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汇书屋 -红书
本书资料更新时间:2025-01-09 19:28:24

红书 下载 pdf 电子版 epub 免费 txt 2025

红书精美图片
》红书电子书籍版权问题 请点击这里查看《

红书书籍详细信息

  • ISBN:9787511716644
  • 作者:暂无作者
  • 出版社:暂无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13-7-26
  • 页数:480
  • 价格:68
  • 纸张:暂无纸张
  • 装帧:暂无装帧
  • 开本:暂无开本
  • 语言:未知
  • 丛书:暂无丛书
  • TAG:暂无
  • 豆瓣评分:暂无豆瓣评分
  • 豆瓣短评:点击查看
  • 豆瓣讨论:点击查看
  • 豆瓣目录:点击查看
  • 读书笔记:点击查看
  • 原文摘录:点击查看
  • 更新时间:2025-01-09 19:28:24

内容简介:

《红书》拉丁文书名为《新书》(Liber Novus)。约创作于1914年到1930年间,记录了作者个人的梦境、灵魔与精神追寻历程。荣格生前拒绝出版,直到其去世后近五十年,此书方得见天日。

1913年,荣格与弗洛伊德决裂,开始发展自己的理论体系,一度备受幻觉折磨而濒于崩溃。荣格身陷中年危机,重新审视生活,从内心探索最深处的自我。他将一些梦和幻象记录下来,整理成《黑书》,同时着手幻象内容的写作,形成私密之作《红书》。《红书》是荣格日后写作的主要灵感,由此生发出一整套的分析心理学理论。此书的出版为我们开启了一扇理解荣格著作的窗口。

荣格曾于1957年谈到这本书:“我跟你谈到过那段岁月,追寻内心图像的那些年是我此生最重要的时光。其他一切皆发源于此。这本书就始于那时,在那之后的枝枝节节几乎无关紧要。我的一生都在阐释那些意象,它们从潜意识中迸发,像一条深不可测的河流,在我的内心泛滥,几乎要毁灭我。这些已超出我的一生所能承载。后来只是一些外在的现象、科学的阐述与生活的融合,而包孕一切的神奇开端就在那时候。”

中文版卷一、卷二根据德文版翻译,审视与附录根据英文版整理翻译。


书籍目录:

卷一

序:来者之路

第一章

重寻灵魂

第二章

灵魂与神

第三章

灵魂之责

第四章

沙漠、沙漠里的经历

第五章

未来的地狱之旅

第六章

灵魂的破裂

第七章

英雄之死

第八章

迎接神祇

第九章

谜团、相遇

第十章

指引

第十一章 答案

卷二

犯错者的图像

第一章

红者

第二章

林中之堡

第三章

低下的人

第四章

隐士(第一天)

第五章

隐士(第二天)

第六章

死亡

第七章

早期圣殿的遗迹

第八章

第一天

第九章

第二天

第十章

咒语

第十一章 蛋的打开

第十二章 地狱

第十三章 祭品的死

第十四章 神圣的疯狂

第十五章 第二夜

第十六章 第三夜

第十七章 第四夜

第十八章 三个预言

第十九章 魔法的礼物

第二十章 十字架的道路

第二十一章 魔法师

审视

附录

解说

《黑书》第5册节选

曼荼罗


作者介绍:

荣格(Carl G. Jung, 1875-1961),瑞士心理学家和精神分析医师,分析心理学的创始人。

林子钧:八十年代生于香港。2005年毕业于浸会大学欧洲研究德文组,获一级荣誉。及后于香港中文大学完成语言学硕士课程,现为美国普渡大学语言学博士生,主要兴趣为形式句法及语义。拥有多年翻译自由业者经验。

张涛:精神分析师,成都精神分析中心专业会员,前成都精神卫生中心心理门诊治疗师,曾任《精神分析笔记》执行编辑。毕业于暨南大学医学院、四川大学精神分析与心理治疗专业,现旅居法国,在巴黎第八大学精神分析系(拉康创办)攻读博士,主要研习拉康理论下的精神病理与实际病理及其处置。


出版社信息:

暂无出版社相关信息,正在全力查找中!


