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论 卡尔·马克思【正版图书】 下载 pdf 电子版 epub 免费 txt 2025
资本论 卡尔·马克思【正版图书】电子书下载地址
寄语:
【店主推荐,正版书放心购买,可开发票】
内容简介:
本书由郭大力、王亚南于1938年完成翻译,是中国的第一个《资本论》译本,堪称百年经典。
本书以唯物史观的基本思想为指导,第一次将经济和历史联系起来,拆解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剖析了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的内在规律。马克思把逻辑、辩证法和认识论融于一体,通过严谨的学术研究和论证,提出了剩余价值理论这一历史性的伟大发现。在广泛而坚实的考察之后,马克思发现了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奇妙关系,从而论证了社会形态的发展是一个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自然历史过程。在人类政治和经济发展史上,《资本论》具有无可比拟的重要地位,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确立。
1938年,本书第一版由当时的读书生活出版社印行,这在当时,不仅是中国经济科学研究中的一个新鲜事物,给当时的中国吹来了一股清新之风,更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中的一件大事。
书籍目录:
暂无相关目录,正在全力查找中!
作者介绍:
卡尔?马克思(88-883),伟大的政治家、哲学家、经济学家、革命理论家,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和无产阶级的精神,对当代世界影响大的几位重要人物之一。一生著述甚丰,《资本论》和《共产党宣言》是其代表作。马克思的历史唯物论极其,他据此认为几千年以来,人类发展史上大的矛盾就在于不同阶级之间的利益掠夺。时至,他的诸多观点仍在影响着世界政治和经济局势。郭大力(905-976),男,江西南康县三江乡斜角村人。中国经济学家,教育家。923年入厦门大学学习化学,后转学上海大夏大学攻读哲学,并开始研究马克思主义。30和40年代,除从事著译外,还在广东文理学院,厦门大学任教。949年后,在中共中央马列学院,党校任教。曾任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委员。王亚南(90-969),男,湖北省黄冈县王家坊村人(今湖北省黄冈市团风县)。现代经济学家。现代中国的经济学家和教育家。他在大学执教三十多年。积累了丰富的教学经验和办学经验,对教育有深刻的理解。尤其对现代教育的本质和功能,对如何办好综介性大学、如何培养和使用人才以及如何治学,多有精辟的见解。王亚南的教育思想贯穿着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与方法论是我国教育理论的份宝贵遗产。
出版社信息:
暂无出版社相关信息,正在全力查找中!
书籍摘录:
暂无相关书籍摘录,正在全力查找中!
在线阅读/听书/购买/PDF下载地址:
原文赏析:
资本来到世间,从头到脚,都流着血和肮脏的东西。
金与银非天然为货币,但货币天然为金与银。
所有经济学家都犯了一个错误:他们不是就剩余价值的纯粹形式,不是就剩余价值本身,而是就利润和地租这些特殊形式来考察剩余价值。
随着货币流通作用的强化,它的价值等价物的地位就逐渐削弱和下降。最终成了一种符号。慢慢的、经常性的、最后它终于完成了同金银等贵金属的挂钩与关联…终于它的财富储存功能也就逐渐消失殆尽。
第一篇的理论地位:
第一篇的结构:
其它内容:
编辑推荐
本书由郭大力、王亚南于938年完成翻译,是中国的个《资本论》译本,堪称百年经典。本书以唯物史观的基本思想为指导,次将经济和历史联系起来,拆解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剖析了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的内在规律。马克思把逻辑、辩证法和认识论融于一体,通过严谨的学术研究和论证,提出了剩余价值理论这一历史性的伟大发现。在广泛而坚实的考察之后,马克思发现了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奇妙关系,从而论证了社会形态的发展是一个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自然历史过程。在人类政治和经济发展史上,《资本论》具有无可比拟的重要地位,标志着马
书籍介绍
本书由郭大力、王亚南于1938年完成翻译,是中国的第一个《资本论》译本,堪称百年经典。
本书以唯物史观的基本思想为指导,第一次将经济和历史联系起来,拆解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剖析了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的内在规律。马克思把逻辑、辩证法和认识论融于一体,通过严谨的学术研究和论证,提出了剩余价值理论这一历史性的伟大发现。在广泛而坚实的考察之后,马克思发现了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奇妙关系,从而论证了社会形态的发展是一个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自然历史过程。在人类政治和经济发展史上,《资本论》具有无可比拟的重要地位,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确立。
1938年,本书第一版由当时的读书生活出版社印行,这在当时,不仅是中国经济科学研究中的一个新鲜事物,给当时的中国吹来了一股清新之风,更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中的一件大事。
精彩短评:
作者:zbe599 发布时间:2023-02-04 17:38:33
翻译。
作者:团子大仙 发布时间:2019-01-16 18:10:03
说句不怕死的话,民国一代中,有些人被捧得太高太高了。总有些读者按照自己的臆想给那一代人涂上各种油彩戴上各种光环,直到他们都变成了神坛上的泥塑,失去了本来面目。对文人的过分美化和吹捧,比对政治人物的盲目崇拜还要可怕。
作者:我不是江湖骗子 发布时间:2022-08-01 12:52:35
翻译得佶屈聱牙,落后于时代了
作者:虚拟共同体 发布时间:2022-10-07 22:36:12
翻译差劲
作者:草辛耳 发布时间:2024-01-17 14:28:51
第一卷写了资本家和劳动者之间的关系(剥削)以及剩余价值的产生。【老板和员工关系】第二卷写资本的周转和流通过程。【如何做生意】第三卷写利润和信贷【如何赚取利润】
作者:藍色摩托車手 发布时间:2020-03-20 23:19:19
有点儿多,慢慢读。
深度书评:
《资本论》第一卷笔记(完结)
作者:罗泽南 发布时间:2019-07-08 16:40:42
献给
我的难以忘怀的朋友
威廉·沃尔弗
第一版序言
以货币形式为完成形态的价值形式,是极无内容和极其简单的。然而,两千多年以来人类智慧对这种形式进行探讨的努力,并未得到什么结果,而对更有内容和更为复杂的形式的分析,却至少已经接近成功。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已经发育的身体比身体的细胞更容易研究些。并且,研究经济形式,既不能用显微镜,也不能用化学试剂。二者都必须用抽象力来代替。而对资产阶级社会来说,劳动产品的商品形式,或者商品的价值形式,就是经济的细胞形式。
我要在本书研究的,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以及和它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交换关系。
一个社会既是探索到了本身运动的自然规律,它还是既不能跳过也不能用法令取消自然的发展阶段。但是它能缩短和减轻分娩的痛苦。
我决不用玫瑰色描绘资本家和地主的面貌。不过这里涉及的人,只是经济范畴的人格化,是一定的阶级关系和利益的承担者。我的观点是把经济的社会形态的发展理解为一种自然史的过程。不管个人在主观上怎样超脱各种关系,他在社会意义上总是这些关系的产物。
法文版序言和跋:
在科学上没有平坦的大道,只有不畏劳苦沿着陡峭山路攀登的人,才有希望到达光辉的顶点。
第一册 资本的生产过程
第一篇 商品和货币
第一章商品
1.商品的两个因素:使用价值和价值
商品——使用价值——交换价值——价值量——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占统治地位的社会的财富,表现为“庞大的商品堆积”,单个的商品表现为这种财富的元素形式。因此,我们的研究就从分析商品开始。
使用价值:商品首先是一个外界的对象,一个靠自己的属性来满足人的某种需要的物……物的有用性使物成为使用价值。但这种有用性不是悬在空中的,它决定于商品体的属性,离开了商品体就不存在。使用价值只是在使用或消费中得到实现……使用价值是交换价值的物质承担者。
交换价值:首先表现为一种使用价值同另一种使用价值相交换的量的关系和比例。
第一,同一种商品的各种有效的交换价值表示同一个相同的东西;第二,交换价值只能是可以与它相区别的某种内容的表现形式,“表现形式”。在商品交换关系中,只要比例适当,一种使用价值就可以和其它任何一种使用价值完全相等。
作为使用价值,商品首先有质的差别;作为交换价值,商品只能有量的差别,因而不包含任何一个使用价值的原子。
价值:商品体有两个属性——使用价值和劳动产品,把使用价值抽去,劳动产品的有用性质就消失了,体现在劳动产品中的各种劳动的有用性质也消失了(是劳动的有用性质),因而这些劳动的各种具体形式为消失了。各种劳动不再有什么差别,全都化为相同的人类劳动,抽象人类劳动,也就是“价值”——无差别人类劳动的单纯凝结。在商品交换关系或交换价值中表现出的共同关系,就是价值——商品价值。
价值量的计算:用它所包含的“形成价值的实体”即劳动的量来计算。劳动本身的量用劳动的持续时间计算,而劳动时间又是用一定的时间单位来表示(尺度)。
形成价值实体的劳动是相同的人类劳动,是同一的人类劳动力的耗费。用平均必要劳动时间或社会必要劳动时间表示,指在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制造某种使用价值所需要的劳动时间。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价值量。
作为价值,一切商品都只是一定量的凝固的劳动时间。这种生产商品所需的劳动时间随劳动生产力的变动而变动,生产力由多种情况决定,包括:工人平均熟练程度、科学发展水平和它在工艺上应用的程度、生产过程的社会结合、生产资料的规模和效能以及自然条件。
劳动生产力越高,生产一种物品所需要的劳动时间就越少,凝结在该物品中的劳动量就越小,该物品的价值就越小,反之亦然。商品价值量与实现在商品中的劳动的量成正比,与这一劳动的生产力成反比。
要成为商品,必须经过交换,转到把它当作使用价值使用的人手里。
2.体现在商品中的劳动的二重性
商品劳动二重性——使用价值和价值——特殊劳动和普遍劳动——二者的矛盾
商品中包含的劳动的二重性是理解政治经济学的枢纽。
每个商品的使用价值都包含着一定的有目的的生产活动或有用劳动(有自己产品的使用价值或者由自己产品是使用价值来表现自己的有用性的劳动)。
社会分工:在产品普遍采取商品形式的社会里,也就是在商品生产者的社会里,作为独立生产者的私事而各自独立进行的各种有用劳动的这种质的区别,发展成一个多支的体系,发展成社会分工。
商品价值体现的是人类劳动本身,是一般人类劳动的耗费。
就使用价值说,有意义的只是商品中包含的劳动的质,就价值量说,有意义的只是商品中包含的劳动的量。
