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汇书屋 -职务犯罪典型案例精解
本书资料更新时间:2025-01-09 19:35:36

职务犯罪典型案例精解 下载 pdf 电子版 epub 免费 txt 2025

职务犯罪典型案例精解精美图片
》职务犯罪典型案例精解电子书籍版权问题 请点击这里查看《

职务犯罪典型案例精解书籍详细信息

  • ISBN:9787519748159
  • 作者:暂无作者
  • 出版社:暂无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20-09
  • 页数:暂无页数
  • 价格:57.00
  • 纸张:胶版纸
  • 装帧:平装-胶订
  • 开本:16开
  • 语言:未知
  • 丛书:暂无丛书
  • TAG:暂无
  • 豆瓣评分:暂无豆瓣评分
  • 豆瓣短评:点击查看
  • 豆瓣讨论:点击查看
  • 豆瓣目录:点击查看
  • 读书笔记:点击查看
  • 原文摘录:点击查看
  • 更新时间:2025-01-09 19:35:36

内容简介:

商品描述

本书专门讨论职务犯罪的典型案例,内容涉及职务犯罪的主体身份认定、职务犯罪的自首立功、赃款赃物没收,以及贪污犯罪、行贿受贿犯罪、渎职犯罪等十余项个罪。本书系统地梳理了职务犯罪的实务热点与难点问题,厘清了司法实务中判例与学说的冲突,并就法律适用问题给出了较为妥当的解析意见。本书以实务中的疑难问题为导向,视角独特,对于职务犯罪案件的办理(特别是刑事辩护)具有很强的借鉴意义。


书籍目录:

目录

*章 职务犯罪总论

*节 监察体制改革背景下的职务犯罪

第二节 国家出资企业中“国家工作人员”的认定

第三节 基层自治组织人员协助*从事行政管理时国家工作人员的认定

第四节 “公务”与“劳务”的关系——“公务”的多重评价功能

第五节 受委托、管理国有资产的人与国家工作人员的界分

第六节 职务犯罪“主动投案”的认定

第七节 如何判断办案机关尚未掌握的犯罪事实或者犯罪线索

第八节 立功成立的时间性要件

第二章 贪污、受贿

*节 职务犯罪与认罪认罚从宽制度

第二节 贪污罪的“利用职务之便”——兼论贪污罪与财产犯罪的界限

第三节 贪污罪与私分国有资产罪的界限

第四节 党校教授斡旋其他国家工作人员的行为能否认定为受贿罪

第五节 国家工作人员撮合下属公司间合作并收取款项能否认定为受贿罪

第六节 具有情人关系又有请托关系的,收受款项的行为能否都认定为受贿罪

第七节 借用汽车等借用型受贿与民事借用关系的界限

第八节 国家工作人员实际出资后收受分红款能否认定为受贿罪

第三章 利用影响力受贿、行贿犯罪

*节 职务犯罪与保护民营经济、民营企业家

第二节 利用影响力受贿罪的关系密切的人与共同利益关系的人

第三节 单位行贿罪“单位意志”的认定以及内设机构犯罪

第四节 单位犯罪、罪数及影响司法公正要素的判断

第五节 行贿罪的共犯与介绍贿赂罪的界限——兼论对有影响力的人行贿罪

第六节 行贿罪适用的时间效力问题及量刑的妥当性判断

第七节 单位犯对单位行贿罪的基准刑确定——重罪对轻罪法定刑的封锁

第四章 挪用公款、渎职犯罪

*节 如何认定挪用公款罪中的“归个人使用”

第二节 挪用公款罪的法定刑配置与量刑分解

第三节 徇私舞弊型渎职犯罪“徇私”的判断以及罪数认定

第四节 渎职犯罪中的“**限”认定与损失的计算

第五节 法官过失型渎职犯罪的认定与处理难点

第六节 违法所得的没收与证明标准——兼论刑事特别没收制度

后 记


作者介绍:

