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朋友大熊猫 下载 pdf 电子版 epub 免费 txt 2025
我的朋友大熊猫电子书下载地址
内容简介:
你知道大熊猫除了爱吃竹子,还爱吃什么吗?
你能想象刚出生的大熊猫是小老鼠的样子吗?
你知道人类为什么特别喜爱大熊猫吗?
你知道熊猫妈妈和熊猫宝宝怎样一起生活吗?
《我的朋友大熊猫》是一本专属于小朋友的大熊猫科普童话摄影集。由童书作家杨红樱联合熊猫摄影家周孟棋共同创作。全书精选摄影家持续30年对大熊猫追踪拍摄的130幅珍贵摄影作品,杨红樱则以大熊猫的口吻,为每幅图片撰写撰写妙趣横生的文字,从大熊猫的出生,讲到成长,从大熊猫对妈妈的依恋,讲到如何独立,使得整本书成为一本饱含温情的科普童话 。
书籍目录:
人类为什么喜欢我们 1
Why Do People Like Us ?
小时候 13
When I Was Young
美丽的家园 41
Our Beautiful Home
春天的故事 65
The Story of Spring
熊猫妈妈 81
Mother Panda
我的邻居 95
My Neighbors
我最好的朋友 113
My Best Friend
我们是奥运会吉祥物 128
We Were Olympic Mascots
作者介绍:
杨红樱
中国童书作家。《淘气包马小跳》《笑猫日记》作者,笔耕20余年,作品在中国累计销售逾2亿册,并被翻译为英、法、德、日、阿拉伯等多种语言在全球发行;曾获“冰心儿童文学奖”“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世界版权作品金奖”等,2014年获国际安徒生奖提名。
周孟棋
四川成都人,著名大熊猫摄影家,2018年由四川人民政府授予“大熊猫文化全球推广大使”称号,中国摄影家协会2020年度摄影人物,持续追踪拍摄熊猫近30年,大熊猫摄影作品多次应邀赴美国、瑞士、日本、德国、土耳其、俄罗斯等国家举办个展和巡展。
出版社信息:
暂无出版社相关信息,正在全力查找中!
书籍摘录:
暂无相关书籍摘录,正在全力查找中!
在线阅读/听书/购买/PDF下载地址:
原文赏析:
暂无原文赏析,正在全力查找中!
其它内容:
书籍介绍
你知道大熊猫除了爱吃竹子,还爱吃什么吗?
你能想象刚出生的大熊猫是小老鼠的样子吗?
你知道人类为什么特别喜爱大熊猫吗?
你知道熊猫妈妈和熊猫宝宝怎样一起生活吗?
《我的朋友大熊猫》是一本专属于小朋友的大熊猫科普童话摄影集。由童书作家杨红樱联合熊猫摄影家周孟棋共同创作。全书精选摄影家持续30年对大熊猫追踪拍摄的130幅珍贵摄影作品,杨红樱则以大熊猫的口吻,为每幅图片撰写撰写妙趣横生的文字,从大熊猫的出生,讲到成长,从大熊猫对妈妈的依恋,讲到如何独立,使得整本书成为一本饱含温情的科普童话 。
精彩短评:
作者:繁星 发布时间:2023-12-12 21:29:32
画风和色彩满分
作者:波涛中的小船 发布时间:2023-04-19 17:40:30
大熊猫的照片和大熊猫栖息地自然景观的照片都很好看
作者:Sunset熔金 发布时间:2022-12-14 11:31:09
对,编排问题,重复很多
作者:桑田 发布时间:2015-11-12 21:29:23
这套书的注释比正文,更好看。可以说是典故的大全了。
作者:耶利哥的玫瑰 发布时间:2024-03-21 17:04:53
看到有友邻批评“开头被男人遗弃,最后还得靠男人拯救”的叙事。我觉得关键点在最后:“我假装相信他”,而非“我相信他”。
作者:喵~嗷 发布时间:2021-07-25 10:46:23
感谢周老师的赠阅,使我成了这本书的豆瓣评论“第一人”。虽然已经不是孩子,也相对比较了解大熊猫了,但哪怕看看周老师不一样视角的大熊猫图片,也是相当愉快的享受。中英双语也是相当适合小朋友的。