更多使用价值意味更多的物质财富,然而随着物质财富的量的增长,它的价值量可能同时下降。这种对立的运动就来源于劳动的二重性。
那种能提高劳动成效从而增加劳动所提供的使用价值量的生产力变化,如果会缩减生产这个使用价值量所必需的劳动时间的总和,就会减少这个增大了份总量的价值量,反之亦然。
一切劳动,一方面是人类劳动力在生理学意义上的耗费。它形成商品价值;另一方面,是人类劳动力在特殊的有一定目的的形式上的耗费,它生产使用价值。
3.价值形式或交换价值
商品的价值不可触摸,它的价值对象性只有在商品同商品的社会关系中才能表现出来。
A.简单的、个别的或偶然的价值形式
(1)价值表现的两极:相对价值形式和等价形式
x量商品A=y量商品B
前一个商品起主动作用,后一个商品起被动作用。前一个商品的价值表现为相对价值,后一个表现为等价形式。二者相互依赖,互为条件,又相互排斥,互相对立。
(2)相对价值形式
内容:这种等价表现实际上是把不同种商品所包含的不同种劳动化为它们的共同东西,化为一般人类劳动。
(3)等价形式
一个商品的等价形式就是它能与另一个商品直接交换的形式。
第一个特点:充当等价物的商品的物体总是充当抽象的人类劳动的化身,同时又总是某种有用的、具体的劳动的产品。
第二个特点:具体劳动成为它的对立面即抽象人类劳动的表现形式。
第三个特点:私人劳动成为它的对立面的形式,成为直接社会形式的劳动。
价值表现的秘密,即一切劳动由于而且只是由于都是一般人类劳动而具有的等同性和同等意义,只有在人类平等概念已经成为国民的牢固的成见的时候,才能揭示出来。
(4)简单价值形式的总体
商品A最初只与某一种与它自身不同的个别商品发生交换关系,而不是表现为商品A同其它一切商品的质的等同和量的比例。
这种个别的价值形式会逐渐过渡到更完全的形式,商品A会与其它不同的商品产生价值关系,即种种不同的简单价值表现。商品的个别价值表现会转化为一个可以不断延长的、不同的简单价值表现的系列。
B.总和的或扩大的价值形式
注意图片中的公式
现在,一个商品例如麻布的价值表现在商品世界的其它无数的元素上。每一个其它的商品体都成为反映麻布价值的镜子。
现在,麻布通过自己的价值形式……同整个商品世界发生社会关系。
这个表现形式永无止境,由一个个价值等式连结成嗯锁链不断延长。每一个商品的相对价值形式都是一个不同于任何别的商品的相对价值形式的无穷无尽的价值表现系列。
把这个等式倒过来,就是:
见最下面的公式
推演而来就是以下:
C.一般价值形式
公式比较重要
现在,商品价值的表现:简单,因为都表现在惟一份商品上;统一,因为都表现在同一的商品上。
在这种形式上用商品金取代商品麻布,就得到:
D.货币形式
理解货币形式的困难在于理解一般等价形式,从而理解一般价值形式即第三种形式的困难。第三种形式倒转过来就是第二种形式,即扩大的价值形式,而第二种形式的构成要素是第一种形式。简单的商品形式是货币形式的胚胎。
第一种形式:简单地、个别的或偶然的价值形式
出现在最初交换阶段,也就是劳动产品偶然的、间或的交换而转化为商品阶段。
第二种形式:总和的或扩大的价值形式
某种劳动产品不再是偶然地而是按习惯同其它不同商品交换时出现。
第三种形式:一般价值形式
这种形式真正使商品作为价值互相发生关系。
第四种形式:货币形式
4.商品的拜物教性质及其秘密(重要)
最初一看,商品好像是一种简单而平凡的东西。对商品的分析表明,它却是一种很古怪的东西,充满形而上学的微妙和神学的怪诞……一个可感觉而又超感觉的物。
商品的神秘性质不是来源于商品的使用价值。这种神秘性质也不是来源于价值规定的内容。
劳动产品一旦采取商品形式就具有的谜一般的性质究竟是从哪里来的呢?显然是从这种形式(商品形式)本身来的。人类劳动的等同性,取得了劳动产品的等同的价值对象性这种物的形式;用劳动的持续时间来计量的人类劳动力的耗费,取得了劳动产品的价值量的形式;最后,生产者的劳动的那些社会规定借以实现的生产者关系,取得了劳动产品的社会关系的形式。
商品形式的奥秘在于:商品形式在人们面前把人们本身劳动的社会性质反映成劳动产品本身的物的性质,反映成这些物的天然的社会属性,从而把生产者同总劳动的社会关系反映成存在于生产者之外的物与物之间的社会关系。由于这种转换,劳动产品成了商品,成了可感觉而又超感觉的物或社会的物。
人脑的产物表现为赋有生命的、彼此发生关系并同人发生关系的独立存在的东西(脱离出来受到人的崇拜)。在商品世界里,人手的产物也是这样。我把这叫做拜物教。劳动产品一旦作为商品来生产,就带上拜物教性质,因此拜物教是同商品生产分不开的。
由于交换使劳动产品之间、从而使生产者之间发生了关系。因此,在生产者面前,他们的私人劳动的社会关系……不是表现为人们在自己劳动中的直接的社会关系,而是表现为人们之间的物的关系和物之间的社会关系。
个人评论:这种把人与人之间社会关系变成物与物之间的关系的商品拜物教实际上建立在资本主义私有制基础上,并且制约着人们的行动与抉择,因此,“一旦我们逃到其它的生产形式中去,商品世界的全部神秘性,在商品生产基础上笼罩着劳动产品的一切魔法妖术,就立刻消失了”。
第二章 交换过程
商品必须通过商品占有者进行交换,在其中彼此体现着各自商品占有者的意志,他们互相承认对方是私有者。这种具有契约形式的(不管是不是用法律固定下来)法的关系,是一种反映着经济关系的意志关系。这种法的关系或者说意志关系由这种经济关系本身决定。人们扮演的经济角色不过是经济关系的人格化,人们是作为这种关系的承担者而彼此对立着。
商品对占有者来说没有直接的使用价值,他通过让渡自己的商品来换取对自己具有使用价值的其它商品。这种转手就是商品交换,而交换必须通过价值来实现。
由此,通过使一个特定的商品作为一般等价物而与其它商品对立,可以使这些商品彼此发生关系。所以,需要社会的行动使一个特定商品成为一般等价物。这个成为一般等价物的商品就成为货币。货币结晶是交换过程的必然产物。
马克思认为,商品交换在共同体中并不存在,“商品交换是在共同体的尽头,在它们与别的共同体或其它成员接触的地方开始的”。
为什么“金银天然不是货币,但货币天然是金银”?货币是商品价值的表现形式,或者是商品价值量借以取得社会表现的材料。一种物质只有成分的每一部分都是均质的,才能成为价值的适当的表现形式;另一方面,价值量的差别纯粹是量的差别,所以货币商品必须只能有量的差别。必须能够随意分割。金和银天然具有这两种属性。
货币不是单纯的符号,不是随意想象或规定的,商品作为价值只是耗费在它上面的人类劳动的物质外壳。货币或其它商品,本身的价值是由生产它所需要的劳动时间决定的,而且是通过任何另一个凝结着同样多劳动时间的商品的量表现出来的。
第三章 货币或商品流通
1.价值尺度
因为一切商品作为价值都是对象化的人类劳动,从而本身可以通约,所以它们能共同用一个独特的商品来计量自己的价值,这样,这个独特的商品就转化为它们共同的价值尺度或货币。货币作为价值尺度,是商品内在的价值尺度即劳动时间的必然表现形式。
商品的价格或货币形式,同商品的价值形式本身一样,是一种与商品的可以捉摸的实在的物体形式不同的,因而只能是观念的或想象的形式。货币在执行价值尺度的职能时,只是想象的或观念的货币。
商品实际上要起到交换价值的作用,就必须抛弃自己的自然形体,从只是想象的金转化为实在的金。
2.流通手段
(a)商品的形态变化(对立统一)
商品交换过程是在两个互相对立、互为补充的形态变化中完成的:从商品转化为货币,又从货币转化为商品。商品形态变化的两个因素同时就是商品占有者的两种行为,一种是卖,把商品换成货币,一种是买,把货币换成商品,这两种行为的统一就是:为买而卖。
公式:W——G——W(商品——货币——商品)
W——G:商品的第一形态变化或卖,商品价值从商品体跳到金体上,是商品的惊险的跳跃。这个跳跃如果不成功,摔坏的不是商品,但一定是商品占有者。
分工使商品占有者成为独立的私人生产者,同时又使社会生产过程以及他们在这个过程中的关系不受他们自己支配;人与人的相互独立为物与物的全面依赖的体系所补充。
G——W:买,是前一商品的另一形态变化。
商品形态变化的两个相反的运动阶段组成一个循环:商品形式、商品形式的抛弃和商品形式的复归。这个过程中,我们看到商品交换怎样打破了直接的产品交换的个人的和地方的限制,发展了人类劳动的物质变换。另一方面,整整一系列不受当事人控制的天然的社会联系发展起来了。
(b)货币的流通
商品流通直接赋予货币的运动形式,就是货币不断地离开起点,就是货币从一个商品占有者手里转到另一个商品占有者手里,或者说,就是货币流通。
承接上一部分,商品的第二形态变化表现出来的只是货币的运动。这个运动对商品来说包含两个对立的过程,但作为货币本身嗯运动却总是包含同一个过程,就是货币同一个又一个的商品交换位置。货币不断使商品离开流通领域,同时不断去占据商品在就流通中的位置,从而不断离开自己的起点。因此,虽然货币运动只是商品流通的表现,但看起来商品流通反而只是货币运动的结果。
(c)铸币。价值符号
从货币作为流通手段的职能中产生出货币的铸币形式。
纸币的发行限于它象征地代表的金(或银)的实际流通的数量。
纸币是金的符号或货币符号,纸币同商品价值的关系只不过是:商品价值观念地表现在一个金量上,这个金量则由纸象征地可感觉地体现出来。
货币符号本身需要得到客观的社会公认,而纸做的象征是靠强制流动得到这种公认的。
3.货币
(a)货币贮藏
两种对立的商品形态变化的不断循环,或卖与买的不息转换,表现在不停的货币流通上,或表现在货币作为流通的永动机的职能上。只要商品的形态变化系列一中断,卖之后没有继之以买,货币就会停止流动。
随着商品流通本身的最初发展,把第一形态变化的产物,商品的转化形态或它的金蛹保留在自己手中的必要性和欲望也就发展起来了。出售商品不是为了购买商品,而是为了用货币形式来代替商品形式。这一形式变换从物质变换的单纯中介变成了目的本身。商品的转换形态受到阻碍,不能再作为商品的绝对可以让渡的形态或只是转瞬即逝的货币形式而起作用。于是货币硬化贮藏货币,商品出售者成为货币贮藏者。
(b)支付手段
产生于商品的让渡和商品价格实现在时间上分离开开的关系,卖者成为债权人,买者成为债务人,货币成了支付手段。
一旦出现货币危机,债务锁链会受到严重的破坏,出现支付的严重危机。
在传统的农业经济,如果用货币税取代实物税,会给农业经济造成极大的干扰和破坏。
(c)世界货币
在国内流通领域里,只能有一种商品充当价值尺度,从而充当货币。在世界市场上,占统治地位的是双重价值尺度,即金和银。
金银的流动是儿重的,一方面,金银从产地分散到整个世界市场,在那里,在不同程度上为不同国家的流通领域所吸收,以便进入国内流通渠道,补偿磨损了的金银铸币,供给奢侈品的材料,并且凝固为贮藏货币。另一方面,金银又不断往返于不同国家的流通领域之间,这是一个随着汇率的不断变化而产生的运动。
第二篇 货币转化为资本
第四章 货币转化为资本
1.资本的总公式
商品流通是资本的起点,商品生产和发达的商品流通,即贸易,是资本产生的历史前提。世界贸易和世界市场在16世纪揭开了资本的现代生活史。
商品流通的最后产物(货币)是资本的最初的表现形式。资本在历史上起初到处是以货币形式,作为货币财产,作为商人资本和高利贷资本,与地产相对立。
作为货币的货币和作为资本的货币的区别,首先只是在于它们具有不同的流通形式。
商品流通的直接形式是W——G——W,而另一形式G——W——G,货币转化为商品,商品再转化为货币,为卖而买。在运动中通过这后一种流通的货币转化为资本,成为资本,而且按它的使命来说,已经是资本。
G——W——G过程所以有内容,不是因为两极有质的区别(都是货币),而只是因为它们有量的不同。这个过程的完整形式是G——W——G'(G'=G+△G),即等于原预付货币额加上一个增殖额。我把这个增殖额叫做剩余价值。可见,原预付价值不仅在流通中保存下来,而且在流通中改变了自己的价值量,加上了一个剩余价值,或者说增殖了。正是这种运动使价值转化为资本。
货币在这一运动终结时又成为运动的开端,因此,每一次为卖而买完成的循环的终结,自然成为新循环的开始。资本嗯运动是没有限度的。作为这一运动的有意识的承担者,货币占有者变成了资本家。只有在越来越多地占有抽象财富成为他的活动的惟一动机时,他才作为资本家或作为人格化的、有意志和意识的资本执行职能。
2.总公式的矛盾
错误的说法:剩余价值在商品流通中产生;剩余价值来源于名义上的加价或享有贵卖商品的特权——流通或商品交换不创造价值——那么剩余价值从何产生?——剩余价值不在流通中产生,那么在剩余价值的形成上,必然有某种在流通中看不到的情况发生在流通的背后!