书籍摘录:

暂无相关书籍摘录,正在全力查找中!


在线阅读/听书/购买/PDF下载地址:

在线阅读地址:红书在线阅读

在线听书地址:红书在线收听

在线购买地址:红书在线购买


原文赏析:

若你理解黑暗,它就会抓住你。它临到你头上,就像夜晚有蓝色的影子和闪烁的无数星星。当你开始理解黑暗,沉默与和平就会来到你头上。只有那不理解黑暗的人才会恐惧夜晚。通过理解你内在的黑暗、夜晚、玄秘,你会变得简单。你准备像其他人一样入睡千年。你睡进千年的怀抱里,你的墙壁回荡着古寺里的圣歌。因为这是简单的,这从来都是。当你在坟墓里做着那几千年的梦时,寂静和蓝色的夜晚正在你面前展开。


我倦了,我的灵魂流浪得太久,在自己以外找寻自己。


如果你相信言语,那么在你面前的书卷里说的从来都是同样的话。如果你相信的是言语所指的事物,那你永远都到不了终点。而你却必须踏上这无尽的路,因为生活并不是受着限制的,而是在无限的路上流动的。但永无止境让你害怕,因为无限是可怕的,而你的人性会起来反抗,所以你找寻边界和限制,免得自己踉跄跌进无垠之中,失去自己。你不能缺少限制。你呼喊出言语,它有一层意义,而不是多样的,这样你就从无边的多义性中逃脱了。这言语对你而言就是神,因为它从无数可能的解释那里保护你。言语是守护的魔法,对抗那个要把你的灵魂撕裂、撒往四周的、无限的恶魔。如果你最终能说出:“就是这样,也只是这样。”你就会得救。你说出了咒语,无限的就会被禁制在有限之中...


如果你不打破旧词,就无法找到新的。但没有人该打破旧词,除非他能找到新词,筑起坚固的城墙来对抗无限,比旧词能抓到更多的生命。……人还是一样,哪怕你给他创造了新神的偶像,他还是个模仿者。从前是字词的要成为人。字词创造了世界,其存在比世界本身更早。


雨水是经过众人而来的、巨大的眼泪之流,是众人带着极大的压力、承受了死亡的限制以后得到放松的眼泪之流。它就是我里面死去的恸哭,然后是埋葬和重生。雨水是给大地播种、滋养出新的麦子的青春勃发的神。


“请原谅我,但我认为尼采深入人心得无与伦比。”

“或许站在你的立场上,你是正确的,但我感觉尼采的话是对那些需要更多自由的人说的,而不是对那些与生命产生剧烈冲突的人,因为冲突使他们的伤口在流血,并紧紧抓住现实的活动。”

“但尼采给予这些人宝贵的优越感。”

“这一点我不否认,但我知道人们需要自卑,而非优越。”

“你的话非常自相矛盾,我无法理解。自卑绝不是人们渴望的东西。”

“如果我把自卑替换为屈从,你或许就比较容易理解了,屈从指的是一个人从前可以听很多东西,但现在什么都不听了。”

“听起来很像基督徒。”

“我说过,基督教的很多东西应该保留下来。尼采太极端。像所有健康和长期存在的事物一样,真理很不幸更贴近中庸,而我们却不公平地厌恶它。”


其它内容:

书籍介绍

《红书》拉丁文书名为《新书》(Liber Novus)。约创作于1914年到1930年间,记录了作者个人的梦境、灵魔与精神追寻历程。荣格生前拒绝出版,直到其去世后近五十年,此书方得见天日。

1913年,荣格与弗洛伊德决裂,开始发展自己的理论体系,一度备受幻觉折磨而濒于崩溃。荣格身陷中年危机,重新审视生活,从内心探索最深处的自我。他将一些梦和幻象记录下来,整理成《黑书》,同时着手幻象内容的写作,形成私密之作《红书》。《红书》是荣格日后写作的主要灵感,由此生发出一整套的分析心理学理论。此书的出版为我们开启了一扇理解荣格著作的窗口。