作者介绍

李伟东,毕业于西南政法大学,执业律师,工作十余年,办理了大量有重大影响的刑事辩护案件。现任广州市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监察和司法委员会监察和司法咨询专家,广州市*人民监督员,广东省律师协会刑事法律专业委员会副主任、秘书长,广州市律师协会刑事责任风险防控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广东省西南政法大学校友会秘书长等职务。2012年以来,多次获广州市律师协会颁发的“业务成果奖”。

魏远文,清华大学刑法学硕士,曾在广东省某市*工作十年,获广东省检察机关第七届十佳公诉人、*论辩奖,广东省检察机关首批业务尖子,广东省检察机关第二届说理文书一等奖;办理的“陈邓昌抢劫、盗窃,付志强盗窃案”入选**第五批指导案例。在《北方法学》等核心期刊发表论文多篇,其中《探究我国短期自由刑的非刑罚化路径——基于实证数据的对比研究》一文被人大复印资料《刑事法学》2018年第10期全文转载。

冼聪,执业律师,中山大学法学硕士,2005年进入广州市某区*从事审判工作,曾任该院刑事审判庭副庭长,期间承办各类刑事案件逾千件,包括大量疑难复杂和颇具社会影响力的案件,对贪污、受贿、职务侵占等职务类犯罪有较为深入的研究。

王琰,执业律师,毕业于西北政法大学,曾先后就职于金融企业、纪检监察机关,2004年进入广州市某区*,从事公诉工作十余年,先后任该院主诉检察官、公诉科副科长等职务,曾兼任广东省*知识产*犯罪专责小组、金融犯罪专责小组成员。


出版社信息:

暂无出版社相关信息,正在全力查找中!


书籍摘录:

暂无相关书籍摘录,正在全力查找中!


在线阅读/听书/购买/PDF下载地址:


原文赏析:

暂无原文赏析,正在全力查找中!


其它内容:

编辑推荐

编辑推荐

本书研究的实践与理论问题,聚焦于职务犯罪,以案例精解的方式,探讨相关法理,是一部可读之书。

一是因为职务犯罪的办案及定罪量刑值得研究。国家监察制度改革,检察机关“反贪”“反渎”转隶,在《监察法》与《刑事诉讼法》即“两法”的运行逻辑和程序规范的衔接上,出现了一系列新的问题,需要探讨解决。而随形势变化和“斗争”发展,对于惩治职务犯罪,刑事实体法的适用中也有一系列疑难问题。加之反*败系国之大计,回应和解决相关法律适用问题颇有价值。

二是因为本书针对案例展开法理探讨,具有实践性和实用性。本书案例多数是作者们自己办理的案件,也有考虑案例价值借用的其他案例。有基本事实、裁判结果、不同意见,以及其后的法理深析,有的还包含比较研究。案例有一定的典型性,信息提供和分析也比较全面,而且基于实际案例的学理分析,便于理解,既可以引发进一步的理论思考,也便于实务工作者学*和借鉴。

三是针对突出问题,实务剖析和学理分析有一定深度。几位作者有从事检察官、法官和律师的职业经历,也有一定学术历练,问题意识较为敏锐,因此“精解”中不乏学理上的精当分析,有时亦显创见。



精彩短评:

  • 作者:高兴☄ 发布时间:2021-01-30 12:33:17

    这本书的翻译让我时不时有种【译者应该是个年轻人】的想法。从选题上看,明智小五郎那篇似乎不应该出现在这本集子里面。

  • 作者:知行捕手 发布时间:2023-11-18 19:26:33

    毛泽东是伟人,成就了大事,领导建设了中国。他也是普通人,有情有爱,这本书是生活在他身边10年以上的工作人员写的文章合集,是对他的回忆和思念,反应了生活中点点滴滴。

  • 作者:仙茶蜜橘- 发布时间:2022-12-15 17:31:48

    挺不错的

  • 作者:malingcat 发布时间:2011-07-13 17:19:38

    非常认真的注释和配图,好版本要推荐。

  • 作者:海之子 发布时间:2014-10-22 21:53:10

    需要很努力才可能会喜欢上DeLillo的作品。阴谋论,历史偶然性,另一个世界,终极真相,这些当然都很神秘,但在阅读Libra的过程并未感觉到叙事本身所诱发的刺激和神秘。作者想象力卓越,编织了肯尼迪遇刺谜案的一种情景,但除了获得有趣的信息和细节,似乎缺乏一股情感气韵裹挟读者自发地往下读。在这方面,Mantel的《提堂》更胜一筹。