资本不能从流通中产生,又不能不从流通中产生,它必须既在流通中又不在流通中产生。
3.劳动力的买和卖
要转化为资本的货币的价值变化,不可能发生在这个货币本身上,也不可能发生在商品的再度出卖上,而必然发生在第一个行为G——W阶段。这种变化只能从这种商品的使用价值本身,即从这种商品都消费中产生。要从商品的消费中取得价值,我们的货币占有者就必须幸运地在流通领域发现这样一种商品,它的使用价值本身具有成为价值源泉的独特属性,是价值的创造,它就是劳动能力或劳动力(一个人的身体即活的人体中存在的、每当他生产某种使用价值时就运用的体力和智力的总和)。
要使货币占有者在市场上找到作为商品的劳动力,首先劳动力占有者必须可以自由支配自己的劳动力,他是自己人身的自由所有者;其次,他没有可能出卖有自己劳动对象化在其中的商品,而不得不出卖劳动力;
劳动力的价值可以归结为一定量的生活资料的价值,因此,它也随着这些生活资料的价值即生产这些生活资料所需要的劳动时间量的改变而改变。
有趣的细节资料
接下来的篇章,马克思就要揭示资本是怎样生产的,“赚钱的秘密最后一定会暴露出来”。
第三篇 绝对剩余价值的生产
第五章 劳动过程和价值增殖过程
1.劳动过程
劳动首先是人和自然之间的过程,是人以自身的活动来中介、调整和控制人和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的过程。人自身作为一种自然力与自然物质相对立。
劳动过程的简单要素是:有目的的活动或劳动本身,劳动对象和劳动资料(劳动资料是劳动者置于自己和劳动对象之间、用来把自己的活动传导到劳动对象上去的物或物的综合体)。
劳动资料的遗骸对于判断已经消亡的经济的社会形态也有同样重要的意义。各种经济时代的区别,不在于生产什么,而在于怎样生产,用什么生产资料生产(人是a toolmaking animal)。
在劳动过程中,人的活动借助劳动资料使劳动对象发生预定的变化。过程消失在产品中。它的产品是使用价值,是经过形式变化而适合人的需要的自然物质。劳动与劳动对象结合在一起。劳动对象化了,而对象被加工了。
劳动过程,是制造使用价值的有目的的活动,是为了人类的需要而对自然物的占有,是人和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的一般条件,是人类生活的永恒的自然条件,因此,它不以人类生活的任何形式为转移。
劳动过程,就它是资本家消费劳动力的过程来说,显示出两个特殊现象:工人在资本家的监督下劳动,它的劳动属于资本家;产品是资本家的所有物,而不是直接生产者工人的所有物。
2.价值增殖过程
商品生产过程是劳动过程和价值形成过程的统一。
劳动力一天的维持费和劳动力一天的耗费,是两个完全不同的量。前者决定它的交换价值,后者构成它的使用价值。维持一个工人一天生活只需要半个工作日,这种情况并不妨碍工人劳动一整天。因此,劳动力的价值和劳动力在劳动过程中的价值增殖,是两个不同的量。资本家购买劳动力时,正是看中了这个差额。价值增殖是超过一定点而延长了的价值形成过程,如果价值形成过程只持续到这样一点,即资本所支付的劳动力价值恰好为新的等价物所补偿,那就是单纯的价值形成过程。如果价值形成过程超过这一点而持续下去,那就成为价值增殖过程。
3.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
在劳动过程中,只有生产资料丧失它的独立的使用价值同时也丧失它的交换价值,价值才从生产资料转移到产品上。生产资料转给产品的价值只是它作为生产资料而丧失的价值。
劳动力发挥作用的结果,不仅再生产出劳动力自身的价值,而且生产出一个超额价值,这个剩余价值就是产品价值超过消耗掉的产品形成要素即生产资料和劳动力价值而形成的余额。
不变资本:转变为生产资料即原料、辅助材料、劳动资料的那部分资本,在生产过程中不改变自己的价值量。
可变资本:转变为劳动力的那部分资本,在生产过程中改变自己的价值。它再生产自身的等价物和一个超过等价物而形成的余额,剩余价值。
这两个部分,从劳动过程的角度看,是分为客观因素和主观因素,作为生产资料和劳动力相区别;从价值增殖过程的角度看,则是作为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相区别。
第七章 剩余价值率
1.劳动力的剥削程度
资本C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为购买生产资料而支付的货币额c,另一部分是为购买劳动力而支付的货币额v;c代表转化为不变资本的价值部分,v代表转化为可变资本的价值部分,因此,最初是C=c+v,在生产过程结束时得到商品,它的价值是=c+v+m(剩余价值)。原来资本有C变为C'。
可变资本相对的价值增殖或剩余价值的相对量,称为剩余价值率,是剩余价值同可变资本的比率,剩余价值率m/v=剩余劳动/必要劳动,是劳动力受资本剥削程度或工人受资本家剥削程度的准确表现。
劳动过程的第一阶段:补偿预付的可变资本的价值,表现为再生产,这种工作日部分是必要劳动时间(与泛指生产一般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相区别)
劳动过程的第二阶段:工人超出必要劳动的界限做工的时间,这段时间形成剩余价值。工作日这部分是剩余劳动时间,耗费的劳动是剩余劳动。
2.产品价值在产品相应部分上的表现
(1)20-31段:将产品的各个价值要素反映在产品的相应部分上
产品的总价值可以体现为原料的价值、劳动资料的价值、劳动力的补偿价值以及剩余价值。例如,30先令棉纱的价值=24先令生产资料价值+3先令劳动力价值+3先令剩余价值,30先令棉纱的价值同时存在于20磅棉纱中,因此将生产资料价值、劳动力价值、剩余价值三个部分的价值量转换为产品量,就可以得出24先令生产资料价值对应16磅棉纱,3先令劳动力价值对应2磅棉纱,3先令剩余价值对应2磅棉纱。
因此,就将产品价值在资本职能上的不同组成部分体现在产品本身的相应部分上。
(2)32-33段:对产品按照生产过程(工作时间)来考察,将产品的各个部分或各个价值要素体现在工作时间上
例如,生产20磅棉纱对应12个小时,则不变资本对应16磅棉纱,需要耗费9小时36分;劳动力价值对应2磅棉纱,需要耗费1小时12分;剩余价值对应2磅棉纱,需要耗费1小时12分。
此时,资本的各个价值要素体现在工作时间上,这就是把现成产品的各部分同时并存的空间变成了它们依次出现的时间。
伴随着这个公式,就产生了“最后一小时”论,即有些人认为只有最后一小时才会创造出剩余价值。
3.西尼耳的“最后一小时”
(1)34-35段:阐述西尼耳“最后一小时”理论
西尼耳是英国著名古典经济学家,具有极大的影响力。1833年工厂法规定,少年不得每天做工超过12小时,工人阶级同时也展开了争取十小时工作日的运动,资本家们为了反对缩短工作日,找到了西尼耳为其辩护,西尼耳则在1837年出版了《关于工厂法对棉纺织业的影响的书信》的小册子,提出“最后一小时”理论:即工人每天做工11.5小时,其中10小时生产的价值补偿了预付资本价值,0.5小时生产的价值补偿了工厂和机器损耗,只有最后一小时才能创造利润,如果工作日缩短到10小时,不仅没有利润,连损耗都无法补偿。他为了维护工厂主们的利益提出的“最后一小时”理论,成为延长工作日、反对工厂法的理论依据。
(2)36-38段:对西尼耳“最后一小时”论的反击
马克思在这里指出,西尼耳的这种计算方式将不变资本、劳动力价值以及剩余价值完全割裂了,在劳动的每一个单位时间都在同时产生这三个部分的价值。也就是说,根据劳动的二重性,工人在劳动中通过具体劳动将不变资本的旧价值转移到产品中,同时通过抽象劳动创造出新价值,这两个部分的价值都是通过工人劳动同时实现的,如果少工作一个小时只会损失一小时的抽象劳动所创造的价值而已。
马克思通过计算剩余价值率,揭露了工作13个小时、14.5个小时的超高剩余价值率,而就算工作日减少到10.5个小时,按照资本家的说法完全没有了利润,实质上剩余价值率却达到82%。
