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画世说新语 下载 pdf 电子版 epub 免费 txt 2025
漫画世说新语电子书下载地址
内容简介:
本书语言诙谐灵动,漫画人物形象活泼脱俗,将《世说新语》浓厚的故事趣味充分发挥出来,生动地再现了魏晋时期几代世人的群像,为读者了解那个时代上层社会的风尚提供了全新的视角,将经典漫画化、白话化并加以现代诠释,体现了中华圣贤的智慧和人生哲理。
书籍目录:
暂无相关目录,正在全力查找中!
作者介绍:
蔡志忠,生于1948年,台湾彰化人,著名漫画家。15岁起便成为职业漫画家,1999年获得荷兰克劳斯亲王奖,表彰他“通过漫画将中国传统哲学与文学做出了史无前例的再创造”。他创作的中国古籍经典漫画,被誉为“儿时记忆国学的启蒙书,中国文化走向世界的经典符号”。现有100多部作品,已在45个国家和地区以多语种版本出版。
出版社信息:
暂无出版社相关信息,正在全力查找中!
书籍摘录:
暂无相关书籍摘录,正在全力查找中!
在线阅读/听书/购买/PDF下载地址:
原文赏析:
暂无原文赏析,正在全力查找中!
其它内容:
书籍介绍
本书语言诙谐灵动,漫画人物形象活泼脱俗,将《世说新语》浓厚的故事趣味充分发挥出来,生动地再现了魏晋时期几代世人的群像,为读者了解那个时代上层社会的风尚提供了全新的视角,将经典漫画化、白话化并加以现代诠释,体现了中华圣贤的智慧和人生哲理。
精彩短评:
作者:..<{=... 发布时间:2021-10-11 20:49:35
用简洁的公式,解决最难的问题2
作者:smile^^ 发布时间:2015-03-26 17:44:47
人见人爱的绘本
作者:Gill 发布时间:2012-01-10 15:56:33
为了大作文我给你五颗星。
作者:momo 发布时间:2020-02-22 15:35:39
1、没啥信息量,文字生硬,图片呆板,啰嗦废话特别多,有价值的内容还不如网上看两个视频来得多,真想打零分
2、有些书买回来真的是没必要看的,不能已经浪费钱了还要浪费时间,要及时止损
作者:书非借不能读 发布时间:2019-06-23 00:37:52
专业5G通信书,如果只是对5G想有点科普性的了解,本书不适合。
作者:陈皮子安 发布时间:2021-11-22 16:57:49
好书,不了解希腊罗马就看不懂今天的世界
深度书评:
最后一篇《法力》的解读
作者:无心柳 发布时间:2017-06-09 16:52:19
小说中的主要人物有南希和威尔夫,泰莎和奥利,南希年轻时是个热情的充满活力的女孩,并且早就喜欢威尔夫,威尔夫是个高雅有品懂音乐,性格沉稳冷静的医生,泰莎是具有透视能力,能看见看不见的事物,家庭境况艰难的女孩,奥利患有肺结核,由少时充满好奇心的研究者和有才华的写作者沦为倒腾等为生。其中南希也扮演叙述者,虽然人称是第一人称和第三人称转换使用,但一直从南希的角度讲述故事,以内聚焦视角的方式展开叙述。
小说由五个故事构成,分别是让但丁休息片刻,穿大翻领水手服的姑娘,头上的空洞,方块、圆圈、星星,窗台上的苍蝇。小说的表层结构为,威尔夫向金尼求婚未果和南希结婚,在他们结婚之前,南希认识了奥利,并带奥利去见识了泰莎能够透视的神奇能力,后来奥利把泰莎的超能力写成文字引起了关注,奥利也把泰莎作为研究对象,自然而然的奥利和泰莎在一起了,然后由于种种原因,对泰莎的科学研究无法再进行下去,并且泰莎的法力也在慢慢消失,奥利和泰莎靠小把戏继续维持泰莎拥有神奇能力的假象,最后他们分开了,当多年以后南希见到他们的时候,他们都声称对方已经死了。
小说的题目《法力》,其中法力指的是泰莎拥有的特殊能力。她能够透视,即使不看也知道奥利和口袋里究竟有些什么东西,即使是与她无关的事物,她也能知道它在哪,怎么样了。因此许多人慕名而来向她求教。然而这样的能力却在被奥利当成研究对象以后,认真研究的过程中慢慢消失,也在她与奥利即将分开的前夕回归。
