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字经·百家姓·弟子规·增广贤文·千字文(全四册) 下载 pdf 电子版 epub 免费 txt 2025

三字经·百家姓·弟子规·增广贤文·千字文(全四册)精美图片
》三字经·百家姓·弟子规·增广贤文·千字文(全四册)电子书籍版权问题 请点击这里查看《

三字经·百家姓·弟子规·增广贤文·千字文(全四册)书籍详细信息

  • ISBN:9787545117417
  • 作者:暂无作者
  • 出版社:暂无出版社
  • 出版时间:暂无出版时间
  • 页数:暂无页数
  • 价格:0.00元
  • 纸张:暂无纸张
  • 装帧:暂无装帧
  • 开本:暂无开本
  • 语言:未知
  • 丛书:暂无丛书
  • TAG:暂无
  • 豆瓣评分:暂无豆瓣评分
  • 豆瓣短评:点击查看
  • 豆瓣讨论:点击查看
  • 豆瓣目录:点击查看
  • 读书笔记:点击查看
  • 原文摘录:点击查看
  • 更新时间:2025-01-09 19:30:34

内容简介:

暂无相关简介,正在全力查找中!


书籍目录:

暂无相关目录,正在全力查找中!


作者介绍:

暂无相关内容,正在全力查找中


出版社信息:

暂无出版社相关信息,正在全力查找中!


书籍摘录:

暂无相关书籍摘录,正在全力查找中!



原文赏析:

暂无原文赏析,正在全力查找中!


其它内容:

暂无其它内容!


精彩短评:

  • 作者:白桃味 发布时间:2017-07-01 21:40:03

    舒拉姨妈说:“拿一只苹果,往里面戳入铁钉,放一晚上,然后拔出钉子,吃掉苹果——这样一来你就能摄取到维生素C和铁。”

  • 作者:Strelizeia 发布时间:2019-02-21 13:55:59

    有点儿电影短片改编的感觉,有点儿说教的感觉,对终于被打败之后的态度没有更好的解释,可以和7-10的孩子互动了解一下感受。

  • 作者:Jessica 发布时间:2022-05-08 22:07:25

    这本书考前得再串一遍!

  • 作者:风中之神 发布时间:2024-03-19 18:42:02

    18年读的 一般般吧

  • 作者:莉莉丝(Ojas) 发布时间:2023-01-10 22:29:43

    入门

  • 作者:慢先森 发布时间:2014-02-06 14:04:00

    电视节目五星,真正配得上“风雅钱塘”这个名字。至于书嘛……韵味全无。


深度书评:

  • 专业化即现代化

    作者:维舟 发布时间:2017-06-16 12:17:55

    “弱国无外交”这句话,大概对近代史略有了解的中国人都耳熟能详;不过需要补充的是,中国历史上“强国也无外交”——那只是聘问、朝贡、理藩,是在一个依据大小强弱而定的等级制国际格局中的互动,而不是假定每个个体都有对等权利的现代外交,用近代史学者蒋廷黻的话说,“在鸦片战争以前,我们不肯给外国平等待遇;在以后,他们不肯给我们平等待遇。”

    在这样一个剧变面前,中国近代外交官的困境是可想而知的:不仅思维定势需要剧烈的转变,还意味着亟须了解原本陌生的“国际局势”究竟如何,而与此同时,他们手里却没什么牌可打,留给他们的时间又是如此之少。曾任民国外交部代理次长的金问泗曾在检讨晚清七十年的外交时说,当时丧权辱国固然是因为中外强弱悬殊,但“其时负外交之责者,不明世界大势,不谙国际公法,眼光浅近,手腕迟钝,实为外交失败之总原因”。