4.剩余产品
我们把代表剩余价值的那部分产品称为剩余产品,决定剩余价值率的,不是剩余价值同资本总额的比率,而是剩余价值同资本的可变组成部分的比率。决定剩余产品的水平的……而是剩余产品同代表必要劳动时间的那部分产品的比率,剩余价值的生产是资本主义生产的决定的目的,同样,富有的程度……是由剩余产品的相对量来计量。
第八章 工作日
工作日不是一个不变量,而是一个可变量。它的一部分固然是由不断再生产工人本身所必需的劳动时间决定的,但是它的总长度随着剩余劳动的长度或持续时间而变化。
必要劳动始终只能是工人的工作日的一部分,因此,工作日绝不会缩短到这个最低限度,可是工作日有一个最高界限。它不能延长到超出某个一定的界限。这个最高界限取决于两点,第一是劳动的身体界限;第二是道德界限,工人必须有时间满足精神需要和社会需要……工作日是在身体界限和社会界限之内变动的。
作为资本家,他只是人格化的资本,他的灵魂就是资本的灵魂,而资本只有一种生活本能,这就是增殖自身,创造剩余价值,用自己不变的部分即生产资料吸吮尽可能多的剩余劳动。
资本家坚持他作为买家的权利,他尽量延长工作日,而工人也要坚持他作为卖者的权利,他要求把工作日限制在一定的正常量内。于是这里出现了二律背反,权利同权利相对抗,而这两种权利都同样是商品交换规律承认的。在平等的权利之间,力量就起决定作用。所以,在资本主义生产的历史上,工作日的正常化过程表现为规定工作日界限的斗争,这是全体资本家即资本家阶级和全体工人即工人阶级之间的斗争。
第九章 剩余价值率和剩余价值量
第一个规律:所生产的剩余价值量,等于预付的可变资本量乘以剩余价值率,或者说,是由同一个资本家同时剥削的劳动力的数目与单个劳动力受剥削程度之间的复比决定的。
M(剩余价值量)=m(工人每天平均剩余价值)/v(一个劳动力每天预付的可变资本)×V(可变资本总数)=k(一个平均劳动力的价值)×a'(剩余劳动)/a(必要劳动)×n(工人人数)
在一定量的剩余价值生产上,一种因素的减少可以由另一种因素的增加来补偿。如果可变资本减少,同时剩余价值率却按同一比例提高,那么所生产的剩余价值量仍然不变。
第二个规律:平均工作日的绝对界限,就是可变资本减少可以由剩余价值率的提高来补偿的绝对界限,或者说,就是受剥削的工人人数的减少可以由劳动力受剥削程度的提高来补偿的绝对界限。
第三个规律:所生产的剩余价值取决于剩余价值率和预付的可变资本这两个因素。如果剩余价值率或劳动力受剥削程度已定,劳动力价值或必要劳动时间已定,那么可变资本越大,所生产的价值量和剩余价值量就越大。
在劳动力价值已定和劳动力受剥削程度相同的情况下,不同资本所生产的价值量和剩余价值量,同这些资本的可变总成部分即转化为活劳动力的组成部分的量成正比。
不是任何一个货币额或价值额都可以转化为资本,相反地,这种转化的前提是单个货币占有者或商品占有者手中有一定的最低限度的货币或交换价值。可变资本的最低限度,就是为取得剩余价值全面逐日使用的一个劳动力的成本价格。
单个的货币占有者或商品占有者要蛹化为资本家而必须握有的最低限度价值额,在资本主义生产的不同发展阶段上是不同的,而在一定的发展阶段上,在不同的生产部门内,也由于它们的特殊的技术条件而各不相同。
第四篇 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
第十章 相对剩余价值的概念
我们把延长工作日而生产的剩余价值叫做绝对剩余价值,相反,把通过缩短必要劳动时间、相应地改变工作日的两个组成部分的量的比例而生产的剩余价值叫做相对剩余价值。
劳动生产力分提高,一般指劳动过程中的这样一种变化,这种变化能缩短生产某种商品的社会必需的劳动时间,从而使较少量的劳动获得生产较大量使用价值的能力。资本必须通过变革劳动过程的技术条件和社会条件,从而变革生产方式本身,以提高劳动生产力,通过提高劳动生产力来降低劳动力的价值,从而缩短再生产劳动力价值所必要的工作日部分。
提高生产力来使商品便宜,并通过商品便宜来使工人本身便宜,是资本的内在的冲动和经常的趋势。
商品的绝对价值本身,是生产商品的资本家所不关心的。他关心的只是商品所包含的、在出售时实现的剩余价值。剩余价值的实现自然就包含着预付价值的补偿。因为相对价值的增加和劳动力发展成正比,而商品价值的降低和劳动力发展成反比,也就是说,因为同一过程使商品便宜,并使商品中包含的剩余价值提高,所以这就解开了一个谜:为什么只是关心生产交换价值的资本家,总是力求降低商品的交换价值。
第十一章 协作
人数较多的工人在同一时间、同一空间,为了生产同种商品,在同一资本家的指挥下工作,这在历史上和概念上都是资本主义生产的起点。许多人在同一生产过程中,或在不同的但相互联系的生产过程中,有计划地一起协同劳动,这种劳动形式叫做协作。
一方面,协作可以扩大劳动的空间范围,另一方面,协作可以与生产规模相对地在空间上缩小生产领域。在劳动的作用范围扩大的同时劳动空间范围的这种缩小,会节约非生产费用,这种缩小是由劳动者的集结、不同劳动过程的靠拢和生产资料的积聚造成的。
在人类文化初期,在狩猎民族中,或者例如在印度公社的农业中,我们所看到的那种在劳动过程中占统治地位的协作,一方面以生产条件的公有制为基础,另一方面,以个人尚未脱离氏族或公社的脐带这一事实为基础。
在古代世界、中世纪和现代殖民地偶尔采用的大规模协作,以直接的统治关系和奴役关系为基础,大多数以奴隶制为基础。
相反,资本主义的协作形式一开始就以出卖自己的劳动力给资本的自由雇佣工人为前提。不过,历史地说,资本主义的协作形式是同农民经济和独立的手工业生产相对立而发展起来的。
协作本身表现为同单个的独立劳动者或小业主的生产过程相对立的资本主义生产过程的特有形式。这是实际的劳动过程由于隶属于资本而经受的第一个变化。
虽然协作的简单形态本身表现为同它的更发展的形式并存的特殊形式,协作仍然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基本形式。
第十二章 分工和工场手工业
为了在一定期限内完成大量的产品,就对劳动进行了分工,把制造一件产品的各种操作分割开来,并把每一种操作分配给一个手工业者,最后,共同完成一种产品。
起源:资本主义工场手工业是指以手工操作和雇佣工人的分工为基础的协作。作为资本主义生产过程的特殊形式,从16世纪中叶到18世纪末,工场手工业一直在欧洲占据统治地位。
工场手工业的产生方式有两种:
一种方式是,同一个资本家把那些不同种的、独立的手工业工人组织在一个工场里,实行分工协作,产品必须经过这些工人之手才能最后完成。例如,资本家把马车匠、马具匠、裁缝、钳工、铜匠、旋工、饰绦匠、玻璃匠、彩画匠、油漆匠、描金匠等手工业者联合在一起,组成马车工场手工业,整个马车就是通过这些工人分工后,联合劳动而完成;
另一种方式是,资本家把许多从事同一类工作或同一行业的手工业者集中在一个工场里,开始是简单协作,后来,为了在一定期限内完成大量的商品,就对劳动进行了分工,把制造一件产品的各种操作分割开来,并把每一种操作分配给一个手工业者,最后共同完成一种产品。例如,造纸、铸字或制针等工场手工业就是通过这种方式产生的。
工场手工业产生的二重方式,使单个的手工业者在生产过程中只能从事局部操作,随着分工越来越细,这种局部操作逐渐成为特殊工人的专门职能。因此,工场手工业一方面在生产过程中引进并发展了分工,另一方面又把过去分开的手工业结合在一起。但是,不管它的出发点如何,它的最终形态都是一样的,即把人变成生产机构的一个组成。
要了解工场手工业分工,必须把握住它的特点:
首先,手工业在生产过程的分工是同手工业活动分成各种不同的局部操作完全一致的。工场手工业仍然属于手工业性质,因而它的生产完全取决于工人使用工具的技艺和手工操作的熟练程度,它的基础仍然是手工业。
其次,在工场手工业的生产中,每个工人都只从事于一种局部的手工劳动,他的劳动力就转化成为终身从事这种局部职能的组成。
最后,工场手工业是一种特殊的协作,这种协作分工的许多优越性,仍然是通过简单协作产生的。
工场手工业是怎样提高劳动生产率的?