深度书评:
周晓亮:哲学分析的魅力
作者:胡伍玄 发布时间:2016-11-15 14:39:25
《休谟》序言
周晓亮/文
大卫•休谟(David Hume,1711—1776)是英国经验论哲学家,怀疑论者,是西方哲学史上最重要、最有影响的人物之一。本书是关于休谟的生平与思想的专著,其作者A. J. 艾耶尔(Alfred Jules Ayer,1910—1989)是当代英国的著名哲学家,逻辑实证主义在英国的主要代表。
艾耶尔生于英国伦敦,早年就学于伊顿公学,后来获奖学金,入牛津大学基督教堂学院学习。毕业后,他到维也纳大学学习,参加了“维也纳学派”的哲学活动,接受了该学派的逻辑实证主义观点。1933 年至1940 年,他在牛津大学基督教堂学院讲授哲学。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他参加了英国情报部门的工作。战后,他任牛津大学沃德姆学院的研究员和院长。1946年至1959 年,任伦敦大学学院心灵和逻辑哲学教授。而后又回到牛津,任新学院的逻辑学教授,直至1978 年退休。1963 年被选为美国艺术与科学院外籍荣誉院士。1951 年至1952 年任亚里士多德学会会长,1965 年至1970 年任英国人文主义协会主席。1970 年被封为爵士。
艾耶尔的主要著作有:《语言、真理与逻辑》(Language, Truth and Logic,1936)、《经验知识的基础》(The Foundation of Empirical Knowledge,1940)、《哲学论集》(Philosophical Essays,1954)、《知识的问题》(The Problem of Knowledge,1956)、《人的概念及其他论文集》(The Concept of a Person and Other Essays,1963)、《实用主义的起源》(The Origins of Pragmatism,1968)、《形而上学与常识》(The Metaphysics and Common Sense,1969)、《罗素与摩尔:分析的遗产》(Russell and Moore: the Analytic Heritage,1971)、《或然性与证据》(Probability and Evidence,1972)、《哲学的中心问题》(The Central Questions of Philosophy,1973)、《20 世纪的哲学》(Philosophy in the Twentieth Century,1982)。此外,他还著有四部人物专论,即《罗素》(Russell,1972)、《路德维希•维特根斯坦》(Ludwig Wittgenstein,1986)、《托马斯•潘恩》(Thomas Paine,1988),以及这里我们所看到的《休谟》(Hume,1980)。
在这些著作中,最著名的无疑是《语言、真理与逻辑》。该书是艾耶尔从维也纳回国后写的,于1936 年出版。它全面介绍和阐述了逻辑实证主义的观点,是当时用英语写出的最流行的逻辑实证主义著作,时至今日,它在英语世界仍有广泛的影响。26 岁的艾耶尔也因这部著作而一举成名,成为英国逻辑实证主义的主要代表。
逻辑实证主义是西方分析哲学中最有影响的思想流派之一,它将经验哲学、自然科学和现代逻辑手段相结合,表明了对经验还原主义和分析方法的诉求。在《语言、真理与逻辑》一书中,艾耶尔概括了逻辑实证主义的三个基本要点:一是反对传统的形而上学论题,即所谓的“拒斥形而上学”;二是将哲学的任务归结为对科学陈述或命题的语言和逻辑分析;三是将价值陈述与事实陈述区分开,认为价值判断既不真也不假,仅仅是对情感的表达。