荣格曾于1957年谈到这本书:“我跟你谈到过那段岁月,追寻内心图像的那些年是我此生最重要的时光。其他一切皆发源于此。这本书就始于那时,在那之后的枝枝节节几乎无关紧要。我的一生都在阐释那些意象,它们从潜意识中迸发,像一条深不可测的河流,在我的内心泛滥,几乎要毁灭我。这些已超出我的一生所能承载。后来只是一些外在的现象、科学的阐述与生活的融合,而包孕一切的神奇开端就在那时候。”

中文版卷一、卷二根据德文版翻译,审视与附录根据英文版整理翻译。


精彩短评:

  • 作者:边城不浪 发布时间:2013-09-02 20:25:31

    在平常人看来只是精神分裂,但大师却可以把灵魂的角力转成与神、基督、先知和魔鬼的对话。给此书三星,嫌你看不懂;给五星,又太附庸风雅;给四星,逼格恰到好处

  • 作者:飞翔的虎头鹰 发布时间:2021-11-30 19:53:24

    好想去跑,疫情不知道什么时候结束。

  • 作者:STARFISH 发布时间:2014-05-30 13:32:42

    每天大众书局站一刻钟 今天终于看完啦!哈哈

  • 作者:胡论多何 发布时间:2014-12-08 19:19:09

    天才的书一天最好只看一页。

  • 作者:malingcat 发布时间:2013-08-20 11:29:21

    第一遍读完。绝对是一部奇书,想要给精神分析学家治病的人,终于有了机会。

  • 作者:苏民 发布时间:2016-04-16 22:35:06

    对西方文化里的很多符号不熟悉,导致很多意象跟不上。看懂了大约三分之一。看懂的部分很受益,就像把自己内心重整了一遍。上一次看象征类文章看到这么感动还是看《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不过和尼采的寓言式说理不同,荣格的每个象征,都是对应心理的某一部分。


深度书评:

  • 《红书》是一本什么书

    作者:沈黎昕 发布时间:2016-09-23 22:34:45

    这本书一直在刷新我的期待。首先《红书》的作者是荣格,我无法想象荣格会写这样一本书,因为一直以来他给我的印象就是地地道道的心理学家。其次,我不知道荣格本身也是被精神疾病困扰的病人。然后我主要想通过这本书给我的感受,说说《红书》到底是一本什么书。

    首先,通过内容可以看到倾向于荣格对某些梦境和对自己幻觉的呈现,但这不是一本心理学方面的书,因为这本书不具备通常意义上讲的科学性,但是这本书非常具有研究价值。从形式上看这不是学术书,但对话体的安排中却显现出具有思辨性的逻辑关系,所以这本书富有深远的思想意义。

    除此以外,内容上牵涉到几大因素,有宗教方面的,有神秘主义方面的,但是还不能忽略这是荣格主观性的构想。从结构上看,与后现代的文学作品有一定的相似性,可又没有这类作品那么复杂,反而充满浪漫主义色彩。之所以这么说,这本书要我联想到了《圣经》与《神曲》。《红书》的内容涉及到宗教方面的,这个指的是基督教,可以看到《摩西五经》的内容在这里被反复提及。但理解起来并不比《摩西五经》更直观,似乎还有很多宗教方面的分支。《摩西五经》这本书的结构安排也很具逻辑性。另外再来说《神曲》,《神曲》是一部充满隐喻性、象征性的文学作品,荣格的这本红书就有这类特点,但它不是诗。

    我还想到了尼采的《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以及歌德的《浮士德》。这也是《红书》中提及到的两位作者。我之所以把这两本书提出来,因为我发现无论是《圣经》,还是《神曲》,还是这两本书,无一例外地可以看到创作者想终结大问题的心迹,这本《红书》也带给我了这样的印象。