在工场手工业中,由于工人终身只从事同一种专门的简单操作,这就使他们把自己的整个身体逐渐转化成了适应这种专门操作的、自动的、片面的器官,从而使他花费在这一操作上的时间,比循序渐进地进行整个系列操作的手工业者要少。因此,同独立的手工业相比,工场手工业能在较短时间内生产出较多的产品,也就是说,劳动生产率提高了。
另外,当局部劳动独立化为专门职能之后,一个人经常重复同一种有限的动作,并把注意力集中在这个有限的动作上,就比较容易在实际工作中总结和积累经验,由于许多时候都是几代工人在一个手工工场内共同劳动,这就有利于经验的交流和推广。
单个的手工业者在生产中必须依次完成各个局部工作过程,这样,他就会因变更位置、调换工具而打断他的劳动流程,从而使他的工作日出现某种空隙。而在工场手工业生产中,由于局部工人整天不断从事同一种操作,这就可以避免因为变更位置、调换工具而造成的时间浪费,工作日的空隙就会缩小甚至随着工人操作变化的减少而趋于消失。在这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不但在一定时间内增加了劳动力的支出,并且减少了劳动力的非生产耗费。
另外,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不仅取决于劳动者的技艺,而且还取决于劳动者工具的完善程度。劳动工具的分化和专门化,是工场手工业的重要特征。劳动工具的分化使每一种特殊工具获得了适合每种特殊用途的固定形式,劳动工具的专门化则使每种特殊工具只有在专门的局部工人手中才能发挥作用,同时,它还使劳动工具简化、改进和多样化,为机器的产生创造了物质条件。
工场手工业的组织有两种基本形式:
混成的工场手工业和有机的工场手工业,这两种形式虽然有时相互交错,但却是两个本质的不同。这两种基本形式来源于制品的本身性质。一种是由各个独立的局部产品纯粹机械地组合而成,如钟表、马车等;另一种是依次经过一系列相互联系的操作过程而完成,如制针、烧砖等。
有机的工场手工业是工场手工业的完成形式,这种工场手工业生产的制品要经过一系列相互联系的发展阶段,例如,在制针手工工场中,针条的制作要经过72个甚至92个专门的局部工人的手。有机的工场手工业把原来分散的手工业结合在一起,这样就缩短了制品的各个特殊生产阶段之间的空间距离和转移时间,从而用在这种转移上的劳动也会相应减少。这样,同手工业相比,工场手工业的劳动生产力有了很大的提高,这种提高是由工场手工业的一般协作性质而产生的。
工场手工业的分工,使工人能够按特长进行分类,这样,一些局部工人便终身从事某一操作。由于操作又有简单和复杂之分,所以,这些局部工人需要的教育程度也极不相同,不同的教育程度使得他们的劳动力价值也极不相同。这样,工场手工业就出现了劳动力的等级制度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工资等级制度。在等级制度的阶梯旁边,工人被简单地分为熟练工人和非熟练工人。对非熟练工人来说,由于操作简单,不需要专门的培训学习,因而完全不需要学习费用;而对熟练工人来说,由于职能的简化,尽管需要培训学习,学习费用也比手工业者要低。这两种情况,都会使劳动力的价值降低。这种因为学习费用的减少或消失所引起的劳动力的相对贬值,实际上是资本的更大增殖,因为,凡是缩短劳动力再生产的必要时间,都会扩大剩余劳动的领域。
社会分工和内部分工:
商品生产和商品流通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存在的前提,因此,工场手工业的分工要求社会内部的分工达到一定的发展程度。工场手工业的分工还具有反作用,这种反作用促进发展并增加社会分工。随着劳动工具的分化,生产这些工具的行业也日益分化。一旦工场手工业的生产发展到这个阶段,以前那种由主要行业或辅助行业与其他行业联系在一起并由同一生产者经营的行业,就会发生分离和互相独立的现象;一旦工场手工业的生产扩展到某种商品的一个特殊的生产阶段,该商品的各个生产阶段就会变成各个相互独立的行业。
在工场手工业时期,世界市场的扩大和殖民制度的产生,为社会内部的分工提供了丰富的材料。社会内部的分工和工场内部的分工,尽管有许多相似之处和联系,但二者有着本质的区别。在那些通过内在联系把不同的生产部门连接起来的地方,这种相似之处表现得最为明显。例如,社会内部的分工:牧人生产毛皮,皮匠把毛皮制成皮革,鞋匠把皮革制成皮靴。在这里,牧人、皮匠和鞋匠每个人所生产的都只是一种中间制品,而最后完成的形态则是他们的特殊劳动的结合产品。那么,使牧人、皮匠和鞋匠的独立劳动发生联系的是什么呢?那就是他们各自生产的产品都是作为商品而存在。也就是说,牧人、皮匠和鞋匠生产的产品都是商品。而工场手工业分工则与此不同,在工场手工业中,局部工人生产的产品不是商品,变成商品的只是局部工人生产的共同产品。社会内部的分工是以不同劳动部门的产品交换为媒介;工场手工业内部各局部劳动之间的联系,则是不同的劳动者把他们的劳动力出卖给同一个资本家,而这个资本家把它们作为一个劳动力整体来使用为媒介。工场手工业分工是以生产资料积聚在一个资本家手中为前提,而社会分工则是以生产资料分散在许多互不依赖的商品生产者手中为前提。
在工场手工业中,资本家会遵循保持一定比例这个规律将一定数量的工人固定在某一技能上,而在商品生产者及其生产资料在社会不同部门中的分配上,则是杂乱无序的。然而,不同的生产领域也力求保持一种平衡,这是因为,一方面,每一位商品生产者都必须生产一种使用价值,来满足一种特殊的社会需要,而这种需要的范围在量上是不同的,一种内在联系把这些各不相同的需要量连结成一个自然的体系。另一方面,商品的价值规律决定,社会在它所支配的全部劳动时间中能够用多少时间去生产每一种特殊商品。但是,这种在不同生产领域中保持平衡的趋势,只不过是对这种平衡经常遭到破坏的一种能动反映。工场内部的分工是事先就有计划、有目的的,而社会内部的分工只是在事后由一种自然必然性来发挥作用,通过市场价格晴雨表的变动,可以觉察出这种自然必然性,这种自然必然性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克服商品生产者的无规则的任意行动。工场手工业分工是以资本家对人的绝对权威控制为前提,人只是资本家所占有的总机构的一个部分。社会分工则使独立的商品生产者互相对立,他们不承认任何权威,只承认竞争强加在他们身上的压力。
资产阶级一方面实行工场手工业分工,把工人固定在从事某种局部操作上,把资本家对局部工人的绝对统治,歌颂为是提高劳动生产力的劳动组织。与此同时,他们又高声责骂对社会生产过程进行的社会监督和调节,把这些社会监督和调节说成是侵犯了资本家个人的财产权、自由权。在资本主义社会的生产方式中,社会分工的无政府状态和工场手工业分工的强制性是互相制约的。
作为资本主义过程的特殊形式,工场手工业是生产相对剩余价值的一种特殊方法。工场手工业分工不仅为资本家发展了新的、社会的劳动生产力,而且靠工人畸形化来发展社会劳动生产力,这种靠牺牲工人来提高相对剩余价值生产的特殊方法,创造了资本统治劳动的新条件。因此,它既是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历史进步因素,又是资本家进一步加强剥削的手段。
工场手工业的历史局限性,阻碍着资本主义的发展。在工场手工业时期,由于工人的反抗,资本家始终不能占有工场手工业工人可供支配的全部劳动时间。工场手工业是以手工技术为基础的,它既不能掌握全部社会生产,又不能从根本上改造整个社会生产。因此,当工场手工业发展到一定程度后,它狭隘的技术基础就会和它本身创造出来的生产需要发生矛盾,这样,工场手工业就必然向机器大工业过渡。
第十三章 机器和大工业
机器大工业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进入成熟阶段的标志。资本家使用机器,并不是为了减轻工人的劳累和辛苦。是为了提高劳动生产力,是为了降低商品的价值,缩短工人的必要劳动时间,从而延长无偿占有的剩余劳动时间。机器是生产相对剩余价值的又一种手段。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变革,在工场手工业中是从劳动分工开始的,是以劳动力为起点。而在大工业中则是从手工工具改变为机器开始的,即以劳动资料为起点。因此,研究资本主义机器大工业,首先应该研究劳动资料是怎样从工具转化为机器的,或者说,机器同手工工具有什么区别。
机器同手工工具有什么区别呢?所有的机器都是由发动机、传动机构、工具机或工作机三个本质不同的部分组成的。发动机为整个机构输送动力,传动机构调节和改变运动的形式,并将动力传送到工具机上。这两个部分的作用,都仅仅是把动力传送到工具机上。在整个机构中,只有工具机才直接作用于劳动对象。工具机是18世纪工业革命的起点。因为,在劳动过程中,人能够同时使用的工具的数量,受到他自己身体器官数量的限制。可是,自从创造了工具机后,同一工具机同时使用工具的数量一开始就摆脱了人的器官的限制。例如,有一种纺织机的工具机,它在工作时可以使用12至18个纱锭,而织袜机可以同时使用几千枚织针。因此,只有从制造工具机开始,资本主义生产才从工场手工业过渡到机器大工业。
工具机的出现,则使蒸汽机的革命成为必要。蒸汽机这种变更往往会使原来单纯以人为动力的机构在设计上发生重大的技术变化。
作为工业革命起点的机器,是用一个机构代替一个个单独使用工具的工人,这个机构使用许多同样的或同种的工具一起工作,并由一个单一的动力来推动,不管这个动力具有何种形式。工作机规模的扩大和工具数量的增加,还需要较大的发动机构。而这个机构要克服它自身的限制,就必须要有比人力更强大的动力。直到瓦特发明第二种蒸汽机即双向蒸汽机后,才找到了一种原动机,这种原动机消耗煤和水而自然产生动力,它的能力完全受人控制,它既可以移动,又是动力推动的一种手段。这种原动机可以在城市广泛使用,不像水车那样只能在农村使用。1784年4月,伟大的发明家瓦特在他所取得的专利说明书中,并没有把他的蒸汽机说成是一种用于特殊目的的发明,只是把它说成是大工业普遍应用的发动机。