  • 作者:阿苏勒丧。 发布时间:2014-01-14 21:42:38

    上杉达也爱浅仓南 比谁都爱TxT


深度书评:

  • 经典的大学教材

    作者:木木 发布时间:2018-07-05 09:28:00

    要从立体的角度理解系统解剖学,比如神经系统解剖、血管神经的走形;肌肉的名称多次看、健身时都能加速记忆。系统解剖学是大学入门的必备专业书,现在解剖学界的钟世镇院士,用数码照相机拍摄人体解剖实物,加深系统解剖学的理解。配合网络上精心制作的视频解剖讲解,学习时有乐趣,收获更多。是学习神经病学、外科学、超声、影像学等必要的基础知识。

  • 《地下室手记》:身份焦虑,到底能把人变成什么样?

    作者:古豆豆 发布时间:2020-08-19 17:13:47

    我得承认,读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书,从来不是易事。

    他不是人生导师,从不给你任何谏言。他只是近乎残忍地剖开人性,审视生活。他精准的手术刀,刀刀落在要害。而你像是被打了麻醉,哭喊不得。

    鲁迅先生看陀氏的书,也曾“常常想废书不观”。他认为陀氏是个“残酷的拷问官”,而阅读的体验则像是“精神苦刑”:

    到后来,他竟作为罪孽深重的罪人,同时也是残酷的拷问官而出现了。他把小说中的男男女女,放在万难忍受的境遇里,来试炼它们,不但剥去了表面的洁白,拷问出藏在底下的罪恶,而且还要拷问出藏在那罪恶之下的真正的洁白来。

    陀氏的《地下室手记》与《卡拉马佐夫兄弟》和《罪与罚》相比并不算是大部头。整部小说的结构很简单,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地下室】是主人公的自白,第二部分【湿雪纷飞】写了主人公的几段经历,包括和军官的较量、参加同学聚会、与妓女丽莎的相遇。

    但阅读的过程仍像是一场漫长的马拉松。

    你得忍受第一部分里,主人公“地下室人”冗长的自我剖析、反复的自我质疑和近乎癫狂的控诉,你会跟着他经历一场漫无止尽的灵魂拷问。

    第一部分是地下室人的哲学自白,自由意志、人和历史的非理性等议题都在他的讨论范围之内。

    正如评论家指出:“他的整个极具对话色彩的内心独白,让一个由混乱怪诞的城市生活所制造的孤独怪物的内心世界,颠三倒四、矛盾反复地抖搂在读者面前。”

    可是,陀氏在156年前创作的人物——地下室人,和我们有何关联?从他跳跃的叙述和自白里,我读到了仍存在于当代人心中的身份焦虑。

    从家庭、同辈、社会喷薄而出的压力,不断挤压着人的自我意识和认知,让人的内心长期处于阴暗的“地下室”。

    01 主人公到底是个怎样的人?

    首先让我们先了解一下我们的主人公——地下室人。

    阅读过程中,对于他的认识,我经历了以下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他是“Nobody”。(怎么还有这样的人?)

    他是世俗意义上不折不扣的失败者,职场上的隐形人,俗称“小透明”。

    原本是个八品文官,后来靠着一笔意外获得的遗产,他从此蛰居在地下室里,不愿与人群为伍,整天缩在逼仄的空间里自言自语。

    他是个以自我为中心的人,习惯了对周围的一切生气,对整个世界心怀敌意,可问题是根本没有人在乎他生不生气。

    他是我们常说的敏感过度的人,聚会里那个扫兴的人,开不起玩笑的那个人。

    别人的一个眼神、一个动作、一句话,都可能被他视为对自己的侮辱和轻视。

    他的敏感像一个时时刻刻开放的雷达,将屈辱、受挫的感受放大无数倍,他不断添加着令他生气的细枝末节,并且在之后的好几年里,都默默咀嚼着受辱的滋味,渐渐地他却产生了一种病态的享受。