    但是再去看一下这本书的封底,上面有这样一行字:本书曾被誉为精神分析学史上最重要的未出版的著作和“世界十大神秘天书”之一。从我的阅读体验而言,有许多内容确实令我费解,但有的地方也并非如天书一般无解,比如说我通过此书察觉到荣格对上帝之死的反驳,或者说对某种神秘主义的存在的肯定。但是神秘主义的悖谬性就在这里,既然是神秘的,是不可知的,那如何言说它呢?在此背景中,荣格似乎具有某种通灵色彩。

    另外,这本书还有要人费解的插画,这种绘画作品要我体验到了某种超现实主义风格,从内容上看,有点像阿拉伯宗教影响下的线条艺术,人物服饰上传递出印度人的风貌,又有一种古老的欧洲宗教韵味。但总的来说,无论是文字还是绘画都摆在了眼前,但是无法对之有很好的理解,可以说这本《红书》是对不可言说之物的呈现。如果以艺术作品的美感来看此书,绘画作品具备这个特点,但是文字上稍逊色一些,比较而言,更具有深广的思想性。不过无论是文字还是绘画,本书都具有丰富的启发性。就像之前提到的,文本具有象征色彩与隐喻性。

    最后,我想提一下本书与精神分析学的关系,荣格说:我跟你谈到过那段岁月,追寻内心图像的那些年是我此生最重要的时光。其他一切皆发源于此。这本书就始于那时,在那之后的枝枝节节几乎无关紧要。我的一生都在阐释那些意象,它们从潜意识中迸发,像一条深不可测的河流,在我的内心泛滥,几乎要毁灭我。这些已超出我的一生所能承载。后来只是一些外在的现象、科学的阐述与生活的融合,而包孕一切的神奇开端就在那个时候。从这里不难看出这本书是荣格自己对自己的认识过程,或者说疗疾之路,亦可以说是他的特殊体验。然后选择用语言与图画这种载体将它呈现出来。从另一个方面来说,这也是它区别于文学作品的一个主要特征。

    我想可能正是具备这样的真实性,所以荣格在世时对它的出版,有所顾虑。当然,这是我想到的可能有的因素之一。

  • 对荣格的哲学想象:你生活在什么样的神话里?

    作者:红绡夜盗 发布时间:2023-01-29 08:38:54

    “遗稿”“未版”一类的标签总是对我有着莫名的吸引力,《红书》起初就以其浓郁的私人性,让人对作者产生某种神秘的亲切。

    一如荣格的顾虑,这本私人日记“缺乏学术性”。它以但丁的象征手段描绘了自我与灵魂、魔鬼、圣灵的对话,并将之具象化为通向沙漠、郊野、殿堂等未知地的冒险。承袭尼采遗风,通篇不外酒神式的呓语与谵妄。而透过梦境材料的跳跃、无序,其所呈现的是一条清晰、真诚的,自我实验之心理轨迹。

    1.杀死英雄的反价值主义

    荣格开篇即强调——“生命与榜样相悖”。

    “英雄”,作为一种集体的神话产物,其树立的标准意味着人类通过“模仿”来塑造自己。

    “你身上的英雄主义实际上是你在被一种思想统治着”,这种思想规定着什么是好的、必须的、可接受的,并整体上规定着你人生的目的。

    “通过相互的模仿,你按照普通人的期望去生活”。在荣格看来,依据这样的规定,我们塑造出的实际不是自己,而是他人的期望。这种虚伪的游戏令他作呕,“让自己的表现符合世界上他人的期待是不明智的。”

    因此荣格将对英雄的认同视作一种危险,“为了我们的救赎,英雄必须倒下”。在描述“集体无意识的结构”时他写道,“人类拥有一项能力,虽然这项能力是集体目的的最实用之处,但对于个体化而言,它是最有害的,这项能力就是模仿。集体心理几乎无法避免模仿。”