现在,一台发动机可以同时带动多台工作机,随着被同时带动的工作机数量的增加,发动机也在增大,而传动机构也跟着扩展成为一个庞大的装置。
机器生产对工人的直接影响:
资本对妇女劳动和儿童劳动的占有;工作日的延长;劳动强度的加大;
关于被机器排挤的工人会得到补偿的理论:机器生产……使社会分工得到无比广阔的发展,因为它使它所占领的行业的生产力得到无比巨大的增长;采用机器的直接后果,增加了剩余价值,同时也增加了体现这些剩余价值的产品量,从而,在增加供资本家阶级及其仆从消费的物质时也增加了这些社会阶层本身;运输业对劳动的需求增加了,而且运输业也分成许多新的下属部门;一些新的生产部门,从而一些新的劳动领域,或者直接在机器体系的基础上,或者在与机器体系适应的一般工业变革的基础上形成起来;工人阶级中越来越大的部分用于非生产劳动;
工人随机器生产的发展而被排斥和吸引。棉纺织业的危机:由于借助机器生产出异常高的利润而具有决定性的重要意义,这些利润本身不仅形成加速积累的源泉,而且把不断新生的并正在寻找新的投资场所的很大一部分社会追加资本吸引到有利的生产领域。
一方面,机器直接引起原料的增加……另一方面,机器产品的便宜和交通运输业的变革,是夺取国外市场的武器,机器生产摧毁国外市场的手工业产品,迫使这些市场变成它的原料产地……大工业国工人的不断过剩,大大地促进了国外移民和外国的殖民地化……一种与工业生产中心相适应的新的国际分工产生了,它使地球的一部分,转变为主要从事农业的生产地区,以服务于另一部分主要从事工业的生产地区。
工厂制度的巨大的跳跃式的扩展能力和它对世界市场的依赖,必然造成热病似的生产,并随之造成市场商品充斥,而当市场收缩时,就出现瘫痪状态,工业的生命,按照中常活跃、繁荣、生产过剩、危机、停滞,这几个时期的顺序而不断地转换,机器生产是工人在就业上并从而在生活状态上遭遇的没有保障和不稳定性,成为正常的现象。
工厂立法:是社会对其生产过程自发形态的第一次有意识、有计划地反作用。
作为工人阶级的身体和精神的保护手段的工厂立法的普遍化已经不可避免……这种普遍化使小规模的分散的劳动过程向大的社会规模的结合的劳动过程的转化也普遍化和加速起来。
大工业和农业:农业和工场手工业的原始的家庭枢纽,也就是把二者的幼年未发展的形态联结在一起的那种纽带,被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撕断了。资本主义生产使它汇集在各大中心的城市人口越来越占优势,这样一来,它一方面聚集着社会的历史动力,另一方面又破坏着人和土地之间的物质变换,也就是使人以衣食形式消费掉的土地嗯组成部分不能回归土地,从而破坏掉土地持久肥力的永恒的自然条件。这样,它就同时破坏城市工人的身体健康和农村工人的精神生活。
资本主义生产发展了社会生产过程的技术和结合,只在于它同时破坏了一切财富的源泉——土地和工人。
第五篇 绝对剩余价值和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
第十四章 绝对剩余价值和相对剩余价值
把工作日延长,使之超出工人,只生产自己劳动力价值的等价物的那个点,并由资本占有这部分剩余劳动,这就是绝对剩余价值的生产。绝对剩余价值的生产构成资本主义制度的一般基础,并且是相对剩余价值生产的起点。
绝对剩余价值的生产只同工作日的长度有关,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使劳动的技术过程和社会组织发生彻底的革命。
第十五章 劳动力价格和剩余价值的量的变化
劳动力价值由平均工人通常必要的生活资料的价值、劳动力的发展费用和劳动力的自然差别(例如性别,年龄)决定。
我们假定:商品按照它的价值出售;劳动力的价格有时可能比它的价值高,但从不比它的价值低。
劳动力价值和剩余价值的相对量取决于三个情况:工作日长度或劳动的外延量、正常的劳动强度或劳动的内涵量和劳动生产力(即由于生产条件发展程度的不同,等量的劳动在同样时间内会提供较多或较少的产品量)。
1.工作日长度和劳动强度不变,生产力可变。
2.工作日和劳动力不变,劳动强度可变。
3.生产力和劳动强度不变,工作日可变。
4.劳动的持续时间、劳动生产力和劳动强度同时变化。
(1)劳动生产力降低,同时工作日延长。
(2)劳动强度和劳动生产力提高,同时工作日缩短。
第十六章 剩余价值率的各种公式
剩余价值m/可变资本v=剩余价值/劳动力价值=剩余劳动/必要劳动
剩余劳动/工作日=剩余价值/产品价值=剩余产品/总产品
剩余价值/劳动力价值=剩余劳动/必要劳动=无酬劳动/有酬劳动
一切剩余价值,无论它后来在利润、利息、地租等哪种特殊形态上结晶起来,实质上都是无酬劳动时间的化身。资本自行增殖的秘密归结为资本对别人一定量的无酬劳动的支配权。
第六篇 工资
第十七章 劳动力的价值或价格转化为工资
在雇佣劳动下,货币关系掩盖了雇佣工人的无条件劳动。因此可以懂得,为什么劳动力的价值和价格转化为工资形式,即转化为劳动本身的价值和价格,具有决定性的重要意义。这种表现形式掩盖了现实关系……工人和资本家的一切法的观念,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一切神秘性,这一生产方式所产生的一切自由幻觉,庸俗经济学的一切辩护遁词,都是以这个表现形式为依据的。
第十八章 计时工资
劳动力总是按一定时期来出卖的。因此,直接表现劳动力的日价值、周价值等等的转化形式,就是“计时工资”的形式,也就是日工资等等。
一般的规律就是:如果日工资、周劳动等等的量已定,那么日工资或周工资就决定于劳动价格,而劳动价格本身或者是随着劳动力的价值而变化,或者是随着劳动力的价格与其价值的偏离而变化;反之,如果劳动价格已定,那么日工资或周工资就决定于日劳动或周劳动的量。
劳动价格越低,工人为了保证得到哪怕是可怜的平均工资而付出的劳动量必然越大,或者说,工作日必然越长。劳动价格的低廉,在这里起了刺激劳动时间延长的作用。但是,劳动时间的延长反过来又会引起劳动价格的下降,从而引起日工资或周工资的下降。
商品价格的一部分是由劳动价格构成的。劳动价格的无酬部分不需要计算在商品价格内,他可以赠送给商品购买者。这是竞争促成的第一步,。竞争迫使完成的第二步是至少把延长工作日而产生的异常的剩余价值的一部分也不包括在商品的出售价格中。异常低廉的商品出售价格就是以这样的方式形成的。
第十九章 计件工资
在实行计时工资的情况下,劳动由劳动的直接持续时间来计量;在实行计件工资的情况下,则由在一定时间内劳动所凝结成分产品的数量来计量……计件工资只是计时工资的转化形式。
一方面,计件工资使资本家和雇佣工人之间的寄生者的中间盘剥即包工制更容易实行。中间人的利润完全来自资本家支付的劳动价格和中间人实际付给工人的那部分劳动价格之间的差额。另一方面,计件工资使资本家能与工头签订按件计酬的合同,工头按照合同规定的价格自己负责招募帮手和支付给他们工资。在这里,资本对工人的剥削是通过工人对工人的剥削来实现的。
实行了计件工资,很自然,工人的个人利益就会使他尽可能紧张地发挥自己的劳动力,而这使资本家容易提高劳动强度的正常程度。
第二十章 工资的国民差异
一个国家的资本主义生产越发达,那里的国民劳动的强度和生产率,就越超过国际水平。因此,不同国家在同一劳动时间内所生产的同种商品的不同量,有不同的国际价值,从而表现为不同的价格,即表现为按各自的国际价值而不同的货币额。所以,货币的相对价值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较发达的国家里,比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不太发达的国家里要小。
第七篇 资本的积累过程
一个资本额转化为生产资料和劳动力,这是要执行资本职能的价值量所完成的第一个运动。运动的第二个阶段,生产过程,在生产资料转化为商品时就告结束,这些商品的价值大于其组成部分的价值,也就是包含原预付资本加上剩余价值。接着,这些商品必须在投入流通领域。必须出售这些商品,把他们在价值实现在货币上,把这些货币又重新转化为资本,这样周而复始的不断进行,这种不断地通过同一些连续阶段的循环,就形成资本流通。
生产剩余价值即直接从工人身上榨取无酬劳动并把它固定在商品上的资本家,是剩余价值的第一个占有者,但绝不是剩余价值的最后占有者。以后他还必须同在整个社会生产中执行其他职能的资本家,同土地所有者等等,共同瓜分剩余价值。
第二十一章 简单再生产
不管生产过程的社会的形式怎样,生产过程必须是连续不断地,或者说,必须周而复始地经过同样一些阶段。一个社会不能停止消费,同样,它也不能停止生产。因此,每一个社会生产过程,从经常的联系和它不断更新来看,同时也就是再生产过程。
任何一个社会,如果不是不断地把它的一部分产品再转化为生产资料或新生产的要素,就不能不断地生产及再生产。
生产过程以购买一定时间的劳动力作为开端,每当劳动的售卖期限届满,从而一定的生产期间已经过去,这种开端就又更新。当工人把一部分生产资料转化为产品的时候,他以前的一部分产品就再转化为货币,这些货币构成工人的工资,这就是工人自己不断再生产的产品中不断以工资形式流回到工人手里的那一部分,资本家用货币把这个商品价值支付给工人,但那些货币不过是劳动产品的转化形式。
工人的消费有两种,在生产本身中,她通过自己的劳动消费,生产资料,并把生产资料转化为价值高
为什么老板总是鼓励你加班?为什么社会告诉你一定要买房?——《资本论》第1卷揭露的秘密
作者:Scalers 发布时间:2018-03-05 17:42:43
上周末读完了《资本论》第一卷,今天写下一些感悟。文章一共7,000字,但是记录了对我的重大启发,希望对你有用。
《资本论》第一卷讲了什么?