    当时的清政府并非不重视外交,这从晚清主管外交的总理各国事务衙门的规格上就可见一斑:这个1861年新设的机构一切体例均比照清代最高政务机构军机处来设置,并由王大臣或军机大臣兼领,位高权重的恭亲王奕訢任职长达二十八年之久。然而与此同时,在我们如今看来似乎不可思议的是:直至1907年之前的晚清外交官群体在办外交事务时均属没有品级的“差使”,这并非他们的“本职”——打个比方说,山东省省长被借调来去办奥运会的筹备运营工作,但他的本职是“省长”,奥运会仅是他被临时调来处理的一件事务,也没有专门的职务体系;虽然在很多年内他的主要精力可能都放在奥运会上,但他的职位提升仍体现在省长等“职缺”上。

    这意味着,在当时中央政府的心目中,外交事务虽然重要,但却带有“应急”和“临时”的性质,只是由皇帝授权、指派信得过的高官兼职处理,换言之,他们不是“职业外交官”,而是“业余的”。与传统上泛泛地指责晚清衮衮诸公颟顸误国不同,李文杰在《中国近代外交官群体的形成》中,敏锐地将视线集中在这个群体如何从这样一种缺乏独立性、没有自成系统的上升规则的兼任状态,逐渐演化成后来具有专业精神的高度职业化新式精英的。显然,他认为这是最终的必由之路,因而赞许晚清培养出来的许多职业外交官,后来在民国初年都曾活跃地扮演了重要角色,并在国力衰弱的时代尽可能地避免了国家利益受损,足以证明晚清在外交官培养上的转型何等重要。

    在此或许值得更进一步追问的是:为何晚清外交官起初那么“业余”呢?打造一个具备专业精神的职业外交官群体为何就那么难?答案或许是:那确实非常非常难,因为在此之前,整个文官体系的主导精神恰恰是反专业化、非职业化的。

    美国学者约瑟夫·列文森在其名著《儒教中国及其现代命运》中着重指出,明清时代士人获得社会权力的关键是古代经典所认可的教养,“而非专业化的、有用的技能训练”,“占据高位的官僚们——统治阶级中的佼佼者——从来都不是某种专家……它所要求的不是官员的行政效率,而是这种效率的文化点缀”。生活在我们现代这种高度专业化的社会中的人,非职业化在任何时候都要服从于职业化:工作时间就该做工作的事,更不应混淆个人兴趣与专职。但在传统时代,这却是常有的事,一个官员除了少量公务外,大部分精力可能都放在风雅之事上,还会将之带入公务中:晚清著名的古董金石学家吴大澄擅长篆书,结果他任官时批公文也写小篆,害得下属根本看不懂,不得不再三跑来请教。如果从行政效率的职业要求来说,吴大澄这样做显然无异于渎职,然而此事却会被传统士大夫传为“佳话”。

    这种现象在宋代以降的一千年里尤为显著。日本学者宫崎市定曾指出,宋代政府事务日益复杂化,从事专门事务的衙门胥吏日渐职业化、专门化,他们出身微贱,但长年处理具体事务,因而熟知其中的窍门、弊端和漏洞,善于利用制度的模糊地带,从中舞弊取利。与这种常任的、职业化的胥吏不同的,则是非常任、非职业化的文官群体,其结果,是胥吏在细节事务中操纵舞弊,而上司懵然不知。虽然一千年的政治制度史上,士人对胥吏几无佳评,但却又拿他们毫无办法,这其中的根本原因,在我看来或许就在于传统士人既不屑于细节事务的“末技”,鄙视专业化,同时其自身理想又被设定为是“全能”的——所以有所谓“儒将”、“儒医”以及文人画,仿佛一个读书人读通经典后,即可胜任为高级将领、名医及画家,而那些专职的画家反倒不过只是“画匠”而已。

    这在一个结构较为简单的社会中,或许尚能行得通,但在社会事务日渐复杂、不同领域的知识积累到一定程度之后,往往就显得空泛脱节了。与此同时,非职业化又造成一个棘手的问题,即各个领域缺乏独立发展的内驱力。这方面其实最严重的不是在外交领域,而是军事。北宋以来,由于强调文官统兵,武官也须取得文资才能自高身份,常常既不安心供职,又求赏图利来补偿自身在社会声誉上的损失,“不图名就图财”吧。表现在与外国交往时,儒臣往往也不重视外语,只用通事通译,且不说这些人在翻译时可能会做手脚,儒臣如果懂外语,还可能会被君主怀疑是里通外国。正如宋史专家刘子健曾指出的,当时君主的心态是“一以巩固君权为重,宁可让有办外交能力的人员不通外语,不能直接通晓外国情形,不能使外交更有成效”。