《法力》作为《逃离》这本小说集的最后一篇,实际上是讲一个逃无可逃,无需再逃。与前面几篇不同,前面的故事中的女主人公总是在试图逃离,但最终无法逃脱,逃无可逃。而这篇小说里的两个女主人公,南希和泰莎,都没有过试图逃离。南希从一开始就接受了婚姻,即使她知道婚姻会改变她的生活方式,阻碍她的工作,阻碍她写日记,并且她还将面临去打理照料一个家庭的责任,但是她似乎没有想逃。而泰莎更是不顾南希的提醒,主动的接受了奥利对她的研究,即使那些研究令她烦闷,心力交瘁,并且导致她的法力逐渐消失,但她仍然没有试图逃离,甚至在她的法力消失以后,她仍然没有试图逃离。甚至,故事的最后南希认为是镇定而有决断力的威尔夫将她拉回那个不稳定的状态,泰莎认为如果奥利没有死,他会来接她离开。
法力其实在传达逃无可逃的寓意。即使能够透视,能够预知一切,生活中婚姻中该发生的仍然会发生,无论逃离与否,最终的结果都是一样的,逃无可逃,无需再逃。对婚姻,对家庭,对生活的困惑永远存在,每个人都身处这种永恒的困惑当中,永远都想用逃离的方式来挣脱它,然而这是永远都无法挣脱的。因为我们受控于生命的欲望,我们贪婪的追求幸福的欲望,追求自由的欲望永不会消止,我们就永远存在困惑,并在困惑的过程中试图逃离。除非我们放下了对生命的欲望。
法力还有另外一层寓意
《法力》中还有一个颇有意味的角色——金尼,小说中只提到金尼拒绝了很多人的求婚,她是个“有点学识”的女孩,她最后皈依佛教,她死了。从某种角度来看,金尼也许是唯一一个逃离成功的角色了。她拒绝婚姻,拒绝家庭,并且从意识里轻看婚姻,但她很早就已经去世,她真的逃脱了吗?在门罗凝练的叙述中,这仍然是一个有待深思的问题。
在叙述话语上,小说的文本时间跨度很大,艾丽思门罗聚焦于婚姻家庭生活,这篇小说中的婚后情景却是一片空白。只向具体向读者叙述了婚前与婚姻告终之后,各个人物处在什么样一种状况之中。在婚前,时距较慢,详细交代了威尔夫的求婚以及南希和威尔夫筹备婚礼的过程。这段婚姻可以在威尔夫成为一个没有自理能力,完全需要南希照顾的病人开始告终,最后威尔夫去世。而泰莎和奥利,也只交代了南希带领奥利去认识了泰莎,最后便跨到了南希前后分别见到分开后的泰莎和奥利的情况。在最后窗台上的苍蝇这个故事中,也只交代了泰莎和奥利分开前夕的情况。文本时间上的大跨度,只给出开头和结尾的具体细节,中间的过程吝啬笔墨只字不提,给读者留下了大片的空白和无数遐想深思的余地。威尔夫,南希,泰莎,奥利,最后似乎用不逃离的方式实现了各自的逃离,但这种逃离看上去感觉并不多么好。
值得一提的是威尔夫这个角色,作者用了大量的笔墨向我们刻画了威尔夫这个人,一个不苟言笑却不显冷漠,成熟稳重也高雅有品的谦谦君子形象。小说中的南希,也就是整个故事的叙述者,对这个角色的评价似乎很高,并且威尔夫也确实是南希倾慕的对象,被威尔夫求婚可以说是如愿以偿。在婚前南希心甘情愿的接受婚姻的到来,也心甘情愿接受婚后生活对自我的侵犯。在威尔夫完全需要南希的照料之后,南希也心甘情愿的接受这种结果,并未任何抵触,反而在威尔夫去世一年以后,南希在满是年轻人的大街上猛然发现自己老了,没有了生活的热情。而奥利,南希在婚前认识奥利,和奥利有许多共同之处也有许多共同语言,南希愿意带奥利去认识自己的朋友泰莎,她在面对奥利时似乎更加轻松自在,两者之间也有着许多乐趣和互相欣赏的地方。虽然叙述者并未明确表达,但已经完全向读者透露了南希和奥利之间的微妙关系。后来奥利和泰莎的关系,以及奥利对待泰莎的方式,还有年老后的奥利的境况,可以设想如果和南希在一起的是奥利,情况会是怎么样?这无疑向南希证实了奥利不是那个对的人。也结合前面几篇小说,作者似乎在委婉的向读者传达,面对婚姻时,正确明智的选择是多么重要,成熟的去选择一个成熟的人是多么重要。威尔夫和南希的婚姻,以及奥利和泰莎没有正式确立的婚姻,其实可以看做两种爱情观。