    通过杀死英雄,也即驳倒先于行动的价值成规,人性获得一种独立生活的尊严。这种尊严是创造的尊严,是给予“存在”与“可能性”的肯定。

    独立选择的价值得到彰显,正是“英雄被杀的意义”。在此意义上,后现代主义无异沿袭了启蒙时代对“自由”的追寻——区别在于后者欲镇压的魔鬼是不被限制的理性,前者则试图在集体规范中保全个性。

    尼采已有类似宣言——为了我们的尊严,偶像必须黄昏。只是荣格屠戮英雄的方式相对宽厚,不似尼采挨个刨坟并朝里啐一口。

    2.在自己身上克服时代

    “我们的神希望被战胜,因为他们需要重生。”

    一如“摧毁”是对尼采的误解,荣格之意亦不在此。通过对既有的普遍否定,他完成的是崭新的重构。这正是尼采的逻辑展开——虚无(杀死英雄)是他的出发点,而非目的地。

    这部遗稿围绕着终极意义的探讨展开。曾作为终极意义的上帝已被证实为虚弱想象的产物,且被宣告无限期下岗。“路标已经倒下,我们前方都是未被开拓过的道路。”在关于何者是今后之价值皈依的问题上,荣格以个体化努力给出答案。

    “如果你被时代的镣铐束缚在世界上,沙漠的呼唤会摧毁所有的锁链。一点也不错,我为你准备的是孤独。”

    荣格的兴趣透露出一种对“外在”——或言“客体”——的强烈排斥。在哲学上,他承认是叔本华的后来人。

    Schopenhauer,这个思想比名字更狰狞的德国佬,宣称世界充满恶与苦难。在这点上,我不免觉得荣格的学养性格是极温厚的,他在教人寻找道路时不忘为罪恶说情,“神性的一只眼看不到,一只耳朵听不到,它的秩序一团混乱。所以,要对世界的残缺有耐心,不要高估完美的美丽。”

    这场自我实验的第一程,便是走向沙漠的回归之旅。事实上,这种渴求孤独的情绪弥漫在整个后现代,在萨特那里,对客体的排异甚至发展为恐惧——对充斥于他周围、无时不有的“存在”之恐惧。

    萨特在“匮乏”的普遍处境下得出“他人即地狱”的结论,而荣格对客体的“警惕”,则更多针对外在的“时代精神”对独立选择的破坏,甚至不惜将自己的思想亦看作一种危险的“外在”,进而潜向无意识寻找更深处的生命——深度精神。

    “我们身上有路、真理和生命。”

    他不止一次地强调我们去走自己的路。不是诸神的路、说教的路、律法的路,更不是这本书教导的什么。“你仅仅通过外在表现去寻找,你们去读书和听从各种意见。这一切有什么用处?”

    唯一的道路就是你自己的道路。

    你要成为自己的创造者。

    与过往思想者对世界本原、上帝论证、道德立法等问题的形而上兴趣不同,荣格所处的后现代,随着工业化集体化进程越来越导致“风格的泯灭”与“指涉的消失”(列斐伏尔言),哲学的对象越来越从抽象回归具体,人类生活本身、尤其日常生活成为唯一具有价值的主题。

    作为与尼采、海德格尔、萨特有着共同精神谱系的思想者,荣格亦处处流露出对人类生活的关怀。

    初读红书时,被卷首一句问住——

    “你生活在什么样的神话里?”

    理解“神话”的涵义便费去我一番功夫。

    荣格把“心灵的神话创造功能”与“幻想”划等号。幻想,一种不纯粹的思想形式,他对其的态度经历了从反对到关注的过程。

    当开始研究幻想所创造的无序材料时,荣格发现了“无意识”对过去和未来的连接。1913-1914年的梦境对一战的预言便是其中一例,在这些神秘的“预言”中,他看到无意识不仅是由死气沉沉的材料构成,而是包含许多有生命力的内容。

