞大,明显超出国内需求,已经没有进一步发展的空间。但是,中国的工业化、城镇化尚未完成,人均物质资本存量远低于发达国家,人均能源消费只有发达国家的40%,钢铁、煤炭的国内需求是否已经饱和,仍然是一个可以讨论的问题。由于中国的庞大人口规模,在分析产能问题时,人均指标可能比总量指标更具有说服力。就钢铁而言,中国的人均产能只是刚达到发达国家平均峰值水平,明显低于日韩等东亚经济体的峰值水平;就煤炭而言,英国的峰值产量是人均6吨,美国是4吨,中国只有不到3吨。更为重要的是,在开放经济条件下,一国的产品只要有国际竞争力,其产能并不以国内需求规模为限。中国的钢铁行业在汇率持续上升且没有出口退税(意味着征收出口税)的情况下,2015年仍然取得上亿吨的出口成绩,就很说明问题。

    “产能”的意义不在于“产品”,而在于“能力”。对于一个国家来说,产能本质上是它创造财富和就业的能力,是它的产业肌体。“去产能”不仅意味着消灭工厂等物质资本,消灭对应的金融资产,还意味着消灭就业和收入,最终面对一种无法消灭、无法“出清”的生产要素,这就是劳动力或活生生的人。当产能利用率普遍不足时,公共政策的正常逻辑应该是为其寻找出路,而不是削足适履地去消灭它。在近代经济史上,主要工业化国家面临经济危机和产能过剩时,都是竭尽所能争夺国际市场,保护国内就业和财富增长。如凯恩斯所言,在这个问题上,近代早期的重商主义政治家,认识比古典经济学家更正确。

    三、货币

    凯恩斯认为,有效需求不足的直接原因在于企业“计划”的总投资低于社会总储蓄,而计划投资的相对不足又源自两个主要因素:一个是企业家的主观预期不佳,另一个是货币经济条件下实际利率水平总有高于市场出清水平的倾向。前者很大程度上是一个出自人类本性的自然因素,很难直接加以调节,后者却属于“事在人为”,在现代中央银行体制下完全可以得到矫正。

    《通论》货币理论的核心逻辑是,货币相对于其他资产的流动性优势,使其具有一种流动性溢价,因此利率总是有一种偏高的倾向。特别是在经济衰退、金融市场动荡时,由于市场主体规避风险带来的流动性需求,资金利率会显著高于实体经济的投资边际回报率,从而对总投资形成紧缩。中央银行需要做的,就是尽可能消除这个流动性溢价,压低市场利率特别是名义贷款利率,使实际贷款利率尽可能与实体经济资本边际回报率保持一致,以防止有效需求不足的情况出现。同时,由于存在名义零利率限制,央行的行动还要足够快,具有一定前瞻性,要在市场出清所要求的名义利率降到零之前采取行动,以防止经济陷入流动性陷阱。

    从伯南克到黑田东彦再到德拉吉,国际金融危机以来全球中央银行家所做的,无非是遵循这个理论逻辑,采取一切可能办法——包括负利率这种凯恩斯曾经认为不可能的办法——来把实际利率压低到与资本长期回报率和经济潜在增长率相一致的水平上。

    相比之下,过去两年中国货币政策的核心问题就在于,名义政策利率没有对经济和物价下滑作出及时而足够的反应,造成实际贷款利率大幅攀升和宏观紧缩,名义上的“稳健”变成了实际上的“紧缩”。2014年下半年以来宏观经济每况愈下,股市、汇市、债市风险迭出,实际上都是这种宏观紧缩的反映。待到实体经济已经倒下后,再放松信贷就只能刺激房地产这种“无风险资产”,造成经济进一步的扭曲和进退两难。

    正如德拉吉先生所说:“太迟行动的风险高于太早行动的风险”——这话不仅适用于欧洲,也适用于中国,尽管适用的原因并不相同。

    四、工资

    从经济学逻辑上来说,当市场不能出清时,一定意味着某种价格的失灵。古典学派把失业现象归因为名义工资不能有效调整,也就是劳动力价格的失灵,凯恩斯则更多地将其归因为利率不能随资本边际收益率有效调整,也就是资金价格的失灵。正因为如此,现代经济学教科书常常把凯恩斯主义与古典学派的根本差异,归结为名义工资刚性问题——前者肯定名义工资刚性而后者否定。但如果我们通过《通论》本身而不是教科书去理解凯恩斯,就会发现他在这个问题上持有一种更为复杂、更为精巧而且值得我们学习的“政治经济学”观点。