    我这人极其自尊……不过……如果有人扇了我一记耳光,那我也许甚至会为此感到高兴。我是实话实说:大概我能从中获得某种享受,当然是一种绝望的享受,然而就在绝望之中却往往有刻骨铭心的享受,特别是当你十分强烈地意识到你已经山穷水尽、毫无出路的时候。

    第二阶段:他是“Somebody”。(意识到世界上存在某些人和他一样)

    他还是一个极其矛盾的人,一方面他拿着手术刀般剖析着自己的心理,一方面又无法真正定义自己,无法将自己归为任何一类:

    我不仅不会成为凶狠的人,甚至也不会成为任何一种人:既成不了凶狠之徒,也成不了善良之辈;既成不了流氓无赖,也成不了正人君子;既成不了英雄,也成不了虫豸。而今,我就在自己的角落里苟度残年,用恶毒而又毫无用处的安慰来自我解嘲:聪明人是不能一本正经地干出什么大事来的,只有傻瓜才能有所成就。

    这正是每个人接受自己只是个普通人的过程,也是理想主义和浪漫主义的幻灭。

    从认为自己是与众不同的天选之人,最后意识到自己只是芸芸众生中的一员,不断在和自己达成和解。

    可是,我们的主人公正是无法和自己达成和解,无法和世界妥协,才会处于极端的痛苦中无法自拔,这也是地下室人的悲剧性所在。

    反观我们的现实生活,是有很大一部分人在认知自己的过程中摇摆不定,既不满足于现状,又无力改变,只能在自我与世界的撕裂感中生活。

    第三阶段:他是“Anybody”。(某种程度上,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地下室)

    卑劣、胆怯、虚荣、渴望自由、渴望被认可,地下室人时刻处于矛盾、挣扎的状态。

    他是处于社会边缘的“他者”,也一定会在舍伍德·安德森的《小城畸人》中占一席位。

    可是仔细凝视,这是每个人心中都可能存在的最隐秘的角落。

    褪去华丽的道德外衣,褪去地位、身份、角色的包裹,人的内心深处就是一个地下室,存放着不足为外人道的意识:

    用虚荣维护可怜的自尊,以便在他人面前高人一等,获得尊重;

    获得不了尊重和认可,对世界产生怨恨,残酷地进行自我惩罚或者伤害他人;

    没有信仰,不明确自己是谁以及自己在世界中的位置,只能用空洞的自由表达自我。

    所以在文章最后,陀氏没有再用第一人称“我”,转而用了“我们”。

    在他看来,地下室人不是个体,而是当时俄国社会必然存在的一类人。而地下室人的特性也具有一定的现代性,在当今社会也依然存在着。

    他曾说:“我引以自豪的是,我破天荒第一次塑造了一个能够真正代表俄国大多数人的人物形象,并首先揭开了他那畸形的、带有悲剧性的性格……只有我一人描写了地下室里的悲剧。”