第一卷从篇目看一共七篇。其中:
第一篇 讲的是商品与货币,建立了从商品到货币的基本概念;
第二篇 讲货币的资本化,引入了资本公式G-W-G,与商品流通W-G-W理清了区别;
第三到五篇 讲的是剩余价值,包括绝对剩余价值与相对剩余价值以及影响剩余价值的关键因素;
第六篇 讲的是劳动工资,分析了劳动力价值的问题;
第七篇 讲的是资本的蓄积过程,也就是资本的原始积累从哪里来,怎样继续积累并增殖。
第一卷共600多页,我用了一个多月的时间,在第4期早起读书现学现卖中,带着小伙伴们读完了;接下来我们会把第二卷和第三卷读完。
有几点主要的感受:
(1) 马克思建立了一套完整的分析体系,从商品的基本概念入手,沿着货币、劳动、生产、剩余价值、积蓄等概念的脉络拾级而上,逐步拆解资本主义工业化大生产下的底层逻辑。这个过程中,章节之间的摆布逻辑清晰,论证素材充分,引述涉猎范围之广,使我叹服。
(2) 马克思关切劳动阶级的生产与生活条件,在细节描写上刀刀见血。读这些文字仿佛让你回到那个时代,看到一百多年前的人们生产工作的生活场景。
(3) 把《资本论》卷一里的论述对应到现代的生活,仍然可以给我们相当重要的启发,对我们的个人成长也有很大的帮助。
下面挑出一些我认为比较有价值的点简要分享。
01
劳动就是为了你的成长:商品的价值与使用价值
开篇马克思对商品进行分析,建立了价值与使用价值的概念。马克思把价值归结到人的劳动,用社会平均劳动来表征;把使用价值定义为满足人的欲求、物的效用方面的属性。在建立了这些量的关系后,马克思引入了不同商品的价值形态的对换关系,从“物与物”的交换,到“物与标准物”的交换,再到“物与货币”的交换,就把货币的概念引入了。
这个环节的内容其实是中学课本里的知识,但是放在原著里,要比教科书更生动形象。
借鉴到我们的成长上,商品的价值取决于劳动量,而成长的兑现取决于我们的行动量。我们把自己的劳动凝结到个人的成长领域中,才会有自己的变化。劳动是社会财富积累的基石。对于处在迷茫中的人,如果你把视野放到人类社会的发展框架下,那你自然就知道,如果你不生产劳动,商品便无法凝结价值,无价值也就无法形成交换。
所以还是要多做事情,上班你是为资本做事;但是你的成长是为自己做事。
02
赚钱的奥秘:商品流通的W-G-W公式与货币流通的G-W-G的公式
W代表的是商品(Ware),G代表的是货币(Geld)。货币也可以当成商品,马克思在《资本论》第1卷第43页写到,“金与银非天然为货币,但货币天然为金与银。”这句话在现在比特币的文章里经常能看到。除了把货币当成商品,货币也是可以资本化的。
W-G-W的模式就是,我生产出了商品W,拿到市场上交换回了货币G,然后再用这个货币,去购买了其他的商品W。这其实就是普通人的生存路径,努力生产产品,然后卖钱,然后用赚到的钱,再去买其他生活需要的商品。
但是当把货币资本化的时候,这个流程是相反的,变成了G-W-G的模式。
我手里有货币G,我把货币G拿来换取/购买商品W,然后,我再把这个商品卖掉以后,于是有了货币G。对于前一种情况,我的卖是为了买,对于这个情况,我的买是为了卖。
在买卖之间会出现一个差额,这个差额马克思称为剩余价值(卷一P88),而如果把这个过程持续下去,积累的额外的值也会越来越大,资本的复利也就是这样产生的(P91)。马克思讲复利,比当代各个知识网红讲的都要好。
这两个公式其实把赚钱的奥秘给点破了。我们大部分人在给别人工作,做一个工资更高的打工者,其本质就是W-G-W而已。你生产出了更高级的产品,换回了更多的钱,然后你就可以拿去买更多更好的东西。这就是消费者的心态模式。
但是资本的思路非常清楚,我之所以用钱去购买产品,核心在于,我要把商品卖掉得到差价,用钱换更多的钱。所以每一次买,都是为了卖,这样积累下来,钱就越来越多。这是赚钱人的模式,有人花几百块钱去卖教你如何赚钱的知识付费课程,马克思在这本几十块钱的书里写的清清楚楚。
读到这里的时候,有很多月光族的小伙伴就突然明白自己需要有蓄积了,因为TA发现自己根本没有可以拿来“生钱”的钱,而每个月的所有收入都是拿来换取更多的商品,而且有很多都是冲动消费,买了就后悔的。这样只能持续出卖自己的劳动力。于是这一次就把月光的习惯给改了……
钱不能生钱,怎么能不穷呢?
03
为什么老板总是鼓励你加班?
剩余价值的产生以及资本的剥削
在讨论剩余价值产生的时候,马克思引入了不变资本与可变资本的概念。为了不给读者造成智力上的压力,我把两个概念简化:建造一个工厂生产需要投入资本,有一些资本会转化为生产手段,比如原料、补助材料、劳动手段等,这些在生产中不会有价值量的变化,叫做不变资本;有一些转化成劳动力,你可以大抵理解为给工人付工资了(不止这些),价值量会在生产过程中发生变化,并且产生剩余价值,这叫做可变资本。
怎么理解呢?在上一节我们说的G-W-G的过程中,把货币/资本G拿来投入购买的一系列商品中,包括生产原料与劳动力等,其中的可变资本部分,会形成价值的增殖。
也就是你拿钱去买东西,有一部分东西,在你买了以后,是可以有弹性变化的,而这部分弹性的就是,让钱生钱的部分。那这部分是怎么生产出来的呢?
马克思对这个过程给予了详细的分析。当资本家投资建立工厂,工人一开始工作的时候,所创造的价值只是用来覆盖掉投入的资本的成本,而当积累到某个时点以后,再往后工作的话,就是“只赚不赔”的买卖,会产生剩余价值了。
所以“延长劳动时间”就是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榨取剩余价值的重要方式。马克思把这个叫做“绝对剩余价值”。也就是用时间硬生生地堆出来的。其实我们每个人的成长也是一个“自己榨取自己”剩余价值的过程,在一开始原始积累的时候,就是用时间堆出来的。
在《资本论》第1卷中,马克思引用了大量的案例讲述英国劳动阶级是如何在工厂的压榨下,超负荷工作的,每天工作12-15个小时甚至更多,而且工厂主为了节省成本,大量雇用妇女和儿童;而且提供的工作与居住环境极其恶劣,有的场所已经二十年没有粉刷,男女多人混住,卫生条件极差。
由于这样恶劣的工作与居住环境以及极大的劳动负载,很多工人在三十岁左右就劳累致死,或者患上重大疾病。事情发现到后期,英国有阶层开始呼吁立法保护工人利益,否则这一代人都会全部废弃,“将从破坏身体引致早死青年时期的过度工作,救出下一代人”。于是工厂法出现,要求工人不得工作超过12小时,并且这个时间在不断缩短。
你能看到资本为了实现增殖,在延长劳动时间的导向下,做了多少极端的事情。
由于洞察了资本运行的本质,即使放在现代社会,你会发现,延长劳动时间,仍然是获取更多剩余价值的主要方式。
在这个自媒体时代,你会看到,有很多创业者仍然以“我的员工每天加班到深夜”为自豪,宣传“你这么年轻不加班还能干什么”的思想。现代社会的条件进步了,不像一百多年前,员工只能住工厂被压榨无其他选择。于是,采用更软性的方式来让员工“主动选择”延长劳动时间,这是资本的手段升级。例如,有的公司会让员工主动签订“奋斗者协议”声明放弃所有的加班时需要享受的权益;有的公司老板会用梦想、未来、格局、改变世界等方式,给员工洗脑,倡导一曲爱的奉献;有的公司会采用“7点免费晚餐,8点免费水果,9点免费夜宵,10点免费打车”等隐性福利和蝇头小利来吸引员工不断加班……
这些行为如果放在马克思对于 G-W-G的分析框架下,都在指向一个方向——“延长劳动时间”。延长时间,就意味着更多的剩余价值的可能;而也就意味着,当把G换成W以后,W可以换出更多的G。
再回到英国一百年前的时候,当出现工厂法限制员工的最长工作时间以后,工厂主又有新的办法,提升剩余价值的量,那就是“增加劳动强度”、“提高生产力,采用机械化生产提高效率”等方式。
马克思把通过延长劳动时间所带来的剩余价值叫做绝对剩余价值;在劳动时间不变的情况下,把通过提高生产力和生产效率的方式带来剩余价值的叫相对剩余价值。
当英国实施工厂法以后,各个工厂主为了确保自己的资本增殖,便纷纷大力提高生产力,推动了资本和科技的结合,而这样的确提高了工作效率。以前一台机械需要5个人一起工作,而当工业大生产出现以后,一个人可以管5台机器了。而这又带来了新的问题,工厂的效率提升以后,用更少的人反而可以有更多的产量,于是就会裁减员工。由于工业化让很多农民离开了乡村,进入工工厂,而工厂裁员以后,有一大批人因为失业需要领取救济,甚至开始流浪;而这个时候,英国又颁布法令要求一般人在没有拿到许可的情况下,禁止沿街乞讨,否则处于严重的刑罚。第一卷的后半部分,看到那些史料和数据,我真是备感压抑。
放到当今这个时代,资本与技术的结合,总是可以给人诸多关于未来的想象。例如人工智能的发展以及区块链技术的可能应用,在未来是否会有更多的革命,那个时候每一个普通人的生活轨迹,将会有怎样的改变?这个答案只有等我们见证了。
本小节结语我引用一句马克思的话,“剩余价值的起源这个爆烈性的问题,若是深入论究,必定是极其危险的。”
我不能写太多,相信你已经感受到了。
04
为什么社会告诉你一定要买房?
资本出现世上,从头到脚,每个毛孔都渗透着血和污物。
《资本论》里面讲的一个核心的点在于,资本是如何出现?
这里有两个关键的方面,一个是劳动者生产资料的剥夺,变成无产阶级,从而在市场上出卖劳动力;生产资料被资本占有,并雇佣劳动者榨取剩余价值进行增殖。这种劳动者和劳动条件所有权的分离,是资本主义的开端。
也就是说,有一批人,没有自己的生产手段,除了在市场上出卖自己的劳动力,“自由的一无所有”。有一批人,手里有钱,可以把这些钱用来购买这些人的劳动力,用于生产,而这些生产物放到市场上,可以让资本增殖。
于是市场上存在这些干柴和烈火,二者一结合,就上演了一出波澜壮阔的百年资本主义发展画面。
但是有一个问题,在资本出现的前几百年的时间,那些劳动者是怎么过日子的?马克思说,这些农民在三四百年前,其实是过得更好的。有自己的田,有自己的生产物,虽然可能会有地租,但是自给自足是够的。
如果一批人自己忙活着就能养活自己,那就全然是不会被迫到市场上去出卖劳动力的。那是怎么样的因素让这些人改变行为的呢?
从思路上,剥夺这些人的土地,让他们没有自己的生产资料,于是可以倒逼他们不得不出卖自己的劳动力。马克思说,“这种剥夺的历史,是以血与火的文字,写在人类记录中的。”
例如,对于英国的农民,采用“圈围公有地”的方式,把他们从土地上赶走,于是“多数民众,突然地,强制地,由生活资料分离,当作自由的无产阶级,而投到劳动市场”。这样,“英国的劳动者阶级,未经任何过渡阶段,就由黄金时代,投进了铁的时代”。这其实就是初中政治课本上的“圈地运动”了。
于是资本就通过这种方式,完成了自己的原始蓄积。
所以如果不是被逼迫,英国的农民怎么会选择在市场上售卖自己的劳动力?