    由此可以看出,传统时代的中国,无论君臣,在看待这些文化乃至军国要务时,都抱有一种反专业化的理念,对他们而言“成效”或“效率”都是其次的。晚清政务也有类似情形,各部门的奏议必须由六七名堂官共同讨论,并逐一署名,其结果,正如本书所言,“为保证施政建议能得到堂官的一致同意,必然向各方妥协,牺牲建议质量,宁可守旧,不愿开新”;“任何改变成法的创举,不但可能遭到同僚反对,更可能给他人的仕途带来祸患”。显然,这种制度设计在意的不是“效率”,而是“均衡”,权责分散而不明朗,结果是无人负责而权力分散,使皇权不会受威胁。不过,从前代历史来看,只有一种情形例外,即出现像秦桧、张居正这样的“权相”,由少数关键人物以极强的政治意志和权力,摧毁同侪之间的合议性,而单独决定政治进程,但这种“效率”却又往往是以擅权为代价的。

    因此,当时中国的政治制度,其整体的结构和运作,都与现代政治体制格格不入,具有明显的反职业、反效率的倾向。不过,如果像列文森那样,把这看作是中国儒教文化中特有的属性,恐怕也未必恰当。事实上,直至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夕,英国贵族出身的大臣都不会亲手做事,他们只是“看着别人把事做完”,并自视是受荣誉、抱负和责任而非利益驱动的。在更早的年代,英国皇家学会的成员中,大半都是业余的科学家。17世纪的荷兰画家鲁本斯也是外交官,他一次作画时,有人看到后惊讶地说:“哟,大使偶尔也会画画啊。”他答:“不,画家偶尔也会当当大使。”他曾自称“绘画是我的职业,当大使是我的爱好”,这番话如果是真的,那它所体现出来的对官僚身份的非职业化精神,与晚清士大夫并无本质区别。

    就此而言,晚清总理衙门时期“业余”兼差办外交的现象,表现出的,是中国尚未成为一个现代国家。与这个进程同步的,则是凌驾于中央各部之上办理“洋务”的总理衙门也从广泛涉及海防、关税、路矿、邮电等诸多事务,到后来逐渐变成一个专职于外交的专务机构。按德国社会学家马克斯·韦伯的精辟论述,现代政治需要有职业政治家以此为志业——这当然不仅限于外交领域。对差官而言,从事外交是达到其它目的的“手段”;外交官职业化则是要培养工具理性,即职业本身就是其目的。抛开众所周知的列强环伺、国势衰微之类的外部环境来看,中国近代外交官群体逐渐专业化的进程,本质上是一个政治制度现代化的过程,而这不如说是整个社会逐渐趋于专业分工的一个缩影,那种将文化知识作为普遍教养的时代已缓缓谢幕。在这一意义上说,专业化即现代化。

    作为一部近代史的专著,李文杰将研究的目光聚焦在晚清外交官身上,这当然是题中之义,不过如果他试图对话的不是“近代外交史”的研究,而是从官制的演化和职业化轨迹来呼应列文森的问题,那么或许可以在更为宏大的意义上进行对话,也更可看出:晚清外交官的转型不仅是整个国家的缩影,而且相比起其它事务的专业化进程,它仍是得风气之先的。毕竟在某些领域,中国的这一现代化进程迄今尚未彻底完成。