在对休谟哲学的态度上,逻辑实证主义者将休谟哲学作为其理论的一个源头。在1929 年发表的《科学的世界概念:维也纳学派》(即所谓的“维也纳学派宣言”)中,休谟被归入与逻辑实证主义关系最密切的近代思想家之列。艾耶尔完全秉承了逻辑实证主义的这一立场。在谈到逻辑实证主义观点的来源时,他明确将其追溯到休谟。他说,这些观点“是从伯特兰•罗素和维特根斯坦的学说中引导出来的,而罗素和维特根斯坦的那些学说则是贝克莱和大卫•休谟的经验主义合乎逻辑的产物”。从这一点看,艾耶尔一一撰写关于罗素、维特根斯坦和休谟的专著,多少带有追溯自己思想来源的意味,并非完全出于偶然。
在《语言、真理与逻辑》一书中,除了休谟的心理主义倾向外,凡是涉及休谟的地方,艾耶尔都把他看成逻辑实证主义原则的坚定倡导者。比如,在谈到“拒斥形而上学”论题时,艾耶尔作了一个著名的论断:“关于休谟,我们可以说他不仅在实践上不是形而上学家,而且他明确地拒斥形而上学。在他结束他的《人类理智研究》这一著作的一段话中,我们发现对这一点的最有力的证据。他说:‘我们手里拿起任何一本书,例如神学书或经院形而上学的书,我们就可以问,它包含着关于数和量方面的任何抽象推理吗?没有。它包含着关于事实和存在的任何经验推理吗?没有。那么我们就把它投到火里去,因为它所能包含的没有别的,只有诡辩和幻想。’”艾耶尔断言,休谟的意思是,除了形式的分析命题和经验的事实命题,其他一切形而上学命题都是没有意义的,因此应当被抛弃,哲学所要做的仅仅是对经验科学命题的逻辑分析。
不过,逻辑实证主义的观点一提出,就受到各种各样的质疑和责难,这迫使逻辑实证主义的理论家们不断修正自己的观点,以应付来自各个方面的挑战。在这一点上,艾耶尔也不例外。从他后来发表的著作,尤其是《经验知识的基础》、《知识的问题》、《人的概念及其他论文集》等中可以看出,他自觉或不自觉地缓和了原先强硬的逻辑实证主义立场,回到比较温和的传统经验论的观点上。因此有评论说,艾耶尔“越来越多地退回到英国经验论类型的认识论”,在他那里,“逻辑实证主义回到了它由之发展出来的英国经验论”。
艾耶尔的这一思想变化明显表现在他对休谟的态度和理解上。如果我们翻看手头《休谟》这本书,并与《语言、真理与逻辑》中的有关论述相比较,就会发现,艾耶尔没有再将逻辑实证主义的观点强加在休谟身上,而是根据休谟的本来叙述,比较历史地、客观地评价他的学说。
同样以“形而上学”论题为例,我们看到,在讨论“物体的存在”这个最具形而上学意味的问题时,艾耶尔没有像在《语言、真理与逻辑》中那样武断地认为休谟将此类命题看成是没有意义的而断然拒绝,而是承认休谟对这个问题有积极的回答,断言“无论休谟宣称什么样的怀疑论,他无疑相信那种常识意义上的物体的存在”,并且充分注意到,休谟把“物体的存在”视为“在一切推理中理所当然的”,并试图寻找这一信念的根据。在这里,休谟承认形而上学命题的内容并将它作为推理的前提,与所谓的拒斥形而上学命题,仅仅从事语言和逻辑分析,两者显然有重大区别。尽管艾耶尔对休谟的有关表述作了辨析甚至质疑,但从他的论述看,他所针对的主要是如何理解休谟的文本,而不是休谟的哲学态度和立场。而且即使在艾耶尔的笔下,休谟也没有像逻辑实证主义所要求的那样热衷于“实质的语言分析”,他主要关心的是从现象论和经验心理的角度,对物体存在的“信念”做出说明—这是传统经验论的任务,而不是逻辑实证主义的任务。即使就休谟关于两类命题(知识)的分类而言,艾耶尔也只是客观地叙述了休谟的观点(关于关系的分类),并没有像《语言、真理与逻辑》中那样刻意从中引出“拒斥形而上学”的结论。
当然,以上所说,并不意味着艾耶尔从根本上放弃了他早先的逻辑实证主义观点,毋宁说,具体就休谟哲学而言,他更倾向于按照传统经验论的面貌来理解和把握它,尽管他在论述中使用了很多语言和逻辑分析的技巧。这样来看,我们面前的《休谟》这本书,为我们提供的就不是一个严格逻辑实证主义的案例范本,或一部所谓的“六经注我”之作,而更多是从哲学发展的角度,对休谟哲学所作的历史的、客观的评述。其中不乏对具体观点的剖析和论证,对推理脉络的梳理和澄清,对难点、疑点的探究和辨明,使我们在作者锱铢必较、细致深入的论述中,感受到哲学分析的魅力。