    我将此种“生命力”理解为过去、当下、未来的联系及其可能性。这就是神话——一种关于生活的神秘叙事。它克服了时代,在深度精神的层次展开,是完全由自我创造的叙事。

    至于“你生活在什么样的神话里?”,亦可解题为“你为自己创造着怎样的叙事?”,这注定是一个无解的问题,答案以生命的每分每秒为材料书写。

    荣格意识到没有神话的生命会意味着什么。一个没有神话的人“就像被连根拔起一样,与过去、与自己身上延续的祖先生活、与他所处的人类社会皆失去联系”。

    在此意义上,他一再强调“活出你自己”,换言之即是“活出自我叙事”。

    “给人尊严,让他们各自独立,这样,每个人才能够找到自己所属的团体,并去爱它。”这是荣格的期待,人从现代性的异化与集体规范中解脱出来,获得独立创造的尊严。

    他相信,当人性获得这种尊严,爱会指引它们找到更好的路。

    到这里,个人难免觉得荣格过于浪漫,或怀抱一些天真的革命幻想。人类会否遵从爱的指引?他会自觉选择那最好的吗?自由是道德的充要条件吗?至少在荣格构筑的理论图景中推演,以上答案是否。

    这是一系列康德式的疑问,一个以自身为目的的“自由意志”,其含义是“他能做某事是因为他意识到应当做某事”,顺此逻辑,理性存在者才会自觉地依据“法则”行动。相对荣格,康德式的道德实现路径,一大特征即在于“法则”、“道德律”的自我规定。

    而荣格的出发点恰是消解这些伦理范式的,这就导致解构哲学普遍的理论困境,——当法则被消解,自由落入尘世,这种自由却并不能如思想者所设想的那样,依据“爱”的指引去创造一个理想的世界。

    非道德主义的矛盾在于,尽管它试图重构新的价值,却没有任何一则标准能够帮助它检验所做的一切是否正确、是否道德,因为所有的神已被逐向黄昏,所有的准则已被推翻。

    而这种失去检验准则的自由,终究不可避免地滑向空虚、茫然。

    但我们依然不能说“反偶像”是无意义且多余的。

    支撑起思想史的那根脊柱,便是人类批判枷锁、争取自由的恒久努力——无论这种努力有多么悲剧性。

    3.“拉康的弟子”:与弗洛伊德的比较

    我记得在一节普通心理学的课堂,讲师如是说起现代心理学家,“某种意义上,我们都是拉康的弟子。”

    主观而言,我对结构主义实无好感。中学读弗洛伊德,便是带着一种不得不与厌恶之人共事的心情。出于对童年自我保护式的捍卫,精神分析让我感到极度冒犯,以至于弗洛伊德在彼时的我眼中,就像一个半生不熟但总爱打听家人、毫无边界感的低情商烦人精。

    诚然,对一种事物的抵抗恰是其价值的证明。(尽管如此,我也坚持厌恶弗洛伊德)

    相对于弗洛伊德以性本能作为一切的解释原则,荣格对精神崇高的显扬实际更接近现实,也契合了他一以贯之的对人性尊严的吁求。在批判弗洛伊德时他指出,“由于生命本质是在不断更新,仅仅通过回溯是没有办法理解的”,这与机能主义强调人与环境的持续相互作用、性格流变的观点是不谋而合的。

    荣格关注生命的展开过程,突显这一过程中所有的可能性,并将生命在种种可能性中的创造性看作世界的意义。这是一种可贵的人学观点,在历代人道主义者中都可找到其精神苗裔。

    弗洛伊德之性本能的解释则是消极的,完全将人置于动物性的原始欲求之下。在拉康指导下,以弗洛伊德为中心建立的正统精神分析学,实在是一堆没有温度的灰烬。

    我无比赞成尤瑟纳尔的说法:“弗洛伊德把性变成了一种隐喻,一种不太生效的隐喻。看起来他是一个伟大的创新者,第一次如此坦白无遮地谈论性本身。基于一些非常局限的、有限的和无关紧要的前提,他做出了大量过了头的推断。当然这也是现代社会为此着迷的原因。当性还是禁忌话题时,他是第一个诚挚地、坦率地谈论它的人。因此,所有人都被迷住了。现在,我们可以这么对他说:感谢你开拓性的努力,但对我们来说,这既不是一种新的冒险,也不是一种全面性的发现。说到伟大的心理学家,我更喜欢荣格。他有时很古怪,但在他的疯狂中有真正的天才。他更像个诗人,对人性有更好的理解。”