    已刊2017-6-16《第一财经日报》,题目改为《从业余到专业: 近代中国外交的转型》

    --------------------------------------------------------------------

    勘误:

    p.412:光绪二十八年……两广总督张之洞:按张之洞任两广总督是在1886-1889年间,在1902年则早已是湖广总督

    p.475:除来自江西的李盛铎与来福建的吴德章:后一处“来”亦应为“来自”

    p.517:驻英使馆二等通译官林文庆(福建长汀人,英国爱丁堡大学医学硕士):林文庆系厦大第二任校长,一般认为他是福建海澄县(今龙海)人,也有说是今厦门海沧区人,未闻是长汀人,此处不知何据

    p.517:美国弗吉利亚大学:弗吉尼亚

  • 相当没有心理学色彩的心理小说

    作者:takyo 发布时间:2015-01-03 23:13:19

    一.心理学角度

    我个人对这本书是感到很奇特的。毕淑敏老师的作品,撇开初高中课本与阅读作业不谈,基本上从未涉猎,我不熟悉她的作品脉络与走向,不知晓她惯常的语言风格,以至于我一直以为这本《拯救乳房》是她跟随某个心理小组所作的团辅笔记,被她风格化个人化而已,就像孙慧芬老师的《生死十日谈》那样,跟随心理所团队深入调查农村自杀心理现象。没成想它却完全是一本虚构的心理小说,而她本人更是有四年心理学学习经验。

    一本书一旦涉及到了某个专门的领域,对它的评价就会变得苛刻起来,尤其是这些领域有一些既定的术语和雷打不动的常识。心理学就属于这么一个领域。自19世纪末以来,心理学一直是一门科学,科学注定严谨,这就不似那些架空历史的穿越与义薄云天情义为先的武侠,它是要接受一个依照统一标准的检验的,比如:那个人真的是精神分裂吗?他的症状典型吗?或者那些心理治疗小说(如《当尼采哭泣》)又是否真的起到了应有的作用?里面咨询师应用的技术,是否是恰当而有力的?对各个心理学派的治疗理念及技巧的把握是否准确?这些追问不一而足且无法逃遁。

    大众对《拯救乳房》也是一视同仁,有人直愣愣地发出诘问:这样一个不外乎是主张敞开心扉、勇敢面对的小组,难道真能如小说中所写达到治疗效果吗?这也是本文试图立足点所在。

    ………………

    首先我想整理一下书中团辅活动脉络:

    1.登广告

    在报纸上登了一则小组成员招募广告

    若干人士致电问询

    2.别墅筛选

    通过面谈,询问个人基本信息与参加原因

    3.第一次活动/别墅

    谈论对组员的迟到问题怎么看

    自我介绍

    团队契约签署

    询问成员感受

    组员感到好奇、神秘、疲惫、相互警觉

    建立仪式契约感,声明小组规章

    4.若干次活动,未展开

    隔靴搔痒,未能取得良好效果与突破

    5.医院诊室

    鉴于诊室面积所限,本次座位排列成多边形

    问组员在医院活动的感受

    提倡做一个角色扮演游戏:由女病人扮演医生,男副组长扮演刚得知得了乳腺癌的病人

    话题引到让周云若谈论自己对失去乳房的看法

    让周云若对组中每个人说一遍“我得了乳腺癌”并分享感受

    相互支援,互为补充

    周云若认识到了自己的内疚,也找到了免除内疚的方法——告别自卑,不再伤害他人与自己,自我接纳

    大家一起解开了:我不再是个完整的女人“的心灵魔咒

    6.若干次活动,未展开

    渐渐深入

    7.墓地,具体时间与内容未详尽描述

    方案是这么设计的:小组成员结对,一个人用任何动作描绘心中的想法,另一个当影子,重复对方的动作。

    深入内心

    8.医院诊室

    小组围成一个圆,其中一张椅子上铺开医生的白大褂,小组成员自由发表对此白大褂在场的意见及交流感受

    找回病人的权力与尊严

    找回主动权,对疾病的控制感与自主权

    同时也规避了对医生的私人恩怨,不因为恩怨而与自己的身体过不去

    9.学校教室(岳评提供)