与作者对休谟哲学的上述态度有关,我们还可以看到本书的另一个优点,即在对休谟哲学的主旨和历史地位的评价中,作者比较客观地介绍了逻辑实证主义之外的其他三种主要观点,为读者提供了一个比较全面的理解。一个观点是苏格兰常识哲学家托马斯•里德(Thomas Reid)提出来的,他认为休谟哲学是英国经验论的完成者,它将由洛克开始、经贝克莱发展的英国经验论推进到它的逻辑结局—怀疑主义;另一个观点是英国的新黑格尔主义者托马斯•希尔•格林(Thomas Hill Green)提出来的,他同里德一样,认为休谟将洛克的经验论原则贯彻到底,揭示了它的局限。但与里德不同的是,格林站在黑格尔哲学的角度看待休谟哲学,认为它无非是理性思想体系中的一个“工具”,它的真正作用是使经验论寿终正寝,为康德的批判哲学作了准备;还有一个观点是爱丁堡大学的逻辑和形而上学教授肯普•史密斯(Kemp Smith)提出来的,他反对仅仅将休谟哲学看成是洛克和贝克莱哲学的继续,认为休谟哲学的主题不是从经验论原则中引出完全的怀疑主义,而是要用人的情感活动来描述和说明人的“自然信念”是如何形成和产生的。他断言,“自然信念”学说是休谟哲学中“最具本质、最有特色”的部分,休谟哲学也因而具有独创性的意义。
在上述三种观点中,里德和格林都认为休谟哲学没有提出任何确定的东西,只是将洛克和贝克莱的哲学发展到怀疑主义,因此他们的观点常常被相提并论,并成为西方哲学史研究中广为接受的“标准”观点。史密斯的观点富有新意,为休谟哲学研究开辟了一个全新的视角,由于它紧紧依据休谟哲学的文本,所以很有说服力,以致近三四十年来十分流行,被称为对休谟哲学的“自然主义的”解释。诚然,由于内容及篇幅所限,艾耶尔在本书中对上述三种观点没有充分展开,但对于读者全面理解休谟哲学,仍不失为有益的参考。
总之,本书的翻译出版,对于中国读者了解和研究休谟哲学是很有价值的。虽然本书的篇幅不大,但所论哲理深奥,学术含量丰富,对它的翻译也有难度。译者作了很大的努力,为读者奉献了一个很好的译本,为此应对他们表示感谢。
2016 年9 月于北京
周晓亮
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研究员。1975年毕业于复旦大学哲学系;1981年毕业于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获哲学硕士学位。曾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科研处处长、现代外国哲学研究室主任、西方哲学史研究室主任、《哲学动态》主编、《世界哲学》主编。主要研究西方哲学史、西方现代哲学,研究方向为16-18世纪西方哲学。著有《休谟哲学研究》《休谟》《〈人性论〉导读》等,译有《人类理智研究》、《道德原理研究》、《休谟》(合译)等。
女孩之城:女孩们该如何活出自我?
作者:linsday 发布时间:2022-05-07 12:34:38
《女孩之城》是部好看的小说,请注意,好看就是字面上的意思,好读,它几乎具备所有成为畅销书的元素:有明星、有乱七八糟的男女关系、有战争、含有剧中剧的精彩情节……
比起《醒来的女性》的沉重,《女孩之城》的坦率与洒脱,让我们看到了女性在现代生活中,活出自我的另一种可能性。
这篇小说,以一位纽约老太太薇薇安回答安吉拉信上的询问”你是我父亲的什么人?“为由头,介绍了薇薇安19岁去纽约和佩格姑姑生活后的经历。
忠于自我,比做好女孩更重要
好女孩从来就没有唯一的定义。
“每个女人心中都有一团火焰,危险又炫目”,薇薇安点燃了心中的火焰,19岁的她无比叛逆、逃课挂科,被勒令退学,然后被父母放逐到了纽约的佩格姑姑那里。在纽约,薇薇安遇见佩格姑姑剧院里的漂亮舞女西莉亚,她带着崇拜的目光跟随着西莉亚,西莉亚激起了她心中的激情、欲望和虚荣。她和西莉亚一起游走在纽约大大小小的夜店,喝酒狂欢,和数不清的男人发生关系,只为了寻求刺激、满足虚荣,填补青春时代特有的那种百无聊赖。