再举一个北美洲的例子:
在那个时候,北美还是殖民地。英国的工业大生产很发达,于是就有人想着,能不能把英国的这种工业大生产的套路,直接复制到北美去,也同样开始榨取北美的劳动力。
有人仿照英国的做法,在北美如法炮制,最开始的工人,还是从英国等欧洲地方输送去的。但是一到北美,就发现了一个问题,劳动力的供求关系发生了改变,北美的劳动力紧缺,所以工资会更高的。劳动者拿到的收入,高于一个劳动者生活必要的生活资料。于是这些劳动者,一到北美以后,并没有像在英国那样,投到贫民劳动所,被迫无奈受到压榨,而是变成了独立的生产者了。北美地大,很多是处女地,工资高,工厂留不住人,一会都跑了;而工厂知道工人会跑,生产反而不好开展了。
“殖民地的反资本主义的癌疾,该如何治疗呢?”马克思问到。“癌疾”这词用的好辛辣……
资本想出了一个妙招:“以政府的权力,对处女地课以人为的价格,使移住者能在能挣得充分货币购买土地,成为自由农民以前,必须作长时间的工资劳动。这样把土地的贩卖价格,定到工资劳动者资力所难胜的程度,并破坏神圣的供求法则,从工资中强取一个货币额,政府就能由此设立一个货币基金,待其增大,即可将欧洲一文莫名的人,输来殖民地,为资本家充实劳动市场。在这种状态下,一切都恰到好处了。”
我读到这里的时候,是直接拍桌子惊叹的!XX,牛X!用现代汉语解释一下。
资本主义在英国玩的很溜,榨取劳动无所不能。于是有人想,把这个模式输出到北美殖民地。但是北美地大人少,所以根据供求关系,劳动力更贵,于是工人口袋里有钱了。一旦这些钱让工人可以自己承担生活的开销,工人就自己跑出去单干了,比如开垦新的处女地。于是资本主义的这一套在北美跑不起来。于是想了一个办法。政府立法要求,只要开垦处女地,就要交一笔钱。这笔钱足够高,以至于那些想单飞的人,交不起,于是就必须要老老实实地在工厂里工作,把钱赚够了,再出来。这样一来,政府就有钱了,然后再拿这个钱去从英国运更多的劳动力过来到美国工作,于是又把供求关系给拉平衡了。而且那些单干的人,也没法再到处乱跑,老老实实地工作了。
从解决问题的方式上来看,这个思路其实是非常厉害的。如果你换一个视角,在现代社会,物质条件丰富,一个人维护其生活的成本已经很低,如果想让大多数人好好生活,不乱折腾,就让房价处于大多数人需要持续努力工作很多年才能买得起的水准上,加上一个月供的房贷,每个人就会非常认真地工作和加班了。关于年轻人是不是要买房,会有很多种视角,马克思的分析,我相信可以给你一些思考的。
马克思说,“资本出现世上,从头到脚,每个毛孔都渗透着血和污物”。如果看到这里,相信你可以理解的。
“一有适当的利润,资本就会胆壮起来;如有10%的利润,资本就会在任何地方使用的;有20%的利润,它将活泼起来;有50%的利润,它就积极地大胆了;利润达到100%,人间所定的一切法律,都将被它踢开了;利润达到300%,资本就会不顾任何的犯罪,资本所有者甚至不惜冒绞首的危险了。走私与奴隶贸易,为我们充分证明了这里所说的一切。”这句话最早在政治课本里看到过,在《资本论》里也出现了,原话出自邓林格的《工会与罢工》,讲的是走私与奴隶贸易。
换一个成长的视角来看这个过程,资本在榨取劳动力的时候,都是一点点地积累,从来没有想要投机取巧,能抠一点算一点。对于追求进步的我们,如果你比资本都浮躁,你不穷,谁穷?
05
知识的贫富差距比资本的贫富差距更可怕
《资本论》里面有没有什么在这个时代不符合的地方?我相信是有的,而且会有很多。已经有许多学派对马克思的学说展开了批评。例如我在读《资本论》期间就有许多奥派的民间经济学爱好者对我发起了攻击,这让我感到很意外。我就安安静静地读一本书,也会遇到有人来教我做人,简直就像碰瓷一样让人感到恶心。这果然如马克思所说,“经济学研究的材料,含有一种特殊的性质,那会把人心中最激烈最卑鄙最恶劣的感情唤起,把代表私人利害的分神召到战场上来,成为自由研究之敌。”但是对我而言其实还好,如果奥派宣称自己才是无敌的真理,那我们在读完《资本论》以后,再读几本哈耶克或者米塞斯就好了。但是我不知道那些狂热的奥派民间学者,是不是有行动力,读完一卷《资本论》?
《资本论》召示的时代是工业革命发起的时期,那个时候物质并没有像今天那样丰富。所以工厂生产的,不管是棉衣还是纱布,其实都是可以找到市场的。加上鸦片战争西方列强打开中国贸易的大门,其实是在开拓的全球市场。所以在那个时候,你只管尽情压榨和生产,产出多少可以卖出多少,不需要尊重劳动者,不需要给他们更好的条件。
但是在这个时代,尽管贫困和疾病仍然在部分国家泛滥,物质相对发达,而继续采用粗放式的生产,已经无法像两百年前那样的效果。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主旋律,所以再也无法有以前那样猖獗的走私和奴隶贸易。在现代社会,市场的变化,生产力的提升,劳动者智力工作,会产生更大的工作效率,在《资本论》著述的时代,马克思没有看到,但是我们需要看到。
但是《资本论》里描述的关于资本的属性,我们需要认识清楚,即使现在是用不同的外表呈现。
前文已经说过,劳动者生产资料的剥夺,变成无产阶级,从而在市场上出卖劳动力;生产资料被资本占有,并雇佣劳动者榨取剩余价值进行增殖。这种劳动者和劳动条件所有权的分离,是资本主义的开端。
到当今的知识经济时代,普通人成长所需的思考行动和分析能力被剥夺,资本以知识服务的姿态提供信息和观点代替普通人思考生产(洗脑),会造就一批新的认知上的无产阶级。知识资本主义的时代要到来了。
我认为,知识资本的鸿沟化是未来30年贫富差距拉大和社会演进的主要角色扮演者。只不过这里资本变成了知识资本。
也就是说,以前的无产者,只是在物质上的无产;现在物质丰富以后,这一差距会慢慢消弥,资本再压榨,你的生活衣食住行也会比以前过得好。现在在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已经有全民福利社会的运行模式。那新的差距会来自于,脑力上的差距。
脑力的差距其实比物质的差距更可怕。在《资本论》描述的时代里,工人只是没有独立的生产手段;在未来30年,知识资本主义的时代,会有很多人,没有独立思考和学习的能力。
当你的独立生产能力被剥夺,你必须依靠在工厂的持续工作才能生存下来;但是当你的独立学习与思考能力被剥夺,你关于世界的认知都将由他人随意定义。
以前资本通过通过劳动的方式榨取无产阶级从而创造剩余价值,在未来的知识资本主义时代,资本通过收取智商税,割韭菜的方式,创造更多的剩余价值。
你想想,最近几年的新技术,你是不是已经没有能力独立自己搞懂了?你只是会不停地焦虑,不停地买课,不停地指望其他人给你手把手的讲解。这种思考和依赖的属性,知识资本化在下一个30年滋长的土壤。
近些年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全民低智化娱乐化的趋势,知识付费的狂热,区块链的火爆,其实已经是新的迹象。韭菜你快快长,前面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知识的贫富差距比资本的贫富差距更可怕。资本可以慢慢赚,但是思考的能力没有了,韭菜只能慢慢长了。
最后,经常有人问我,读大部头作品对我们有什么用?借助一个又一个经过历史检验的作品,有助于帮助我们更好的认知当下这个时代。
作者:Scalers 公众号:持续力 欢迎加微信交流ID:fscalers
网站评分
书籍多样性:9分
书籍信息完全性:6分
网站更新速度:7分
使用便利性:8分
书籍清晰度:9分
书籍格式兼容性:3分
是否包含广告:9分
加载速度:5分
安全性:8分
稳定性:6分
搜索功能:6分
下载便捷性:5分
下载点评
- 经典(314+)
- 一星好评(172+)
- 好评多(179+)
- 中评(228+)
- 无漏页(598+)
- 情节曲折(593+)
- 种类多(95+)
下载评价
- 网友 堵***格: ( 2024-12-24 01:57:05 )
OK,还可以
- 网友 菱***兰: ( 2025-01-07 11:22:26 )
特好。有好多书
- 网友 利***巧: ( 2024-12-30 08:15:38 )
差评。这个是收费的
- 网友 权***颜: ( 2024-12-30 00:36:52 )
下载地址、格式选择、下载方式都还挺多的
- 网友 师***怀: ( 2025-01-06 06:19:29 )
好是好,要是能免费下就好了
- 网友 瞿***香: ( 2024-12-19 19:40:25 )
非常好就是加载有点儿慢。
- 网友 田***珊: ( 2024-12-29 20:47:41 )
可以就是有些书搜不到
- 网友 常***翠: ( 2024-12-22 13:18:45 )
哈哈哈哈哈哈
- 网友 冷***洁: ( 2024-12-14 19:56:53 )
不错,用着很方便
- 网友 冯***丽: ( 2025-01-02 02:49:06 )
卡的不行啊
- 网友 訾***雰: ( 2024-12-15 00:24:46 )
下载速度很快,我选择的是epub格式
- 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下载 pdf 电子版 epub 免费 txt 2025
- 演绎色彩风景/师语主题教学演绎系列丛书 下载 pdf 电子版 epub 免费 txt 2025
- 现代化模式与近代以来中国历史进程 下载 pdf 电子版 epub 免费 txt 2025
- 牛津英汉儿童开智词典 下载 pdf 电子版 epub 免费 txt 2025
- 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考试(初级)2021历年真题详解与全真题库:社会工作实务(初级) 下载 pdf 电子版 epub 免费 txt 2025
- 红宝书·2019考研英语10年真题(归类分解+套题精练)(1990~2018年共29年真题)套装含:(2009~2018年)套题精练+(2005~2008年)归类分解+(1995~2004年)考研英语试题册 下载 pdf 电子版 epub 免费 txt 2025
- 9787506062688 下载 pdf 电子版 epub 免费 txt 2025
- 超长篇:哆啦A梦(珍藏版1-24卷) 下载 pdf 电子版 epub 免费 txt 2025
- 哲学的宣言 下载 pdf 电子版 epub 免费 txt 2025
- 敦煌 下载 pdf 电子版 epub 免费 txt 2025
书籍真实打分
故事情节:9分
人物塑造:4分
主题深度:4分
文字风格:3分
语言运用:3分
文笔流畅:6分
思想传递:7分
知识深度:5分
知识广度:7分
实用性:9分
章节划分:5分
结构布局:9分
新颖与独特:7分
情感共鸣:6分
引人入胜:9分
现实相关:9分
沉浸感:6分
事实准确性:4分
文化贡献: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