    安疆生命垂危,主动自白

    众人探讨这样做一个人的附庸是否应该

    安疆发现了自己缺失的是自己的人生,在生命的最后关头,她突然活出了活力与自我

    10.干休所

    岳评自白

    话题走向”当我得了癌症,我愿意得知真相吗“(每个人单独告诉岳评)

    ”如何度过人生的最后时光“(每人写一张字条,不署名,然后打乱念出来)

    ”当我们离去,我们希望家人如何生活“(周云若挨个给大家看手心里的字”快乐“,大家全部认同)

    体会到不要隐瞒真相,要敢于面对癌症

    解决了花岚的心结,拆解了她的防御机制,建立起自信与解决问题的积极性,塑造新我

    11.银行阳光房(花岚提供)

    组长到来前,组员自发谈论假乳

    组长开始处理分离

    卜珍琪坦白

    应春草分享家暴心路历程

    把一个让自己曾经痛苦不已的点(失去乳房)作为如今一个可以拿来大声讨论交流意见的点,可见心理弹性提高

    卜珍琪暴露了自己的情结,给了组长一个切入的角度

    组员一致帮助应春草树立自信、鼓舞强壮,对抗家暴

    12.别墅

    成员看雪

    未做具体安排,视组员情绪而起承转合,询问他们有什么想说的

    成幕梅自白

    小组的最后一个秘密被戳破

    大家若有所思,却也尽量宽容

    成幕海放下重担,放弃自杀,重燃希望

    13.制药公司会议室

    说好的试用药物变成了软广告拍摄

    全体成员共同参与投票,拒绝了广告,推开了赞助者

    团结一致

    自信增强

    自主感增强

    14.最后一次活动/干休所

    安疆安详离世,众人送别

    画生命线(日后想做的大事)

    死神体验让组员领会到生命的可敬,死亡的平和

    小组关系的升华,找到群组中的幸福感

    ………………

    以上是我总结的书中写到的全部团体活动。

    1.缺点

    团体小组,强调了组员的重要性。在本书中,团体共有10人,其中组长一名,副组长一名。剩下的组员中,有退休老干部、高干、校长、白领、高材生、下岗女工、妓女、还有变装的男人。从职业、地位、年龄、性格气质等方面来讲可以说是非常不同质的。但是从一个指标来讲,又没有人能比他们更同质——那就是他们都患有乳腺癌(或者受此困扰)。团体提供给个体的是一个安全、坦然的环境,同时也要提供团体支持。而要做到以上几点,他们一定要有一个共同遭遇或者对团辅成果的希冀,同时他们要心理健康,不能以嘲讽他人的悲惨遭遇为乐,同时这也是保证团体成员人身安全的重要条件。

    我个人比较质疑的是,本书并未写清楚甄选的缘由、条件,甚至对每一位面试者都采取了详略无当的描写方法,虽然在鹿路那里铺陈了悬疑点,但是其他人的哪些表现让他们来到了这个小组呢?只有这几人报名?抽签决定还是什么呢?我认为有必要让读者在这里搞明白,毕竟大部分人不懂心理学,他们在万千书籍中拿起这一本小说,也许就是冲着心理小说之名而来呢?而且这样简单的访谈,也没有隔绝一些心理上有波澜的人,比如说成幕海。这个筛选就越发显得可有可无了。

    此外,对于每一次活动主题、重点的不明确也有时候让读者云里雾里。很多时候我都发现叙述是这样的:……一向退居人后的安疆先开了口……然后这一次的活动就自然而然地向着这个方向行进了。虽然我看出来从从团体目标上来说,书中的团体更靠近是非结构化的(间或也有结构化的,不过少)。但是让人疑惑的是,在现实中,每一次活动,都会有这样一个率先打破僵局,供所有人剖析的”奉献者“吗?书中几经强调”在小组中奉献越多的人收获越多“,我们都明白这个道理,但往往还是做不到。