年轻无知,难免会付出代价。薇薇安因为恋爱嫉妒被卷入花边新闻,这一件差不多毁掉她人生的丑闻,让她逃离纽约,也成为她年轻时那段迷失岁月的注脚。
她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好女孩,甚至可以说是一个典型的“坏”女孩。她无比珍惜自由意志,拒绝成为被定义的淑女,她不停地犯错,伤害过身边的人,也在错误中跌跌撞撞成长。在逃离纽约的搭车途中,司机的言语羞辱对于她来说,毫无疑问是一个重要的转折,在那之后,一切似乎变得不同了,那句话成了留在她心中的一根刺,成长蜕变注定是痛苦的,坚持挺立在荣誉感的战场也是痛苦的。人可以退缩、伪装、永远依附于他人,那就要付出失去真正自我的代价。
她收心回家想按照父母为她选好的路——结婚生子相夫教子,却因未婚夫要去参战与未婚夫分手。之后佩格姑姑重新来找她,劝她回纽约。薇薇安知道,她必须重新回到自己犯过错误的地方,克服羞耻,直面自己犯下的错误。“承认你的所作所为。接受你的责罚。你越早被打倒在地,就越早能重新开始生活。”也正是那次丑闻,让她真正意识到,年少无知时的放肆放纵,并不意味着真正的特立独行。
就这样,薇薇安重新回到了纽约,通过戏服设计的特长,在战争期间她将自己磨练成了一个坚强独立的地道纽约人。战后,剧场关张,她和她的好朋友、古怪少女玛丽安·劳特斯基成为生意伙伴,它们一起开了婚纱店,为女性量身定做婚纱。薇薇安由世俗眼中放浪形骸的“坏女孩”逐渐成长为一个独立自主的女孩。
她直言,“战争年月的苦难已经把我变成了一个既自信又足智多谋的人,而且跟玛乔丽一起做生意也让我有了自己做主的感觉——所以,也许我只是觉得我不再需要靠男人来达到很多目的了。(如果让我说实话的话,其实只是为了达到一个目的。)”
对于婚姻,她表示——
更重要的是我开始思考,也许到头来婚姻对女人来说并不是笔好买卖。当我环顾我认识的所有结婚超过五年或十年的女性时,我没觉得谁的生活会让我感到嫉妒。浪漫淡去之后,那些女人活着似乎全都是为了没完没了地伺候丈夫。(她们要么开心、要么心怀憎恶地伺候着她们的男人——但她们都在伺候。)
她对于自己身体和心理的需求清清楚楚,她知道:”没有我们的欲望,就没有完全的自我。“尽管她在“头脑和内心对一个男人多么冷漠,她的身体总能激情满满、兴高采烈地回应他。”
她坦率地承认:
”我可以倾尽余生努力证明我是个好姑娘——但这是对真实自我的不忠。我觉得即便我不是个好姑娘,我也是个好人。但我的胃口就是这样的,所以我放弃了剥夺自己真心想要的东西的念头。然后,我开始想办法取悦自己。只要我远离已婚男人,我就觉得自己没做什么坏事。总之,一个女人在活到某个份上之后,就不想总是不停地感到羞耻了。在这之后,她就可以自由自在地活出自己真实的模样了。“
当弗兰克——薇薇安的爱人,却不是情人,问及她和那些男人在一起是否觉得幸福时,她直言:”我觉得我身体里有某种阴暗面,谁都看不到它……跟各种各样的男人在一起,这满足了那个阴暗面。”
以前从没如此脆弱地谈论过自己,从没尝试过用语言去讲述我的经历,可我仍然觉得那些话语不到位。我怎么才能解释得清,“阴暗面”并不意味着“罪”或“恶”——而只是意味着我的想象中有一个深不可测的地方,现实世界的光芒永远无法触碰到它。除了性之外,什么都无法触达那个地方。几乎可以说,我身体里的那个地方是先于人类出现的。它自然是先于文明出现的。那是一个语言无法触达的地方。友谊无法触达那里。我在创作上付出的努力无法触达那里。敬畏和喜悦无法触达那里。隐藏在我身体里的那个地方只有通过交欢才能触达。当一个男人到达了我身体里那个至暗的秘密地点时,我感觉仿佛回到了人生的起点。