从男性站在选择的位置,女性站在被选择的位置这个角度来看,男性的选择态度不同而引发不同的结果。前者是成熟冷静下抉择而来的爱情,后者是充满神秘探索意味的爱情。然而后者,一旦那个奇妙神秘的点不能再探索下去了或者那个奇妙神秘的点消失了,没有新鲜感了,不再神秘了,由之而产生的关联也就断裂了。从奥利和泰莎这个角度其实也揭示了“法力”的另外一层寓意,引诱人们探索爱情的新鲜感和神秘感,促使婚姻发生的催化剂,如果没有这种“法力”,爱情和婚姻将不复存在。从南希站在威尔夫和奥利中间这个角度来看,南希是走向威尔夫还是走向奥利,其实是对爱情和婚姻的终极思考,通过叙述者的叙述,最终的结论其实并不令人振奋。所谓乍见之欢不如久处不厌,偶得之喜不如永见不烦,作者其实在暗中推翻了后者。按照实际生活中的理解方式,南希对奥利的感情其实是喜欢,南希对威尔夫的感情其实是爱。而《逃离》这部小说集在这么多篇小说里,写了那么多试图逃离,逃离无果,逃无可逃的故事,似乎在最后这篇故事里,给出了逃离的正确方向,那就是成熟的爱,也给出了逃离的正确方式,那就是不要逃离。
《反败为胜》读书笔记1 撤退的乱局
作者:金米团 发布时间:2021-05-26 11:44:00
2020年12月英国名将斯利姆关于缅甸战役的回忆录《转败为胜》进入公共版权,今年指文和巴别塔两个图书品牌先后出版了中文版。缅甸战役在国内的叙事大多是以远征军和驻印军的视角展开的,很少关注到英方对于战役的看法,本书的引进算是填补了部分空白。第一部分第一章至第六章描写的是英军指挥层视角下撤离缅甸的部分,对应中方下的第一次入缅远征,之前好多国内颇有争议战役都可以通过结合英方视角重新解读。
1,中国军队入缅
缅甸基本上是一个菱形,东南部还有狭长的领土深入马来半岛,而1941年底英国在缅甸的兵力仅有不到两个师的正规军和若干辅助部队,后备部队,民事部队等,防守与泰国漫长的边境线明显不足。而缅甸又是中国唯一剩余的外援进入通道,对中国抗战至关重要,英国借中国的军力保卫缅甸也是顺理成章的事。然而在落在实际层面自1941年12月中国93师首批部队进入掸邦之后,英国却对中国军队进入缅甸百般阻挠。以至于完全误判了日军的进攻方向,导致缅南兵力薄弱,在比林河桥一战英印17师损失过半,缅甸战役失败的第一块骨牌倒下了。
斯利姆的回忆录里认为是英方物资不足,而中方不提供物资导致中国军队入缅迟缓,是非战之罪,此等说法颇有英伦风范的春秋笔法。缅甸战役前期的英国其实处于一种非常矛盾的状态,一方面害怕日本进攻希望得到中国的支持,另一方面又害怕中国会动摇自己在缅甸的统治。同时对日本一方面害怕日本进攻,另一方面又不相信日本可以击败自己,就在这样的矛盾中日军快速攻下了马来半岛,兵临新加坡,这时的英国幡然醒悟却为时已晚,缅甸败局已定,如果早些允许中国军队接管掸邦的防务,英军集中防御在多山的缅南地区也许战局也许会不一样,这一点斯利姆在第六章中也委婉的承认了,不过历史已经不容假设。斯利姆也只得在回忆里轻描淡写的描述为物资不足了。
2,磅地瑞当-同古-卑谬之战
1942年3月,延误了许久的远征军第五军的精锐200师南下西塘河谷地,接管英缅第一师的防务,使得英军可以将兵力集中于西线。进过皮尤河首战后,200师在同古及外围进行了长达12天坚守,并在30日全身而退,这是远征军入缅以来的第一场大战。关于同古保卫战最后的结果,国内一般认为是英军在西线过快的撤退导致了中国军队侧翼暴露,有悲切段后路的危险,所以不得不撤退。《转败为胜》中斯利姆笔下则是因为中国军队在同古撤退,导致英军在卑谬不得不撤退。从时间上看,中国军队撤离同古的日子确实早于英国,然而从地图上看,西线伊洛瓦底江河谷和中线西塘河谷间是高差较大,大部队难以通行的勃固山脉,双方战场基本上是隔绝的,并不存在谁先后撤就暴露对方侧后情况,到底是谁拖累了谁还得从战役层面着眼。