    而且最难的,往往就是站出来第一个敞开心扉、让大家知道我信任你们、我们的团体也是值得你们信赖的的那个人。如何撬动这样一个人的上下两片嘴唇,是很难考虑周全的。但本书中,周云若就那么轻易地开了口(而且是深层次的自我表露),让大家哭成了泪人,却都心内酣畅,第一次,一个小组心连上心。这大大减低了团体辅导实际应用的难度,而且不太符合团体咨询的发展阶段。周云若倾吐的时候,应该还是处于创始与过渡阶段,在此阶段自我防卫、抗拒、焦虑应该都是伴随着自我觉察提升而升高的,越发感到自己心中有什么呼之欲出,就越有压抑的念头。就拿我们小组来说,一个活跃的响应者发言之后,许多时候还是如约而至的沉默。

    另外,也许还是受限于文字表达范式,在生活中的小组里,我们谁都不可能听完别人分享这么一大段往事,然后就迅速地缴械投降,自己的苦难好像不是苦难了,我们痛着别人的痛,吸吮着别人的甜。只是由衷地说出自己积压已久的无人可说的,我们就能够恢复了吗?心态就可以摆正了吗?我个人也是要摆一个问号的。在我看来,也许比听别人说上一大段,然后拍拍对方的肩膀安慰一句更有效的,是自己的投入。而每个人的投入,是要靠组长不断的牵引与促动的,绝非“给每个人自由,想要表达可以表达,不想表达可以沉默”。有时候,沉默就是游离,游离就是无效。

    最后结束时采用的是自我评估与口头报告相结合的方式,无可厚非。不过团体初期个人目标并不明确,也没有提及计划评估。

    最后,我个人认为成幕海并不是人格分裂,对此我不能认同书中的定论。

    2.优点

    书中的小组的缺点固然存在,但优点也是显而易见的。

    这个小组非常重视群体反馈。不难发现,本书中很多次活动,都是一位成员发动了自我剖析与表露。好在于,组长程远清非常清楚团队支持的建设性作用,每一次,她都让大家一个个地给予反馈,建立联系。周云若收获的”可爱“,岳评收获的”理解与原谅“,成幕海的“包容”,安疆的“活出自己”,应春草的“反抗”,都是极度正面的,有力量的。而且来自成员间的反馈会比来自权威组长的更引人深思或者更有安抚的力量。

    此外,作为一个大部分时间为非结构化的小组,组长程远清的统筹作用和洞察力都是不错的,并且从文字中我们也大多都能感受到一个比较规范的小组活动。可能是受限于文学的形式,书中团辅活动中体现的领导者的反应技术并不很多,比如作者就没有描写过程远清的目光交流与反映,但是摘要技术还是有比较多的运用的,比如在听完岳评的自我表露之后,程远清总结出了三点讨论的主题;至于互动技术(建立关系、促动、转移焦点和自我表露)与行动技术(起始、调停)也都有所表现,如程远清提议大家可以对白大褂做自己想要做的动作,包括揍它。

    二.文学角度

    毕淑敏老师在接受南周的采访时表示,“我还在里面布置了一些悬念,既是人物性格发展的必要,也是我想给哀伤的气氛做个调剂。自以为得计,至于效果如何,我愿意接受读者的检验。”本书中有很多悬念,狗肉馆、查辞海,似乎在告诉我们,这个表面和平的世界,背后处处都是血污和诡计。小组里的”各怀鬼胎“,也是这种设定下的产物。当然不排除这里是为了更好地服务于整体的故事与节奏,并且更加侧面凸显每个小组成员的可爱、可怜。但问题是,我们是否需要这样过度丰满的剧本?而当一个人的”心理问题“都还没有好好了却”后事“,另一个荡气回肠的故事又悄然登台,这就未免不显得整本小说操之过急并且缺乏纵深。作者无时无刻不在试图告诉我们,这个人心理之所以这样(或者说她之所以作出了这样的选择),是因为她之前种下了什么因,结出了什么果。卜珍琪为什么那么汲汲于官场?就因为她是母亲殒命的元凶,是父亲悲哀后半生的推手!这么深重的情结,这么深刻的”罪孽“,逛一逛老旧的幼儿园、去一次似曾相识的礼堂就能回忆了?就敢承认了?就能逃过前意识的审核吗?