    实际上,凯恩斯并非不知道名义工资可以具有弹性,在经济萧条时,名义工资完全可以充分降低以反映价格水平和生产率的下跌,政策制定完全可以往压低工资这个方向走,这也是一些国家所谓结构性改革的重要内容。但他同时认为,维护名义工资刚性是一种在政治和社会上更为“可取”的状态——与其通过压低工资去实现市场出清,不如通过压低利率去实现市场出清,与其让劳动者承担调整成本,不如让资本所有者更多承担成本。凯恩斯观察到,在现实社会中,土地和资本是更为强势的生产要素,其利益在经济衰退期更容易得到保障,劳动则是弱势要素,利益更易受到损害。作为“剑桥的精英主义者”,凯恩斯认为从国家整体利益出发,应该使经济政策在分配效果上向劳工倾斜:这意味着维护名义工资刚性,以利率调整代替工资调整,容许一定的通货膨胀风险,促进名义工资的长期稳定和增长,稳定全社会的收入和物价预期——以及更重要的,对于社会和经济进步的预期。

    因此,名义工资刚性,与其说是凯恩斯理论中的一个实证前提,不如说是基于政治经济学考虑作出的一种理论抉择。而这种视角和立场,正是当下中国宏观经济政策讨论所缺失的。当我们倡导“去产能、去杠杆、去库存、降成本”的结构性改革时,这些措施对不同社会群体特别是劳动者会带来什么影响,又可能给社会和政治格局带来什么变化,这些都是政策制定者和评论者不能不思考的问题。

    五、债务

    如今流行的观点认为,凯恩斯主义指导下的财政和货币扩张造成全球特别是发达经济体债务高企,而增长并没有有效提高。设若起凯恩斯于地下,他会如何回应这种批评呢?他也许会说:“这正是我所要的结果——在社会和政治意义上”。

    凯恩斯在《通论》中认为,在经济衰退时通过采取扩张性的财政和货币政策,可以促进资本特别是公共资本以更快的速度积累,提高人均社会资本存量,最终达到资本不再短缺的程度,其结果则是资本回报率的下降和利息率的下降。事实上,如果我们把债务看做资本存量的对应物,把经济增长看做收入流量,当前高债务低增长的现象,可以在经济学上代换为存量资本平均回报率的下降,也就是《通论》中提出的财政刺激政策的结果。

    在凯恩斯看来,资本回报率以及相应的利息率的下降,并不是一件坏事,因为这会使纯食利阶层的利益不再增长,新增收入流量中绝大部分成为劳动收入,从而有利于缩小收入差距和社会稳定,公共资本的增加则有利于公众生活条件的改善。资本平均回报率降至接近零的水平,意味着一个社会达到了资本的“普遍丰裕”,这使得更多的人可以从经济压力中解放出来,从事更有价值和意义的创造性活动。凯恩斯认为,在当时发达国家的技术和经济条件下,一个社会可以在一代人时间内达到这样一种状态。

    从现实情况看,凯恩斯的这种或可称为“资本的共产主义”设想当然是过于乐观了。但他的逻辑仍然给我们提供了一种理解资本回报率下降现象的有益视角,这是一种社会的、政治的乃至人文的视角,而非单纯的经济视角。在目前的中国,如果我们能通过积极的财政和货币政策推动社会资本特别是公共资本积累,大幅度地增加医院、学校、住房、地铁、国道等供给,在宏观上可能表现为资本利息率的不断降低,但它的确有利于实现充分就业,有利于缩小收入分配差距和改善公众生活质量,并最终促进社会的和谐稳定。

    如果我们把凯恩斯的逻辑拓展到全球,会发现虽然占据全球人口10%的高收入国家资本趋于饱和,占20%的中高收入国家资本稀缺程度显著降低,但还有70%的人口处于欠工业化甚至前工业化状态,资本积累极度薄弱,以基础设施为代表的公共资本严重缺乏,全球总需求潜力还远远没有释放完毕。如果我们能在政治、社会和经济上促进良好发展机制在全球的推广,使更多发展中国家和低收入国家实现中国式的经济发展,完全能够在更长时期内保持全球总需求的稳定增长和适度的资本回报率,直到实现全球的资本普遍丰裕,实现凯恩斯所设想的那种人的普遍的经济解放。