她说服弗兰克接受自己在战争时的懦弱行为,她说这说明不了什么,她说,“人们身上会发生一些事,我们该是什么样,就是什么样的——在这件事上,我们无能为力”。
这就是薇薇安,不仅自己活得如此坦率、洒脱,也教会身边的人接受自己、忠于自我。
家庭的定义,不只是血缘关系
家庭并不只是血缘关系的维系而已。出生贵族阶层的薇薇安从小被按照以高贵名流方式培养,她和母亲的关系并不亲近,”直到“母亲逝世,我和她的关系都只是走个过场而已”,忙于运营赤铁矿的父亲也没空管她,在薇薇安看来,“父亲不过就是餐桌那头一个怨声载道的时事评论员罢了”,哥哥沃尔特则是属于三观很正的人,他们很小就不一起玩了——也就是说,薇薇安跟父母和哥哥的关系都很疏离。19岁以前,她跟祖母相依为命,祖母还发现了她的天赋——缝纫,祖母去世后,她因逃课挂科被勒令退学,父母面上无光,让她到纽约和佩格姑姑一起生活。
而佩格姑姑给了她家庭般的温暖,“她是个特立独行、不负责任的同性恋,酗酒无度,花钱无度,只想嘻嘻哈哈、蹦蹦跳跳地过一辈子——而我爱她。她给我的不亚于我的全世界”;佩格的女秘书兼女友奥利芙为了薇薇安的丑闻不被登到报纸上而奔走,像一个保镖一样保护着她,这也让薇薇安爱奥利芙甚至比自己对亲生父母的爱意更多;玛乔丽·劳特斯基,薇薇安的生意伙伴,也是她最好的朋友,她的妹妹,她们彼此都愿意为彼此做任何事情;玛乔丽未婚生下的儿子内森,也是薇薇安的孩子。“这些看似随机的人是我的家人,安吉拉。这些人是我的正牌家人。”薇薇安说道。
而她和她的家人们最先抵达了20世纪60年代的所有文化巨变和转型:
性解放运动?我一直在干这件事。
同性伴侣像夫妻一样住在一起?这差不多就是佩格和奥利芙发明的。
女权主义和单亲妈妈独自带娃?玛乔丽已经在那个领域巡逻了很久。
憎恶冲突,热爱非暴力?好吧,我想介绍你认识一个叫内森·劳特斯基的可爱小男孩……”
真正的爱是?
弗兰克,安吉拉的父亲,对于薇薇安来说,像家人,也是爱人。
这样的爱是一口很深的井,有着陡峭的井壁。一旦你坠入进去,你就完了——你会永远爱那个人的。
他们午夜走遍纽约,散步、聊天,陪伴和倾听彼此,以独特的方式深爱着彼此。他们共度的时光发生在这个世界之外,尽管他们还是各自生活着。
薇薇安和弗兰克从未拥抱过、亲吻过、甚至更亲密的动作也没有过。因为弗兰克有战争后遗症,无法忍受他人的触碰,他们不能接吻、拥抱、亲热。从这点上来看,弗兰克没有背叛自己的家庭,薇薇安也没有打破不跟有妇之夫厮混的原则。在薇薇安看来,“性爱常常是作弊的行为——它抄近道直达亲密关系。它略过了了解一个人的内心,仅仅只了解了那个人的肉体。”
他们分享着彼此许多伤痛和过往,从未向其他人说起过,这一切成为了两人亲密的秘密。他们之间从来没有过你爱我我爱你的甜言蜜语,却彼此倾听、彼此坦陈、心意相通。
「这时他转过头来看着我。“没有你我活不下去,薇薇安。”他说。
“很好。你永远都不会沦落到这步田地的。”
这,安吉拉,就是我和你父亲说过的最接近我爱你的话。」
当弗兰克去世后,薇薇安悲痛到了骨子里,可是她又无法定义自己在弗兰克心中的确切位置。他们不只是朋友,却也不是情人。他们对彼此都无欲无求,却又充满了深深爱意。
在弗兰克死后,薇薇安的想念是如此真切:
他出现在我的梦中,他出现在纽约自身的气息、声响和感觉中。他出现在夏雨拍打炙热的柏油路面散发出的气味中,或冬日街边小贩售卖的琥珀果仁的香气中。他出现在春日曼哈顿盛放的银杏发出的酸酸的奶香味中。他出现在筑巢的鸽子朝气蓬勃的咕咕声,和警笛的尖鸣声中。他的身影遍布这座城市,然而他的缺席却重重地压在我的心头,缄默不言。
比起短暂如火的激情之爱,这样的陪伴之爱真令人动容。
那么亲爱的你想要成为什么样的女孩?或许书中弗兰克的话,能告诉我们答案:
世界不是直来直往的。长大的时候,你以为事情会按照某种方式进行。你以为有规矩可循。你以为事情一定是什么样子的。你想要直来直往地生活。但世界才不在乎你的规矩,或你的信仰呢。世界不是直来直往的,薇薇安。永远都不会是。我们的规矩一文不值。有时候,世界不过就是发生在你身上了而已,我就是这么想的。人只能尽全力,往前走。