    虽然很多人对于毕淑敏的文字风格有些接受无能,但我个人还是比较喜欢这种极端文学化的叙述的。这让我能够沉溺于很强的画面感中,更有助于我对故事的跟进以及人物心理的理解。

    从情感上,这本书细致入微,是毕淑敏老师擅长的女性视角,柔情缱绻,每个人物都能独自成篇,谱写一篇故事,况且其中命运的曲折、人生的无常,读来不能不让人动容。同时,适当的悬疑元素的加入(我个人最喜欢狗肉馆那一个支线,带有强烈的cult味儿)也很引人入胜。总体来说,整部小说都有点“简单化”了心理小组与心理治疗。因而我给的评价是它不是一本优秀的心理小说,但却仍可以说不失为一部优秀耐读的通俗小说。

    请勿转载。谢谢。


书籍真实打分

  • 故事情节:8分

  • 人物塑造:5分

  • 主题深度:5分

  • 文字风格:8分

  • 语言运用:9分

  • 文笔流畅:6分

  • 思想传递:3分

  • 知识深度:9分

  • 知识广度:3分

  • 实用性:7分

  • 章节划分:4分

  • 结构布局:8分

  • 新颖与独特:5分

  • 情感共鸣:6分

  • 引人入胜:5分

  • 现实相关:6分

  • 沉浸感:6分

  • 事实准确性:8分

  • 文化贡献:9分


网站评分

  • 书籍多样性:8分

  • 书籍信息完全性:3分

  • 网站更新速度:3分

  • 使用便利性:6分

  • 书籍清晰度:8分

  • 书籍格式兼容性:4分

  • 是否包含广告:5分

  • 加载速度:9分

  • 安全性:3分

  • 稳定性:7分

  • 搜索功能:7分

  • 下载便捷性:7分


下载点评

  • 种类多(90+)
  • 引人入胜(262+)
  • 小说多(310+)
  • 藏书馆(386+)
  • 内容完整(345+)
  • 下载速度快(443+)
  • 图文清晰(85+)
  • 四星好评(76+)
  • 经典(103+)
  • 五星好评(556+)
  • 章节完整(491+)
  • 下载快(574+)
  • 体验满分(557+)

下载评价

  • 网友 田***珊: ( 2024-12-19 06:30:54 )

    可以就是有些书搜不到

  • 网友 郗***兰: ( 2025-01-02 12:21:12 )

    网站体验不错

  • 网友 焦***山: ( 2024-12-21 18:34:18 )

    不错。。。。。

  • 网友 印***文: ( 2024-12-27 17:55:42 )

    我很喜欢这种风格样式。

  • 网友 马***偲: ( 2025-01-08 16:56:27 )

    好 很好 非常好 无比的好 史上最好的

  • 网友 习***蓉: ( 2024-12-11 14:27:26 )

    品相完美

  • 网友 陈***秋: ( 2024-12-26 15:27:19 )

    不错,图文清晰,无错版,可以入手。

  • 网友 国***芳: ( 2024-12-18 02:32:46 )

    五星好评

  • 网友 堵***格: ( 2024-12-31 03:05:06 )

    OK,还可以

  • 网友 戈***玉: ( 2025-01-08 18:27:29 )

    特别棒

  • 网友 师***怡: ( 2024-12-22 14:42:10 )

    说的好不如用的好,真心很好。越来越完美

  • 网友 孙***夏: ( 2024-12-26 07:21:05 )

    中评,比上不足比下有余

  • 网友 后***之: ( 2024-12-18 17:00:52 )

    强烈推荐!无论下载速度还是书籍内容都没话说 真的很良心!

  • 网友 寇***音: ( 2024-12-24 01:47:06 )

    好,真的挺使用的!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