    六、通论

    凯恩斯在《通论》中的理论抱负,是提出一种更为普遍性的、包容了古典理论的“一般”经济理论,这是所谓“通论”的严格意义。按照他的理解,“通论”超越古典经济学之处,在于它拓展了对经济活动的解释框架,把后者作为不言自明前提的东西变为一定条件下方才成立的原理,从而将其解释为“各种可能均衡状态中的一个极端之点”。古典经济学仅解释了均衡,“通论”除此之外还解释了非均衡。因此,凯恩斯理论并不是简单地否定了古典经济学,不是一种简单与后者对立的理论,而是用一个更具包容性的“一般理论”(通论)包容了作为“特殊理论”的古典经济学,正如同非欧几何学框架里包容了欧几里得几何学,相对论框架里包容了经典力学。

    不管人们是否愿意承认,凯恩斯的“一般理论”为我们更为全面深入地认识市场经济作出了划时代的贡献。我们能够渡过百年一遇的金融危机这一劫,归根结底靠的还是凯恩斯主义。当前宣称凯恩斯主义过时甚至有害的人们,每每以“刺激政策”失效作为论据。不少人认为,中国的“4万亿”刺激计划造成了产能过剩、债务膨胀、结构恶化等等一系列问题,美国则因为市场快速出清、结构改革有效,经济恢复更为健康。但持有这种观点的人往往忽略了,正是美国采取了全球范围内最大规模的货币扩张,有效防止了日本式的资产负债表衰退;也正是美国,采取了最积极的财政刺激措施,金融危机以来财政赤字占GDP比例平均达到7.6%,个别年份甚至超过10%,远高于中国同期的财政扩张水平。而严格按照凯恩斯理论的标准衡量,过去3年中国的宏观政策更多地是处于紧缩而非扩张状态。无论美国经济复苏的成功还是中国经济近两年的困难,与其说是对凯恩斯理论的否定,还不如说是对他的一再佐证。

    凯恩斯的幸运与不幸都在于,如今人们往往只通过教科书来了解他的思想。通过教科书,他的一些思想广为传播,但也正是通过教科书,他的很多真知灼见被简化和扭曲。当我们又一次面对类似大萧条的场景,面对关于经济停滞和宏观经济政策的激烈讨论时,重新读一读凯恩斯本人的《通论》,而不是讲述凯恩斯主义的教科书,可能会有更多的启发。

    在举国通说“供给侧”的热闹时刻,笔者愿不合时宜地说一句:“也许只有‘死狗’凯恩斯才能拯救我们”。

  • 《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书评

    作者:夏日飞雪Sara 发布时间:2010-01-16 23:59:42

    一、《通论》的产生背景

    自由市场经济体制和政府干预是经济学发展的主线。古典经济学认为在竞争的环境中,市场会自动通过价格来调节供求关系,从而使社会经济处于平衡的发展状态之中。然而,1929~1933年爆发的世界经济危机对古典经济学提出了严重的置疑。经济的周期性剧烈波动和社会供需的失衡均是强调自由市场经济体制的古典经济学所无法解释的。《通论》从讨论就业量入手,提出有效需求的概念,强调对供给和需求总量的控制,这为宏观经济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也为政府宏观调控提供了理论依据。

    二、《通论》的结构和主要观点

    本书的核心观点是:就业量决定有效需求,也即消费,而就业量取决于消费倾向和投资量。在假定社会的消费倾向为既定的情况下,则就业量的均衡水平决定于当前的投资量。投资量取决于资本的边际效率和利率所确立的投资引诱。

    (一)消费倾向

    影响消费倾向的客观因素有收入、资本价值、贴现率、财政政策和预期的改变等。主观因素主要是人们的消费习惯。在此重点引述其关于消费和投资关系的论述。消费是净收入的函数,也即净投资的函数。在非静态的经济体系中,若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政府主导的资本设备投资急剧扩大,则不需要重置的机器设备的偿债基金和折旧基金积累了庞大的规模,以致要有巨额的新投资才能吸收这些财政储蓄。否则较高的财政储备抑制收入不能升高,处于一个恰与较低的总净投资相适应的低水平,进而减少有效需求。

    (二)投资引诱

    1、资本边际效率

    资本边际效率是预期收入等于该资本资产供给价格的贴现率。这一定义表明资本边际效率完全取决于人们的主观预期,也即人们的信心状态。

    2、利息率

    利息率是由货币的供给和需求决定的,另外流动性偏好也会影响利率。假定其他条件不变,货币数量的增加虽然可能预期利息率降低,但如果公众的流动性偏好的增加大于货币数量的增加,则货币数量的增加就不会使利息率降低。