    应当承认,对弗洛伊德的阅读是我最初从道德权威下解脱的部分因素。凝视人性之恶与道德的根基,思考恋母、父名、阉割、大他者......是弗洛伊德令人厌恶又着迷的所在。

    但也如尤瑟纳尔所观,荣格对人性有更好的理解,这才是我想说的。

    4.荣格的东方性格

    荣格渴求的孤独,实际允许一种“无为”,让生命顺其自然地发生,这是他所看重的路径。世界意义即存在于“发生”的可能性之中,在自然无为的方法论上,荣格无疑堪称老庄素未谋面的门徒。

    包括此前使我兴味盎然的,尼采的东方性格。我对这部分向来是很感兴趣的,可惜这种链接在《红书》中体现不多,大抵阅读《金花的秘密》能带来更多参考与启发。此处便暂将这部分悬置,待有所观览再另作补充。

    “去体验一个人肉体的每一种形式的爱、恨和激情”,生命力的含义“只存在于我们通过自己体验它并沉浸其中的时候”——荣格对自我还原的努力,使我想起兰波的生命,这个早夭的天才说过一个惊人的愿望,“我想要成为任何地方的任何人”。

    以及刚写过的王阳明——心外无物的真正含义是什么?是人既生活着,便应尽力拓展自己的意义世界,让外物的意义被心灵之光照亮。

    既然存在应当被感知,那便去感知。

    到一切可能性中寻觅你至善的道路吧,神已悄然倒下,你也不再是小孩子......


书籍真实打分

  • 故事情节:8分

  • 人物塑造:4分

  • 主题深度:4分

  • 文字风格:4分

  • 语言运用:5分

  • 文笔流畅:9分

  • 思想传递:7分

  • 知识深度:6分

  • 知识广度:5分

  • 实用性:7分

  • 章节划分:5分

  • 结构布局:8分

  • 新颖与独特:9分

  • 情感共鸣:8分

  • 引人入胜:6分

  • 现实相关:7分

  • 沉浸感:3分

  • 事实准确性:7分

  • 文化贡献:6分


网站评分

  • 书籍多样性:9分

  • 书籍信息完全性:3分

  • 网站更新速度:7分

  • 使用便利性:6分

  • 书籍清晰度:4分

  • 书籍格式兼容性:8分

  • 是否包含广告:9分

  • 加载速度:5分

  • 安全性:8分

  • 稳定性:6分

  • 搜索功能:5分

  • 下载便捷性:9分


下载点评

  • 值得购买(657+)
  • 体验满分(445+)
  • 字体合适(153+)
  • 快捷(111+)
  • 种类多(363+)
  • 五星好评(282+)

下载评价

  • 网友 扈***洁: ( 2025-01-03 23:24:23 )

    还不错啊,挺好

  • 网友 后***之: ( 2024-12-13 12:06:35 )

    强烈推荐!无论下载速度还是书籍内容都没话说 真的很良心!

  • 网友 孔***旋: ( 2024-12-23 13:01:18 )

    很好。顶一个希望越来越好,一直支持。

  • 网友 辛***玮: ( 2025-01-03 08:39:46 )

    页面不错 整体风格喜欢

  • 网友 田***珊: ( 2024-12-20 02:45:28 )

    可以就是有些书搜不到

  • 网友 戈***玉: ( 2024-12-26 00:25:20 )

    特别棒

  • 网友 曾***玉: ( 2024-12-18 14:49:42 )

    直接选择epub/azw3/mobi就可以了,然后导入微信读书,体验百分百!!!

  • 网友 菱***兰: ( 2025-01-02 18:26:57 )

    特好。有好多书

  • 网友 曹***雯: ( 2025-01-01 17:06:52 )

    为什么许多书都找不到?


随机推荐