    02 地下室人的疯癫背后,隐藏的是身份焦虑

    地下室人之所以具有现代性,是因为他面临的压力,和当代我们面临的本质上别无二致。

    来自于家庭、同辈、社会的多方压力,将他“碾压成某种软膏”,塑造了他极具悲剧性的性格色彩和内心冲突。

    ①家庭:饱受冷待的寄居生活

    对于成长环境,作者没有铺展特别多的笔墨叙述,但依然可以看出,从小流离失所、寄人篱下的生活,让地下室人变得极度敏感、自卑。

    他是个孤儿,寄居在几个远房亲戚家里,受尽了冷眼和责骂。后来他们将他送去学校,他也就彻底失去了安身立命的居所和心灵依靠。

    当时,他们将一个孤苦伶仃、已被他们责骂得几成废物,但已经能够思考、对一切都能默默无言、别具只眼地观察的孤儿硬塞进了这所学校。

    原生家庭对一个人的成长至关重要,而地下室人从小缺乏家庭的照料和关爱,这使得他看待世界的视角蒙上了一个灰色的滤镜,他也比一般人更需要获得认可。

    ②同辈:饱受欺凌的学校生活

    在学校里,同学也因为他的面貌和身材狠狠地嘲笑他、欺凌他。

    在苦役般的学生时代,他也经历了挣扎:一方面从心底里鄙视愚昧、崇拜成功的同伴,一方面又渴望与他们为伴,被他们认可和尊重。

    他尝试融入人群、获得友谊的方式,也是笨拙的、粗暴的。

    对于嘲讽他的大部分同学来说,他加倍用功学习名列前茅,阅读鲜有人知的书籍,试图征服他们,结果每个人和他都形同陌路。

    他狂热的占有欲、无处不在的控制,让他当时唯一的朋友无所适从,当朋友对他彻底臣服时,他又产生了厌恶之感,这段友谊也就无疾而终。

    ③社会:饱受挤压的职场生活

    自我厌恶使得地下室人在职场格格不入,龟缩在角落里郁郁寡欢。

    他从不与他人进行任何的目光接触,总是认为别人把他当成怪人,用厌恶的眼神盯着他。

    而他也进行了严谨的自我分析:——“

    由于自己那有加无已的虚荣心,以及由此而来的对自己的苛求,因而对自己不满到了极点,进而由不满发展为厌恶,于是,就在内心里把自己的看法强加给了每一个人。”

    他还认为,“我只是唯一,而他们是全体”,没有一个人与他相似。

    地下室人在家庭、同辈、社会里均找不到属于自己的位置,在任何地方都找不到认同感和安全感,于是身份焦虑引发了身份认同危机,他只能铸造一堵“思维的墙”,自困于地下室里。

    03 身份焦虑,是自我与外界的角力

    德国哲学家韩炳哲在《他者的消失》中提到:“他者是塑造稳定自我的根本途径”。也就是说,人是在与他人的互动和关系的流动中辨识自我、塑造自我的。

    如果这个过程失败了,就会引发身份焦虑。而地下室人每次融入人群的尝试,反馈都是负面的,身份焦虑就随之扎根。

    阿兰·德波顿在《身份的焦虑》中对“身份焦虑”有一个详细的定义:

    “(身份焦虑)是一种担忧。担忧我们处在无法与社会设定的成功典范保持一致的危险中,从而被夺去尊严和尊重,这种担忧的破坏力足以摧毁我们生活的松紧度;以及担忧我们当下所处的社会等级过于平庸,或者会堕至更低的等级。”

    地下室人与军官的较量,就是他身份焦虑的最集中体现。

    他偶然间在台球馆遇到一个军官,两人在一条窄路上相遇,而军官不假思索地直接将他移了个位置,几乎是无视他这个人的存在。

    他回家后越想越觉得羞辱,这样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却在他心里掀起巨浪,对军官的憎恨一年年累积。

    后来,他打听到军官经常出现在涅瓦大街,他决定去正面较量一下——“绝不给他让路”。他预支了薪水甚至借了一笔钱,置办了一身行头——一个和军官一模一样的假獭绒领。

    最后,他终于鼓起勇气和军官结结实实地肩碰肩撞了一下,军官并没有任何反应地继续走路,而地下室人却是欢呼雀跃:

    ——“我达到了目的,维护了尊严,一步也没有退让,在大庭广众之下使自己与他处于完全平等的社会地位。”

    从这件事可以看出,他的身份焦虑来源于时时刻刻的社会比较,以及自我展示的过度关注。

    他做的每一个细小的决定,都是以他人的想法和标准为先,当自我让位于外界的一切,自我也随之消亡。

    第一次被撞后,他抑制住想反抗和决斗的想法,是因为害怕在场的人会嘲笑他的丑态;

    决定报复后,他不惜借款置办服饰,是为了和涅瓦大街上的达官贵人一样拥有“优雅得体的仪表”;