    (三)引论

    1、经济周期

    经济周期的影响因素有消费倾向、流动性偏好和资本边际效率。周期性主要是由于资本边际效率的波动而引起。资本边际效率取决于对资本品未来收益的现时预期。由于预期的依据捉摸不定,所以它们面临的是突然和剧烈的变动。资本边际效率的崩溃,自然会使流动性偏好急剧增加,因而利息率上升,恶化投资。

    防止经济波动不在于高利息率。高利息率虽然可以克服投机刺激,但同时却又会遏制各种合理的新投资。注定要走向萧条的繁荣是由于利息率和预期状态结合起来造成的。有效的办法是通过收入再分配以及其他措施来刺激消费倾向。

    2、国际贸易

    过量的贸易顺差即相当于过分地对外放款和在海外购置资产,常常使得国内利息率不能下降到国内充分就业所需要的程度。

    三、《通论》的现实意义

    本书不仅为政府调控提供了理论基础,而且指出了政府调控的核心目标,即充分就业。因为充分就业才能保证有效需求,而有效需求才是经济发展的根本驱动力。这依然是当今各国政府采取货币和财政政策进行宏观调控的主要逻辑。以政府所运用的调控手段而言也是如此。通常是将利率作为最主要的经济调控工具,而利率的调节就是为了改变人们的预期,以提高或降低投资引诱,进而增加或减少投资量,并最终影响到就业量和有效需求。

    四、《通论》的理论局限

    尽管凯恩斯为政府的宏观调控奠定了理论基础,但是在调控的层次和方式上仍受到了各学派的批评。特别是“滞胀”现象的出现更使凯恩斯主义受到严峻挑战。经济本身的发展总是更为先进,因此任何经济理论总是有期时限性。


书籍真实打分

  • 故事情节:7分

  • 人物塑造:7分

  • 主题深度:6分

  • 文字风格:3分

  • 语言运用:8分

  • 文笔流畅:5分

  • 思想传递:6分

  • 知识深度:7分

  • 知识广度:5分

  • 实用性:6分

  • 章节划分:3分

  • 结构布局:7分

  • 新颖与独特:8分

  • 情感共鸣:4分

  • 引人入胜:3分

  • 现实相关:5分

  • 沉浸感:3分

  • 事实准确性:9分

  • 文化贡献:8分


网站评分

  • 书籍多样性:6分

  • 书籍信息完全性:6分

  • 网站更新速度:8分

  • 使用便利性:7分

  • 书籍清晰度:5分

  • 书籍格式兼容性:3分

  • 是否包含广告:5分

  • 加载速度:7分

  • 安全性:5分

  • 稳定性:4分

  • 搜索功能:3分

  • 下载便捷性:4分


下载点评

  • 盗版少(221+)
  • 还行吧(367+)
  • txt(271+)
  • 服务好(505+)
  • 书籍多(100+)
  • 赞(613+)

下载评价

  • 网友 冯***丽: ( 2025-01-03 05:54:01 )

    卡的不行啊

  • 网友 蓬***之: ( 2024-12-25 14:06:13 )

    好棒good

  • 网友 曾***玉: ( 2025-01-07 15:48:54 )

    直接选择epub/azw3/mobi就可以了,然后导入微信读书,体验百分百!!!

  • 网友 堵***洁: ( 2025-01-02 22:34:42 )

    好用,支持

  • 网友 濮***彤: ( 2024-12-26 13:32:19 )

    好棒啊!图书很全

  • 网友 步***青: ( 2024-12-14 02:47:21 )

    。。。。。好

  • 网友 田***珊: ( 2024-12-29 03:04:13 )

    可以就是有些书搜不到

  • 网友 权***波: ( 2024-12-12 10:13:51 )

    收费就是好,还可以多种搜索,实在不行直接留言,24小时没发到你邮箱自动退款的!

  • 网友 陈***秋: ( 2024-12-11 03:40:53 )

    不错,图文清晰,无错版,可以入手。

  • 网友 师***怡: ( 2024-12-10 12:37:38 )

    说的好不如用的好,真心很好。越来越完美

  • 网友 宫***凡: ( 2024-12-11 04:14:08 )

    一般般,只能说收费的比免费的强不少。

  • 网友 焦***山: ( 2025-01-07 03:29:00 )

    不错。。。。。

  • 网友 居***南: ( 2024-12-09 20:20:35 )

    请问,能在线转换格式吗?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