在同古保卫战初期阶段的同时,英军在西线发动了少有的对日军的反击,攻下了河口三角洲平原通往伊洛瓦底江河谷的门户磅地,此时日军在西线仅有33师团,55师团和56师团的先头部队正被吸引在同古。如果反击成功的话,那么必然会吸引中线的日军回援,这样中线的200师和新22师就有机会配合英军进行反击。
然而本来气势如虹的反击却因为日军通过从伊洛瓦底讲西岸迂回至对岸,在瑞当截断了英军的退路而告终,英军仓皇撤退,并损失了第七轻骑兵团A中队半个中队10多辆坦克。自此一战,英军再也没有进行过主动进攻,更别提反攻仰光,西线的回撤已经是不可避免。在此情况下,日军56师团逐步到位,形成了兵力优势,中国军队保卫同古也没了意义。这样来看确实是英国的失败拖累了中国,当事人杜聿明和史迪威的看法更有道理,斯利姆在此所谓的“瑞同的战斗没有像同古失守那样影响严重”就完全是英式春秋笔法了。
3.仁安羌-平满纳之战
卑谬-同古阻挡日军前进的计划失败后,中国下一部的计划是在中部平满纳阻挡日军,勃固山脉北部高差已经变小,平满纳至伊洛瓦底江河谷的东敦枝的铁路线联通了中线和西线两条战线,西线的东敦枝如果失守将会使平满纳腹背受敌,英军本想将东敦枝的守卫完全交给96师,不过由于中线兵力吃紧,仅有96师一个营前来,因此英印17师只好扛下了守卫中线侧后重任,这一点和国内传统叙事中英国卖队友猪队友的映像完全不同。也正是英军如此的义气使得西线马圭至东敦枝之间出现了缺口,日本33师团214联队得以长驱直入,插入仁安羌以北。关于仁安羌战斗中日英美各国之间,甚至本国的叙事之间冲突的地方太多,彻底理清还有困难,就不展开了。不过可以确定的是斯利姆对于19日下午中国军队进攻的回忆是十分可疑,因为其他记载表明斯利姆当日并未在仁安羌,他绘声绘色的关于下午三点中国军队进攻的回忆究竟是事后脑补的,还是把其他时间的错记在19日下午就不得而知了。
仁安羌之战的同时,中国军队也放弃了中线的平满纳,而英印17师依旧在日军战线之后的东敦枝,占据了仁安羌的日本33师团形成了一个有着漫长侧后战线的突出部。斯利姆原计划联合中国200师对仁安羌进行反击。关于这一段中国视角的解读可参考余戈的文,最后因为东线事发,这个计划中的反击就此夭折。
https://weibo.com/ttarticle/x/m/show/id/2309404151562850180258?_wb_client_=1
关于东线,传统叙事中一般会忽略泰国,斯利姆笔下雷列姆丢失之后紧跟着就是景栋被占领,而实际上二者之间隔了快两周。美国CBI官史中就干脆认为中国放了两个师在日军没有一兵一卒的泰北。可事实上虽然泰国军队因为日本要平衡巴莫政权的关系直至五月上旬才被获准进攻,且大规模作战能力不佳,但是在四月份中泰双方对峙的时候没人能保证一年前击败过法军的泰军就一定是不堪一击的弱旅,第六军实际上面临的是两个方向的威胁,应对能力自然要差很多。
4.曼德勒平原分道扬镳
仁安羌反击战夭折后,中英双方退入缅甸中部的曼德勒平原,国内的传统叙事中英军的形象是不顾一切坑队友,一心撤退到印度的,而斯利姆告诉我们英军直到退到了曼德勒平原才真正开始考虑撤往印度的问题,之前根本就没有明确的目标,这也是早期失败的主因之一。中国方面由于东线第六军萨尔温江河谷的第六军没能阻止日军56师团,而六十六军另外两个师因为入缅太晚且分散,被日军各个击破,导致远征军后路重镇腊戌丢失,不得不开始为了回国的生存之战。中英正式在曼德勒平原分道扬镳。英军的撤退除了因为斯利姆误判导致蒙毕瓦被日军占领,撤退路线被迫北移外基本上也是有惊无险,撤退中斯利姆也与远征军的“弃子”新38师建立了友谊,为后来新38师的入印埋下伏笔。
个人感觉本书虽然人感到不舒服的段落就在此章,斯利姆非常生动的描写了他认为英军调动武器弹药很重要,所以在从新38师处得知了中国将军(罗卓英)要征用铁路向密支那增兵时故意阻挠的事情,并且还洋洋自得的写下了后来在印度“他以一种愈加尊重的态度看待我”。熟悉中方战史都知道后开发生了列车出轨事故导致铁路瘫痪,远征军未能在日军抵达前及时回撤密支那,数万远征军后路被彻底截断,不得已进入野人山。