世界从来不是直来直往,生活也不是非黑即白,我们能做的不过就是,尽全力,往前走。
网站评分
书籍多样性:4分
书籍信息完全性:6分
网站更新速度:6分
使用便利性:4分
书籍清晰度:8分
书籍格式兼容性:9分
是否包含广告:6分
加载速度:4分
安全性:3分
稳定性:5分
搜索功能:8分
下载便捷性:3分
下载点评
- 种类多(343+)
- 下载快(456+)
- 赞(616+)
- 引人入胜(399+)
- 书籍完整(424+)
- 一般般(93+)
- 简单(233+)
- 藏书馆(456+)
- 强烈推荐(380+)
- 购买多(304+)
- 在线转格式(315+)
- 差评(564+)
下载评价
- 网友 田***珊: ( 2024-12-15 08:58:53 )
可以就是有些书搜不到
- 网友 孙***夏: ( 2024-12-15 02:01:41 )
中评,比上不足比下有余
- 网友 步***青: ( 2025-01-02 13:49:57 )
。。。。。好
- 网友 郗***兰: ( 2024-12-13 19:13:50 )
网站体验不错
- 网友 隗***杉: ( 2024-12-29 03:08:35 )
挺好的,还好看!支持!快下载吧!
- 网友 邱***洋: ( 2025-01-02 16:48:38 )
不错,支持的格式很多
- 网友 曾***文: ( 2024-12-30 03:00:35 )
五星好评哦
- 网友 印***文: ( 2024-12-27 20:56:05 )
我很喜欢这种风格样式。
- 网友 索***宸: ( 2025-01-06 02:07:59 )
书的质量很好。资源多
- 网友 龚***湄: ( 2024-12-22 16:10:49 )
差评,居然要收费!!!
- 网友 宓***莉: ( 2024-12-12 03:02:17 )
不仅速度快,而且内容无盗版痕迹。
- 网友 谢***灵: ( 2024-12-19 19:40:39 )
推荐,啥格式都有
- 发现之旅 下载 pdf 电子版 epub 免费 txt 2025
- 初中化学知识大全(全彩手绘 第6次修订) 下载 pdf 电子版 epub 免费 txt 2025
- 新刻绣像批评金瓶梅 宣纸线装 3函24册 原大四色影印(不含书柜)天津图书馆藏明崇祯刻本线装书局 下载 pdf 电子版 epub 免费 txt 2025
- 孩子们的哈农(精选集)/琴童必学系列 下载 pdf 电子版 epub 免费 txt 2025
- 2015年高校专业评析-高中生选科填志愿参考(上)(理工类)(修订版) 下载 pdf 电子版 epub 免费 txt 2025
- 家规三字文 下载 pdf 电子版 epub 免费 txt 2025
- 老夫子 下载 pdf 电子版 epub 免费 txt 2025
- 财产法的经济分析 下载 pdf 电子版 epub 免费 txt 2025
- 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法律文件(中英文对照) 下载 pdf 电子版 epub 免费 txt 2025
- 音乐小百科 下载 pdf 电子版 epub 免费 txt 2025
书籍真实打分
故事情节:4分
人物塑造:5分
主题深度:7分
文字风格:8分
语言运用:4分
文笔流畅:8分
思想传递:7分
知识深度:8分
知识广度:4分
实用性:8分
章节划分:6分
结构布局:3分
新颖与独特:6分
情感共鸣:9分
引人入胜:7分
现实相关:5分
沉浸感:3分
事实准确性:4分
文化贡献:3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