    达到目的后,他认为自己维护了尊严,也是因为“在大庭广众之下

    使自己与他处于完全平等的社会地位。

    地下室人的想法、决定、情绪,都是在他人的凝视下完成的,尽管大部分都是他臆想出来的。

    他在人群中找不到自己的位置,总是沉湎于自己的情绪,最后自我封闭,被虚无感和空洞感包围在自己所建造的“地下室”中。

    地下室人的身份焦虑,不只是陀氏那个时代特有的,而是蔓延到我们如今所处的时代中,形成一种普遍的状态——“地下室状态”。

    当我们陷入同侪压力、社会比较的漩涡里,时时刻刻被“社会时钟”追赶,过分关注他人的看法,我们同样会陷入地下室状态——无止尽的空洞中。

    陀氏在100多年前,前瞻性地辨识到了这个问题,身份焦虑伴随着社会发展并未消失,人的内心始终是几种冲突在角力。

    这也是《地下室手记》在陀氏创作历程中如此重要的原因之一,它被誉为“世界文学史上最天才的作品之一”。

    04 尾声

    陀氏对理性的诘问,对规则的质疑,借以地下室人之口,让我们经历了一场极致的思想盛宴。

    而我们如何对待自我与世界的关系,如何面对身份焦虑,他带我们穿越了一条幽暗的隧道,出口在哪里尚未可知,这是陀氏留给我们的问题。

    ——————

    参考书籍:

    1、韩炳哲《他者的消失》

    2、曾繁亭《对理性的诘问 ——论《地下室手记》及其在陀氏创作中的地位》

    3、阿兰·德波顿《身份的焦虑》

    4、陀思妥耶夫斯基《地下室手记》


书籍真实打分

  • 故事情节:7分

  • 人物塑造:5分

  • 主题深度:8分

  • 文字风格:5分

  • 语言运用:9分

  • 文笔流畅:7分

  • 思想传递:4分

  • 知识深度:4分

  • 知识广度:7分

  • 实用性:9分

  • 章节划分:5分

  • 结构布局:5分

  • 新颖与独特:6分

  • 情感共鸣:3分

  • 引人入胜:8分

  • 现实相关:3分

  • 沉浸感:4分

  • 事实准确性:7分

  • 文化贡献:5分


网站评分

  • 书籍多样性:5分

  • 书籍信息完全性:8分

  • 网站更新速度:3分

  • 使用便利性:4分

  • 书籍清晰度:3分

  • 书籍格式兼容性:3分

  • 是否包含广告:7分

  • 加载速度:5分

  • 安全性:8分

  • 稳定性:8分

  • 搜索功能:4分

  • 下载便捷性:6分


下载点评

  • txt(563+)
  • pdf(228+)
  • 实惠(634+)
  • 书籍完整(519+)
  • 无水印(89+)
  • 无缺页(539+)
  • 推荐购买(638+)
  • 值得下载(637+)
  • 下载速度快(95+)
  • 傻瓜式服务(380+)

下载评价

  • 网友 曾***玉: ( 2024-12-19 06:00:13 )

    直接选择epub/azw3/mobi就可以了,然后导入微信读书,体验百分百!!!

  • 网友 潘***丽: ( 2024-12-17 22:25:12 )

    这里能在线转化,直接选择一款就可以了,用他这个转很方便的

  • 网友 温***欣: ( 2024-12-13 23:28:47 )

    可以可以可以

  • 网友 隗***杉: ( 2025-01-06 15:57:36 )

    挺好的,还好看!支持!快下载吧!

  • 网友 孙***美: ( 2025-01-09 08:23:05 )

    加油!支持一下!不错,好用。大家可以去试一下哦

  • 网友 石***致: ( 2025-01-03 08:47:12 )

    挺实用的,给个赞!希望越来越好,一直支持。

  • 网友 益***琴: ( 2024-12-12 13:47:36 )

    好书都要花钱,如果要学习,建议买实体书;如果只是娱乐,看看这个网站,对你来说,是很好的选择。

  • 网友 常***翠: ( 2025-01-09 16:26:28 )

    哈哈哈哈哈哈

  • 网友 习***蓉: ( 2025-01-03 20:28:13 )

    品相完美

  • 网友 丁***菱: ( 2024-12-10 13:12:34 )

    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

  • 网友 养***秋: ( 2025-01-04 09:32:51 )

    我是新来的考古学家

  • 网友 石***烟: ( 2024-12-13 05:27:35 )

    还可以吧,毕竟也是要成本的,付费应该的,更何况下载速度还挺快的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