5.对于缅甸撤退的总结
缅甸特殊的地形条件导致几乎所有交通运输线都是南北向的,而所有运输线的尽头不在内陆,而在沿海的仰光。日军的特点以及进攻方向又导致了仰光是最容易受到攻击的,这也就是为啥斯利姆说“如果仰光陷落了,整个缅甸的失守在所难免”,然而英国当局战前根本性没有考虑过如何守住仰光,也就是斯利姆说的“没有人在足够长的时间考虑为此事做一个计划”无论是资源不足,部队训练不足,远征军入缅较晚,都是不重视的体现,整个缅甸保卫战,亚历山大,斯利姆都在打一场不可能战胜的战役。用《我的团长我的团》一句台词评价最合适“英国鬼死于傲慢”。
而没有死于傲慢的斯利姆痛定思痛后,开始谋划如何击败日军,这场英国在二战中的the longest war 还有漫长的下半场。
网站评分
书籍多样性:8分
书籍信息完全性:4分
网站更新速度:6分
使用便利性:9分
书籍清晰度:9分
书籍格式兼容性:6分
是否包含广告:3分
加载速度:9分
安全性:5分
稳定性:3分
搜索功能:9分
下载便捷性:3分
下载点评
- mobi(217+)
- 体验差(162+)
- 藏书馆(212+)
- epub(241+)
- 还行吧(232+)
- 体验好(190+)
- 四星好评(561+)
- 体验还行(617+)
- 赚了(148+)
- 中评多(552+)
- 超值(601+)
下载评价
- 网友 汪***豪: ( 2024-12-10 21:59:47 )
太棒了,我想要azw3的都有呀!!!
- 网友 晏***媛: ( 2024-12-12 22:01:39 )
够人性化!
- 网友 印***文: ( 2024-12-20 18:34:05 )
我很喜欢这种风格样式。
- 网友 车***波: ( 2025-01-09 09:04:14 )
很好,下载出来的内容没有乱码。
- 网友 蓬***之: ( 2025-01-06 11:47:52 )
好棒good
- 网友 宫***凡: ( 2024-12-23 10:03:07 )
一般般,只能说收费的比免费的强不少。
- 网友 国***芳: ( 2025-01-06 00:15:38 )
五星好评
- 网友 屠***好: ( 2025-01-09 10:13:21 )
还行吧。
- 网友 家***丝: ( 2024-12-15 11:23:59 )
好6666666
- 弗洛伊德梦的解析 下载 pdf 电子版 epub 免费 txt 2025
- 中国戏曲史(第二版) 下载 pdf 电子版 epub 免费 txt 2025
- 创新能力培育 下载 pdf 电子版 epub 免费 txt 2025
- 动物生物化学 下载 pdf 电子版 epub 免费 txt 2025
- 试题调研 高考题型全练 语文 2023年新版 天星教育 下载 pdf 电子版 epub 免费 txt 2025
- 不义联盟 人间之神 第二年2 下载 pdf 电子版 epub 免费 txt 2025
- JAC外贸工具书 下载 pdf 电子版 epub 免费 txt 2025
- 东北渔猎文化 下载 pdf 电子版 epub 免费 txt 2025
- 【新华书店自营店】CATTI英语三级口译实务考试指南强化训练新版 下载 pdf 电子版 epub 免费 txt 2025
- 化学培优竞赛新方法 下载 pdf 电子版 epub 免费 txt 2025
书籍真实打分
故事情节:8分
人物塑造:9分
主题深度:4分
文字风格:8分
语言运用:9分
文笔流畅:4分
思想传递:7分
知识深度:6分
知识广度:8分
实用性:5分
章节划分:9分
结构布局:6分
新颖与独特:8分
情感共鸣:8分
引人入胜:8分
现实相关:7分
沉浸感:7分
事实准确性:6分
文化贡献: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